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象鸟鸣的幸福

来源 :阅读(高年级)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inhait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一直认为,鸟鸣声是一切声音里最美妙的一种,这缘于它们质朴的乡土味。鸟儿是乡村的天使,是乡村用雨水和谷粒喂养出来的。它们总会在某个淅淅沥沥的早晨或夜晚,站在我的面前,说很多很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话。我知道好多人不知道应该把自己归到城市一族还是乡村一族,因为他们既渴望乡村的自然,也期盼城市的奢华,充满着矛盾。
  “春天来了,仿佛空气在燃烧。”这是一部电影里的对白,曾让我很感动。我想到的不是春天,而是与乡村春天有关联的事物:鸟鸣。鸟能在很短的时间内从一个路口抵达另一个路口,从一家的房顶抵达另一家的房顶,从一方树丛到另一方树丛,从一个村庄到另一个村庄。鸟的叫声也是这样,只要认真倾听,你就会情不自禁地飞起来。鸟声拥有着细瓷般的质感,伴随着清新自然的气息传过来。有时只闻鸟声,不见鸟影,我便想象那么好听的声音是由树上的叶子发出的。记得有人说过:鸟声是树的花朵。说得多好!当满树叶子变成了满树的鸟,这样想就有了一种隐隐的牵挂,隔着暮霭,似乎感觉那鸟鸣在夜风中微微摇动。
  依然回到乡村的视角上来。鸟声,带着古典诗歌般的美感,让人产生了无尽的遐想——略带暖意的鸟声仿佛像雾一样地在乡村里弥漫开来,我的脑海里不禁浮现出这个生动的过程。对于村庄,我向来怀有这样一种诗意的构图:树荫丛中,水墨画般的村庄在熹微的白光中显现出模糊的轮廓,四周雾霭萦绕,看不出一切具体的形象。
  一个农家小院木门轻掩,屋檐下半圆碗状的鸟窝里燕子在呢喃,院子里的树枝叶间,成群的麻雀跳跃啁啾(zhōu jiū),细碎的鸣叫声催醒了昨晚贪玩迟睡的顽皮儿郎……
  之所以是燕子和麻雀在村庄的清晨歌吟,是因为它们是中国自古乡间最常见的两种凡鸟。勤劳的燕子一身黛黑的羽翼,凛然、高贵,令不少孩子敬而远之。而体形更纤小、毛色更土灰、鸣声也更短促琐碎的麻雀,则极像一位调皮、可爱的灰姑娘,成了跟鸡、狗一样深入人们日常生活的动物。一位作家这样说,麻雀是鸟类中的“贫民”,我深以为然。平常日子,麻雀在瓦楞、林间,或搭在墙洞里的草窝里,叽叽喳喳地像马路歌手一样地歌唱,单一的音调不停歇地平衡着乡村生活的动与静,它们是最能够与人一起和谐相处及至同存共荣的一种飞翔动物。在这些对音乐充满好感的小生灵起飞的瞬间,总能听到树枝“嗡”地一声弹响。假若它们能有机会落在小提琴的弦上,小爪子也那么划拉一下,相信其中的美妙一定是不可言说的。
  在人类历史上,也发生过“鸟灾”,不少鸟类因此数量锐减。这让我想起《瓦尔登湖》中的一段话:“要是没有兔子和鹧(zhè)鸪(ɡū),一个田野还是什么田野呢?它们是最简单的土生土长的动物,与大自然同色彩、同性质,和树叶、土地是最亲密的联盟。”
  兔子也好,鹧鸪也罢,它们都是自然的亲近者。仔细想想,那些居住在城市的人,又何尝有在乡村世界里飞舞的鸟儿快乐呢?清代张潮在《幽梦影》中曾经写道:“春听鸟声,夏听蝉声,秋听虫声,冬听雪声,白昼听棋声,月下听箫声,山中听松声,水际听唉乃声,方不虚此生耳。”这其中描绘的种种情境,很多时候我们只能在诗中、画中略见一二了,不仅难见真实的场景,也缺少了几分心境。但是对于生活在城市里的我而言,想象一下鸟鸣,也是幸福的。

古詩链接: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唐〕王维《鸟鸣涧》
  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唐〕常建《题破山寺后禅院》
  风暖鸟声碎,日高花影重。 ——〔唐〕杜荀鹤《春宫怨》
  淑气催黄鸟,晴光转绿苹。 ——〔唐〕杜审言《和晋陵陆丞早春游望》

思考:


  作者借描写鸟鸣抒发了对乡村、自然的留念、向往之情。仔细阅读全文,说说作者是如何写出鸟声的美妙的。
其他文献
从教育学专业角度说,有效性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获得发展.发展就其内涵而言,指的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整合.增进了解,加深师生感情,是提升教
随着网络数据量的增加,机器学习文本分类算法逐渐得到人们的关注.本文主要探讨基于朴素贝叶斯的文本分类算法,主要内容包括朴素贝叶斯原理、分类流程、模型评估、模型优缺点.
估算能力是一种重要的数学能力,必须加强培养.
早就有人把体育比赛比作高考了:对中国体育而言,全运会是初考(小学生升初中的入学考试),亚运会是中考,奥运会则是高考。这一比喻非常精妙,它能使人产生许多的联想:比如中国体
21世纪是人工智能、物流网、智能机器人蓬勃发展的时代,神经网络在其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本论文主要研究了神经网络的发展历史,分析了传统神经网络、循环神经网络和长短期
中医药高等教育必须遵循中医教育自身规律,发展的核心主题是传承创新,其主要目的是培养合格的中医药人才.在探索中医教育的实践中,创新中医经典教学体系,强化中医药知识传承;
彭城书院位于徐州的一个小巷,小小的门头。沿阶而上,穿过厅堂,是一个方方的院落。正在听公益讲座的人很多,他们沿阶而坐,或站在青砖铺就的地上。清明时节的雨如烟似雾,敲打在几朵撑开的花伞上。露天摆放的黑板上写着“苏轼与云龙山”的行楷,蒙蒙细雨里,我看到从宋朝的烟雨中走来不打伞的苏轼。  苏轼知任徐州近两年,与刚刚步入仕途时相比,曾经的青春豪气已渐渐消磨,加以心系民瘼,做事也就多了几分谨慎与和婉。但世事偏
把握人口年龄结构优势,最大限度地挖掘人口红利,以推动未来经济长期可持续的增长是本文的研究目的,本文对人口年龄结构变动通过增加劳动力供给促进经济增长的传导机制进行检
看完韩军老师的授课实录,我们就可以详细界定“教”基于“习”和“教”促进“习”的教学原则,并可以联系着实录,来说说什么样的课堂算是贯彻了此项原则,课堂教学应该怎样正确
随着数据通信与移动数据、移动计算的发展,通过移动设备进行网络访问成为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在适用范围上更加普遍、在功能上发展日趋完善,以手机为代表的无线终端日益受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