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指点,应对一流企业面试

来源 :做人与处世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ths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流企业
  用人的标准是什么?
  专家指点:
  人力资源专家 林文政
  
  现今一流企业的人力资源观点,已经从寻找最优秀的人,演变为找到最适合的人。花旗银行的储备干部亦是百中选一,曾有过这样的故事:某知名大学企研所十名同学前来应聘,每次面试淘汰两三人出局,直到最后一关筛选出两人。而遭淘汰者的心中不免五味杂陈,那种感觉和平日的情谊大相径庭,残酷的竞争,让彼此划下我凭什么不如他的裂痕,十足考验同学间的革命情感。这句话隐藏的深意,成了过关斩将的求职者,难以踏入一流企业的门槛。专业技术均能由训练而解决,但人际沟通、领导特质、工作热情,却往往是一个人的内在潜能,这才是企业真正需要的员工。显然,求职者想要修一门成功的企业登龙术,已不是术业有专攻便能无往不利,重点还在于了解企业的征人规格。每一个求职者事先掌握对企业的认知,平日对生活经历多加反省思考,说不定下一个进入一流企业的机会,就会在你身边出现。
  
  一流企业
  需要怎样的人才特质?
  专家指点:
  统一超市公共事务经理 王文欣
  
  想要在一流企业的征人关卡中显现过人之处,我们总强调三大人才特质:应对进退、历练丰富、吃苦耐劳。最新的人力资源概念中,人格特质日趋成熟。面试观察最重要的标准则是待人接物的亲切特质,对身处第一线服务客户而言,这是很实际的需求。时下年轻人不仅应对能力差,判断事情、观察能力也不够深入,尤其误解就读理工科系的,便该以专业技术为本位,处事不够圆融是很自然的事。至于历练丰富,并非狭隘地指需要多项工作经历,这包括在校时的社团与打工经验也是参考指标。不在乎你在社团里扮演什么角色,怕的是不知在做什么,由此可观察个人对自身的定位和要求。此外,相当有趣的是,吃苦耐劳似乎被认为是一句古老传统的形容词,但在一流企业的征人标准中,却不时在面试主管的主观印象中展现,不论是传产、科技,吃苦耐劳几乎是不变的硬道理,能够充分流露出此项特质的应征者,绝对会受到好评。
  
  撰写履历表
  应注意些什么?
  专家指点:
  甲骨文人力资源部助理 彭雪红
  
  履历表的细节要能看到一个人的态度及诚实性格。每年应征者如过江之鲫,求职信函不下数千封,但一流企业需要的人才却永远是同一批特质的人。所以想要成为这样的人才,事前准备履历表显得格外重要,一般人很难想象许多人事主管,居然会从一些特定之处来评判应征者的适合度。而作为求职叩门砖的履历表,经常变成最容易被忽略、反遭淘汰的门槛。考官经常从过往经历中找寻问题,一位履历表某段时间空白的应征者,很可能失去下一步面试的机会,因此要取得第二关的面试机会,就应该翔实、完整地填写履历表。我很重视时间合理性的小细节,尤其是两份工作间常有一大段空白,不交代清楚,摆明想含混过关;甚至在网站填写的数据,和当场填写的履历表内容大有出入,没想到会去比对一番吧!我喜欢从细节看一个人处事认真的态度及诚实性格,受不了自传都抄成一模一样,甚至连续好多封的结尾都是建立幸福美满的家庭,常让人望文兴叹。通常很多一流企业以审核履历表代替笔试这一关,因而详填履历表成为相当重要的步骤。
  
  面试是否
  有窍门和忌讳?
  专家指点:
  Career总经理 朱承平
  
  面试的三大窍门是:不要答非所问、不要夸张、说缺点一定要有技巧。我发现当下年轻人颇谙谦虚之道,但往往将自身缺点过于暴露,譬如英文不好,可以委婉地说:在所有语言能力中,英文是较需加强的。而不是一味发狠地说:我精通日语,但就差在英文。求职者要认清一件事,你赢的是见识,而非专业。一些大企业的考官常以一件人生中最难忘的喜与悲为题,测验应试者对人生的深刻体会,题目简单,却常问倒了一票人。至于面试也有两大忌讳,没有做好功课的,就不必再谈下去了。很多人事主管都私下承认,会发问固然是好事,显示关心这份工作,但若一劈头就先问到薪资待遇和假期福利,会感觉到相当无力。面试难度的逐年提升,不少企业开始引进欧美小组会议模式,将应征者分为五到八人不等的测试单位,然后丢出一项题目,要求在限制时间内提出解决方案,从此观察临场反应,这时很多性格也会不经意地表露无遗。一名新员工在内部发行的月刊中,曾发表一篇文章,诙谐地描述当初被录取的原因,可能是因为考官得知家里务农、种水果的关系。但这也正反映出企业对于员工性格的基本要求,公司特别重视有耐心、毅力的员工。
  
  面试时临场
  反应注意些什么?
  专家指点:
  汇丰银行人力资源处 陶尊芷
  
  临场反应考验着一个人的沉着度,通常考官于面试时,会出一些机智问答,譬如航空公司的机师面试中,有一题“九十九乘以三的答案是多少?”要求立即回答,其实稍沉着的人就能反应出这不是道数学计算题,而及时冷静地思考到,一千乘以三,再减去三,答案便呼之欲出。并非积极表达高超见解,才会受到重视,反而懂得协助整个team(团队)的人,方能让一旁的考官眼睛为之一亮。我见过优秀的应征者中,有的会提醒大家要掌控时间,甚至注意到有人未发言,主动征询意见;或发现大家都在纸上谈兵,干脆起身到黑板画图,帮忙厘清问题。开会时难免有不同意见,曾有一位极优秀的男生,几乎已被认定入选,但在最后会议中沉不住气,居然大声请对方闭嘴,汇丰也只好忍痛割爱了。包括IBM、台积电的人事主管私下透露,沟通协调才是他们遴选人才的最高指标,原因是现在的工程研发人员都必须走上第一线,主动接触客户,只会关在研究室里的工程师,已经成为非主流。由于公司的业务性质必须经常与客户沟通,了解需求,因此面试时,特别重视临场反应和沟通技巧,所以刚出学校的社会新人通常不列入考虑范围。
  ■编辑 张金余
  E-mail:beiyuan98@126.com
其他文献
我有一个表弟在新西兰留学,今年就要毕业了。我们经常在QQ上聊天。一天,我问他毕业之后有什么打算,是继续留在新西兰发展还是回国创业。没想到他说这都不是他想要的,如果条件允许,他更愿意到非洲去做一名志愿者,或到一所黑人小学去当教师。  这个回答让我非常吃惊。我的舅父舅母含辛茹苦地送他到新西兰留学,无非是希望他能学业有成,将来不论是定居新西兰,还是回国发展,都能成就一番大事业,但没想到他竟然如此没有“志
我上中学的时候,班风很怪,男生女生们经常学着哲学家的样子,一本正经地探讨重大人生问题。  有一天我随口说:“我最不怕人家看不起我了。”班长大周却猛然瞪圆了她漂亮的杏核眼,大叫道:“什——么?我最最受不了的,就是人家轻视我!”  一时间我也愣住了,对她如此强烈的反应惊讶不已。我想的是:做什么事,做什么人,你朝着你的目标努力走就是了,管别人议论什么呢?人看得起看不起你,或者故意贬低你,甚至给你下一个绊
以一部《准是最可爱的人》蜚声文坛半个多世纪的著名作家魏巍,以88岁的高龄被癌症夺去生命,令人悲伤。作为魏老的家乡人,笔者不禁想起与,魏老的几次谋面。  1990年9月,笔者陪书法家赵义军先生赴京办事,拜会了河南籍作家李毕和魏巍。当时魏老身体尚好也很富态,身着将军服,显得精神抖擞。我提起他获茅盾文学奖的长篇《东方》,说在读者中反响很大,他谦逊地摇摇头。少顷,他向我透露说,他正在写一部反映长征的小说,
伯愁是伯乐幼年的好朋友,成年后,他以磨面为生,本小利薄,小日子过得紧紧巴巴的,整天愁眉苦脸,像根秋丝瓜。  这天,他从城里回来后,却一反常态,笑逐颜开。  老伴儿惊诧地问:“你捡到宝贝啦,今天这么高兴?”  伯愁说:“我在城里碰到伯乐啦,他答应送我一匹千里马!你算算,千里马日行千里.夜行八百,一天能磨多少面?往后,咱们的日子再也不用愁了!”  第二天一大早,伯愁就把家里那匹拉磨的黑马牵到城里卖掉了
○庞启帆(编译)    你是否曾经有过心情糟糕的一天?这一天,你的工作一塌糊涂,你和你的配偶发生了激烈的争吵,你的医生叫你去做那些听起来就恐怖的检查……什么麻烦事似乎都在这天让你摊上了。当你在生活中遇到这么一天的时候,你有几个选择:你可以逃避,可以怒气冲天,或者陷入极大的恐惧中。  但其实还有一个选择:你可以庆祝。庆祝?为什么庆祝?你也许会问。因为这是唯一消除糟糕心情的方法。上帝已经创造了这一天,
人生在世,乱箭纷飞,保不齐哪天就中了流言的毒。好友甲,前段时间突然就莫名地被流言所伤。面对那些无中生有的谣言,熟悉的朋友都替他鸣不平。大家摩拳擦掌地撺掇甲穷根究底找出谣言的始作俑者,必欲群殴之而后快。  出乎意料的是,甲却云淡风轻地阻止了朋友们的义愤。  他说,“人人知道,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捡起坷垃投掷别人时,脏的首先是自己的手。如今,别人把坷垃扔到我身上,先脏的是他的手。如果我再拾起坷垃来回击他
父亲欠债不还,良知沉沦;儿子却毅然退学打工替父还债,把诚信的大旗高高举起……    儿子的心碎,痛看父亲沉沦    2000年的湖北孝感,冬天出奇地冷。阵阵寒风肃杀而过,枯藤老树以及错落有致的楼房,都在寒风中战栗。离春节还不到半个月的时候,闻伟患肝癌多年的母亲带着对亲人的无限眷恋撒手人寰。这一年,闻伟只有14岁。父亲闻培军牵着儿子的手,一大一小两个男人悲痛的泪水在寒风中涌动。良久,父亲拍拍儿子冰凉
良言拒贿    《左传》中记载,宋襄公十五年,一人得一洁白无瑕的宝玉,跑去献给大夫子罕,并说:“如此稀世之宝,只有您这样清正的大人才能佩带!”子罕回答:“你有你的宝贝,我也有我的‘宝贝’。你的宝贝是美玉,我的‘宝贝’是‘不贪’。假如我收下你的宝贝,那么我们俩都没有宝贝了,咱们还是各自守住自己的宝贝吧!”来人见子罕言衷意诚,只好红着脸将美玉拿走了。从此,“人贵不贪”便成为千古名言。     婉辞拒贿
从幼儿到青年,鲍伯曾经在五个寄养家庭生活,童年时的他一直希望有人爱自己、欣赏自己。9岁的时候,负责料理他的社工新换了一个人。那时候,他又要从一个家庭换到另一个家庭去。在填完所有的文件之后,她让他坐下来,直视着他的眼睛,说:“鲍比,我希望你永远记得:你是值得别人为你花费时间和精力的!”鲍伯以前从来没有听到谁对他说过这样的话,以后每一次遇到她,她都会说同样的话。在她不断地重复下,那句话在他的心里扎下了
二十年前,我只有十九岁因为家里的一些原因,我没能继续上学,可我不甘心混日子,于是我选择了在这家作坊里跟着师傅学木工活儿,闲暇时,我经常靠在埃弗得大街的邮筒旁,羡慕地盯着那些进进出出往来于瑟克塞斯玩具工厂的人们——那是镇上最大最气派的一间工厂,生产各种玩具,生意兴隆——如果在那里工作,该有多好  一天,当我又一次盯着那家工厂出神儿的时候,发现许多人都围着门口贴出来的一张通告议论着我跑过去,只见那上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