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教育之道(六)

来源 :中学语文·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anielw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六 启发教学
  
  孔子对学生诲人不倦,那么他是怎样传道的呢?《论语》里记载了许多孔子教学的实例,这里我们看一个实例:
  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绘事后素。”曰:“礼后乎?”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八佾·8》)
  这是一堂孔子教学《诗经》的课。他的教学过程,有三个步骤:
  先是指点学生动脑筋。孔子要求学生学习《诗经》要动脑筋,有不懂的问题可以提出来。子夏学习《诗经·卫风·硕人》后,对“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等诗句不懂,想说也说不清楚,就问孔子“这几句诗是什么意思?”子夏动脑筋提出了问题。
  然后指导学生动口。针对子夏的问题,孔子抓住“素以为绚”这一关键句,给予点拨:素,白色的意思;绚,色彩鲜艳夺目。卜商(子夏姓卜,名商,孔子对学生一般称名以示尊重。)啊,你知道吗?绘事后素,绘画要先有白底子,后用彩色颜料画画,这画才鲜艳美丽。诗中所写的姑娘笑得真美,眼睛看人真漂亮,天生丽质本来就美,再打扮就更美呀。你想一想,这绘画的美和姑娘打扮的美,不都隐含着先与后的关系吗?那姑娘原先就美,打扮后就更美;绘画,先有白底子后用彩色颜料画画。子夏豁然开朗:先生,我知道了,礼后乎?施行礼仪不是在仁义的后面吗?它意在比喻说明,对于治理社会来说,施行仁义在先,施行礼仪在后。子夏迅速理解了隐藏在诗句背后的深刻用意。他思路清晰,理解正确,语言流畅地把自己的看法谈了出来。仁和礼,是孔子追求的道,孔子就是通过启发教学来给学生传道的。
  最后对学生及时评价。听到子夏的看法,孔子由衷地感到高兴:“卜商啊,你才是启发我的人。现在我们可以一起来讨论《诗经》了!”这赞许有加的赏识,犹如伯乐相中了千里马,和氏璧遇到了识宝人,给子夏莫大的鼓舞。这种教学氛围,宽松和谐,师生互惠,“教学相长”。正因为孔子对子夏进行启发教育,他进步很快,对研究历史文化很有成绩,后来成为魏文侯的老师,誉为孔门“十哲”之一。
  那么,启发教学的理论依据是什么呢?孔子是一个教育改革家,对此作了认真的探索和实践,在总结无数次教学实践经验的基础上,进行了创造性地概括表述: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述而·8》)
  这是孔子对启发教学最权威的理论阐释,也是研究启发教学最珍贵的文献。对这段话的理解,历代注家见仁见智,其中朱熹《论语集注》的解释最为详尽:“愤者,心求通而未得之意;悱者,口欲言而未能之貌。启,谓开其意;发,谓达其词。物之有四隅者,举一可知其三;反者,还以相证之义。复,再告也。”
  据此,“愤”,指学生学习的思维活动、心理状态,即对某个问题想弄通而没有弄通的为难心态。“悱”,指学生的言语表达,即想说出来而又语塞的情貌。所谓启发,就是教师针对学生的“愤”去“启”,打开学生闭塞的思路,使其豁然开朗,把问题想清楚,弄明白;针对学生“悱”去“发”,帮助学生理清思路,运用恰当的、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
   可见,教师的启发针对学生的“愤”“悱”状态,点拨一下,指点一下,提示一下,机不可失,时不再来。从孔子启发子夏学习《诗经》的过程中,看到他在启发中抓住了两个矛盾:
   一是学生思维的矛盾。他们想弄明白又无法解决,想把问题弄清楚又感到为难,想学习又不知怎样学,左右为难,欲明又暗,深入不下去,前进不了。对此,教师去“启”,引导他们动脑筋,找窍门,让他们茅塞顿开,心里敞亮,思路清晰。
   二是学生表达的矛盾。学生对有关学习的问题思考后,想说又说不出来,想表达又找不到恰当的语言,张口欲说又不知从何说起。对此,教师去“发”,又点拨一下,引导他们动口,使学生语言表达有序,条理清楚地发表自己的见解。
  抓住学生的思维矛盾和表达矛盾,指导他们动脑、动口,这两个矛盾解决了,教师的启发就到位了,启发教学就成功了。这两个矛盾的解决,非常符合现代教育学与心理学理论,有着严密的逻辑联系,对于没有弄懂的问题就说不出来,只有理解后说出来才算真正弄懂,足见孔子启发教学蕴含着深厚的哲学基础和教育理论根基。那么,怎样启发呢?具体说来,有五个步骤:
  第一,明确启发的前提。启发必须以教材、学生、教师三要素为基本构架,缺少任何一个因素就不能实现。教材是启发的源头,学生的“愤”“悱”就产生于教材,启发就是为了增进学生对教材的理解。没有教材,启发就没有依据,离开了教材,启发便是放空炮;离开了学生,启发便没有对象;离开了教师,便没有启发。可见,启发的前提必须以教材学习为目标,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启发包含着就是以教材为学习内容的教与学的双边关系。否则,课堂上东问西问,东一榔头西一棒子,脚踩西瓜皮,滑到哪里算哪里,那怎么行?
  第二,创设启发的情境。启发要有情境,就是学生对教材的某个问题,想弄通、未弄通、未想到、说不出的为难状态,依此可创设四种情境:
  针对学生“想弄通”的求知欲望——教师就创设兴趣情境,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
  针对学生“未弄通”的实际——教师就创设思维情境,或者让学生提问,组织学生讨论;或者教师提问,挑起学生的思维矛盾;或者制造悬念,引导学生思考;等等。
  针对学生“未想到”的困惑——教师就创设知识情境,给他们提供相关信息,补充相关的课程资源,让学生的思维在广阔的知识背景中展开。
  针对学生“说不出”的窘态——教师就创设语言情境,帮助学生组织语言,或者递一递话,或者提供一个相关信息,或者说个开头,让学生接着说下去,等等,让学生顺理成章地表达出来。启发中,造成一种宽松和谐的快乐氛围,体现教师引导学生登高望远的人文关怀。例如,《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章》(《先进·26》)是《论语》中唯一的篇幅最长的语录体文章,有314个字,它完整地记叙了孔子创设情境,启发学生“各言其志”的过程,有三个环节:
  首先创设兴趣情境,启发学生谈论自己的志向。孔子在子路、曾皙等四个学生的陪坐中说:“弟子们,我比你们年纪大,没人用我了。你们平常总是说,别人不了解我啊,那么,现在有人要了解你们,要用你们,你们该怎样表达自己的志向呢?”一石激起千层浪,孔子创设的这个情境很有现实性,要求学生联系实际,谈论自己的志向,相当于今天的人才市场招聘会上推销自己。启发亲切自然,贴近学生生活,学生当然有话可说。
  继而学生谈论自己的志向。子路率先发言,愿治理“千乘之国”,三年见效果,显出他的雄心壮志,孔子听后微微一笑。接着,他点名冉有发言,冉有谦虚地说,愿治理“五六十里地”的小国,但礼乐方面要等待贤人君子来治理。然后他又点名公西华发言,公西华则更谨慎,说自己还需要学习,只愿在国家的祭祀和与外国盟会中做个“小相”(小司仪者)。最后轮到曾皙发言,曾皙年纪较大,是曾参的父亲,他站起来说自己的志向与众不同,显出一种成熟与老练。他愿在暮春时节,穿着春装,带着五六个成年人,六七个小孩,到大自然中去,在沂水旁洗澡,在祈求神灵的高台上迎着风跳舞,唱歌,朗诵诗,感受大自然的美丽风光。四个学生在和谐宽松的氛围中,各自讲述着自己的志向,表现出不同的志向和性格。
  最后孔子热情评价,赏识学生的志向。听完曾皙的发言后,孔子当即表示:“吾与点也。”这不仅表明他对曾皙志向的赏识,也表达了他向往诗意地生活的美好情怀。然后对子路、冉有、公西华三人的志向作了热情洋溢的评价,如知音在倾诉,像慈父在鼓励,言语间跳荡着一个教师对学生的拳拳爱心。孔子循循善诱,学生熙熙而乐,整堂课情与境相生,课堂气氛生动活跃,体现了启发教学的魅力。
其他文献
道路桥梁施工是一项复杂工程,其中施工质量管理十分重要。所以为了保证施工质量,必须根据具体施工环境选 择合适的施工技术,严格执行施工方案要求,有效管控施工质量,确保道路
知识分子应该去改造这个社会!--(美)诺曼·波德霍雷茨语文教师首先不仅是一份职业,而是一种责任方式,他首先应该配得上知识分子这样的称号!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大力实施人才强国战略,坚持服务发展、人才优先、以用为本、创新机制、高端引领、整体开发的指导方针.加强现代化进程
早春二月,烟雨江南春寒料峭。乍暖还寒时节,更让人心神不宁。果然.就在再次电询师长病情之际。噩耗传来,3月9日8时10分,我敬爱的导师顾黄初先生不幸与世长辞!真不敢相信。先生怎么
患者,女,31岁.因肛周肿物6年,逐渐增大,周期疼痛,加重两年,于2005年1月26日收入院.
期刊
近年来,伴随着大肠癌发病率的不断增加,由肿瘤所致肠梗阻的病例愈来愈多.如能在解除肠梗阻的同时又彻底的切除了肿瘤,是临床医生多年来追求的目标.
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由于混凝土自身的性质结构存在不足,所以混凝土裂缝问题始终无法得到根治,但是 可以通过各种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手段对裂缝进行科学有效地处理,确
目的:探讨癌性结肠急性梗阻的诊断、处理及肠吻合瘘的预防.方法:对17例结肠癌并急性梗阻行手术治疗病例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无手术死亡病例.伤口感染3例,轻度肠粘连1例,无吻
顾先生走了!噩耗传来,我正在课堂上,顿觉心慌意乱。手脚冰凉.真不愿相信这是事实。我与顾先生的最后一次见面是在今年的1月18日。那天。我们一行驱车去上海沪闵路南方城看望他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