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出血患者的液体管理及其继发腹高压的危险因素

来源 :中华围产医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eworm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探讨产后出血患者的液体管理方法及发生腹高压的危险因素。

方法

2013年1月至2015年1月,昆明市第一人民医院重症监护病房(intensive care unit,ICU)收治的64例产后出血患者纳入分析,根据收住ICU当时的腹内压分为腹高压组和非腹高压组。患者进入ICU后24 h液体负平衡均≥1 000 ml。比较腹高压组与非腹高压组的基本情况(年龄、是否子痫前期、是否行子宫切除术、是否行动脉导管栓塞术)、腹内压、肝肾功能及住院时间。比较所有患者24 h液体负平衡治疗前后的腹内压和肝肾功能。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配对t检验和χ2检验进行统计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产后出血患者发生腹高压的危险因素。

结果

64例患者中,15例(23.4%,15/64)在收住ICU当时有腹高压,25例(39.1%,25/64)患子痫前期,1例(1.6%,1/64)行子宫切除术,16例(25.0%,16/64)行动脉导管栓塞术。64例患者进入ICU之前12 h内,平均失血量为(4 022±1 275)ml,晶体液输入量为(8 894±2 597)ml,胶体液输入量为(343±87)ml,血制品输入量为(1 370±346)ml。总液体输入量为(10 607±2 825)ml,总液体出量为(5 176±2 334)ml。平均每小时入液量为(884±235)ml,平均每小时尿量为(431±195)ml。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子痫前期(OR=5.30,95%CI:1.15~24.45)、平均每小时输液量>1 000 ml(OR=5.34,95%CI:1.14~24.92)、平均每小时尿量≤200 ml(<200 ml时,OR=0.17,95%CI:0.05~0.58)是产后出血患者发生腹高压的危险因素。非腹高压组在ICU的住院时间[(3.33±1.84)与(8.73±9.77)d]和总住院时间[(10.29±3.96)与(18.13±9.88)d]均较腹高压组短(t值分别为-3.73和-4.55,P值均<0.05)。经过24 h液体负平衡治疗后腹内压[(6.67±4.61)与(8.47±5.85)mmHg(1 mmHg=0.133 kPa),t=7.76]、总胆红素[(14.31±14.91)与(20.96±37.56) μmol/L,t=2.02]、尿素氮[(6.49±5.18)与(7.57±7.07)mmol/L,t=2.72]、肌酐[(105.57±81.66)与(140.61±126.14) μmol/L,t=5.33]均较治疗前降低,白蛋白[(24.45±4.80)与(21.35±5.69)g/L,t=-4.47]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值均<0.05)。

结论

产后出血患者合并子痫前期、大量输液及液体出量过少,均是发生腹高压的危险因素。腹高压对肝肾功能不利,并延长住院时间。采用液体负平衡治疗能降低腹内压,改善肝肾功能。

其他文献
期刊
髓源性抑制细胞(myeloid-derived suppressor cells, MDSCs)作为一群具有免疫抑制功能的异质细胞,不仅可以抑制由T细胞介导的抗肿瘤免疫,而且还可直接刺激血管生成,肿瘤生长和转移。而非可控性炎症(nonresolving inflammation,NRI)又是肿瘤发生发展的重要驱动因素,两者都存在于肿瘤微环境中,是近年的研究热点,进展较快,但相互之间的关系,特别是分
佐剂作为疫苗的关键成分,能增强疫苗抗原特异的免疫原性、改变免疫应答类型、减少抗原用量从而以备疾病大流行之需,并降低疫苗价格。随着纳米技术的快速发展,纳米材料应用于开发有效、安全的疫苗佐剂方面的研究,也逐渐获得进展。磷酸钙纳米颗粒凭借其良好的生物学性质:颗粒均一性和稳定性、生物相容性、生物可降解性、刺激机体产生体液免疫/细胞免疫等,并易于开展商业化规模制备,有潜力被开发成为疫苗佐剂。本文阐述了磷酸钙
目的研究黑素瘤来源的外泌体(exosome)如何与微环境相互作用。方法分离并鉴定小鼠黑素瘤细胞培养液上清中的外泌体,并与间充质基质细胞(MSC)共培养。利用免疫荧光观察细胞摄入外泌体情况,CCK-8及transwell实验测定MSC增殖与迁移的变化情况,Western blot检测外泌体对MSC的α平滑肌肌动蛋白(α-SMA)表达的影响。结果发现MSC在摄取外泌体后,增殖和迁移能力显著上升,α-S
期刊
目的反向遗传技术是流感病毒疫苗株构建和基因特性研究的重要方法,本研究旨在构建B型流感病毒反向遗传平台,进而拯救B型流感病毒。方法研究中利用含有双启动子的pHW2000为载体,对B/Florida/4/2006病毒的8个基因片段构建质粒,获得8个节段的重组质粒后,共转染293T及MDCK混合细胞,收集上清液及细胞碎片,采用接种鸡胚及细胞传代方法,拯救B型流感病毒。结果研究中发现可以利用该系统拯救B/
目的探讨前列环素(PGI2)类似物伊洛前列素(Iloprost)对调节性T细胞(regulatory T cells,Treg)分化的调节作用及其信号机制。方法采用免疫磁珠分选人外周血初始CD4+ T细胞,体外诱导其向Treg细胞分化,使用流式细胞术、RT-PCR方法分别从Treg细胞频率和Foxp3 mRNA表达2个方面探讨Iloprost对Treg细胞分化的调节作用及其受体机制。之后,使用免疫
目的对病因不明败血症患者外周血中病原菌进行分离与鉴定,了解分离菌株耐药性并分析耐药相关基因。方法采用双份外周血标本血平板分离划线培养、菌落革兰染色镜检及VITEK 2-compact全自动细菌检测分析系统和16S rRNA基因测序鉴定病原菌。采用微量稀释法对分离菌株进行药敏试验。采用β-内酰胺酶、超广谱β-内酰胺酶确证试验以及AmpC酶和碳青酶烯酶表型试验,了解分离菌株产酶情况及类型。分别采用肠杆
目的分析2014—2015流感监测年度我国B型流感病毒的流行情况及与流感疫苗株的匹配性。方法选择本监测年度中国分离的B型流感病毒,进行抗原性分析并对全基因组进行测序,构建进化树,分析我国B型流感病毒的变异情况,并比较其与疫苗株的匹配性。结果本年度我国B型流感病毒活动水平较低,占所有收检病毒的29.94%,而B型流感病毒中Yamagata系毒株明显多于Victoria系。抗原性分析显示,Yamaga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