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短杂文小辑

来源 :杂文月刊(选刊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cwaw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给风留“出口”
  杨德振
   越秀山足球场三面环山,处在山洼中。运动场的一头靠山,半山顶上竖着一块长八十米、高二十米的巨型广告牌。广告牌后面有一条路,是我每天散步必走的。
   从广告牌背后望向足球场,视线被巨型招牌挡住,巨型广告板上显赫的一个个规整的三角形“窟窿”引起了我的好奇。
   刚开始,我以为是风损所致,一细看,这么整齐划一的“窟窿”,又不像风力破坏的结果。为什么平整的背景板要弄得这样“漏洞百出”?!据说这是为风留“出口”。
   原来,巨型背景广告牌所用的塑胶布由于面积巨大,兜住了山坳里吹来的风,风撞在布上,不是拼命地啃噬,便是疯狂地撕扯,两个月下来,塑胶布便被撕成条条丝丝的百褶裙模样。一般的足球赛事长达半年才能完成,因此,足球馆每两个月就不得不重新花费不菲地去更换广告牌,费事费力又费钱。有人便出了一个主意,在广告牌上给风留“出口”。
   天下之事,必作于细。思路一变,效率与效益也就跟着变了。当然,从另一个视角上讲,一个人永远要做的就是在做事时尽可能给别人留下方便,留个“出口”,或留点“余地”。要明白,“利他”的结果,最后是“利己”。
  家有“傻瓜”
  杨银华
   冬天,室内的茉莉花盆里长出一棵小瓜秧,觉得新鲜,便留下了它。开春天暖,那时院里绿植少,就将花盆搬到了室外,种着玩儿!日久,这瓜秧长大了,虽根植盆中,秧蔓却满地乱爬,我嫌碍事占地,便欲薅之。
   后见秧上有俩瓜蒂,又舍不得,故留下欣赏。随着天热,院里绿植增多,瓜秧的生存空间渐小。因花盆属流动性的“临建”,花盆中瓜秧亦被视为“寄生”,无土地证、产权证、户口本,为暂住者。所以,院内只要需种整畦的黄瓜豆角及经济利益“大开发”时,就将“临建盆瓜”几让其地,放在不碍事的地方。
   但这俩瓜不管主人怎样待它,均不在意。不管把它放在哪儿,哪怕是水泥板上,只要不离盆土,只要略有水分,它就自长自的,维系“瓜”的生命体征,可谓俩“傻瓜”也!
   人说“吃亏是福”,“傻瓜”傻活着,可谓“福”也。
  走错路也有风景
  张亚凌
   儿时,母亲带着我去逛集会。母亲说,逛完集会带我去外婆家。但在集会上,我竟与母亲走散了。想着母亲是要带我去外婆家的,我便一路哭哭啼啼依着模糊的记忆,自个儿找去了。
   途中竟有一片桃树林,我欢喜地跑了进去:粉红色的花瓣儿如花雨般纷纷飘落,我的发梢、我的脸颊、我的肩头,都飘满了香甜的花瓣儿。临走,我不舍地捡了满满的两衣兜花瓣儿,一路上边走边闻边抛撒。是走错了一段路,可我很开心。
   ——世上没有白走的路,走错的路上,也有风景的。
  包袱
  凿井工
   春游的校车上,学生仍为某事忧虑。老师见状,把大大的背包背在肩上。学生很奇怪,劝道:“您为何背着它?把它放下,车辆会自动为您运走的。”老师把背包放下,说:“谢谢你,但你为何不把思想的包袱也放下呢?”学生问:“您的背包放下,有车辆运;我的包袱放下了,啥来运呢?”老师说:“时间呀!”
  温度
  徐徐
   堂哥在街上开了家铁匠铺,铺外常年挂着一张小黑板,上书:“凡是上面刻有‘徐’字的旧铁器、刀具,均可来以旧换新,一旧可换三新。”堂哥的父亲生前也是铁匠,手艺好、口碑佳,本乡之内,凡是刻有“徐”字的旧铁器,均出自他老人家之手。
   堂哥说,现在打铁挣不到什么钱,但乡下人又离不开铁器,他就想把父亲生前的作品都收回来,放在身边,感受父亲的温度,激励自己坚守这一老行当。“看到它们,就感觉父亲一直在我身边,陪着我一起打铁。”堂哥说。
   铁器冰冷,但只要过个火,就会有温度。
  有人对你好
  周牧辰
   有一次,诗人余光中在台北打了一辆出租车,司機问了一下目的地,然后便在马路上横冲直撞,还不停地发牢骚,抱怨交通灯不合理,怪老师对他孩子不好,骂老板刁难他……这期间,他还迁怒于一辆私家车,逼得对方紧急刹车,即便如此,他还是摇下车窗,不依不饶地把对方骂了一顿。
   坐在车上的余光中默默无语,直到下车时,才掏出比计价器上多出近一半的车资,对他说,辛苦了,不用找了。
   司机感到很意外,说,这么好?余光中说,是呀,这个世界上还是有人对你好的,你要好好安全开车啊。
  春秋舔词
  流沙河
   甜言谀人,蜀谓之舔,豫谓之溜,皆指舌头动作。比较起来,溜具多义,不及舔之专表一义,而且更准确些。古文舔字,画长舌伸出来向上翻,可能是舔鼻尖上的饭粒,乃自舔也,非以甜言舔他人也。我今说说两千年前舔人一例,主角是大奸贼宦官赵高。
   赵高揽得大权,厌恶胡亥高坐朝廷做皇帝状,实则一个恬懵少年,在那里瞎指挥罢了。赵高心头教训秦二世皇帝说:“你小子太嫩了。世界上的事情复杂,你懂个屁!”可是话从口中出来,就修饰得很悦耳了。其言曰:“陛下富于春秋,未必尽通诸事。”所谓富于春秋,是说你的未来还有许许多多岁月,让你听了感到舒服。你看那个富字用得多妙,而春秋又让你联想到春花秋月之美。究其实说穿了一钱不值,任一少年人,哪怕小乞丐,都可以说他富于春秋嘛。秦代的赵高创造的舔词,汉代的枚乘拿去舔太子。所作的《七发》云:“今时天下安宁,四宇和平,太子方富于年。”唐代李善注曰:“凡人之幼者,将来之岁尚多,故曰富也。”
   少年皇帝将来老了,又怎样舔?总不能说他“贫于春秋”吧?放心,会有人创造的。老昏虫来日无多了,你就不要再着眼于他的未来。你可以回头,着眼于过去,赞美他已经有许许多多的春秋了,让他觉得自己真有福气,同样感到舒服。舔词就是“陛下春秋鼎盛”,一直用到明清两代。鼎盛二字多么热闹,而且是现在时。仿佛许多春花秋月并未消逝,现在还堆积在他的面前,显得很鼎盛呢。有舌如斯,教人不敢不服。
   青行灯辑自《今晚报》《新民晚报》等 杨树山/图
其他文献
一位贾姓友人,时常会聊出一句话: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话听久了,也就习以为常了,知道他是想借《红楼梦》的诗,去沾点“贾氏”的贵气。   封建社会消亡了,但亡的是制度,封建思想仍然存在着,尤其是氏族中攀祖附贵的习俗,一贯是中国社会极为热衷的追崇。   就拿《红楼梦》来说,贾、王、史、薛四大家族,乘的就是祖上荣光:賈氏的“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史氏的“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王氏
期刊
槟榔是一种休闲食品。今人嚼槟榔,古人亦然,其中还隐藏着一段令人争论不休的故事。   辛弃疾在《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写道:“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此处说的是南朝刘宋开国之君刘裕两次领兵北伐,收复洛阳、长安等地的事迹。刘裕能“气吞万里如虎”,少不了東晋末年大臣刘穆之的帮助。刘裕领兵在外时,正是刘穆之留守建康,让刘裕没有后顾之忧。   作为刘裕最为倚重的大臣,刘穆之除了能力强外,还
期刊
所谓人心,是指精神层面的东西,包括感情、智慧、心地、境界、品行。一般讲,人心主要指心地、品行,或者说德性。人心难测。庄子说:人心比山川险恶,人心比天象难测。人心之美或丑、善或恶、真或假、好或坏等是很难捉摸的。天象还有四季和日夜周期之变化,而人心则深藏于厚饰的外表下而难以辩识,“有的真诚,却是简装本;有的虚伪,却是压模烫金”。(诗人邵燕祥)   除了人心深埋暗处而难测外,其因还缺少一把能度量其“质
期刊
書包的故事
期刊
豆瓣上有个话题:我经历的语言通货膨胀现象。   语言通货膨胀,这个词很有趣。但是,怎么来解释吧?   举个微信聊天常用的例子吧。   比如,起初表达好笑用的是“哈哈”两字,但是,“哈哈”用多了就显得不够有诚意甚至有些敷衍(有时候确实也是敷衍),于是,为了表示我的“哈哈”是真的“哈哈”,就变成了“哈哈哈”,再到后来,三个“哈”也不够用了,就得“哈哈哈哈哈哈哈”了。这就是语言的通货膨胀。   这是个比
期刊
取经队历尽九九八十一难,终成正果。功成名垂之后,却赶上天庭裁员。   原来这两年,天庭神仙的日子也不好过。各路神仙编制严重超编,寅吃卯粮,财政危机,搅得如来、玉帝寝食不安。“何不模仿人间减员增效之法?”太白金星献上良策。   万般无奈之下,如来、玉帝降旨各路神仙裁员。   取经队分配到一名裁员指标。裁谁呢?这可难为了取经队队长唐僧。唐僧多次召开队务会议,反复传达天庭裁员精神,口口声声说这是天
期刊
人,自始至终,从来就是一个矛盾的复合体。每个人都有其长处的同时,不可避免也有其短处。有其令人敬仰的优点,亦会有其难以齿及的不足。因此,看人,透过表象看本质,要懂一点辩证法。特别对那些出现在人们身边的大师、准大师,则尤其需要一分为二,实事求是,客观准确。   韩愈(768年-824年),唐宋八大家之一,生前,他并不知晓后世人对他在文学史上的地位,评价如此之高。苏轼在《潮州韩文公庙碑》中,起首两句“
期刊
晌午时分,土狗得福正快速地往家里赶。经过镇街叉路口的垃圾堆时,它发现了一袋新鲜的肉骨头。   阳光下,透过几近透明的塑料袋,得福看见肉骨头断裂处鲜红的骨髓。一股新鲜猪肉特有的腥膻味直往得福的鼻子里钻。得福的主人是一对敦厚的乡下老两口,靠离村两里处的一片菜园和院子里一群鸡为生。因为无儿无女,老两口就从亲戚家抱了一条土狗来养,并且取了“得福”的名字。平日里,老两口就把它当成自己的孩子,粗茶淡饭样样有
期刊
北宋大臣富弼第一次出使契丹时,路上接到家书,说女儿夭折,心中悲痛,却无法回家,十分煎熬。第二次出使契丹时,家书说夫人生了一个男孩儿,心里非常高兴,但也不能回家祝贺,很是焦急。从这以后,他只要出使在外,收到家书一律不拆开就烧掉了。左右疑惑不解,便问他原因,他说:家书固然重要,但如果看了,平白又增添许多忧虑,还是不知道的好。   吕蒙正刚调到京城时,就有人在背后说他的坏话。吕的部下替他抱不平,一定要
期刊
现在,很多人都重视减肥。减肥食谱、减肥药品、减肥训练、减肥绝招……随处可见,不少人乐此不疲。近读清史和一些纪晓岚的传记,看到体型肥胖的纪晓岚说过这样的话:体肥尚可,绝不能“心肥”。心肥为取祸第一事。人要十分注意为心减肥。此话看似戏言,仔细品嚼,拍案叫绝。这个聪明绝顶、博学多识、机智诙谐的才子,说出了到今天人们都应该深深思考的妙语。   纪晓岚“善谐谑,人人共知”,同僚、太监、学生都知道他“诙谐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