炼尽黄沙自是金

来源 :四川党的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inchar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三年寒暑更替,三年秋去春来,我们走进了震后第三个“5·12”。
  三年来,从海地、智利到日本,大地震不断突袭世界,看着那些残垣断壁、骨肉分离的惨景,抗击汶川特大地震的一幕幕不禁浮现在眼前。回首四川艰苦卓绝、气壮山河的一千多个日日夜夜,苦难与坚韧,悲壮与豪迈,感慨之情油然而生。
  
  崛起危难的三年之约
  
  三年前,特大地震撕裂巴蜀大地。在山河破碎的1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痛失家园的上千万群众何以为家,何以为业?“三年基本恢复、五年发展振兴、十年全面小康”,“沧海桑田,再还人间一个锦绣巴蜀”,这是我们对灾区人民和全国人民作出的庄严承诺。
  一诺千金,决战决胜的一场场硬仗在灾区打响。安置群众百日攻坚,仅3个多月就解决了530万户、1200万人的过渡住所问题,以最快的速度让受灾群众恢复了家庭生活;灾后重建千日奋战,克服重重困难,“三年目标任务两年基本完成”如期实现;发展振兴万米长跑,统筹推进发展产业、扩大就业、扶贫帮困和地质灾害防治,灾区可持续发展能力不断提升。
  因为有约,坚定坚强的力量在灾区汇集。灾区群众从废墟上站立起来,一砖一瓦建设家园。党员干部奋战在困难最多、危险最大的地方,用冲锋在前、舍生忘死的行动诠释着共产党人的先进性。在艰苦异常的极重灾区,18个省市的援建工作者不分昼夜、不知疲倦地奋战在一线,有的战友甚至永远长眠在这里。多少鞠躬尽瘁的情怀,多少夙兴夜寐的艰辛,多少披荆斩棘的坚毅,就这样创造了人间奇迹!
  三年之约,既是一份承诺,更是一份责任。今天,我们可以欣慰地向祖国和人民报告:灾后恢复重建基本完成,灾区经济社会迅速恢复,正在科学发展道路上阔步向前。
  
  脱胎换骨的涅槃重生
  
  重建的确创造了奇迹,在昔日山河破碎的地震灾区,现在已难以看到灾害的痕迹,处处是新面貌、新景象。这个“新”,不是原样复制的“新”,而是脱胎换骨的变化,是浴火之后的涅槃重生。
  曾经遭受重创的38个城镇,变成了魅力各具的风情城镇。异地重建的北川新县城,在胡锦涛总书记亲自命名的永昌镇拔地而起,文化广场上的《新生》雕塑传递着坚韧和希望。震中映秀镇已建成抗震减灾建筑博物馆,安德鲁、贝聿铭、周福元、何镜堂、吴良镛等国内外建筑大师在这里留下了精彩之作。茶马古道上的汶川水磨镇如诗似梦,被誉为“全球灾后重建最佳范例”,成为今年中国四川国际文化旅游节的开幕地,中外嘉宾无不为之赞叹,为之震撼。
  灾后新建的川西林盘、川北民居,与青山绿水和谐共邻。北川吉娜羌寨、茂县牟托村、绵竹年画村,凸显浓郁的地域风貌和民族特色。村庄新布局,村落新规划,民居新设计,传统与现代的有机结合,风貌与功能的完美统一,展现出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崭新景象,走出了一条现代化的乡村发展之路。
  科学重建,灾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实现了跨越发展。各类建筑不仅更加精彩,功能也更加完善。震后新建的3000多所学校、1300多座医院,设计科学、设施完善、设备现代,抗震标准一般都在8级以上。都江堰到映秀的高速公路震后一年建成通车,震后开工建设的成灌高铁已投入运营,成都到兰州、成都到贵阳、成都到昆明、成都到西安铁路和川藏铁路加快建设,“蜀道难”的历史正在改变。电子信息、汽车制造、油气化工等产业在震后迅速崛起,搬迁重建的新东汽蓬勃发展,进入世界一流行列。灾区重建不仅实现了“原地起立”,而且实现了“发展起跳”。一位台湾同胞说,四川救灾和重建,是“打断胳膊颠倒勇”。当地的群众讲,如今的灾区“最漂亮的是民居,最安全的是学校,最现代的是医院,最满意的是百姓”。
  凤凰涅槃,是更高质量的重生,是壮美生命的新旅。矗立在灾区的不仅是有形的建筑,更有无比的信心和力量。重生的天府依然美丽,震后的四川更加安全,正迎来更新更大的发展!
  
  焕然一新的生活生活
  
  救灾,生命重于一切;重建,民生高于一切。失所者已安居,老幼者已有养,孤残者已得助,求学者已获教。这最令人欣慰!
  生活,在重建中重燃希望。“地震宝宝”从呱呱坠地到蹒跚学步,将迎来三周岁生日。2860多名“再生育婴儿”平安降生,新的生命给失去孩子的家庭带来新的希望。地震造成的1400多名孤儿、孤老、孤残人员,生活也有了妥善安排,他们衣食无忧,快乐生活。一些在地震中破碎的家庭重组在一起,妻子有了丈夫,孩子有了妈妈,千百个重组的新家庭开始了新生活。
  生活,在重建中选择坚强。“芭蕾女孩”李月,在轮椅上实现自己的舞蹈梦想。青川“标语人家”石光武,用独臂挑起新的生活。被地震夺去双腿和左臂的黄莉,创办了“心启程”心理援助电话热线,用真情鼓舞他人的信念和勇气。还有灾区许许多多普通人,他们的坚定、坚强、坚韧,让我们更加深切地感受到人民的伟大和生活的意义。
  生活,在重建中更加美好。在党和政府的关心帮助下,灾区群众有了新的就业机会,找到了新的生活出路。走进淳朴好客的桃坪羌寨,与篝火相映的是羌族儿女的灿烂笑容。走进游人如织的绵竹九龙镇,和桃李齐放的是乡村旅游的红火场景。走进茶尖吐翠的邛崃南宝山,随炊烟升起的是异地安置群众的幸福生活。三年重建,灾区群众不仅住上了好房子,正逐步过上好日子。
  穿越灾难,在创造中生活常青,未来生活也充满了希望,这正是我们所看到的人民群众最基本的追求。这种乐观、自信和豁达,让人们更加热爱生活、尊重生命,更加珍惜现在、憧憬未来。
  
  根深叶茂的精神家园
  
  多难兴邦,中华民族五千多年来一次次从灾难中崛起,伟大的民族精神生生不息、绵延不绝。与抗震救灾和灾后重建相伴相生的,是四川人精神的成长和品格的再造,我们不仅重建了一个物质家园,更是重建了一个意义深远的精神家园。
  在重建家园中,我们感受到了无疆大爱,得到了八方援助,同时自力更生、自强不息的奋斗精神也熠熠闪光。“有手有脚有条命,天大的困难能战胜”、“出自己的力,流自己的汗,自己的事情自己干”,青川受灾群众自建住房上的两条标语,喊出了灾区人民不等不靠、用勤劳双手重建家园的自信与豪情,是灾区以至整个四川精神风貌的生动写照。
  特大地震无法阻滞文化传承的脚步。我们有选择地保留了部分饱含悲情的地震遗址展示后人,努力将都江堰二王庙修葺如初,碉楼、羌寨等历史文化遗产得到妥善保护,文化产业带和藏羌文化走廊加快建设,内容丰富的各类文化活动,昭示着精神与文化重建的最新成果,也充分体现了文化发展的多样性。
  感恩奋进是一种特殊的精神力量。今日巴蜀大地,处处涌动感恩党、感恩祖国、感恩人民子弟兵、感恩全国人民的浓浓深情。灾区群众把感恩之情镶嵌在重建住房、学校、医院、道路的名字中,谱写在《因为有你》的歌曲里,镌刻在所有四川人的心坎上。滴水之恩涌泉相报,玉树地震、舟曲泥石流灾害、山东大旱,四川人民感同身受、千里驰援。感恩奋进,知恩报恩,已深深融进四川人的血脉之中。
  灾后重建的伟大胜利,是一段信念铸成的历史,是民族精神的标识。四川灾区,已经成为了我国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学习教育基地、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教育基地和展示中国发展模式、发展道路勃勃生机的窗口。
  三年间,四川从悲壮走向豪迈,是因为我们有一个坚强的党,有一个强大的国家,有一个伟大的民族,还有一群坚韧不拔的四川人民!
  在震后三周年这个特殊的日子里,谨以此寄托对逝者的无限追思,送上对生者的美好祝福。
  (5月12日出版的《人民日报》发表了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刘奇葆的这篇署名文章,本刊全文转载。编者注)
其他文献
主体功能区规划出台,标志着唯GDP考核体系即将结束。未来发展中,提供公共服务、加强社会管理、增强可持续发展能力等方面的评价将加码。    历时4年多,作为我国国土空间开发的战略性、基础性和约束性规划,《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以下简称规划)终于在去年6月中旬出炉。  主体功能定位也成为“十二五”开局之年相关部门工作的关键词之一。定位主体功能区本质上就是要让各区域主体功能定位清晰,让国土空间获得高效利
期刊
春归大地,万物复苏。江河解冻,柳绿长堤。  在这个“十二五”开局之年的春天里,水利改革发展也迎来了又一个春天。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正式公布。这是新世纪以来的第8个中央一号文件,也是新中国成立62年来中共中央首次系统部署水利改革发展全面工作的决定。紧接着,中共四川省委也出台了今年的一号文件,并于2月18日下发。文件就贯彻中央一号文件精神,进一步加快我省水利改革发展
期刊
根据文化部、财政部的要求,我省448家公共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将在年内全部实现零门槛进入。免费,能否让公共文化场所充分发挥社会效益,并拉近与公众的距离?为此,本刊采访了四川博物院院长盛建武,探讨新时代博物馆的功能与发展方向。  博物馆不是堆放文物的场所    《四川党的建设》:盛院长,公共文化场所走向更为开放,是否已成为大势所趋?  盛建武:是的。其实,全省范围内很多文化场馆早都已经实现了免费开
期刊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中期到七十年代中期,在四川、云南、贵州、陕西、甘肃等地,进行了大规模的“三线建设”,在对内地的经济建设和经济发展作出巨大贡献的同时,也对内地的社会文化发展产生极大影响。  位于四川省南部的自贡市,向来以出产井盐闻名于世,也是“三线建设”的重点地区。在“三线建设”开始前,作为当时自贡支柱产业的井盐生产,无论技术还是设备都相当陈旧落后。一位在六十年代中后期“支内”到自贡的上海工程师回忆
期刊
巴中白庙乡“政府全裸”名列首条    半月谈杂志社为广大读者从社会新闻事件中,梳理出2010年度中国社会建设十大新闻。透过这些事件,我们欣见政府与社会组织的互动正在加深,社会建设的文化与制度环境进一步改善。       四川巴中市白庙乡“政府全裸”  2010年3月起,四川巴中市巴州区白庙乡政府公示该乡的公务开支明细表,详细地记录了每分钱公务花费,而且就连“花1.5元购买信纸”,招待上级官员烟酒都
期刊
人民防空建设是国防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要方面。近年来,广元人防办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和省委、省政府、成都军区关于人防工作的大政方针,在广元市委、市政府、广元军分区和省人防办的正确领导与关心支持下,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两防一体建设”为目标,以“平时用得上、战时靠得住”为主线,积极推进广元人防工作全面、深入地融入到广元经济社会发展体系之中,从而促进了全市人防
期刊
近年来,宜宾市面向海内外开展了规模最大、范围最广、职位最多的公开选用高层次人才活动,引进了紧缺专业的博士、硕士。经过短时间的创业发展,引进的博士、硕士服务宜宾经济社会发展的积极作用正日益显现,有的已在关键岗位上担任领导职务。    博士团队:放弃硅谷,扎根宜宾  李若林博士主持了多项重大科技项目的研发和设计工作,包括集成光子学芯片、平面光电芯片、可调谐外腔激光器芯片、生物光子学芯片、光存储芯片、微
期刊
夜深人静了,曾任内江市委督查室副主任、内江市县域经济办公室副主任的罗苏久久不能入睡,心情“喜忧参半”:自己作为新时期的女干部,可以通过这次机会,直接向组织直观、真实地反映自己的工作情况,让参加常委会的领导能够较全面和形象地了解自己,但又担心第一次拍这种多媒体片子,表现不自然,效果不好,何况是要上常委会播放。她是昨天接到市委组织部电话通知,得知要为他们这批拟任干部制作上常委会的多媒体声像资料。  第
期刊
玉兔迎春,又是一年春来到。  在农历兔年,以调整、转型为主线的中国经济画卷将如何展开?复苏之路是否像虎年一样充满波折?回归“稳健”的政策如何控制节奏?不断加码的调控能否抑制房价?通胀是否能如预期前高后低?新兴产业如何破题……  这一系列问题,将成为左右今年市场变化的主要因素。    ▍货币:政策有望“前紧后松”,政策工具组合灵活  货币政策的中间目标已经明朗,央行提出2011年M 2初步预期增长1
期刊
讲述人:杨廉玺(南充市委组织部党建办副主任)     编前:从本期开始,本刊推出特别栏目“工作日志”,刊发全省各级党员干部在工作中的心得体会、工作日志,以期能释放心绪、加强交流、促进工作、提升水平。如果你在工作中有所思、有所感、有所得,请以随笔的形式写给我们,让大家一起来分享工作中的每一个感动的瞬间,每一次难忘的经历,每一份成功的喜悦……稿件请寄电子邮箱ligongan0001@163.com。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