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初探

来源 :科学导报·学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milymem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是一门科学性很强的学科,要想学好信息技术,就要求学生掌握好理论知识,并根据实际上机操作进行信息技术知识的学习。要想构建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教师就要从根本上认识信息技术课堂、掌握学生的基本情况。本文从课前、课中、课后三个方面进行详细阐述,并提出相应的策略。
  关键词: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
  一、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构建初期
  针对初中信息技术学科来说,信息技术教学环境与其他学科的教学环境有所不同。信息技术教学环境分硬件环境、软件环境两种,基于这种情况,就要求信息技术教师在课前要做好充分准备工作,为初中生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首先,教师应检查硬件设备——计算机运转是否正常,学习所使用软件是否具备,并且是否可以正常使用,网络是否通畅等,确保初中生能有一个优质、整洁的学习环境。良好的信息技术课程的开始,需要教师做出不懈的努力,也需要学生的积极配合。比如说,在初中一年级第一节信息技术课上,教师要注意强调上课纪律和计算机使用注意事项。要求学生要严格按照计算机教室管理的规章制度进行学习,养成良好的使用计算机的习惯,爱护公共教学设施。教师要善于与初中生进行沟通、交流,以谈话的形式为初中生普及信息技术的发展方向和发展前景,让学生在轻松的谈话氛围中,激发学生学习信息技术学科的兴趣,并通过信息技术的科学性特点,增强学生学习的动力。教师还要注重在课程开始前,与学生分享信息技术教学的目标和要求,让学生做到心中有数,从而可以有针对性的制定学习计划,完成学习目标。在具体的信息技术教学中,教师要不断创新教学方式,有效进行备课工作。针对信息技术学科而言,备课也有别于其他学科,由于信息技术学科的操作性强、操作过程复杂的特点,信息技术教师要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进行备课工作,不仅增加了教学的压力,还不能保证备课水平和质量。所以,教师可以在备课时,多向其他班级的信息技术教师学习,结合他人的教学课件内容,完善自身的教学课件内容,并且将自己的教学课件主动拿出来与大家分享,从而节省课件制作的时间,减少备课压力。
  二、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实施阶段
  (一)设置导入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进行探究
  初中的信息技术学科科学性强、操作性强,这就决定着信息技术的课程具有的趣味性和知识性特点。在课程开始前,教师要充分发挥信息技术的优势,为初中生有针对性的进行课堂情境导入,将学生的注意力和思维都吸引到课堂教学中来,从而全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对信息技术学科充满足够的动力,从而进行自主探究学习活动,最终实现信心技术课堂的高效性。
  (二)设置相关问题,启发学生逻辑思维,组织学生合作学习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信息技术教师要充分利用教学资源,针对教材内容,有效设置相关问题,通过对问题的有效探索,启发中学生的信息技术学习的逻辑思维,并且通过组织小组学习来促进初中生的合作学习能力的提升。通过学生对学习资源的自主运用、自主探索、互助学习,在这个过程中,使初中生的逻辑思维得到了有效启发和锻炼,并有目标、有针对性的进行小组合作学习,最终实现解决问题,并学习和掌握信息技术的基础知识。在分组合作学习时,教师要从初中生的实际情况出发,根据学习情况、性格特点、语言表达、思维情况等方面进行有效分组学习,使小组成员的配置得到互补,使小组合作学习的作用发挥到最大。
  三、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教学模式落实课后总结
  在一堂信息技术课程结束后,教师要及时对课程进行总结工作,找出这一节课中有哪些值得提倡的地方、有哪些需要改进的地方,通过学生的积极反馈和教师的细心观察,使教师可以清晰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在信息技术课程进行过程中,可能会出现一些突发情况,或者由于课堂操作性强的原因,导致这一节课上得不理想、课堂学习效率不高的情况,通过课后总结工作的有效落实,也能帮助教师弥补失误和不足,在未来的教学中,帮助教师有据可依,有法可查,使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水平和质量得到提升。在课后总结时,教师还要特别注意记录学生的反馈,因为学生的反馈是最真实、最具体、最有用的答案,学生的反馈直接反映出学生对这一节信息技术课的学习情况,所以教师要认真记录。
  结语:
  总而言之,打造信息技术学科的高效课堂教学模式,是当代信息技术教师教学工作的重点。教师首先要对信息技术教学课堂进行深入分析,明确教学目标,制定教学计划。有效结合课本教材内容,为初中生创设学习的情境,有效激发初中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其学习的动力。在当前信息技术飞速发展的背景下,打造高效的课堂教学模式非常困难,需要教师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从根本上帮助初中生解决学习中遇到的困难,培养其自主探究能力,最终提升其信息技术综合素养。
  参考文献
  [1]  赵蔓.生本视角下初中信息技术高效课堂的有效构建 [J].中国校外教育袁2019渊23冤院164-165
  [2]  莫云根.翻轉课堂模式下初中信息技术课堂教学有效设计——以苏教版“研究报告美化”课程为例[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8(21).
其他文献
摘 要:物理对于中学生来说是比较抽象难以理解的学科,为了提高初中物理教学的质量和效果,教师可以通过创建情境教学来激发学习兴趣、课前充分备课、应用多媒体辅助课堂教学、注重课堂学生反馈来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物理的动力。因此,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是值得每位老师进行总结和思考的。  关键词:初中物理;课堂教学;有效性  物理对于初二的学生来说是重点还是难点,为了提升初中物理教学质量,我们应该
期刊
摘 要:历史解释素养作为新课改所重点关注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部分,实际上是学生历史综合能力的一种体现,其不仅在于对课本上历史知识的掌握,更是包含了敢于提出自身观点以及善于验证自身观点的能力。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教师应该认识到以往教学的不当之处,并对自身的教学思想进行更新,就历史解释素养的培养制定出合适的教学策略。本文通过对高中历史教学特点的把握,提出了一些具有可行性的策略,希望能给广大教师以
期刊
摘 要:随着教育改革的进行,初中物理生活化的教学模式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生活化教学指的是将物理知识与现实生活中的内容联系起来,进而达到更好的学习效果,让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本文通过对初中物理生活化教学作用的阐述和教学应用,旨在能够将物理知识联系实际,从而进一步提升学生的物理素质,为我国的教育事业作出贡献。  关键词:教育改革;物理教学;生活化  引言:  初中物理教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门学科,在学习的
期刊
摘 要:当前阶段,初中物理教学工作已经越来越受到整个教育界的广泛关注和重视。初中生在物理学习过程中,总是苦于找不到最佳、最有效的解题方法。鉴于此,笔者在本文针对初中物理解题中的一些常用方法进行分析与探究,并且提出一些合理化教学建议,以供参考。  关键词:初中物理;解题;常用方法  引言:  作为一门内容豐富的自然科学,物理学科自身最明显的特点就是与实际生活能够紧密联系,并且许多物理知识都能在生活中
期刊
摘 要:生活化教学不仅能够使学生在熟悉的生活现象中吸纳知识、深化知识,同时也能够使学生在最大限度上调动学习热情。本文针对新课程背景下初中化学教学生活化有效途径展开详细分析,为初中化学教育二水平的提高奠定基础。  关键词:新课程;初中;化学教学;生活化  引言:  在新课改不断推进和深入的大背景下,现代教育领域对初中化学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强调教师在开展化学教学工作时,以实际为本。因此,初中化学教师
期刊
摘 要: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多媒体技术逐渐进入了高中课堂,课堂授课模式正在经历一场改革。多媒体工具所具备的强大动画处理和多样展示能力,解决了以往教学中存在的很多问题,极大地促进了课堂效率的提高。高中数学集数与形于一体,在多媒体教学工具的促进下,其教学过程更显流畅,课堂优势得到充分的展现。由此,多媒体教学模式作为一种极具优势的教学方式,需要教师们在继续探索和实践。  关键词:高中;数学教学;多媒体的
期刊
我们中职学校的教学管理,主要是教学常规管理。也就是对教师个人的备、讲、练、批、辅、研等方面的要求和规范,这是教师天天面对的日常工作,更是保证教学秩序,提高教学质量的重要环节,学校教学管理制度都对此制定了具体要求和评价办法,下面分别浅析存在的问题:  一、浅析存在的问题  1、偏向依赖制度,淡化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由于诸多因素的影响,教师从事教学研究的主动性不强,积极性不高,学校只依靠制度管理强行推
期刊
摘 要:合理开发和运用时政资源是当前政治课堂的主旋律,也符合对于新课改理念的贯彻和落实。本文结合高中政治课堂教学,对如何选择和运用时事政治资源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做出简要分析。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时政资源  高中是青少年教育阶段的重要时期,很大程度上决定着日后的走向,而对于处在此阶段的学生来说,他们也有必要具备对于社会和相关问题的洞察、思考意识及能力。此外,本身具有较强思想性和理论性的政治
期刊
摘 要:对于我国的初中历史教育而言,有一个特别常见的问题,就是课堂教学的效率很低,经过分析造成这种局面的重要原因之一就是初中生对于历史知识的学习普遍的缺少学习兴趣,另外一个方面的原因之相对传统陈旧的教学模式,使得课堂的氛围难以提升进而影响了学生的学习效率。因此,对于初中历史的教学质量的提升就成为了我国目前初中历史教育工作者的首要任务,文章对于实际的教学经验进行了总结和分析,提出了提升初中历史课堂效
期刊
摘 要:当前科技的日新月异,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尤其是当前的5G技术的发展,使得人们的学习方式、工作方式,甚至思维方式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可以说信息技术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人们在更新旧知识、获取新知识的过程中所诞生出依托信息技术的教育教学方式,拓宽了在学习知识过程中获取知识的途径和方法。这种教学方式的出现使得我国的当代教育迎来了改革的新契机,通过信息技术手段实现课堂内容的拓展与加深,同时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