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结构协变网络评价尼古丁依赖者脑结构损伤机制

来源 :中华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oshixiaomei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应用基于体素形态学测量(VBM)的结构协变网络(SCNs)分析方法研究尼古丁依赖者不同脑区皮质之间灰质体积的协同改变。

方法

本研究于2016年8月至2018年2月期间通过网络平台、宣传单等手段共招募118名长期吸烟者和57名不吸烟的健康对照(均为18~55岁男性志愿者)。采用西门子Skyro 3.0 T磁共振扫描仪进行常规MRI序列及3D-T1结构像(3D-mprage)序列扫描,并由两位影像学专家采用盲法在Matlab软件平台上的SPM8进行分割,并找出两组间的差异脑区,然后以差异脑区作为感兴趣区(ROI)进行结构协变网络分析。

结果

(1)吸烟组左侧顶下叶、右侧中央前回灰质体积(GMV)减少,体素大小分别为55和284,未发现灰质体积升高的区域。(2)结构协变网络分析发现:以左侧顶下叶为种子点,吸烟组相较于健康对照组表现出左侧顶下叶与左侧颞极中部、双侧颞下回、左侧中央后回及右侧额中回灰质体积相关趋势上升,而与左内侧额上回、右侧顶上叶、双侧颞下回、左侧扣带回(中部)及左侧小脑灰质体积相关趋势下降。

结论

尼古丁依赖者存在大脑结构灰质体积的改变,且顶下叶相关的结构协变网络的异常可为尼古丁依赖者脑损伤机制的研究提供新的思路。

其他文献
硬脑膜动静脉瘘(DAVF)是颅内外动脉及回流静脉与矢状窦、横窦、乙状窦及海绵窦之间的异常血管沟通,是颅内血管畸形的其中之一,但前颅底DAVF少见。因前颅底无静脉窦,该部位DAVF均经脑皮质静脉引流至上矢状窦,经常伴有静脉瘤样扩张,但伴动脉瘤样扩张更罕见。中颅窝罕见动脉瘤类似于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特点,往往出血量较多,临床症状偏重,手术是首选治疗方法。手术方法与普通大脑中动脉动脉瘤的手术方法类似,早期
期刊
目的探讨颈动脉内膜切除术(CEA)治疗颈动脉中、重度狭窄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3月至2017年12月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外科(18例)和天津医科大学总医院神经外科(60例)采用CEA治疗78例颈动脉中、重度狭窄患者的临床资料。78例患者中,症状性狭窄72例,无症状6例;单侧狭窄66例,双侧狭窄12例。所有患者均采取标准式CEA治疗,其中72例行单侧CEA,6例行双侧CEA,共行8
意识障碍是由于脑干上行网状激活系统或大脑皮质损伤引起的严重而持续的并发症,长期的意识障碍给社会和家庭带来沉重的负担。因此,对意识障碍患者进行促醒治疗,使其恢复功能,具有经济意义和社会意义。迷走神经电刺激术是通过神经外科手术将线圈电极放置于颈部迷走神经上,通过刺激器自动刺激迷走神经而达到治疗目的的调控技术。目前已有关于迷走神经电刺激促醒治疗的病例报道,这些报道为意识障碍患者的康复治疗带来了希望。本文
期刊
目的探讨应用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继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的临床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6年11月解放军第一○一医院神经外科收治的202例继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患者的临床资料,所有患者均行脑室-腹腔分流术治疗。总结手术效果和并发症,并采用Black分流预后评分评估患者的预后。结果脑室-腹腔分流术后的影像学结果提示脑室减小者185例(91.6%)。术后1周内7例(3.5%)出现并发
目的通过低叶酸饲喂联合二氢叶酸还原酶竞争性抑制剂甲氨蝶呤对小鼠胚胎神经管发育产生影响,建立小鼠神经管畸形的动物模型。方法实验采用C57BL/6J小鼠,通过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正常饲喂组(以正常鼠粮饲喂)、低叶酸组以及低叶酸+甲氨蝶呤组。低叶酸+甲氨蝶呤组在孕7.5 d给予不同剂量的甲氨蝶呤(分别为1.00 mg/kg、1.25 mg/kg、1.50 mg/kg、2.50 mg/kg、3.50 mg/
目的探讨腰大池-腹腔分流术(LPS)治疗特发性正常压力脑积水(iNPH)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2月至2017年12月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神经外科诊断为iNPH并运用华西LPS术前积分(HLPS)评估后行LPS的患者(年龄>18岁),共31例。术后5 d,采用Keifer脑积水评分(KHS)评估临床症状的改善情况、Evans指数评估脑室系统的变化、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估认
目的探讨术中磁共振成像(iMRI)在内镜经鼻蝶手术切除复发性垂体腺瘤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纳入2009年2月至2015年2月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神经外科收治的29例复发性垂体腺瘤患者。所有患者均在iMRI辅助下采用手术切除肿瘤,分析肿瘤的切除程度、扫描次数及时间、手术并发症、症状和体征的改善情况以及随访结果。结果24例患者术前根据Knosp分级预期肿瘤可全切除,16例通过iMRI进行
目的探讨生理脱毒期阿片类药物依赖者在任务态下与前扣带回存在功能连接异常的脑区及其在戒断复吸中的可能作用。方法选取2016年1至12月安徽省戒毒康复中心住院完成生理脱毒阿片类药物依赖者与同期招募健康对照者各18例,在观看与阿片类药物线索相关视频刺激同时进行fMRI扫描,选取双侧前扣带回为种子区,功能连接分析确定与之存在功能连接异常的脑区。结果与健康对照者相比,以双侧前扣带回为种子点,发现试验组功能连
目的探讨面肩肱型肌营养不良(FSHD)下肢肌群磁共振成像(MRI)特点。方法回顾性收集2016年6月至2017年12月河南省人民医院神经内科收治的5例来自不同家系的FSHD患者临床及MRI资料,其中男1例、女4例,年龄18~54岁。MRI T1WI序列观察肌肉脂肪化,对每块肌肉的脂肪化程度按照Mercuri脂肪替代评分标准进行评分(0~4分),短时间反转恢复序列观察水肿改变。结果5例患者下肢肌群均
目的探讨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全身扩散加权成像的表现与临床检查结果的相关性。方法回顾性收集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于天津市第一中心医院进行全身扩散加权成像(WBDWI)的多发性骨髓瘤患者共43例纳入本研究。其中男29例、女14例,年龄36~73岁,中位年龄54岁。将患者按照WBDWI的表现分为异常组和正常组,比较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表观扩散系数(ADC)值差异有无统计学意义。比较WBDWI表现异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