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谈判

来源 :杂文月刊·教育世界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ojoy991200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重庆谈判是抗日战争胜利之际,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国民党两党就中国未来的发展前途、建设大计在重庆进行的一次历史性会谈。从1945年8月29日至10月10日,经过43天的谈判,国共双方达成了和平建国的双十协定。
  首先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重庆谈判的背景。抗日战争胜利之后全国人民欢欣鼓舞,庆祝抗战胜利。人们都沉浸在在和平美好的明天的憧憬之中,十年内戰,八年抗日,人们太渴望过上和平安宁的日子了。在抗日战争胜利前夕的中共七大上,毛泽东做了《论联合政府》的政治报告,报告中说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要彻底打败侵略者,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独立、自由、民主、统一、富强的新国家,这是个光明的前途,我们要争取实现光明的前途。日本宣布投降的时候,国民党的军队都在西南西北大后方,而共产党领导的人民军队就在敌后,为抢夺胜利果实,建立全国性的独裁统治,在蒋介石的要求下,美国帮助蒋介石运兵带内战前线,准备进攻解放区。二战中崛起的美国积极向全球扩张,企图建立由美国主宰的世界秩序,此时美国对华政策的目标是建立一个表面上独立,实际上听命于美国的中国,以便遏制苏联。从这个目的出发,美国的对华政策由原来的援华抗日转变为扶蒋反共。
  国共双方在权衡当时国内国际的情况之后,分别采取了哪些措施呢?接下来我们一起来看一下重庆谈判的经过。蒋介石的谋士陶希圣说过这样一段话,由此可知蒋介石发动内战的方针早已制定,但为了进一步赢得内战的时间,也为了欺骗人民,于是蒋介石一边运兵一边电邀毛泽东到重庆商谈国内和平问题。1945年8月14日、20日、23日,接连三次电邀毛泽东,蒋介石真的是诚心诚意的想要商谈和平问题吗?蒋介石耍的是“假和平、真内战”的把戏,无论毛泽东去与不去,内战都无法避免。此时,全国人民的眼睛都盯着毛泽东,人们的心情是复杂的,和平是中国共产党追求的目标,去,毛泽东的人身安全不能保证,蒋介石是一个杀人如草不闻声的人;不去,蒋介石会把发动内战的罪名加到共产党的身上。毛泽东该如何拆穿蒋介石的阴谋呢?在毛泽东的再三斟酌下,与8月24日回电蒋介石随即赴渝。1945年8月28日,毛泽东生平第一次坐上飞机,在周恩来、王若飞的陪同下与前来迎接的美国特使赫尔利和国民党将领张自忠一起来到重庆。毛泽东等人的到来让整个山城为之沸腾,一些民主人士称毛泽东等人能来到重庆是弥天大勇,一身系天下之安危。
  这是毛泽东和蒋介石唯一的一张合影。经过43天的艰苦谈判,中国共产党做出了有利于人民利益的让步,表示愿意在蒋主席的领导下建设新中国,人民军队由48个师减为20个师,国民党不承认解放区民主政权和人民军队的合法地位等。终于迫使国民党于10月10日签订了《政府与中共会谈纪要》即双十协定。协定规定坚决避免内战,在和平民主团结统一的基础上,建设独立、自由、富强的新中国。这是有利于人民的协定,是与中共七大上要实现的光明前途高度一致的,而与国民党最初的意愿相违背。通过重庆谈判,国民党陷于被动,共产党获得了政治上的主动权。
  然而双十协定墨迹未干,国民党统治集团就公然撕毁双十协定,对解放区发动全面进攻,内战的爆发拆穿了蒋介石假和平真内战的阴谋。共产党赢得了民心,赢得了解放战争的最后胜利!
其他文献
教学内容:第八单元口语交际《故事会》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1、创设交际情境,激发学生的交际欲望,让学生乐于参与到交际活动中;2、引导学生抓住讲述故事的要点,重点让学生讲述喜欢的理由。方法与过程目标:进行多角度的口语交际训练,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态度、交流技巧和说话习惯。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让学生在充分亲近神话人物与角色体验中,真切感受神话传说的魅力与情趣,进一步激发学习神话传说的
期刊
一、教学目标分析  1、知识与技能  (1)进一步掌握使用电压表和电流表的方法;(2)学会用伏安法测量电阻;(3)加深对欧姆定律及其应用的理解。  2、过程和方法  (1)通過实验测量出待测电阻的阻值;(2)通过测量小灯泡电阻的实验加深温度对电阻影响的理解。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设计实验、连接电路、测量及分析归纳物理规律的兴趣;(2)在数据收集的过程中形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期刊
教学目标: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懂得友谊的珍贵,维持友谊需要彼此付出情感,掌握方法,智慧应对。领悟友情的获得离不開真诚、尊重、欣赏、帮助、把握原则。学会与异性同学正确交往。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获得真挚友情的能力。掌握呵护友情的具体方法,学会调整自我,学会与朋友进行有效沟通。  知识目标:认识到建立和发展友情需要具备的品质。了解友情的珍贵,学会建立友谊、呵护友谊的具体方法,并在生活中主动实践。  教
期刊
一、关注教师的教学理念是否正确。  评课首先要关注教师的教学理念,即教师在课堂教学中的行为、情感倾向透露出来的或隐含着的价值取向。如果现在还是仅仅停留在让学生学会技术动作上,显然不是新课程标准倡导的。我们要把满足学生的学习需要作为课堂教学的着眼点。教学的目标不仅要指向体育知识、技术、能力,还要指向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从教师尽心去教技术转为激发学生兴趣,引导学生自己去学习技术,反映出两种不
期刊
2017年10月,我园申报的陕西省学前教育研究课题《小场地开展幼儿户外体育活动探究》已立项,项目编号YBKT1712,为使该课题研究与实施顺利进行特召开这次开题报告会。现把课题具体情况报告如下:  一、研究背景  《幼儿园工作规程》规定:“幼儿园应有与其规模相适应的户外活动场地;幼儿园应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因地制宜、就地取材,扩大幼儿活动空间”。《国家教委、建设部、城市幼儿园建筑面积
期刊
一、没有一个合理评价学生的标准,对学生进行一刀切式的教育  (一)老师没有正确的人才观,没有认清自己的使命;(二)缺乏一个正确评价老师和学生的标准。  二、迁就、放纵和求全责备的两极教育方式并行  我们职业学校生源不足,招生竞争激烈,学生一进校就成了“上帝”,俨然就是珍稀保护动物。各学校的领导在大大小小的会议上三令五申,“招生困难,生源来之不易,请老师们务必注意,尊重学生人格,宽容学生缺点,宁可我
期刊
作文批语既有评价功能,又有导向作用。它不仅要评价学生习作的优劣,更重要的是要实现师生之间心灵上的沟通和交流,教师通过批语唤起学生的情感共鸣,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学生通过长期的批语感染,领悟写作技巧,激发写作兴趣,点燃写作热情,逐步提高写作能力。我发现,好的作文批语,实在有着非同寻常的意义。它所触及的不仅仅是学生作文能力的发展,还融合着对鲜活生命的关注,对稚嫩灵魂的塑造。  一、好批語能有效地激发学
期刊
一、教学目标  1、Topic Protecting the environment;2 Functions Talk about pollution and environmental protection;We’re trying to save the earth!The river used to be so clean.The air is badly polluted.Recyclin
期刊
教材依据:北师大版小学三年级语文上册第十单元第一课《海底世界》第二课时。  设计思路:本课是北师大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十单元《奇妙的海底世界》中的第一篇主体课文。这是一篇科普性的说明文,作者从海底的明暗度、声音、动物、植物、矿物几方面介绍了海底的有关知识,描绘了一个“景色奇异”,“物产丰富”的海底世界。我们透过作者对海底世界的描绘,可以感受到作者对大自然、对生命的热爱,从而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
期刊
学习内容:词汇:together , interest , Germany , India  短语:talk about , take some pictures , get together (with sb.) , places of interest , each of you , have a wonderful time, want to do sth , plan to do sth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