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风景速写是一种将自然界中所见所感,简明扼要表现出来的绘画形式,是美术生的必修课。如何在风景速写的教学中,帮助学生快速掌握绘画技法,画出具有自己特色的作品。本文针对这个问题,从观察方法的训练、技法的训练、风格的训练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关键词:风景速写;构图;技法;风格
风景速写是将自然界中的所见所感快速,简明扼要地表现出来的一种绘画形式。其描绘的对象为自然风光,如山川河流、树木花草、房屋建筑等。主要表现自然中的天、地、物三大关系。风景速写,是高校美术生的必修课。本人从事多年风景速写的教学,自己也经历着绘画风格的不断探索过程,在教学中有一点体会,希望与大家共享。
我所教的风景速写,主要鼓励学生使用钢笔作画,有兴趣的同学亦可以选择彩色速写笔、马克笔、铅笔、水彩等工具与颜料来完成。这些速写工具及颜料,没有一种是因笨重而不方便带到野外去写生的。所以,风景速写是一门适合在写生中提高自己的课程。那么,如何在写生中画出一手漂亮的风景速写,需要相当程度的训练与思考。本文将对此问题阐述自己的几点思考。
一、观察方法的训练
速写训练是绘画中造型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要求学生要以形象表达作者的感受,以形象说明要说的问题。从自然环境和景物中,组成画面形象,使画面中的形象成为有趣味的形式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培养学生观察的形象性非常重要。学生进入大学阶段才开始接触风景速写,可以说基本上都是零基础。所以,对学生的训练,应该从最基本的起稿开始。笔者发现,在教学中,如果缺少这一方面的训练,大多数同学就会出现无法入手,不能够很好的进行构图的情况。所以,对学生这方面的训练很有必要。
起稿是风景速写的第一步。在起稿构图构形的时候,要树立整体意识,学会概括,懂得取舍。能够将眼睛中所看到的纷繁世界,自动概括简化为大的块面。当你面对景物,如何理解景物,如何选择要表现的景物,都是要在动手作画之前解决的问题。然后再以图的形式表达你对景物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观察方法的训练十分重要,我们要从现实景物中提炼出可以入画的形象,要有敏锐的视觉观察能力,能够准确的捕捉有视觉美感和有意味的景物的能力。
如何能够做到这一点?我的训练方法是,让同学们在写生之前,观察大量的作品和图片,通过优秀作品欣赏,学习其处理方法。在课堂上,通过现代多媒体教学,给大家播放很多经典速写作品,并且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欣赏讨论的方法,引导同学们学会观察,学会欣赏。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对同学们进行基础摄影训练,通过拍照片,进行观察训练。现在通讯工具的发达,手机、相机等电子设备几乎人手一个,可以把它们利用起来,让学生们拍照之后观察分析,不断提高取舍能力。
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速写需要通过直觉判断,从而发出对形象的直接感受和领悟。通过大量的观察和积累,使学生通过感受所获得的各类图形图像信息整合、转化,最终达到从单体到系统的转变。使学生最终形成一种在较短的时间内,整合处理图像信息的能力。在绘画中较快处理所得到的信息,较快上手进行绘画。
比如笔者在四川阆中古城写生的时候有这样一张作品,这个角度是在城楼上俯瞰古城,想将之入画。但是美中不足的是整个场景比较平,没有能够抓住人目光的一个中心景物。于是,经过选择,我决定将远处的城楼拉近,作为整个画面中景的一个主体景物。近景的房屋则是我表现的一个重点,但是目之所及能看到的房屋也是出现了比较平的状况,所以我就人为将之进行了高矮层次的变化,使之错落有致,这样表现在画面中就比较有美感。表现了近景和中景,我最后还画上了远景的山峦和隐隐约约能够看见的塔楼,这个时候我就完全采用了概括的方式,寥寥几笔将辽阔的意境表现出来,加上点景似的亭台楼阁,这样就使得画面拉开了距离,从远及近,整个画面就比较完整了。通过这个例子,能够很明显的看出实际看到的景物是如何转化为画面中的景物,这种对眼中之物概括提炼为手中之物的能力,是需要通过长期的观察训练培养出来的。这大概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吧,相信通过行之有效的训练,学生们也能够较快的掌握这种能力,并将之运用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中。
二、技法训练
风景速写的绘画语言,有写实,有写意,或者两者兼有。那么学生应该选择写实还是写意,如何才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绘画语言。我的方法是让学生在外出写生之前,通过大量临摹 ,寻找适合自己的绘画语言。在选择阶段,不要拘泥于教师风格的影响,教师也不要去规定学生应该选择什么语言。而是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通过训练,找到自己喜欢的绘画语言。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艺术生来说尤其如此。画自己喜欢的风格,学生才能够产生兴趣,从而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一旦学生选择了一种适合自己的绘画语言,就尽量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不要变来变去,从而造成绘画风格的混乱。
选择了适合自己的语言,就要开始具体技法的训练。画好风景速写的技法,包括掌握速写的结构,掌握色调、质感、暗部和投影,掌握透视和其他用以画出立体感的技法……针对于风景速写技法的训练,需要一个理性的过程。
如果你的一幅绘画,主要是用线来表现,就要注意画面中线条的疏密关系的处理。这个时候,线的造型,线的疏密和线的对比产生的虚实、空间关系,就是你要考虑的问题。钢笔自身特性,决定了我们不可能过多追求画面的色彩效果,而是画面线条的排布效果。这一工具的特点就是追求整洁、坚硬、明朗、流畅的线条,画速写的时候要充分的发挥之。
如果是用面来表现,则要注意画面中黑白灰关系的处理。使用钢笔线条,造成黑白灰关系,追求画面强烈的冲击力。什么是面,点和线的集合都可以形成面,一幅作品中点线面的区分也是相对而言的。面的变化十分丰富,有虚实、浓淡、大小、前后、方向、软硬、轻松与厚重、通透与密实等变化。面的应用可以是通过明暗塑造形体,也可以以独立的形象丰富画面的表现力。一幅速写作品,灵活的运用点线面,会获得不同的表现效果,极大地丰富画面的表现力。
三、风格训练
一幅成功的风景速写作品,要具备一定的因素。合理的构图,合适的意境。一幅成功作品的另一个方面,就是要有自己的风格,能够在同学们中间跳出来。如何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格。首先还是一个见识的问题。什么才是适合你的风格,你画着舒服,画着顺手,自己想画的风格,就是适合你的风格。比如有些同学喜欢画很细密的写实风格,可以将建筑物画的非常细致入微,令人赞叹不已,这个写实风格就是适合他的。
现在的时代,是网络时代,也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现代社会的高校教师,作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的身份,可能更为贴切。教师可以引导鼓励学生,通过网络搜集大量资料,找到适合自己的风格。没有任何人一开始就能够形成自己的风格。这个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临摹。从临摹入手,临摹自己喜欢的风格,慢慢找感觉。
在作品的后期整理阶段,我们还要注重自己作品的形式感。这个时候,可以通过很多东西增强自己作品的形式感。比如可以从我们的用具说起。我们在课堂上建议大家用钢笔和速写纸进行速写训练。后来也有同学根据自己的习惯,选用了软性钢笔、签字笔、针管笔,甚至马克笔等工具作画,使钢笔的表现语言更加丰富多彩。除了画笔之外,我们也可以在画纸上做文章。钢笔速写适用的纸张很多,不同质地,不同肌理,不同色泽的画纸可以获得不同的画面效果,也能够帮助形成不同于别人的画面风格。很多同学尝试用毛边纸、硬纸板作画,也取得了非常好的视觉效果,令人耳目一新。
画好风景速写,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但更为重要的是要有勤奋的双手,多加练习,多加思考。希望我的几点思考能够抛砖引玉,引发大家更多的思考。
关键词:风景速写;构图;技法;风格
风景速写是将自然界中的所见所感快速,简明扼要地表现出来的一种绘画形式。其描绘的对象为自然风光,如山川河流、树木花草、房屋建筑等。主要表现自然中的天、地、物三大关系。风景速写,是高校美术生的必修课。本人从事多年风景速写的教学,自己也经历着绘画风格的不断探索过程,在教学中有一点体会,希望与大家共享。
我所教的风景速写,主要鼓励学生使用钢笔作画,有兴趣的同学亦可以选择彩色速写笔、马克笔、铅笔、水彩等工具与颜料来完成。这些速写工具及颜料,没有一种是因笨重而不方便带到野外去写生的。所以,风景速写是一门适合在写生中提高自己的课程。那么,如何在写生中画出一手漂亮的风景速写,需要相当程度的训练与思考。本文将对此问题阐述自己的几点思考。
一、观察方法的训练
速写训练是绘画中造型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因此,要求学生要以形象表达作者的感受,以形象说明要说的问题。从自然环境和景物中,组成画面形象,使画面中的形象成为有趣味的形式并非一件容易的事。培养学生观察的形象性非常重要。学生进入大学阶段才开始接触风景速写,可以说基本上都是零基础。所以,对学生的训练,应该从最基本的起稿开始。笔者发现,在教学中,如果缺少这一方面的训练,大多数同学就会出现无法入手,不能够很好的进行构图的情况。所以,对学生这方面的训练很有必要。
起稿是风景速写的第一步。在起稿构图构形的时候,要树立整体意识,学会概括,懂得取舍。能够将眼睛中所看到的纷繁世界,自动概括简化为大的块面。当你面对景物,如何理解景物,如何选择要表现的景物,都是要在动手作画之前解决的问题。然后再以图的形式表达你对景物的理解。在这个过程中,观察方法的训练十分重要,我们要从现实景物中提炼出可以入画的形象,要有敏锐的视觉观察能力,能够准确的捕捉有视觉美感和有意味的景物的能力。
如何能够做到这一点?我的训练方法是,让同学们在写生之前,观察大量的作品和图片,通过优秀作品欣赏,学习其处理方法。在课堂上,通过现代多媒体教学,给大家播放很多经典速写作品,并且通过教师讲解和学生欣赏讨论的方法,引导同学们学会观察,学会欣赏。除此之外,还有一个行之有效的方法,就是对同学们进行基础摄影训练,通过拍照片,进行观察训练。现在通讯工具的发达,手机、相机等电子设备几乎人手一个,可以把它们利用起来,让学生们拍照之后观察分析,不断提高取舍能力。
在我们的教学实践中,速写需要通过直觉判断,从而发出对形象的直接感受和领悟。通过大量的观察和积累,使学生通过感受所获得的各类图形图像信息整合、转化,最终达到从单体到系统的转变。使学生最终形成一种在较短的时间内,整合处理图像信息的能力。在绘画中较快处理所得到的信息,较快上手进行绘画。
比如笔者在四川阆中古城写生的时候有这样一张作品,这个角度是在城楼上俯瞰古城,想将之入画。但是美中不足的是整个场景比较平,没有能够抓住人目光的一个中心景物。于是,经过选择,我决定将远处的城楼拉近,作为整个画面中景的一个主体景物。近景的房屋则是我表现的一个重点,但是目之所及能看到的房屋也是出现了比较平的状况,所以我就人为将之进行了高矮层次的变化,使之错落有致,这样表现在画面中就比较有美感。表现了近景和中景,我最后还画上了远景的山峦和隐隐约约能够看见的塔楼,这个时候我就完全采用了概括的方式,寥寥几笔将辽阔的意境表现出来,加上点景似的亭台楼阁,这样就使得画面拉开了距离,从远及近,整个画面就比较完整了。通过这个例子,能够很明显的看出实际看到的景物是如何转化为画面中的景物,这种对眼中之物概括提炼为手中之物的能力,是需要通过长期的观察训练培养出来的。这大概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艺术源于生活而高于生活吧,相信通过行之有效的训练,学生们也能够较快的掌握这种能力,并将之运用到自己的艺术创作中。
二、技法训练
风景速写的绘画语言,有写实,有写意,或者两者兼有。那么学生应该选择写实还是写意,如何才能够找到适合自己的绘画语言。我的方法是让学生在外出写生之前,通过大量临摹 ,寻找适合自己的绘画语言。在选择阶段,不要拘泥于教师风格的影响,教师也不要去规定学生应该选择什么语言。而是让学生充分发挥主动性,通过训练,找到自己喜欢的绘画语言。所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对艺术生来说尤其如此。画自己喜欢的风格,学生才能够产生兴趣,从而创造出意想不到的效果。但是,一旦学生选择了一种适合自己的绘画语言,就尽量持之以恒的坚持下去,不要变来变去,从而造成绘画风格的混乱。
选择了适合自己的语言,就要开始具体技法的训练。画好风景速写的技法,包括掌握速写的结构,掌握色调、质感、暗部和投影,掌握透视和其他用以画出立体感的技法……针对于风景速写技法的训练,需要一个理性的过程。
如果你的一幅绘画,主要是用线来表现,就要注意画面中线条的疏密关系的处理。这个时候,线的造型,线的疏密和线的对比产生的虚实、空间关系,就是你要考虑的问题。钢笔自身特性,决定了我们不可能过多追求画面的色彩效果,而是画面线条的排布效果。这一工具的特点就是追求整洁、坚硬、明朗、流畅的线条,画速写的时候要充分的发挥之。
如果是用面来表现,则要注意画面中黑白灰关系的处理。使用钢笔线条,造成黑白灰关系,追求画面强烈的冲击力。什么是面,点和线的集合都可以形成面,一幅作品中点线面的区分也是相对而言的。面的变化十分丰富,有虚实、浓淡、大小、前后、方向、软硬、轻松与厚重、通透与密实等变化。面的应用可以是通过明暗塑造形体,也可以以独立的形象丰富画面的表现力。一幅速写作品,灵活的运用点线面,会获得不同的表现效果,极大地丰富画面的表现力。
三、风格训练
一幅成功的风景速写作品,要具备一定的因素。合理的构图,合适的意境。一幅成功作品的另一个方面,就是要有自己的风格,能够在同学们中间跳出来。如何才能找到属于自己的风格。首先还是一个见识的问题。什么才是适合你的风格,你画着舒服,画着顺手,自己想画的风格,就是适合你的风格。比如有些同学喜欢画很细密的写实风格,可以将建筑物画的非常细致入微,令人赞叹不已,这个写实风格就是适合他的。
现在的时代,是网络时代,也是一个知识爆炸的时代。现代社会的高校教师,作为学生成长路上的引路人的身份,可能更为贴切。教师可以引导鼓励学生,通过网络搜集大量资料,找到适合自己的风格。没有任何人一开始就能够形成自己的风格。这个需要一个前提,那就是临摹。从临摹入手,临摹自己喜欢的风格,慢慢找感觉。
在作品的后期整理阶段,我们还要注重自己作品的形式感。这个时候,可以通过很多东西增强自己作品的形式感。比如可以从我们的用具说起。我们在课堂上建议大家用钢笔和速写纸进行速写训练。后来也有同学根据自己的习惯,选用了软性钢笔、签字笔、针管笔,甚至马克笔等工具作画,使钢笔的表现语言更加丰富多彩。除了画笔之外,我们也可以在画纸上做文章。钢笔速写适用的纸张很多,不同质地,不同肌理,不同色泽的画纸可以获得不同的画面效果,也能够帮助形成不同于别人的画面风格。很多同学尝试用毛边纸、硬纸板作画,也取得了非常好的视觉效果,令人耳目一新。
画好风景速写,需要一套行之有效的训练方法。但更为重要的是要有勤奋的双手,多加练习,多加思考。希望我的几点思考能够抛砖引玉,引发大家更多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