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式课堂的魅力

来源 :小学科学·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ne98710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引言
  古诗教学能够让我们发掘的东西太多。题目的释义、句子的停顿、整体的朗诵节奏、字词的具体含义、作者的生平、情感等,都值得我们去认真发掘。最新的部编教材提出了要让学生了解文言文的观点,而古诗的教学正是文言文教学的先头部队。本文以小学中年级的古诗教学为主体,探究如何使古诗教学更有效率,更有苏式风格。
  二、苏式课堂的主要特征
  苏式课堂是基于教学一般规律,基于苏州地域文化背景,基于苏州自由开放的时代特征的,体现苏州特色的课堂教学派别。它是叶圣陶教育思想、苏州教育人的价值追求,是苏州地区课堂教学优秀经验的集中体现。苏式课堂学生学习目标体现为渴望学习、自主学习、深度学习。在苏式课堂的学习中,学生在情感上表现为对学习的强烈渴望;在学习方式上以自我学习为主,能够找到个性化的学习方式;在思维品质上具有反思、质疑、批判和创造的深度学习的特质。
  苏式课堂的主要特征体现在写意精神、简洁风格、通透境界三个方面。笔者认为,这些特征,在古诗中最容易得到体现,也最容易实现。古诗就是集写意与境界于一体,而无边的想象力更是古诗所特有的,是没有任何文体能与之媲美的。因此,如何在古诗教学中体现这些特征,正是我们教师所要思考的问题。
  苏州的文化如同苏州的水乡一般,柔中透露着底蕴,美中藏匿着回味。徜徉在这么美的意境下的古诗,学生必然会如痴如醉,字词的婉转起伏,内容的无边想象,无不让苏州的韵调在其中发生。古诗中的一词一句,一韵一脚正如苏州这古典的园林般精致和写意,两者缺一不可。对于学生来说,这块原本枯燥而生硬的东西,在苏式韵味中,有棱有角,相互契合。而这种教学方法带给我们的想象和探索就如同这太湖之水般广阔波澜,时而温和、时而谦逊、时而内敛、时而细腻,如此灵动飞扬。苏式风格更能将古诗中的情感和高雅的情操催生出来,正如这昆曲之韵般典雅、婉转,千古传颂,影响着代代人的审美情趣。
  三、苏式风格的古诗教学
  在小学古诗文教学中,通过创设情境,感受诗境;嚼字品词,体悟诗意;吟句读诗,品味诗情;拓展活动,再现诗意,化深为浅,体味古诗文意境美。这是教学古诗的基本步骤,但如何将这些理论更好地结合实践,是让一些教师头疼的地方。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对小学中年级的古诗教学进行探讨研究。
  (一)作者的介绍
  在古诗教学中,我们往往最容易忽略的就是作者。最常见的介绍方法就是告诉学生某某是哪个朝代的人,当过什么官,有过多大文章等一系列虚无的内容。学生懂了吗,怎么会不懂,但学生有兴趣吗?很显然,学生对这个人提不起兴趣。如果我们能将作者打造成一个明星、一个偶像,那学生的兴趣就不一样了!以苏轼为例,我们在教学《水调歌头》时,可以这么介绍,苏轼先生在古代也是个大名人,也是个有名的作词家,这首词也能唱呢!这时教师可以让学生聆听这首歌!这样学生的积极性一下子就会被提上来!中间还可以相机介绍唐宋八大家,听到这个名字,学生肯定知道里面的人很厉害。但此时你告诉他们这八个人里苏轼家里一共有三个,想必学生一定会感叹惊呼。相信这样古今交错,会让学生更容易接受也更容易拉近古诗与学生的距离;他喜欢这个明星肯定喜欢他的歌,而学生如果喜欢这个作者,那他会在学习他的作品时更有兴趣。其实,这也很好地体现了苏式课堂的这种通透的精神,不分地域、不分时代,只要意境相同,那一定会碰撞出美的火花!
  (二)情感的灌输
  我们都知道,教学古诗最终的目的是让学生体会到作者的那份情感。但如果教学情感的时候,我们只是苍白无力地带过,那相信学生也是不会留下深刻的印象。因此,在情感的方面,需要教师更好地去引导,去灌输。
  王维的《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古诗的主题为亲情,表达了作者在重阳节这一天触景生情,思念家乡兄弟的情感。而亲情在古诗中占了很大一部分内容,那么,教师该如何机智地教学,才能让学生更能体悟到这种感受呢?教师应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开展教学,学生都这么大了,大部分都离开过家,与父母分别过,即使只是短短的几天,如果没有,教师也应创设情境,营造出一种悲伤思念之情。相信学生在这种环境中,更能体悟到作者的这种背井离乡,思念親人的感受!
  亲情,母爱,这些真情也是从古至今的传承,如果能在古诗教学中让学生得以感悟,让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古诗教学中得以弘扬,这样的课堂,就已经更上了一层楼,教学的境界就会更加通透。
  (三)无边的想象
  想象是古诗最大的魅力,短短几个字、几句话竟能构成一幅奇妙的画面。教师在教学古诗时,一定要让学生放飞想象,寻找自我。
  三年级语文中范成大的《四时田园杂兴(其一)》,最后两行“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通常我们将其翻译成“儿童虽不知道却也跟着一同耕耘,也靠着在桑树下学种瓜”。但是在这种解释下文章的趣味就没有了。作者想体现孩童的天真,如果仅是这样解释,学生根本体会不到。这时,教师就应先问学生,这么大的孩子他能了解怎样去种瓜吗?学生的回答一定是否定的。那他们在干吗?看到图片,学生肯定知道孩子在学大人样子种瓜。可具体是怎么种的,让学生去想象,可能就放在泥土上,可能挖了很大的洞,也可能挖着挖着就开始玩泥巴了等,学生会被他们自己的回答所逗笑,从这些想象中学生就能体会到孩童的天真烂漫。苏式课堂无边想象的风格,就能在此表现得淋漓尽致。想象力是无限的,但是最后这种想象会为古诗的中心思想所服务,让古诗内容更深刻、更明亮。
  在这么美的课堂的熏陶下,本来短小的古诗慢了下来,学生更愿意去细细地品味其中的滋味;同样,教师也慢了下来,一堂课,在想象中发芽,在意境中浸润,在勾画中呈现出一幅幅五彩的山水图!学生如痴如醉,教师亦是。这就是苏式课堂的魅力所在!
其他文献
进入21世纪,我国高等教育产业发展迅速,但对于民办高校来说,不管是从自身发展,还是从外部环境变化,挑战都大于机遇,民办高校正处在一个非常关键的发展时期,改革迫在眉睫。作
本试验以关中地区设施番茄主栽品种“金棚一号”为材料,采用盆栽方式,试验分4茬进行。第一茬于2011年3月14日定植,6月18日拉秧;第二茬和第三茬于2011年4月5日定植,6月27日拉秧;第四
近日,卡博特公司发布公告,公司将自10月1日起,对所有橡胶用炭黑价格每吨上调150美元,折合人民币1200元。对于价格上涨原因,卡博特方面解释,是由于原材料、员工等各方面成本增
价值观是个人思想、观念的集合,是指导和影响个人行为的标准,也是人们评价是非、善恶的标准。因此,个人价值观的取向直接关系到我们的生活及整个人生。当代大学生是社会中最重要
目的:探讨江西汉族人群对氧磷酶1(paraoxnase1,PON1)Q192R基因多态性与2型糖尿病(type2diabetes mellitus,T2DM)合并牙周病(periodontitis)的关系。方法:采用聚合酶链反应(PCR)和DNA直
有载分接开关故障和绕组变形故障占变压器整体故障的60%以上,确保以上两个核心组成部分安全稳定运行对提高变压器和整个电网可靠性具有重要意义。文章介绍了基于振动声学的变
目的:探讨新冠肺炎疫情下分级梯队管理在护理人力资源调配中的应用效果。方法:2020年1月20日至3月24日,为应对新冠肺炎疫情,在护理人力资源调配中采用分级梯队管理模式,即成
学生是一个积极的探究者,教师的作用是要创设一种能够使学生独立探究的情景,而不是提供现成的知识,学生不是被动的、消极的知识接受者,而是主动、积极的探究者。在初中化学教
[摘 要]出生在1995年后被称为“Z世代”的学生,成长在5G时代,习惯和喜欢通过移动信息化的方式获取知识、学习知识。这种学习方式的改变加速了传统教学的变革。在5G时代背景下,为适应当代学生的新变化和新特征,高校必须改革教学模式,将传统的讲授教学方式转化为智能化、信息化、高效化的智慧教学方式。  [关键词]5G时代;智慧课堂;教学设计  doi:10.3969/j.issn.1673 - 0194
目的探讨纤维支气管镜检查患者进行静吸复合麻醉的效果。方法随机选取2017年9月至2018年9月于厦门大学附属第一医院接受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的68例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