为深度阅读“摆渡”——“绿色”批注深度阅读教学策略的建构和实施

来源 :湖南教育(B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huayu047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正>"批注"源自中华文化中的"评点"文化。古人云:"读文无批注,即偶能窥其微妙,日后终至茫然,故评注不可已也。"在古代文学史上,金圣叹因批注《水浒传》,脂砚斋因批注《红梦楼》,毛宗岗因批注《三国演义》而名留文学史,其中很多批注切中肯綮,见解独到,具有很高的学术价值。2016年统编初中语文教材中自读课文设置了空白和提示批注,并对名著和文本阅读提出了圈点批注的要求,批注式阅读教学成为一个渐热的教研点进入语文人视野。
其他文献
初中语文批注式阅读教学,是指在语文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在文章内进行评注,突出教学重点,进而引导学生理解文章的主旨,交流师生学习经验。对阅读课文进行注释标记就是一种围绕学生的教学方法,并且教师在引导学生理解阅读材料的内涵与主旨方面也起着引导作用。批注式阅读教学有利于提升学生的思维能力,形成学生的语文审美素质。因此,语文教师应不断完善批注式的阅读教学手段,批注式阅读教学方法不仅可以满足实际语文阅读
批注式阅读是一种以学生的主动探究为核心的个性化阅读实践活动。在阅读实践中,学生对文本进行眉批、旁批、注释等,表达自己的阅读体验,能够有效激发自主意识,培养个性化的阅读思考。基于此,在阅读教学中,教师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批注式阅读教学。
期刊
在阅读教学中,采用批注的方法,可以让学生把阅读中的思考活动直接加以呈现,有利于发挥学生投入阅读的主观能动性,有效发展学生的思维能力。一般情况下,教师往往引导学生选择识字写字、词语解释、方法指导、文本解读、技能训练等不同语言材料进行批注,采用的批注方法有感悟式、
期刊
将相变时伴随潜热的相变材料(phase change material, PCM)特别是潜热值较大的固-液PCM引入热界面材料(TIM)领域,有望获得兼具储热和导热双功能的新型热界面材料——相变热界面材料(Phase change thermal interface material, PCTIM)。然而,鉴于固-液相变材料的导热系数普遍较低且存在液相流动泄露问题,使得增强热传导并同时提升固-液相
批注是传统的读书方法,所谓"不动笔墨不读书"。四年级上册第六单元的语文要素就是"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教材用整个单元指导学生学习批注阅读。如何有效地考查学生对批注这一阅读方式的掌握情况?笔者常见到"阅读短文,选择两处深有感受的地方进行批注"这样的试题。这种为批注而批注的试题,有其局限性。批注是学生通过自主阅读、静心思考,结合自己的生活体验和情感体验,记录所思所感的阅读学习过程。写好批注需要
期刊
"学习用批注的方法阅读"是统编教材四年级语文上册第六单元的语文要素中指向阅读的目标之一。编者意图很明显,借助这一单元的集中学习,引导学生梳理此前课文中出现的批注,认识、学习常用的批注方法,并让学生运用批注方法有效开展阅读活动。因此,教师要引导学生养成良好的批注习惯。
期刊
在新一轮课程改革的大背景下,如何创新阅读教学的方式方法,提升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是当下教师重点研究的课题。圈点批注就是一种操作简单但有效的阅读辅助方法,能够在循序渐进中提升小学生的阅读速度和能力。基于此,文章主要探讨小学语文圈点批注的有效方法,帮助学生掌握一种提升阅读能力的技巧。
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行为,阅读教学应注重培养学生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在阅读与习作教学中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多维有效的批注,可以培养学生的分析能力、鉴赏能力和评价能力,让学生的思维向广度和纵深发展。
期刊
"不动笔墨不读书",统编语文教材在四年级上册运用范例指导学生进行批注式阅读。学生已经知道可以在页面的空白处随时写下自己的感触,批注的角度可以是疑问、理解、感受、赏析等。"
期刊
整本书阅读是语文课程标准的任务之一。高效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需要借助一定的阅读方法和阅读技巧。整本书批注式阅读是学生在整本书动态阅读中以圈点勾画、批注、提要等方式挖掘文本的深层内涵的一种方法,有助于学生阅读、思维能力以及核心素养的提高。结合小学高年级学生在整本书阅读中面临的困境,在把握批注式阅读方法独特价值的基础上,本文以小学高年级整本书必读书目《西游记》为例,深入探究其方法在整本书的课前指导、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