积跬步,至千里

来源 :小学教学参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ini12332123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手写文字是一个人的另一张名片,是一个人语文素养、文化素养的体现。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教学的起点,也是启蒙教育的开端,而书写则是巩固识字教学的有效手段之一,是识字教学一个不可分割的环节,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一年多来,我积极地开展十分钟书写教学创新实践,摸索教学方法,取得了良好的成效。
  一、养成习惯,点中课标之穴
  一手漂亮规范的字,可以给人愉悦之感,但在书写教学中总会出现以下问题:有的学生态度不端正,对书写抱着“完成即大功告成”的态度,三五下就写完了,不把作业当做练字练习;有的学生在课堂写的作业工工整整的,可回家写的作业却很潦草;有的学生书写姿势不端正,有跪着的,有站着的,有趴着的,还有倾斜着身体的……虽然写出来的字工整美观,但这忽视了书写姿势,只注重书写效果,而不重视书写过程。
  1.养成“提笔即练字”的习惯
  《道德经》曰:“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我们要从小抓起,从细节抓起,从严抓起,形成习惯。新版课标要求学生每堂课要安排十分钟的书写时间,督促学生改正不良习惯,养成“提笔即练字”的良好书写习惯。书写习惯应该从书写姿势抓起,正确的书写姿势不仅能把字写工整,还有利于学生的身体健康。只有养成良好的习惯,扎扎实实地开展书写教学,识字教学才能顺利开展。
  2.保证十分钟的书写时间
  “第一、二、三学段,教师要在每天的语文课中安排十分钟,让学生随堂练习,做到天天练,在日常书写中增强练字意识,讲究练字效果。”这十分钟并不一定专指练字,可以是一节课中各环节安排的书面练习,如听写、随堂练习、小练笔,还有教师设计的配套作业习题等。在完成练习的同时,我们要关注学生的书写技能和习惯,在评价答案的正确性的同时,还要评价其书写质量,督促学生改正不良的习惯,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总之,教师要保证每节课都有十分钟的书写时间,使学生养成“提笔即练字”的习惯。
  二、透析艺术原型,开辟书写之径
  课标要求学生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第一学段的二类字大部分是象形字和会意字,它们就像一幅幅美丽的画,书写时,需要学生手脑并用。中国汉字的字形结构不仅具有表意功能,还具有一定的规律。要把汉字写得规范正确又美观,需要观察、比较、辨析、联想等智力因素的参与,这样学生的形象思维与抽象思维才能得到发展。
  1.还原生命,璀璨无比
  依据学生的年龄特征,遵循认知规律,将趣味谈话引入课堂可以制造愉悦的课堂氛围,充分激发学生的主动意识,还原汉字的生命。每个汉字都是有生命的,因此在书写汉字时,我们要还原汉字的生命,提高书写效率。
  师:(画一颗大大的红心)这是什么?
  生:(齐声答)心。
  师:谁能用“心”说一句话?
  生1:“我们要有爱心。”
  师:你们再仔细看看,这个“心”字像什么?
  生2:像一个人躺在床上睡觉。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能具体说说吗?
  生2:第一点就像枕头,卧钩就像一个人躺在那里。
  师:你的想象力真丰富!第二点、第三点又像什么呢?
  生2:这两点就像被子。
  师:盖被子时要注意什么?
  生2:要盖住身子和脚,不要把头给蒙住了。
  生3:第二点就像被子盖住身子,最后那点就像被子盖住脚。
  师:真棒!让我们比一比,看谁的“心”写得最漂亮。
  学生写好后,教师将几个学生的字放在投影仪上展示。在教师的鼓励下,学生的兴趣更浓了,写得更认真了,渐渐地爱上了书写。书写教学是一杯苦涩的咖啡,情趣是一勺糖,还原了汉字的生命。
  2.启迪思维,放飞想象
  黑格尔说:“真正的创造是艺术想象的活动。”在书法家眼里,“横”如千里阵云,“点”如高山坠石,“竖”如万岁枯藤,“撇”如陆断犀象,“捺”如崩雷浪奔。书法是线条的创造艺术,离不开想象。尽管学生的书写不同于书法,但这种想象力对于开拓思维,提高书写技能是十分重要的。如今的教学往往用多媒体演示代替教师的示范,用打字代替书写,这是对书写教学价值的忽视。在书写过程中,学生的智力与大脑潜能在不断地提升和得到开发。语文生来就是为放飞儿童的梦想而存在的,每个汉字都可以激发孩子的想象力,让孩子在想象的空间自由自在地飞翔。
  书写教学如同孩童学步,起初大人要双手扶着他一步一步地走,然后放开一只手扶着走,最后放开双手让他独行,使他学会跑。我们切不可急功近利,要进行细致的指导。儿歌文字简练,通俗易懂,朗朗上口,深受学生的喜爱。如:“撇”像扫把,“捺”像剑,“点”像小雨点,“横”像小扁担,“竖”像小棒棒,“钩”像人踢腿……生动形象的讲解,加上教师准确细致的示范,学生对汉字基本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的全过程了然于心,那么汉字的书写也就化难为易了。这样透析汉字的艺术原型,定能开辟更多的书写之径。
  3.归类迁移,移花接木
  汉字是一种复杂的文字,仅常用字就有三千个左右,且一个字一个模样,这么多字练习起来有一定的难度。但只要用心观察,不难发现汉字之间其实存在着大量的联系,新汉字大多数是在旧汉字的基础上产生的。因此,我们可以从中寻找规律,对新汉字的组成部分和结构特点进行分析,有意识地寻找新旧汉字间的最佳联系点,为新汉字的学习提供一个支点,也为更好地巩固旧汉字和突破难点找到一个最佳训练点。通过这样的指导,学生在练习中举一反三,触类旁通,促进了新旧汉字的学习,提高了书写的效率,培养了归类迁移的能力。
  4.循序渐进,水到渠成
  古人焚香弹琴,讲究的是一种意境。在书写教学中,老师如果为孩子创设一个良好的书写情境,就会有锦上添花的效果。课堂十分钟的书写教学,不单单指生字的书写教学,教师也可以在各种各样的练习中渗透。我专门设计了一堂由单个字到词语再到句子,由田字格到括号再到横线的十分钟书写教学练习,拓宽了学生的书写空间,由单个字的美观发展到整体的美观,并逐渐提高书写要求,从而逐步提升学生的书写水平。   下面,我以《盘古开天地》的书写教学设计为例,进行阶梯状的教学。
  第一部分:看拼音,写词语。(时间控制在3分钟内)
  yǔ zhòu hēi àn xià jiàng
  ■ ■ ■
  第二部分:把下面的括号补充完整。(时间控制在3分钟内)
  ( )的雷声 ( )的大地……
  设计意图:田字格中,学生能很好地把握字的大小和间架结构。如果没了田字格,我们就会发现学生的字一个大一个小,或全挤在一起,没有美感。练习时,如果只有两个字,要写在括号的中间,两边留一些空位;如果有四个字,要把括号填满,注意字与字之间的距离,要求美观,同时注意书写姿势。
  第三部分:按照课文内容填空,再读一读。(时间控制在4分钟内)
  他呼出的气息,变成了 。
  设计意图:写句子是在写词语的基础上的一个提升。我发现学生在写句子时不能很好地把握空间位置,一个比一个往上斜或往下降,没有落在横线上,有的挤在一起,一句话写完了,横线还有很多空位;有的太散太大,写到外面了。教师要要求学生把每个字都写在横线上,注意字与字之间的距离,大小统一,整体美观,同时还要提醒学生控制书写的速度,不能顾此失彼。
  从田字格到括号词语,再到横线句子的书写,这一系列连贯的阶梯状的教学效果非常好,一是可以让学生自己发现自己的问题,二是可以让老师发现学生的问题,共同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
  三、揣摩汉字的本真,激发书写之趣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低年级的书写教学方式灵活多样,在实践中,我们要不断地探索,不断地反思,不断地总结,积累书写教学的经验,从而引导学生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充分激发学生对书写的浓厚兴趣,让每个学生都体验到“我能写好”的喜悦。
  1.培养兴趣,追求高效的书写效果
  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低年级的书写教学应该追求趣味性。追求趣味性是为了追求更高效的书写效果。
  下面,我以“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为例,培养学生的兴趣,追求更好的书写效果。
  师:请小朋友们仔细观察“蚂蚁”这两个字在田字格中的位置。
  生1:“蚂”左边的“虫”字旁的“横”要写在横中线上。
  师:你观察得真仔细!发现是一种收获,也是一种快乐,老师要把你的这个发现取名为“郑可惠发现”。
  将学生的发现用学生的名字来命名的形式很新颖,很有创意,不仅对孩子具有很强的吸引力,对我这个成年人也极具“杀伤力”,足见其效果。
  2.反思评价,实现自我价值
  学生的反思和评价能充分调动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有助于培养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提高书写能力的目的。例如,在教学“田”字时,我请学生先认真观察字形特点,注意间架结构及其在田字格中的位置,然后用心地照着书写,写完之后进行对比。我当场点评,指出他们书写的优缺点,以鼓励为主,以免打击他们的信心。这种形式不仅让学生对汉字的结构特点有了深刻的认识,而且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和思维能力。书写完并不意味着结束,应把每一次书写都当做展示自己的机会。在教室里,我专门开辟了一个书写展示台,从自评、互评、师评三个方面综合评价,把学生写得认真、美观的字张贴上去。月评时,对表现突出者,我授予其“书写小巧手”的美称,给予相应的星级奖励。这种适度的评价、良性的竞争,很好地保持了学生的书写兴趣, 实现了学生的价值。
  实践证明,只要我们扎扎实实地开展并重视书写教学,相信学生能养成“笔笔要认真,字字求端正,行行争整洁,题题做准确”的书写习惯,让学生仔细观察汉字的框架结构,充分感受汉字的形体美,细心揣摩笔画间的关联呼应,久而久之,学生就会在全神贯注、凝神静气的过程中形成良好的心理品质,练就工整美观的文字。我们教育工作者只有不断进行实践,发现书写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在反复推敲中培养师生的十分钟书写意识,发掘各种教学方法和途径培养学生“提笔即练字”的习惯,让新版课标带领学生沉入书写的感性世界,才能使我们的书写教学尽善尽美。
其他文献
童心是美丽的宫殿,是精彩的舞台,是绚丽的世界;童言充满温馨,充满诗意,充满无限精彩。在课堂上,孩子们在学习的过程中,不仅感受到了文本的精彩,更从文本中衍生出无限想象。这种想象犹如急欲拱出地面的春笋,一旦遇到合适的时机就会萌发出勃勃生机,创造出一片浓郁的绿荫。老师要巧用文本,挖掘文本中的空白点,因材施教、因势利导地对孩子们进行写话训练,使他们能在独具个性的自由表达中描绘绚丽精彩的世界。  一、充实文
设计理念    本课教学,教师始终紧紧围绕“桂花,真叫我魂牵梦萦”这个文章的“魂”,采用不同的方法一朗读、表演、想象、质疑、讨论等,把学生带进了课文的情境,让他们品味作者的感情,随着文本中的“我”一起去享受桂花香、摇花乐、品花乐,感受浓浓的思乡情。在语言文字的感悟中,文本中的“我”与教室里的“我”心灵相通,台为一体,彼此融合、吸纳、认同,最终真正读懂了“令人魂牵梦萦的桂花”。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主
当前,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存在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主要表现在:学生识字量少,教师死板教学,学生机械记忆;教学过程枯燥乏味,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识字教学效率低下。日本左藤学先生认为学科学习改革的中心课题,就是实现从“勉强”到“学习”的转换,即在课堂里推进“活动的、合作的、反思的学习”。因此,如何提高识字教学的效率,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主动地探究、在活动中学会合作、在知识的建构中分享学习经验,值得我们
对文本的解读是语文教学的根本,而解读中引导学生生成出自我理解,并在理解的基础上应用语文,这是语文教学的生命所在。在传统小学语文教学中,更多的是注重对文本的解读教学,注重的是引导学生对文本的字面意思的理解;而新课改下的语文教学则提倡对文本的内涵进行解读。两种模式有着不同的操作流程。  一、文章阅读和语文阅读模式分析  (一)文章阅读模式  文章阅读模式大体分为四个流程,即初读课文,提出问题;整理问题
汉语拼音作为一种符号,它是抽象的;作为一种工具,它是实用的;作为一种知识,它是小学教学中最枯燥乏味的内容之一。然而,这抽象、枯燥却实用的汉语拼音的接受对象,恰恰是以形象思维占主导的一年级学生,所以,他们要学好拼音是不容易的。目前,初登一年级讲台的语文新教师也并不少,摆在他们面前的第一个难关即拼音教学。新教师在拼音教学上缺乏实际经验以及对教学内容缺乏整体系统的认识,所以,他们要教好拼音也是不容易的。
儿歌浅显易懂,生动有趣,加上吟诵时朗朗上口,富有和谐的音律、活泼的节奏,深得小学生的喜爱。一首首优美动听、充满诗意的儿歌把学生引入了丰富多彩的世界里,为学生的成长提供了一份又一份营养。在教学中,有经验的教师总能抓住学生的心理特征,巧妙地运用儿歌帮助教学。以下是《青蛙看海》的教学片段。  师:小青蛙,想看海,大山太高怎么办?孩子们,青蛙知道怎么办了吗?  生:知道了,就是一个台阶一个台阶地往山顶跳。
识字教学是低年级语文教学的一项主要任务。学生在低年级时养成书写的习惯对其日后的学习有着很大的帮助。在教学中,一些教师和家长的不恰当做法对低年级学生的识字产生了诸多不良影响。一些学生由于在低年级没有掌握识字的方法,到了高年级觉得语文学习更吃力了,有的甚至对语文学习产生了厌恶感。教师和家长采取不恰当的做法是因为他们对识字教学的认识有所欠缺。  一、提前书写,拔高学习要求  一些低年级学生从幼儿园开始就
[随机引发]  一场春雨过后,校园的花圃里、墙角边爬出了许多小蜗牛。我随着铃声去四班上语文课,教师里失去了往日的宁静。几个学生高高地举着手。我问了其中一位学生,原来,许多同学把蜗牛带进了教室。    [契机]  惊讶之余,看着一双双充满期待的眼睛,我立即产生了这样一个念头:把握契机上一堂关于“蜗牛”的习作课。    [实践]  一、学生介绍蜗牛  1.师:哪些同学带蜗牛来了?既然大家对蜗牛这么感兴
一、起惑:是“真经典”还是“被经典”  古诗是中华民族灿烂文化中璀璨的明珠,是古代文学殿堂里耀眼的瑰宝。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选编了不少语言凝练、内涵博大、意境深远的千古名诗。《泊船瓜洲》就是其中很有代表性的一首。  这首诗选自五年级上册的第二单元,这单元的主题是思念故乡,因此体会作者在诗中所抒发的思乡之情理所当然地成了我课堂上的教学重点。我备课时将本课的教学目标确定为以下三点。  1. 能正确、流
一提到习作教学,语文老师就有很多话要说,而我们的学生对着作文却无话可说,谈“文”色变。基于这样的现状,语文老师要采取一些措施。我在此结合教学实践,从积累语言、观察生活、激发兴趣和重视评价等方面入手对习作教学进行改革。  一、着眼于阅读,让学生腹有诗书  要想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就要改变学生的阅读环境,让学生学会积累。我向学生推荐适合他们看的书,让他们每天抽出三十分钟的时间来读课外书,而且必须读整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