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库布其到雅鲁藏布

来源 :中国扶贫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oicq359522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 创业29年,投入30多亿元绿化库布其沙漠6300平方公里,投资400多亿元发展沙漠生态产业,创造生态财富5000亿元,带动沙区10万农牧民脱贫,人年均收入由1990年的不足400元增至15000元,实现了库布其地区绿色中国梦。这就是从沙漠走来创造辉煌业绩的亿利资源集团。2016年该集团被国务院授予“脱贫攻坚奖”。西藏是全国唯一的省级集中连片贫困地区,扶贫工作面临贫困人口基数大、贫困集中连片、局部贫困突出、贫困程度深、返贫现象普遍、相对贫困突出等困难和问题。从治沙入手,保护生态的同时带动贫困户脱贫,远道而来的亿利资源集团为西藏脱贫攻坚探索出了一条新路径。
  穿沙公路,一个伟大的人间奇迹
  说起亿利,不能不说“穿沙公路”和“穿沙精神”。这是亿利人创造的人间奇迹和历史辉煌。说起亿利,不能不说董事长王文彪带领他的团队所走过的不同寻常的经历。
  1988年那个风沙弥漫的初夏,王文彪驱车前往杭锦旗盐厂上任,他被任命为该厂厂长。沙尘暴来了,飞沙走石,他的车陷入沙窝,只能徒步跋涉前往。坐在简陋的办公室里,望着漫天飞沙,王文彪在想,黄沙能阻断道路,吞没汽车,也能吞没家园和工厂。他最大的担心是他的盐厂被吞没。
  “我站在,猎猎风中,恨不能,荡尽绵绵心痛,望苍天,四方云动,剑在手,问天下谁是英雄……”这首气吞山河又柔情万种的歌曲,曾让多少英雄好汉为之感叹,为之潸然泪下。站在西部高原的猎猎风中,王文彪这个七尺汉子也听到了那个绕梁之音:问天下谁是英雄。这歌里不再有“绵绵心痛”,不再有“柔情万种”,那是来自生命的呐喊,带着大禹治水、愚公移山的豪情。
  王文彪上任后的第一件事是治沙。他做出决定,从每吨盐的销售收入中提取5元用于治理沙漠,并组织了27人的绿化队,开始在盐厂周围植树固沙。
  盐厂兴旺发达,产品销售却成了新的难题。最大的难题是产品如何走出沙漠?如果能修一条“穿沙公路”,产品销售的难题便可迎刃而解。
  在沙漠中修公路,是一个世界级的难题。没有人尝试过,准确地说还没有人成功过。王文彪下定决心,当一回“第一个吃螃蟹”的人。
  王文彪盘算过,穿沙公路修成后,改善的不仅仅是落后的交通现状,更可以让荒漠变成财富,这是一条功在千秋的致富路。
  设计图纸出来了,那地形图酷似一把张开的弓箭。弓是绵延千里的黄河,弦是横贯鄂尔多斯高原的库布其沙漠,箭便是这条要修筑的“穿沙公路”了。也许是天意,也许是玄机,这库布其的汉译恰恰是“胜利在握的弓弦”。箭在弦上,不得不发!
  经过细致周密的筹备,在当地政府的支持下,穿沙公路破土动工,一场人沙大战在库布其拉开战幕。13万民众总动员,上至耄耋之年,下至髫龄之童,“耶娘妻子走相送,尘埃不见咸阳桥”。那场面大有“不破楼兰终不还”的悲壮。
  那个夏天特别热,太阳这个巨大的能量球,炙烤着沙漠,热浪随着漠风吹过,燥热的空气让人感到窒息,地表温度一升再升,升到了超越生命极限的高度,有人做过实验,黄沙能把鸡蛋烫熟。
  没有树,没有荫,没有水……所有的生命元素几乎被烈日摄取了,大漠里只剩下那让人无法躲避的高温。
  因为没有水,绿地才成了沙漠;因为缺少水,生命也渐渐在沙漠中消失。头上烈日晒,脚下沙漠烤,因为高温,有人中暑;因为缺水,有人晕倒;因为找不到一个避阴之地,中暑的人只能躺在骆驼的肚皮底下恢复体力。
  严酷而恶劣的自然环境没有动摇修路人的决心,在修路的两年多时间里,亿利先后组织过4次万人大会战。“清汤挂面锅底沙,夹生米饭沙碜牙,帐篷睡听大风吼,早晨起来脸盖沙。”这句曾流传甚广的顺口溜是当年艰苦生活的写照。
  历时两年半,65公里长的第一条“穿沙公路”全线贯通。
  南始锡尼,北至乌拉,纵贯库布其沙漠。这就是亿利人当年创造的奇迹。
  雪域高原:雅鲁藏布江的呼唤
  天下熙熙,皆为利来;天下攘攘,皆为利往。亿利,一家民营企业,它利从何来?利从何往?
  2016年“两会”期间,王文彪董事长在会上作了《履行社会责任,坚持治沙扶贫》的发言。他说,我们集团企业,立足内蒙古本土,向世界难题沙漠宣战,修建了人类史上第一条“穿沙公路”,创造了世界奇迹。接着,我们用“穿沙精神”治沙防沙,经过近30年的治理,过去的“沙窝窝”,变成了今天的“香饽饽”。习总书记非常关心和重视防沙治沙、生态环境改善这件事,给予我们很大鼓励。总书记的话很平实,字里行间蕴含着力量,对我们治沙人是极大的鼓舞。我在这么一个重要场合立下军令状:5年内通过投资沙漠生态产业,再绿化沙漠一万平方公里,带动十万农牧民脱贫,我有信心完成这个指标!
  企业在发展,事业在壮大。库布其沙漠的治理仍在朝着既定目标推进,王文彪董事长又移师南下,在雅鲁藏布江开辟了治沙防沙的新战场。
  5月12日,蓝天白云下的雅鲁藏布江畔,素来沉寂的山南市扎囊县桑耶镇,彩旗飘扬,人声鼎沸,机声隆隆,亿利资源集团治沙扶贫工程在这里拉开序幕。董事长王文彪出席启动仪式,并动手在沙滩上栽下了第一棵防沙治沙、改变生态、向大自然挑战的“希望之树”。
  据了解,经过多年实践,亿利资源集团探索出了既能治沙、又能创收的治沙扶贫模式。先后发明了20多项新技术,培育出耐寒耐旱耐盐碱的种子1000多种,在治沙的同时向外输出技术和种子又能赚钱。比如,一棵经过改良的甘草,治理十幾平方米沙土不说,三到五年还能造出一块有机田,在深加工之后,价值更是翻了几十倍。企业提供种苗、技术指导、产品收购,农牧民成立合作社,带动农牧民增收。
  亿利山南沙漠经济扶贫项目的启动,标志着雅鲁藏布江综合保护开发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该项目包括防沙治沙工程、生态防护林建设工程、特殊经济林建设、生态小镇建设四大部分,总开发建设面积65万亩。这条“绿色哈达”是功在当下、利在千秋的伟业,是献给西藏人民最珍贵的礼物。
  “与天斗,其乐无穷;与地斗,其乐无穷。”雅鲁藏布江治沙生态扶贫工程是西藏生态治理市场化模式的重大示范性工程,该项目的实施将对雅鲁藏布江的治沙生态扶贫起到重要作用。据悉,该项目以PPP方式投资,亿利资源集团主导,中国PPP基金、国家政策性银行、山南市政府共同投资,西藏自治区林业厅给予了大力支持。
  全国政协常委、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王文彪在现场对记者说:“习近平总书记十分重视西藏生态环境改善,十分关注西藏各族人民脱贫致富。亿利资源集团将运用政府‘政策性支持、企业产业化投入、农民市场化参与、生态持续性改善’的扶贫模式,改善雅鲁藏布江流域的生态环境,助力西藏脱贫攻坚。”
其他文献
扶贫之声吹响了我们奋斗的号角,扶贫的脚步踏出了我们勤恳的步伐……正视贫困,我们正走在扶贫的路上,必将绽放出美丽动人的春天。  ——题记  海不择细流,故能成其大。山不拒细壤,方能就其高。正是世间万物的豁达与包容,造就了人们面前多姿多彩、娇艳动人的风景。面对贫穷,我们不能视作大路无边,各走一边,要携手共进,风雨同舟;面对贫穷,我们不能认作事不关己,高高挂起,要心怀仁慈,乐善好施;面对贫穷,我们也绝不
期刊
“手中握着格桑花呀/美得让我忘了摘下/你的真/带着香……”在通往河南省新县周河乡的盘山路上,沿途格桑花一路绚烂,随风摇曳。山势起伏上下,如这婉转轻盈的曲调。“格桑”在藏语里是“幸福”的意思,从新县县城驱车行驶半个多小时,我们来到了这个正走在幸福路上的地方,地处大别山腹地的周河乡。  “这是野生的油茶树,每棵都有三四十年了。”在一人多高的油茶旁,新县绿达油茶农民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熊国勇如是介绍。放眼望
期刊
洪钟大吕,九州齐鸣。这个时代,精准扶贫无疑是中华民族“中国梦”“复兴梦”宏阔磅礴大合唱中最高亢的和声。华夏文明上下五千年的历史进程中,这样全民万众一心,总动员、齐行动的事业并非多见。脱贫攻坚,君不见,大江南北,千行万业的人们携手并进,以一己之力助决战贫困。其心其志,天地可鉴!  在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政策的指导下,2016年9月,中国证监会发布了《关于发挥资本市场作用服务国家脱贫攻坚战略的意见》,
期刊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第三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发表的重要讲话,是扶贫实践的新沉淀、扶贫理论的再升华、脱贫攻坚的新号令、治贫减贫的新动力。底线任务论、“行百里者半九十”的艰巨任务论、脱贫攻坚“言必信行必果”论、专项扶贫加强落实论、社会扶贫加强合力论、严格考评论、脱贫结果真实论、“贫有百样,困有千种”精准帮扶论、群众主体论等,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脱贫攻坚的基本遵循和行动指南,充分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大爱无
期刊
在河南有一位这样的企业家,他在少年时代即胸怀远大理想,整个青、壮年时期,他通过艰苦奋斗,建立起庞大的商业帝国,创造出惊人的财富。他始终坚持“创造价值,服务社会”的核心价值理念,矢志不渝,初心不改,以一颗博大的爱心,一份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书写出一片“为富者大仁”的扶贫情怀。  他,就是连续三年蝉联河南省首富的“中国猪倌”秦英林。  少年壮志战贫困  秦英林的家乡在河南省内乡县马山口镇河西村。60年代的
期刊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布局,对脱贫攻坚作出新的部署,吹响了打赢脱贫攻坚战的进军号。证监会党委始终以习近平总书记扶贫开发重要战略思想为指导,把扶贫工作作为崇高的政治责任,牢固树立“四个意识”,积极探索发挥资本市场作用,利用市场化机制服务国家脱贫攻坚大战略,取得了明显成效。  一、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  扶贫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  建立资本市场服务脱贫
期刊
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多年来因基础差、贫困人口多而成为苏北有名的貧困县。小康路上不落一人,2016年初,在江苏省财政厅综合处处长李海峰的率领下,由18家单位20名队员组成的2016—2017年度省委帮扶工作队,带着省委、省政府的重托,怀着对响水这片热土的深情,来到灌河南岸,开始了新一轮对响水县的扶贫开发。  送一个“小书包”  一个小书包能有多重?李海峰说道:“一个小书包能有千斤重,它能衡量出我们的工
期刊
编者按:饮水思源,深恩厚报。烽火连天的革命战争年代,革命老区为新中国的成立作出了重大牺牲。建国后,帮助、扶持老、少、边、穷地区加快发展,是我党的一项重要政策。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情牵贫困地区,特别是贫困革命老区,多次强调要切实抓好革命老区的扶贫开发工作,确保老区群众同全国人民一道踏上全面小康进程。  当年的红色大地,现在已经成为脱贫攻坚的热土。2016年2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
期刊
平凡中见担当,质朴中显忠诚。2015年以来,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抓住第二轮省委选派第一书记帮扶的难得机遇,整合省市区镇村五级帮扶工作力量,承接、选派127名第一书记帮扶124个贫困村。  127名第一书记各显神通,从根本上破解脱贫致富难题,提升帮扶村的“造血”功能,“靠自己的骨头长肉”,用激情与赤诚践行着党旗下的铮铮誓言,用拼搏与奉献奏响了山区发展的最强音,把第一书记的旗帜牢牢插在了山亭大地上。  
期刊
“百佳书记因公殇,万人同哀悼逝波”  “丁酉春夜别廖公,悲恸肝肠万物空”  “仿佛你一如既往的浅笑,春风会不停地思念你”  ……  2017年3月18日,福建省南平市副市长廖俊波,在赶往武夷新区开会途中不幸发生车祸因公殉职,年仅48岁。2017年6月,中共中央决定追授廖俊波同志“全国优秀共产党员”称号。  政声人去后,民意闲谈中。  无数认识或不认识廖俊波的人自发通过文章、诗歌、留言等各种形式怀念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