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合物[M(μ2-bpdc)(H2O)2]n(M=Fe^2+,Mn^2+)的合成

来源 :北京化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yu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采用溶剂热法,在130℃下合成配位聚合物[M(μ2-bpdc)(H2O)2]n(M=Fe2+,Mn2+)(bpdc=2,2'-联吡啶-3,3'-二羧酸根).通过元素分析和红外光谱推测此晶体的组成与结构,光吸收特性显示了晶体的能隙值分别为1.7 eV和2.2 eV,都属于半导体.对溶剂热反应的影响因素如反应物浓度、pH值、溶剂种类进行了系统研究.
其他文献
针对常规控制方法对伺服系统低速抖动补偿效果不理想的问题,采用基于神经网络逆系统的内模控制方法对伺服系统进行控制.仿真结果表明,基于神经网络逆系统方法的内模控制能有
将超重力法制备的纳米钛酸钡粉体在不同温度(700~900℃)下煅烧,以提高粉体的结晶度,粉体的粒径从40nm增大到80nm.煅烧后的粉体经过干压成型后,在1100℃下保温2h烧结得到的钛酸
用动电位极化和恒电位极化法研究了A3碳钢在不同浓度NaCl的0.5mol/L NaHCO3溶液中亚稳态孔蚀行为.实验发现亚稳态电流波动峰具有快速上升、缓慢下降的特点.亚稳孔出现电位Em
在利用转基因毕赤酵母发酵表达重组人血清白蛋白时,遇到了较为严重的蛋白降解;为了抑制蛋白的降解,分别研究了温度、pH值和氮源的加入对降解的影响.结果表明,pH值和氮源的加
以探索饱和一元脂肪醇作相变蓄热材料的可能性为目的,文中选择十八醇进行了量热学的实验研究.基于提出的凝固点和过冷度研究方法,由试验测得十八醇的凝固点为57.12℃,过冷度
β-戊二酮和N,N-二乙基乙二胺作原料,在甲苯溶液中通过甲苯和水共沸原理,合成了β-戊二酮缩N,N-二乙基乙二胺席夫碱配体,通过加入过量的无水CuCl2与该配体合成了一种新的Cu(
文中以2,6-萘二磺酸钠为原料,成功地合成了2,6-萘二硫酚.研究了原料配比、反应时间、试剂纯度、氯化氢流量等因素对产率的影响.研究发现,合成中间产物2,6-萘二磺酰氯的最佳温
文中通过管式铜-水闭合回路振荡热管的传热性能试验,分析了振荡热管稳定运行时充液率、倾斜角度以及加热水流量等因素对传热性能的影响,得出如下结论:最佳倾斜角度范围70&#17
采用联苯二酚和双酚A分别制备了两种含有反应性烯丙基基团的新型苯并噁嗪单体:二(N-烯丙基-4-二氢-1,3,2-苯并噁嗪)和(2,2'-(N-烯丙基)4-二氢-1,3,2-苯并噁嗪)-丙烷,采用
针对离心机机组在运行过程中容易出现振动、扭矩过大等故障的特点,开发了一套集实时状态监测与故障自愈为一体的自愈调控系统,同时为机组稳定长期运行提供可靠的保障.文中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