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化学教学衔接的实践思考 ??

来源 :甘肃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p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 初中化学;初高中;衔接
  【中图分类号】 G633.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6)
  15—0063—01
  一、正视初高中化学衔接的瓶颈因素
  “知己知彼,百战不殆”。通过仔细研读两个阶段的教学大纲,分析学生的认知规律,通览梳理教材的体系内容,在初高中化学教学的实际衔接中,还存在三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教学导向需要纠偏。初中化学一般在初三开设,对学科的定位常常是中考学科而不是启蒙学科,中考成了化学教学的主要目标,因此,教师会有意识地加快教学进度,压缩知识的形成过程,拉长结果或结论的训练,延长复习时长,片面放大了应试功能,无形中弱化了化学自身的学科功能,导致学生只能看到显性的知识,不能掌握知识背后的观念、思想与方法。二是知识内容衔接脱节。由于义务教育阶段课程目标,过分强调新课程所倡导的探究学习和过程方法教育,忽视接受学习和描述性、结论性知识的理解记忆,基础知识学得不扎实,关键知识点没有深入理解,而高中教师没有完全理解初中新课程改革理念,对初中生的化学基础期望过高,同时,学生也还沿袭初中的思维模式和学习方法,在课堂上不停地记笔记,不善于理思路、记心得,将知识内容提纲挈领、加工重组,感觉难以适应高中课程而心生懈怠。三是学科素养缺乏融合。初中化学教师的教学经历和教学视野长期囿于初中一年的化学教学上,教材中具体形态的知识不断清晰,而学科整体上的学科价值、学科思想方法和学科知识体系却不断模糊,造成学生知识储备的断层。这就需要借助教学研讨、继续教育、观摩授课等形式,促进两个阶段教师的衔接融合,推动学生的持续发展。
  二、构建初高中化学衔接的平台支撑
  1. 铺设缓冲平台,彰显循序渐进。对经历了一个跨度的高一学生来讲,教师必须用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进行初高中化学的衔接教育,弥补初中删除而高中非常重要的知识方法,强化初中弱化而高中仍然需要的知识方法,同时,指导学生从初中的机械记忆学习模式转向高中的主动高效学习模式,培养学习的兴趣和良好习惯、方法,也就是通过“备学生”,处理好“备教材”的提前与靠后、集中与分散、直线前进与螺旋上升等编排问题。笔者在教学实践中,重点引导学生复习初中的“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介绍简单的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复习和背诵常见元素化合价,复习酸碱盐、溶解度的相关计算,复习氧化物的分类及性质,力求按低起点、缓坡度、多层次、高目标的难度顺序进行教学,努力为梯度衔接做好铺垫。
  2. 创设化学实验,回归学科兴趣。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课程,培养实践精神、获取情感体验是价值取向。而在教学实践中,化学课程却有走向边缘化的趋向,学生对课程的学习情绪正由困惑慢慢演变为厌烦。究其原因,一方面是知识内容没有引起共鸣,学生是被动接受,外加知识的跨度较大,上课的节奏和容量是初中阶段学生无法追及的,致使高中新生渐渐丧失了学习的信心。另一方面是教师的化学素养示范作用没有发挥到位,在日复一日倦怠情绪和客观教学条件的影响下,部分教师把简单的做实验变成了黑板书本讲实验,探究实验直接简化为验证实验,稍有难度外加有点毒气的实验都用视频来替代,无形中抹杀了学生学习化学的热情。鉴于此,笔者认为化学教学必须充分运用实验,全面发挥化学实验的教育教学功能,注重运用实验感知学科特点、增强学科兴趣、体会学科思想与方法等的附加值,体现学科本源和学科本质,反哺学业成绩的提高。
  3. 巧设分类施教,渗透情感教育。我国古代教育家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教育要坚持以人为本,注重营造学生乐学的学习状态,从对教师的认同、知识的认知中获得情感的陶冶。特别是高中阶段,是学生形成独立完整人格,具备世界观、人生观的重要阶段,情感教育更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知识储备、学习方法等实际现状,在多年的授课过程中,笔者首先加强与学生的情感沟通,注重因人施教、因材施教,用分层目标教学法进行弹性教学,力求人人学有所得。在具体实践中,主要是根据不同层次学生对知识掌握的深广度的要求不同,科学合理地把每一个课时的教学要求,相对划分出A、B、C三个层次,让学生做到“学有目标”。同时,坚持多维度评价学生,不单纯采取终结性评价,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注重挖掘学生的闪光点,对学生的进步、成功给予关注并及时给予鼓励、评价、赞赏,改变教师的“权威”,倾听学生的意见,激发学习的兴趣。
  冰冻三尽,非一日之寒。初高中化学教学的衔接是一个动态反应的过程,如果把教材、教法的衔接作为反应物,学法指导作为反应条件,情感激发作为催化剂,那么只有三者的有机契合,才能让学生的良好习惯养成、学习方法的培养、能力的提高等综合反应速率达到峰值,取得最佳的生成效果。
  编辑:张 昀
其他文献
只有用爱,才能教育好孩子。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一种工作形式和方法,而是师德的根本和实质。教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巨大的能源,它是学生积极向上的动力,它是点燃学生心灵火花
文章以调查问卷的形式,对安徽工程大学图书馆的300个用户进行了调查,以调查数据为基础,对图书馆服务评价体系进行了分析,并运用Design-Expert Trial 8. 05软件中的Box-Behnke
目的探讨胎儿皮片代阴道成形术治疗先天性无阴道患者的临床效果。方法对收治的20例先天性无阴道患者施行胎儿皮片代阴道成形术。结果所有患者手术均成功,术后除1例出现移植物
在现代社会的发展中,船舶制造业取得了良好的成果,然而,船舶制造会对水源产生影响。为了减少船舶行业发展对环境所造成的污染与破坏,就需要思考在船舶结构的设计过程中,适当
目的 探讨显微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手术适应证、手术时机及再出血的预防方法。方法回顾分析168例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资料,根据血肿量、有无脑疝、是否破入脑室、术中所见等
传世影印本道经存在大量的俗讹字,点校本《中华道藏》俗讹字失校问题也很普遍。本文对"受""使""白""互"等疑难俗讹字进行了考校,认为以上四字分别是"長""獲""面""氐"之俗讹。
目的探讨残胃癌的合理手术治疗方法。方法28例残胃癌均采取手术治疗,其中行根治性切除术17例,姑息性手术11例。结果本组术后无死亡,并发吻合口漏2例、胸腔感染1例、腹腔感染1
<正>一、环境创设应遵循的基本原则1.安全性:安全是幼儿园创设教育环境的基本原则。在设置环境时,作为教师必须顾及到幼儿的身心两个方面:一是心理安全,让幼儿能深切地感受到
以司马相如、冯衍、班固和张衡四人集为例,考察各集原本(主要是唐本)的旧貌,揭示校勘整理汉魏六朝人集不宜单纯依据丛编本,还需爬梳其原始文本资料。司马相如集的校勘表明选择
患者男,56岁。患者半年前饮食不规律时出现腰部疼痛(为持续性胀痛),持续1~2d后缓解数天。不向肩背部放射,无反酸,呃逆,未有呕吐,大便规律,无性状改变及黑便。既往体健。一般查体及心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