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节镜手术治疗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疗效

来源 :中华创伤骨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haohu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关节镜手术治疗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的方法及疗效. 方法 2009年4月至2011年10月对30例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患者在关节镜下行钙化灶清除、关节清理术,并根据镜下肩峰形态及冈上肌的破坏程度选择是否做肩峰成形术和肩袖修补术.男12例,女18例;年龄32~ 68岁,平均49.6岁.左侧14例,右侧16例.末次随访时采用Constant肩关节评分(CSS)、美国肩肘外科评分(ASES)及洛杉矶加利福尼亚大学评分(UCLA)评定患侧肩关节功能恢复、疼痛减轻情况及疗效. 结果 本组患者切口均Ⅰ期愈合,住院时间为4~6d,平均5d.所有患者获6个月至3年(平均27.3个月)随访.末次随访时ASES、CSS及UCLA评分均较术前显著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无一例复发和发生并发症.末次随访时,结合患者满意度,按UCLA评分评定疗效:优9例,良18例,可3例,优良率为90.0%. 结论 关节镜下手术治疗冈上肌钙化性肌腱炎具有伤口小、视野好、定位明确、恢复快、疗效满意的优点,可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疼痛、恢复肩关节功能和活动度。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VP)术中骨水泥渗漏以及骨水泥在椎体中的位置对于患者术后疼痛缓解的影响.方法 自2005年1月至2010年3月采用PVP治疗192例单个椎体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VCF)患者,男26例,女166例;年龄60 ~ 92岁,平均73.2岁.根据骨水泥位置将患者分为3组:A组,骨水泥位于椎体内,未接触终板,31例(16.1%);B组,骨水泥扩散,与终板接触,40例(20
直到不久前人们还认为延长一个人的寿命超过1个世纪是不可能的。然而现在一些科学家称,永生或者类似的东西可能即将变成现实。他们表示,现在仍在世的人也有可能实现永生。
期刊
全美癌症研究基金会日前宣布,将第七届圣捷尔吉癌症研究创新成就奖授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振义和中国科学院院士陈竺,以表彰他们在急性旱幼粒细胞白血病(APL)研究中取得的原创性成果及开发的全新疗法。
期刊
目的 探讨应用Ilizarov技术治疗先天性跖骨短缩畸形的方法与临床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1月收治的5例先天性跖骨短缩畸形患者资料,均为女性;年龄22~26岁,平均24.2岁.均为双足受累,3例为双侧第1跖骨短缩畸形,1例为双侧第4跖骨短缩畸形,1例为双侧第1、4跖骨短缩畸形.5例患者均采用背侧切口截骨,安装外固定支架.3例患者应用单臂微型外固定支架进行骨搬运,2例患者
目的 总结经外踝截骨锁定钢板固定行胫距跟关节融合术的手术方法和临床疗效.方法 对2008年12月至2010年3月收治的11例踝关节炎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男7例,女4例;年龄33 ~67岁,平均48.1岁;原发疾病包括:创伤性关节炎6例,骨关节炎3例,距骨坏死2例;平均病程2年(1~3年).术前根据美国足踝外科协会(AOFAS)踝与后足评分标准评分为(45.5±11.1)分(30~64分).手术采用
目的 探讨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治疗伴后方韧带复合体损伤的胸腰段骨折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8年10月至2010年6月收治的70例胸腰椎骨折患者资料,男44例,女26例;年龄19 ~55岁,平均33.4岁.根据治疗方法不同分为经椎旁肌间隙入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组(经肌间隙固定组,35例)和传统剥离椎旁肌入路短节段椎弓根钉固定组(剥离椎旁肌固定组,35例).评估两种术式的手术时间
目的 比较关节镜下自体半腱肌肌腱重建喙锁韧带及肩锁韧带与锁骨钩钢板治疗RockwoodⅢ型急性肩锁关节脱位的疗效. 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4年1月至2009年6月收治的64例Rockwood Ⅲ型急性肩锁关节脱位患者资料,其中30例在关节镜下行自体半腱肌肌腱重建喙锁韧带和肩锁韧带(关节镜组),男18例,女12例;年龄为22 ~ 54岁,平均(34.8±7.9)岁.34例应用锁骨钩钢板治疗(钢板组)
目的 探讨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Tile C型骨盆骨折的方法与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2月至2011年1月收治且获得随访的61例67侧Tile C骨盆骨折患者资料,男43例,女18例;年龄11~71岁,平均36岁.骨盆骨折按Tile分型:CI型51例,其中C11型22例,C12型8例,C13型21例;C2型4例;C3型6例.所有患者均采用有限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前方显露耻骨上支复位并在髂前
期刊
肌腱损伤是一种较常见的疾病.绝大多数损伤肌腱以纤维化愈合,愈合肌腱无论是生化特性还是生物力学特性均无法与正常肌腱相比.损伤肌腱愈合后发生再次断裂的几率高达1.7% ~20.8%[1],由此导致的劳动及运动能力的丧失给社会带来了巨大损失.然而,目前尚无有效方法能完全恢复损伤肌腱的功能.近年来,有研究[2]发现,成人的肌腱发生损伤后多以纤维化的方式愈合,而胎儿却为近乎完美的无瘢痕愈合甚至再生,因此,研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