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识字难、记字乱、用字苦是整个小学阶段的普遍难题。有没有有效的途径可以帮助孩子们在入学伊始便能够愉快、有效地识字、记字、用字呢?为此,笔者用两年的时间进行了一系列的尝试和研究,回头纵观,略有心得。
一、以课题的形式将识字转化为内在需要
苏教版低年级教材中特意编排了识字系列,很多识字课文,都是围绕学生熟悉、喜欢的话题而展开,比如体育、季节、食物等。于是我引导学生自己做课题,用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个性化探究学习,以一周为一单元,让学生围绕话题汇报自己所识的字。
如今接送孩子的汽车日渐增多,很多男孩对汽车的牌子、种类产生了很大兴趣,我引导男孩回家作了这方面的研究。孩子不仅画出了世界名车的各种标记,还准确地写出了十几种车子的名称。“奔驰、宝马、奥迪、丰田、别克、大众、途锐”等,因是建立在兴趣之上,很多笔画较复杂的字也就不那么难记了。更难能可贵的是,一年级的孩子学会了搜集资料、查阅书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二、课内外相结合激发学生识字的乐趣
语文是渗透于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一门大学科,笔者觉得识字教学应当倡导大阅读观,继而深入细化为大识字观。让学生感到学习就是他日常生活的需要,让学生在所创设的生活化的情境中,在好奇、愉悦、探索中进入识字学习,进行有效的识字。
阅读是一种姿态,是一种静心观察学习的状态,也是大量识字的窗口。从孩子们一年级入学起,我们就有了课前五分钟的读书汇报,用“我最喜欢的一句话”的形式开展“我成长我快乐”的汇报,让孩子们分享成长的喜悦,也让孩子们养成阅读表达的习惯。
先引导孩子们从阅读的童话书、寓言书、电视字幕中,撷取很多凝结智慧的语句:
休息,休息一下。(《聪明的一休》)
我一定会回来的!(《喜羊羊与灰太狼》)
明清看北京,隋唐看西安,春秋看淹城。(武进淹城广告语)
再到后来,孩子们尝试着自己编写闪光语句,在班内交流后得到肯定真是一种莫大的荣耀。
生活处处皆语文。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学习的外延就有多大。如果我们能善于调动孩子头脑中已有的生活体验,知识经验,使识字与其生活实际巧妙地结合起来,就能唤起孩子大脑皮层中沉睡的信息,产生亲切感,在愉悦快乐的氛围中提高识字效率。
三、以生活情境提升学生记字的效率与品质
低年级孩子喜欢生动、色彩鲜明的事物,思维具体形象。学习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识字记字同样如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尝试了多种形式活泼的手法,不遗余力地为孩子们在课堂中编制出或可爱或温馨或幽默的生活场景。如:1.溯源识字。利用象形字与“图像”有联系的特点,在教学时常引导学生把抽象的汉字符号与一幅幅具体、形象的图画联系起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识记字形,理解字义。2.童谣儿歌记字。很多看似抽象的汉字,我常常利用各部件之间的巧妙联系,引导孩子编小故事或者童谣、儿歌,利用朗朗上口的背诵将生字的细微之处牢记于心。教学“黄”字时,有孩子就编了口诀:“头上顶个方盖子,中间放个油瓶子,滴滴答答流到底。什么油?黄油!”于一问一答之间,将这个字记得充满乐趣而又清晰准确。3.画画识字。根据古人造字的方法,让学生“画”字,从儿童自身潜意识中发掘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在实际运用中让学生享受识字的成就感与期待感
识字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为了读书和写字,字认的多了,孩子们就有了尝试的欲望。他们开始用方块字来编织自己的美丽的精神家园。我开始让孩子们在生活中不同的舞台展示自己的文字魅力,让他们开始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无限期待。
水果摊广告语:“您将看到盘子里有一粒粒梅子,请拿起一粒轻轻一捏,红红的水顺着手指流下来,染红了您的手。放进嘴里,一咬,鲜红的汁水流出来了,真甜呀!”
学校气象栏小文:“一道闪电从我的眼前滑过,轰隆一声打雷了,吓了我一大跳。下雨了,小雨点落在雨伞上有滴答滴答的声音,真好听。”
尽管还稍显稚嫩,但正是这些稚嫩的作品使我们看到了中华文化的传承。孩子们只有体会到了方块字的魅力,才能有更大的热情去探寻汉字背后所蕴藏的丰厚宝藏,才能对自己今后将走的学习之路充满期待与憧憬。
教育是一种心灵的唤醒,文字像一串音符总能与学生的心弦共鸣。生活中,一个字既是一幅画,又是一首童谣,更是一双可以拨动孩子心灵深处琴弦的慧手。让每一个生字能扎根在学生所熟知的生活的土壤里,唤醒学生记忆中对文字的亲切与敏感,好奇与感知,真正做到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帮学生打开那扇通往我们博大精深文化的大门。长此以往,“有效识字”这根心弦定能被轻轻拨响……
(杨丽,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实验小学,213161)
责任编辑:赵赟
一、以课题的形式将识字转化为内在需要
苏教版低年级教材中特意编排了识字系列,很多识字课文,都是围绕学生熟悉、喜欢的话题而展开,比如体育、季节、食物等。于是我引导学生自己做课题,用他们感兴趣的话题进行个性化探究学习,以一周为一单元,让学生围绕话题汇报自己所识的字。
如今接送孩子的汽车日渐增多,很多男孩对汽车的牌子、种类产生了很大兴趣,我引导男孩回家作了这方面的研究。孩子不仅画出了世界名车的各种标记,还准确地写出了十几种车子的名称。“奔驰、宝马、奥迪、丰田、别克、大众、途锐”等,因是建立在兴趣之上,很多笔画较复杂的字也就不那么难记了。更难能可贵的是,一年级的孩子学会了搜集资料、查阅书籍,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也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
二、课内外相结合激发学生识字的乐趣
语文是渗透于我们生活方方面面的一门大学科,笔者觉得识字教学应当倡导大阅读观,继而深入细化为大识字观。让学生感到学习就是他日常生活的需要,让学生在所创设的生活化的情境中,在好奇、愉悦、探索中进入识字学习,进行有效的识字。
阅读是一种姿态,是一种静心观察学习的状态,也是大量识字的窗口。从孩子们一年级入学起,我们就有了课前五分钟的读书汇报,用“我最喜欢的一句话”的形式开展“我成长我快乐”的汇报,让孩子们分享成长的喜悦,也让孩子们养成阅读表达的习惯。
先引导孩子们从阅读的童话书、寓言书、电视字幕中,撷取很多凝结智慧的语句:
休息,休息一下。(《聪明的一休》)
我一定会回来的!(《喜羊羊与灰太狼》)
明清看北京,隋唐看西安,春秋看淹城。(武进淹城广告语)
再到后来,孩子们尝试着自己编写闪光语句,在班内交流后得到肯定真是一种莫大的荣耀。
生活处处皆语文。生活的外延有多大,语文学习的外延就有多大。如果我们能善于调动孩子头脑中已有的生活体验,知识经验,使识字与其生活实际巧妙地结合起来,就能唤起孩子大脑皮层中沉睡的信息,产生亲切感,在愉悦快乐的氛围中提高识字效率。
三、以生活情境提升学生记字的效率与品质
低年级孩子喜欢生动、色彩鲜明的事物,思维具体形象。学习内容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越贴近,学生自觉接纳知识的程度就越高。识字记字同样如此,在课堂教学中我尝试了多种形式活泼的手法,不遗余力地为孩子们在课堂中编制出或可爱或温馨或幽默的生活场景。如:1.溯源识字。利用象形字与“图像”有联系的特点,在教学时常引导学生把抽象的汉字符号与一幅幅具体、形象的图画联系起来,使学生在轻松愉快中识记字形,理解字义。2.童谣儿歌记字。很多看似抽象的汉字,我常常利用各部件之间的巧妙联系,引导孩子编小故事或者童谣、儿歌,利用朗朗上口的背诵将生字的细微之处牢记于心。教学“黄”字时,有孩子就编了口诀:“头上顶个方盖子,中间放个油瓶子,滴滴答答流到底。什么油?黄油!”于一问一答之间,将这个字记得充满乐趣而又清晰准确。3.画画识字。根据古人造字的方法,让学生“画”字,从儿童自身潜意识中发掘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四、在实际运用中让学生享受识字的成就感与期待感
识字教学的终极目标是为了读书和写字,字认的多了,孩子们就有了尝试的欲望。他们开始用方块字来编织自己的美丽的精神家园。我开始让孩子们在生活中不同的舞台展示自己的文字魅力,让他们开始感受到成功的喜悦和对未来的无限期待。
水果摊广告语:“您将看到盘子里有一粒粒梅子,请拿起一粒轻轻一捏,红红的水顺着手指流下来,染红了您的手。放进嘴里,一咬,鲜红的汁水流出来了,真甜呀!”
学校气象栏小文:“一道闪电从我的眼前滑过,轰隆一声打雷了,吓了我一大跳。下雨了,小雨点落在雨伞上有滴答滴答的声音,真好听。”
尽管还稍显稚嫩,但正是这些稚嫩的作品使我们看到了中华文化的传承。孩子们只有体会到了方块字的魅力,才能有更大的热情去探寻汉字背后所蕴藏的丰厚宝藏,才能对自己今后将走的学习之路充满期待与憧憬。
教育是一种心灵的唤醒,文字像一串音符总能与学生的心弦共鸣。生活中,一个字既是一幅画,又是一首童谣,更是一双可以拨动孩子心灵深处琴弦的慧手。让每一个生字能扎根在学生所熟知的生活的土壤里,唤醒学生记忆中对文字的亲切与敏感,好奇与感知,真正做到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帮学生打开那扇通往我们博大精深文化的大门。长此以往,“有效识字”这根心弦定能被轻轻拨响……
(杨丽,常州市武进区湖塘桥实验小学,213161)
责任编辑:赵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