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皮穿刺心外膜电-解剖标测及射频消融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动过速的实验研究

来源 :中国心血管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kd198905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经心外膜途径在电-解剖标测系统指导下行射频消融治疗心肌梗死后室性心动过速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成年中华小型猪共7只,采用经皮穿刺的方法将球囊置于左前降支中下部,封堵150 min建立心肌梗死模型。3~5周后将心肌梗死模型猪,行电生理检查诱发室性心动过速。经胸穿刺进入心包腔,采用电-解剖标测系统在窦性心律下进行心外膜电压标测和线性消融。射频消融后再次行电生理检查,不能再诱发室性心动过速为消融成功。结果存活的心肌梗死模型的猪7只,3~5周后行电生理检查,共诱发出单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共8种,7种表现为右束支阻滞图形,1种表现为左束支阻滞图形,室性心动过速(VT)周长平均在(338±66)ms。1只猪同时诱发心室颤动,电除颤转复窦性心律。7只猪心包穿刺均成功,完成心外膜电压标测,沿瘢痕区到二尖瓣环或正常心肌区逐点进行线性消融。射频消融后再次行电生理检查,6只猪不能再诱发室性心动过速。结论经胸穿刺进入心包腔行心外膜标测和消融治疗心肌梗死后室速的方法是安全可行的,心外膜标测消融心肌梗死后室速的方法可以作为心内膜消融的一种有效补充方法。
其他文献
以社会对生物制药人才的需求为依据,按着"学科交叉、共建共享、模块设课、分类培养、教研贯通"的原则,改革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整合优质教研资源、强化产学研合作实践教学平
目的:通过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进行股骨近端防旋髓内钉(PFNA)内固定治疗,术后给予中药方补阳还五汤口服,观察对比手术前后患者凝血功能相关指标变化,为改善老年股骨粗隆
<正>新拉丁美洲的新巴罗克电影的民粹主义批评彼得·沃伦首先看出,在着力摧毁传统权力关系的北美艺术家中,存在一种拉丁美洲(特有)的巴罗克和新巴罗克模式:"如果说我欢迎对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