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针对性护理在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患者中的临床运用效果

来源 :医学食疗与健康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oliang197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针对性护理在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患者中的临床运用效果进行观察与研究。方法:收集2020年1月至2020年5月期间我院所接收的50例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按就诊前后顺序分成基础组和针对组,基础组患者采取常规基础护理措施,在此前提下,对针对组患者再予以针对性护理措施。对以上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情况展开观察和比较。结果:针对组患者干预后的SAS、SDS评分显著低于本组干预前及基础组干预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针对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8.0 %)显著低于基础组(24.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614,P<0.05);针对组患者护理满意度得分显著高于基础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324,P<0.05)。结论:对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者予以针对性护理,效果甚佳,能改善患者的情绪,减少并发症的发生,具备临床推广价值。
  【关键词】无痛胃镜;肠镜;针对性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21)09-0103-02
  胃镜和肠镜是现今临床上使用较为普遍的检查手段,其是把胃镜或肠镜插入患者的消化道内,以便对病灶情况进行严密观察,继而为消化道疾病的诊断及治疗提供有力的参考[1]。虽然该种联合检查的方式可起到一定的辅助作用,但因其属于侵入式检查,在此期间极易引起各项并发症,如呛咳、低血糖以及心动过缓等,继而影响疾病治疗的效果。有报道指出:对接受无痛胃镜与肠镜联合检查的患者,实施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在一定程度缓解患者的不适症状,并减少并发症的发生[2]。现本案将对我院所接收的25例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者,并对其予以针对性护理,以探析该种护理的临床运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本案观察对象共计50例,均选自我院于2020年1月至2020年5月所接收的行无痛胃镜联合肠镜检查者。按就诊前后顺序,将上述观察对象分作基础组与针对组。基础组25例,男性14例、女性11例;年龄51~73岁,平均年龄(61.5±2.3)岁;体质量在46~80 kg,平均体质量(60.9±4.7)kg。针对组25例,男性15例、女性10例;年龄52~74岁,平均年龄(64.1±2.3)岁;体质量在49~78 kg,平均体质量(60.5±4.5)kg。对以上两组患者的临床基线资料,即性别、年龄、体质量等,结果均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可开展组间比较研究。纳入标准:存在胃肠道不适,且需接受胃镜、肠镜两项檢查者;不存在麻醉禁忌症者;对本次研究知情,且签署同意书者。排除标准:存在如心、肝、脑、肾等严重脏器疾病者;患有恶性肿瘤者;存在凝血功能异常者;患有重度肠梗阻者;存在精神类疾病者;认知功能异常者;临床资料不完整者;无法配合研究者。
  1.2方法 对50例患者均予以无痛胃镜和肠镜检查,在检查期间,对基础组患者采取常规基础护理措施,如入院后,护理人员可大致向患者及其家属介绍医院的环境,消除其对医院的陌生感;密切监测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并向其说明在此期间需注意的事项;告知患者检查前需进行肠道准备,清空胃肠道;护理人员需提前做好患者静脉穿刺的相关准备工作。患者完成胃镜及肠镜检查后,需在复苏室留观30 min,以便在出现异常状况时能及时处理。在此前提下,对针对组患者再给予针对性护理措施,具体方法如下:①制作流程图:为使患者能更好的理解无痛胃镜与肠镜检查,科室可制作简单明了的图片,制成一张流程图,告知其检查的各个步骤,提升其对检查的正确认识,继而能主动配合医护人员的工作。②心理干预:由于胃镜与肠镜属于侵入式检查,大部分患者都会产生不良情绪,如紧张、焦虑、恐惧等。对此,护理人员应加强对患者的心理疏导,可向其说明检查过程中无痛苦,不会产生不适症状,消除其对检查的恐惧感。若在与患者交流期间,发现其存在不良情绪,还可主动询问其原因,对其所提出的疑问,应给予耐心且细致的解释,以便能够有针对性的缓解其情绪,避免引发应激反应。再者,针对一些年龄较大的患者,需叮嘱家属陪同,加强沟通、安抚其情绪,使其感受到来自家人的温暖与支持。③做好准备工作:对检查期间可能用到的物品进行仔细检查,如药品、仪器等,确保各项物品均处于良好的状态。医护人员熟练掌握检查室内的相关设备、仪器等的使用方法,如心电监护、吸氧、气管插管等,了解检查过程中需注意的事项。④做好病情评估:检查前详细了解患者的既往病史、禁忌症以及适应症等,再对其病情进行评估,且做好预防对策。检查患者的心电图,留意其有无呼吸道炎症反应。若患者存在消化道出血,则需对其予以血常规检查;若患者肥胖、年龄较大,亦或者是患有高血压、心脏病等,则需对其实施心电图检查。⑤检查中护理:在检查期间,需对患者的各项生命体征(如血压、呼吸、心率、血氧饱和度等)进行监测,如出现恶心、呛咳等症状,需停止检查工作,确保患者呼吸顺畅;若患者发生低血糖症状,可对其给予葡萄糖输注[3]。⑥检查后护理:待患者完成检查后,需将其送至复苏室,并留意其生命体征变化;同时,对其给予持续吸氧,去枕平卧位,将头偏向一侧,以防发生呛咳、误吸等情况。若患者意识清醒,护理人员可与其交流互动,以此转移其注意力,缓解其负性情绪。因患者在检查后往往会出现乏力、头晕、头痛等情况,护理人员需叮嘱患者卧床休息,不宜过早下床活动,防跌倒、坠床。此外,还需叮嘱患者检查后2 h内不可进食;如24 h后并未出现腹胀、腹痛等症状,可适当饮水[4];如未发生呛咳症状,则意味着其吞咽功能已恢复至正常状态,此时可开始进食,但需从流食逐步过渡到正常饮食。
  1.3观察指标 ①焦虑、抑郁情绪评估:采取SAS(焦虑自评量表)、SDS(抑郁自评量表),对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不良情绪改善情况进行评估;SAS评分的分界值为50分,高于该分值则表明患者存在焦虑情绪,且得分越高越严重;SDS评分的分界值为53分,高于该分值则表明患者存在抑郁情绪,且得分越高越严重。②并发症发生情况: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观察与统计,且展开组间比较分析;③护理满意度评估:采取护理满意度问卷调查表,对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加以调查,该问卷为百分制,且得分越高,表示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越高。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腺癌术后功能锻炼之中应用循证护理的应用成效。方法:选取选取阜阳市三家医院2019年6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乳腺外科手术治疗患者中随机选取90例患者,根据护理方法的不同分为循证组与常规组,循证组患者进行循证护理干预,常规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干预。对护理干预后两组患者的恢复情况、上肢功能差距、功能恢复时间、住院时间以及不良情况发生情况。结果:循证组患者的护理恢复情况要优于常规组患者(P<
【摘要】目的:探讨中心静脉导管引流胸腔积液的护理方法与效果。方法:选择2019年4月至2020年5月期间我院收治的胸腔积液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根据数字随机法将其分为两组,其中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而观察组则行针对性护理,对两组护理效果进行对比。结果:两组干预前的负面情绪评分比较无差异(P>0.05);干预后观察组的SDS和SAS评分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
【摘要】目的:比较对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应用埃索美拉唑和奥美拉唑的临床效果评价。方法:选取2018年6月至2019年10月收治的112例反流性食管炎患者进行研究,并应用数字随机表法进行分组处理,每组56例。对照组运用奥美拉唑,试验组运用埃索美拉唑,并对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食管动力学指标差异进行比较。结果:试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43%,要高于对照组的85.71%(P0.05),治疗后试验组各项食管动
【摘要】目的:研究并分析心境障碍躁狂症抑郁症患者在临床护理过程中采用临床路径护理方式产生的影响和效果。方法:研究对象均为2018年11月至2019年11月入本院接受治疗的心境障碍躁狂症抑郁症患者,共计随机选择60例,通过运用单双号分组的方式分别分为参考组和实验组,每组各30例。其中对参考组给予常规护理方式,对实验组给予临床路径护理方式,对比结果。结果:护理后,实验组护理效果、护理满意度均优于参考组
【摘要】目的:探讨全面护理在红蓝光与中药倒膜联合治疗寻常痤疮的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2018年6月至2019年4月期间收治的80例寻常痤疮患者,所有患者均接受红蓝光联合中药倒膜治疗方法,根据护理方式的不同分组。接受常规护理干预的40例患者为常规组,接受全面护理干预的40例患者为观察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效果。结果:对比两组护理治疗干预后的效果,观察组97.50%显著高于对常规组80.00%,数据
【摘要】目的:分析医院护理、社区护理有效衔接对难治性高血压(简称RH)患者预后的影响。方法:本研究主体为2018年12月至2020年1月间来院治疗的77例RH患者。以抽签法为基准,A组的干预方法是医院、社区护理有效衔接,统计39例;B组的干预方法是常规护理,统计38例。对比护理预后。结果:护理后,两组的血压水平均低于护理前,且A组低于B组(P<0.05)。A组的服药依从性为94.87 %,B组为7
【摘要】目的:分析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干预对ICU重症患者营养状况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年9月至2019年11月我院收治的ICU重症患者87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单双数法分为对照组43例进行常规干预,观察组44例进行早期肠内营养护理。对比两种不同干预方式下营养状况、并发症。结果:干预前患者营养指标无较大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护理后转铁蛋白和总蛋白等均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
【摘要】目的:探讨冲击疗法对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运动功能的影响。方法:研究样本选取为我院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间收治的脑卒中后痉挛性偏瘫患者60例。利用随机抛硬币法将其等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其中对照组30例患者实施综合康复训练,基于此实验组30例患者实施冲击疗法。从FMA评分、VAS评分、MAS评分以及BI指数出发对两组患者运动功能进行对比。结果:治疗前两组患者FMA评分、VAS评分、M
【摘要】目的:研究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机械通气患者的人工气道护理方法。方法:选取2018年7月至2019年7月我院收治的50例高血压脑出血术后机械通气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观察组采用综合护理方法。比较两组护理期间出现并发症的情况,以及护理后的恢复情况,并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情况。结果: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为4.00%,低于对照组的32.00%,有显著差异(
【摘要】目的:探讨延续性护理慢性心力衰竭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86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机分观察组及对照组各43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实施延伸护理干预。结果:对两组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随访1年,观察组自我护理技能(36.22±3.98)、健康水平(34.28±4.87)、自我概念(35.09±3.82)以及自护责任感(38.04±3.15)、掌握慢性心力衰竭知识90.70%、护理配合95.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