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中的随文识字略谈

来源 :教学研究与管理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ean_NE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识字教学任务要求完全在课堂上完成。在有限的课堂教学时间内,学生既要学文,又要识字,还要写字,他们往往会感到力不从心。在当前减负的背景下,课堂教学的时间是有限的,这就要求教师要将识字、写字教得更扎实、更有效,使得识字的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不再是强加的任务,而是学生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并能使学生自主反思、归纳和总结,发现识字的乐趣和规律。
  【关键词】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识字教学;随文识字
  随着新一轮教育改革的不断发展,农村教师一直在努力探究新的教学方法,转变教育理念,以便提高教育教学质量。笔者在农村小学工作多年,对农村学生有着很深的感情,农村的学生生活比较艰苦,他们在通往智慧的道路上面临着较多的坎坷。其实农村的学生与城市的学生在智力上并没有明显的差距,只是存在环境的差异。环境的不同导致农村学生和城市学生在情感、思维方式上有所不同。目前,在低年级教学中,教师习惯性地先把课文中的生字提出来集中进行教学,分析字形结构,进行扩词说话训练,再来学习課文。这样一来,学习生字的这节课的内容就显得非常繁重,学生学习起来也很单调乏味。而且生字与课文相剥离,学生对字义的理解就显得模糊了。所以,笔者尝试进行随文识字,也就是把生字与课文结合起来进行教学,让学生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识字。当然,随文识字一定要根据课文内容及本课生字的特点来灵活设计,学习课文与识字要相得益彰。每篇课文的生字很多,教学的时候不可能字字俱到,只要求认读的生字不必花费大量的时间来进行讲解,语文教师要抓住这一课的生字中重点要掌握的、比较难理解的生字词,并通过一个好的切入点结合到课文的学习中去,才能达到预期的效果。随文识字注重字义的情景创设,提倡生字教学要“字不离词,词不离句,句不离篇”,使生字的字义在生动形象的语言环境中凸显出来。
  一、引导随文正音
  教师要在备课的时候对生字的字音进行梳理,分析重难点,选择适当的方法,以便在课堂上做到心中有数。如果一味地字字落实,学生反而学得凌乱而不得要领。比如前后鼻音的区分,学生在课堂上更多是在老师的指点下读正确了字音,而不完全是在字音与生字之间建立了牢固的匹配关系,所以时间一长,学生对前后鼻音还是会混淆。随文识字课的课前预设也要很充分,不能一味地想只需要在学生读文出错时纠正就可以了,因为教师需要教学的生字不见得个个正巧是学生会读错的。只有预设充分,才能把握课堂的不断生成。
  读准字音是识字的第一步。在低段教学中,让学生利用各种办法读准字音,听读和借助拼音是常用方法。怎样随文正音呢?就是在学生初读课文的时候,随机抽出读错或者读得不准的字音进行纠正,把容易读不准的音提出来,加以提示或反复读几遍,例如平翘舌音、边鼻音、前后鼻音。而对于一些容易读准的音,就没有必要强调,如果每个生字都提出来强调,那样会浪费时间。这就需要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对生字进行梳理,分析重难点,以便在课堂上做到心中有数。学生在读准单个字音的基础上,再读准词语,然后把词语放进课文中读。
  二、强化随文记字形
  低年级识字量大,如果集中识记字形会增加难度,也不符合儿童的识字心理,缺乏科学性。最好的解决办法是在学习课文的时候分散识字。一年级下学期,已经出现熟字带生字、部首字归类、同音字、多音字、形近字等,因此,在教授课文的时候,教师就要逐步渗透利用字的特点进行识记教学。例如,在教学形近字、同音字时,进行对比教学;面对同一个部首时,进行扩展汉字教学;通过理解字义进行字形的教学。总之,让学生对生字字形的记忆深刻,达到记住字形的教学目的。字越学越多,学生们就会发现熟字与新字的异同点,学会用汉字加减法来记住新字。方法多了,识字快了,课堂自然就变得有趣了。课堂上往往是一个“新”字,学生们会想到好多种识字方法。他们互相交流,大大促进了学生自主识字的效果,使单调的笔画,变成有趣的谜语;使呆板的生字,变成活了的动作;使易混淆的俩字,变成友好的朋友;使枯燥的文字,变成美丽的图画。学生们每天用这些他们喜欢的方法来记字,不但做到了准确、高效,更重要的是它给了学生一个自主识字的大舞台,在这个舞台上,学生与汉字成了主角。
  三、结合语言环境,随文解义
  在学习课文的时候,要利用多种方法理解字词的意思,这种理解不同于高年段教学中的解释词语,而是要让学生大概知道这个词语的意思,要区分词语的含义,对于一些重点的、关键的字词不要模糊其概念,而要体会到位。理解词义的时候要注意形象化,学生才会感到有趣,才能形象地体会到其中的意思。阅读课文便是最好的方法,学生在读书中学习,在学习里识字,在识字后读书。不仅如此,在重视随文识字的基础上还要关注朗读训练。识字是为了读书,所以识字后的读书过程就是让新字再现的过程,就是学生巩固新字的过程。不可否认的是,在起初的教学中笔者曾经一味地重视识字教学而把阅读教学忽视了。这就造成了课堂上用来识字的时间过多,而学生读书只成为一种形式。教学中的坎坷经历,使笔者重新认识了阅读是识字教学中必不可少的。如今在平日的教学中,笔者把识字、阅读并重,双管齐下。现在,笔者肯花时间和心思指导学生读课文,指导学生在课文中做不同的标志、画记号,帮助学生朗读,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四、合理安排时间,落实课堂书写练习
  在长期的语文教学中,许多人发现,字写得好的同学,往往其语文能力也强,他们在长期有意识地研究字的结构和笔画的同时,不知不觉地提高了书写水平和欣赏水平,因此老师们都比较重视书写。随文识字课堂一定要安排书写练习的时间,从识字的角度看,书写也是一种有效的识记方法。由于课堂书写练习的时间往往比较少,老师们就更关注效率了。在有限的课堂时间中不可能写完所有的字,因此教师要确定随文识字课堂上写哪些字且要经过精心的安排来完成。例如可以选取结构比较难放置的;随文识字中没有细致教学的生字,可以在写字练习时间指导识记;可以选择学生平时书写容易出错的难字。
  在随文识字的课堂中,学生能在老师的引导下随文正音、记字形、形象化理解词义,并落实课堂书写练习。作为农村教师,应该从实际出发,循循善诱、诲人不倦,努力寻求适合农村学生的教学方法,让农村学生快乐识字、健康成长;使得识字的学习不再是一种负担,不再是强加的任务,而是学生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使学生能自主反思、归纳和总结,发现识字的乐趣和一定的规律;使学生个体与群体之间能按照某种规则在生活中识字,并与同学交流其识字的方式和过程,把识字作为自己的兴趣来完成;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与创新意识,使其自主地参与识字学习,在与同学交流、评议识字的过程中,互相协作,虚心听取意见,学会分析、思考,发表个人看法,训练和展现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参考文献
  [1]林成华,吴世富.“随文识字”再研究[J].宜宾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04).
  [2]王晓虹.丝丝细雨润心田——在实践中解读《语文课程标准》[J].小学青年教师,2003(06).
  [3]吴忠豪.现行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理念[J].小学语文教学,2005(03).
  [4]张荣.为这份书单叫好——学习《语文课程标准》有感[J].小学青年教师,2003(07).
其他文献
【摘 要】随着课改的成熟,教育部要求各地在既有成绩的基础上进一步总结和推广。在观摩高效课堂教学推广汇报课后,教师们发现学生参与学习的热情高涨,能够带着思考进课堂。在学习借鉴先进教学经验并结合自身教学实践的基础上,谈谈对农村小学英语预习的一些思考。  【关键词】高效课堂;农村;小学英语;预习  美国著名教育心理学家奥苏泊尔认为:影响学习最重要的因素,就是学生已经知道了什么,要探明这一点,并据此进行教
【摘 要】在小学阅读教学中如何精选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和作者的匠心,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对小学语文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本文结合笔者的教学实践从模仿写法、品词析名、把握结构、聚焦空白四个方面阐述了自己的心得和感悟。  【关键词】小学阅读教学;模仿迁移;分析揣摩;想象思考  在小学阅读教学中“从读学写”,对教师钻研教材,解读文本和进行教学设计、课堂实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首先是要深入研读文本,在把
回顾课题研究的这段经历,我不禁感慨万千,在这小小的课题背后,凝聚了课题组成员多少心血和汗水,这其中的煎熬与努力、艰辛与付出,也只有在亲身体验后才能深切体会。  一、结缘课题——源于教育实践中出现的问题  2013年,我从大学毕业。经过大学四年的努力,我顺利地进入了教师岗位,成为自己一直梦寐以求的人民教师。刚跨出校门,走上讲台的我,真有点初生牛犊不怕虎的味道。我觉得凭着我满腔的工作热情,辛勤耕耘在三
【摘 要】海珠镇泰实验小学通过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实践性探究,形成了“同成长,共快乐”的同乐特色文化。通过创建环境文化、管理文化、教师文化、学生文化、课堂文化、制度文化、课程文化的校园文化,是学校主体共同的价值观念、教育方式和生活方式,是镇泰人共同的追求和理想。  【关键词】文化建设;校园文化;发展理念;管理  学校文化是学校办学理念、办学目标、学校传统、校风校貌的综合体现,从广义上是指学校在办学过
【摘 要】朗读教学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内容,是提高教学效率的重要途径,但实际课堂教学质量又往往不高。在贯彻新课程标准的教育理念方针下,教师应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针对具体的教学内容,形成具有效率意义的朗读教学策略:运用教学启发性原则策略、教师示范指导策略和强化评价模式策略,在一定程度上丰富朗读教学的教学手段,增强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  【关键词】小学语文;朗读教学;教学策略;课堂有效策略  朗读教学是
【摘 要】在小学体育教育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具有重要的意义,体育教师要通过开展轻松、愉快的体育教学活动,促进学生心理健康成长。为了在体育教学中有效渗透心理健康教育,教师要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教学氛围,让学生在乐中学,使体育活动的作用得到有效发挥;要开展赏识教育,用包容的心态看待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时时鼓励学生、表扬学生,从而激发学生的自信心;要重视合作教学,以培养学生良好的人际交往能力
【摘 要】营造阳光的课堂生态环境,是学生在课堂这一主阵地上取得胜利的重要保证。因此,打造阳光课堂,用阳光般的评价教育方式,培育出具有阳光性格的孩子,是教育工作者共同追求的教育目标。同时,要以阳光般的多元方式、多个角度对学生进行评价,不要以“非对则错”的价值判断方式来评价学生,要让学生们在阳光下健康快乐地成长。  【关键词】小学数学;课堂评价;阳光评价  阳光就是原生态,是生命的象征,它代表着一种精
【摘 要】作业既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常规环节,也是评价学生知识掌握、能力形成、情感体验的一种基本途径,更是洞察教学理念更新的窗口。为达到小学语文作业的“减负增效”,新课程实施中作业的设计应具有针对性、层次性、趣味性、多样性、开放性、创新性、合作互动性等特点。  【关键词】减负增效;语文作业;设计;特点  作为小学语文教师,笔者认为,作业就像教师为学生准备的饭菜,只有以人为本,用心制作,才能美味可口,
【摘 要】学生社团既是学校教育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学校教育同社会实践密切联系的重要纽带。开展学生社团活动,能使教育活动中的外在影响内化为学生个体素质,发挥学生的主动性,促进他们积极的、自主的、全面的发展,成为社会要求的高素质人才。本文从社团组建、活动开展、成果展示、评价机制等方面简单阐述学校开展社团建设的举措。  【关键词】社团建设;规范化;评价机制;制度化  小学生社团是学校校园文化建设
【摘 要】古今中外,教育总将德育摆在最重要的位置上,因为德育是学校教育的灵魂,是学生健康成长和学校工作的保障。如何加强和改进德育工作方法,用科学的方法合力育人,这是现今教育工作者应该思考的问题。作为教育工作者要善于总结经验,正确运用方法来树立良好的德育学习氛围,让学生从根本上转变思想,促使德育工作在教学中取得更大的实效。  【关键词】基础教育;德育工作;途径方法  “士有百行,以德为首”这句古训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