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小篮球运动对孤独症儿童康复作用的综述

来源 :医学概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engyuansa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孤独症又称自闭症,是儿童广泛性发育障碍中最常见的一种类型。随着社会生活环境和家庭结构的改变,孤独症患病率出现了逐年增长的趋势,居儿童精神类疾病的首位,已引起国内外专家学者的广泛关注。孤独症康复已成为相关领域的研究热点,体育运动作为干预手法之一得到越来越多的学者关注。本文就小篮球运动对孤独症儿童康复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并结合研究现状提出思考和建议,以期为进一步拓展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方法带来参考和借鉴。
  1  小篮球运动的国内外起源和发展
  小篮球运动是根据少年儿童的生理与心理特点,在既定的成人篮球比赛规则基础上适时、适当地对篮球、篮筐、场地及具体比赛规格进行调整和优化,组织开展的一类少年儿童体育活动项目[1]。
  小篮球运动最早于1948年在美国出现,体育教师杰伊·阿切尔利用较低矮的篮球架和较轻巧的篮球为8-12岁儿童组织篮球比赛,所使用的篮球赛制和规格被命名为“小篮球”。随着全国小篮球锦标赛在美国顺利开展,小篮球运动在得到了进一步发展,也引起了国际篮球协会的关注,多国纷纷效仿并引入该赛制[2]。
  我国在经过前期的引入和探索后,于1958年在哈尔滨市开创了幼儿小篮球运动。1973年,原国家体委审定通过的《小篮球竞赛规则》,推动了我国小学小篮球运动的开展[2]。为了打造适合我国青少年儿童的《小篮球规则》,2017年6月中国篮球协会专门举行《小篮球规则》研讨会,根据我国实际国情,结合国际篮联《MINI篮球规则》,适当删减了3分投篮得分、全队犯规出发等规则[3],以更好地激发少年儿童对篮球的兴趣,帮助其养成参与合作的习惯,充分发挥篮球运动的教育功能。
  2  小篮球运动对孤独症儿童康复作用的研究现状
  2.1 对重复刻板行为的影响  重复刻板行为是孤独症儿童的核心症状表现之一,该症状是指高频率地以固定的方式重复、渴望环境单调的行为[4]。重复刻板行为严重影响了孤独症儿童对社会交往技能和功能性行为的习得,易引发自我伤害、情绪障碍等问题。
  研究表明,体育运动已经成为改善孤独症儿童重复刻板行为的有效手段,且孤独症儿童的重复刻板行为与皮层及皮层下区域灰质体积的非典型发育有关[5-7]。近年来,具有易操作性、规律性和趣味性等特点的小篮球运动对改善孤独症儿童刻板性行为的作用得到了学者的关注。对30名学龄前孤独症儿童进行实验组和对照组研究发现,在常规行为康复干预的基础上开展小篮球运动干预12周后,孤独症儿童的重复刻板行为得到明显改善,同时对脑灰质体积带来了可塑性的影响,借助磁共振成像技术发现右侧小脑8区灰质体积的增加。因此,小篮球运动有助于改善孤独症儿童重复刻板行为的神经机制。
  2.2 对认知能力的影响  认知能力是人对外部世界信息获取与处理的能力,是习得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的基础所在。对孤独症儿童认知能力中注意力、记忆力、观察力方面,通常存在不同程度的功能障碍。通过个案研究,球类运动对孤独症儿童的注意力、观察力带来了改善,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其认知能力。
  小篮球运动通过运球、传球等运动形式可以有效促进孤独症儿童的运动参与度,刺激和发展注意力、观察力等认知能力。研究发现,小篮球运动干预方案能够改善孤独症儿童的社交沟通、社交动机,改善了儿童的社交知觉、社交认知和行为方式。
  2.3 对执行功能的影响  孤独症儿童的执行功能障碍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重要问题之一,与社交障碍和重复刻板行为两大核心症状密切相关。曾有研究显示,运动训练能提升孤独症儿童的社会技能,在情绪管理、行为管理等方面都有很大帮助。
  有研究者通过对比医体结合训练与常规训练对学龄前孤独症儿童干预效果,结果显示,经过介入12周幼儿篮球为载体的体育运动训练干预,孤独症儿童核心症状、问题行为及其他行为特征等方面均有明显改善。12周小篮球运动干预有效改善学龄前孤独症儿童的执行功能的神经机制可能涉及静息状态下相关脑区功能局部一致性增强变。因此,小篮球运动能够以其趣味性激发孤独症儿童的社交动机,在互动过程中为孩子提供了行为模仿的机会,有利于建立新的行为模式。
  3  思考与建议
  小篮球运动能够依靠其易操作性、规律性和趣味性,帮助孤独症儿童在运动中改善重复刻板行为,同时又能够提高孤独症儿童认知自我和世界的能力,通过调动社交动机等改善其执行功能,无论从康复训练还是社会学角度分析都具有重要的干预意义,对孤独症儿童身心发展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应进一步研究丰富孤独症儿童小篮球运动教育理论与实践。同时,建议在未來运动设计中融入健全儿童,设计残健融合课程,进一步探讨小篮球运动融合教学的方法与康复效果。
  鉴于孤独症儿童自身的特殊性,对小篮球运动孤独症康复专业人员的相关专业素质要求较高。专业人员需要在充分了解孤独症儿童特殊性的基础上,具备跨学科的专业素养,同时掌握小篮球运动体育学、孤独症儿童康复学等方面的理论知识。建议在培养专业小篮球运动孤独症康复专业人员的同时,先期将小篮球运动纳入孤独症儿童康复师等目前已具备孤独症专业能力的康复人员业务培训中,积极进行试点探索,在孤独症儿童小篮球干预方面做出创新性尝试。
  目前,我国对小篮球运动对孤独症儿童康复作用影响的研究尚未形成体系,临床对孤独症康复的方法众多,但尚无研究证明具体某一种治疗方法成效及其显著。因此,在孤独症儿童康复训练中加入小篮球运动,应对儿童进行多方位评估,综合考虑多方面因素,并兼顾不同孤独症儿童的特殊需求,制定个别化训练计划并及时根据训练效果进行方案调整,促进孤独症儿童提高社会交往、沟通交流等能力,帮助他们更好地融入社会生活。
  参考文献:
  [1]纪松岐,黄丽敏.我国小篮球运动发展的现状及对策研究[J].当代体育科琬磬.对我国小篮球运动发展的探讨[J].当代体育科技,2018,8(18):193-194.
  [2]李天碧,胡艺箫,宋词,等,2018. 孤独谱系障碍重复刻板行为戏对自闭症谱系障碍儿童刻板行为干预的个案研究[D].兰州:西北师范大学.
  [3]张志勇,邓淑红,2012. 自闭症儿童问题行为的体育游戏干预个案研究[J].天津体育学院学报,27(4):311-313.
  [4]董晓晓,陈爱国,刘智妹,王金贵,蔡可龙,熊轩.小篮球运动对学龄前孤独症儿童重复刻板行为及脑灰质体积的影响[J].中国体育科技,2020,56(11):25-31.
  [5]王鹤颖. 球类运动对自闭症儿童认知能力影响的个案研究[D].吉林大学,2019.
  [6]潘红玲,张恳,王岐富.适应体育运动对孤独症儿童影响的干预研究[J].现代特殊教育,2017(16):40-44+5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 寻找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最佳方法,提高疗效、减轻患者痛苦。方法 采用超短波、中频、针灸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42例,并同单纯针灸治疗的30例进行比较,经Ridit分析,P3mm,皱额不显额纹,睑闭不能或有Bell氏征,吹哨不能;中度15例,病情介于轻重度之间。  1.2 方法 采用广东产DL-CⅡ五官超短波治疗机,频率50Hz,波长7.37m输出功率130W。双电极圆形分别置于患侧面部
期刊
摘要:目的:将临床护理路径应用于中线导管护理工作中具有重要作用。方法:抽取接受中线导管的患者80例,对照组常规护理,观察组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满意度更高,并发症更少(P0.05),具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常规护理,按科室规章制度,为患者分级后根据级别实施相应的护理。观察组临床护理路径,如下。  (1)从患者入院开始,组建中线导管护理小组,由护士长、責
期刊
摘要:复发性急性胰腺炎(RAP)是一个全球性的临床重大问题。目前对于急性胰腺炎(AP)首次发作后复发的病因还尚不明确,虽然对患者进行了彻底的检查,但是约10%至15%的患者病因仍不清楚,导致AP反复发作。目前研究表明,尽早明确RAP的病因,积极针对病因给予治疗,是治疗该疾病以及降低疾病复发率的关键。  关键字:复发性;急性胰腺炎;病因学  急性胰腺炎(AP)是一种潜在的威胁生命的胰腺急性炎症性疾病
期刊
【主题词】 老年;急性心肌梗死;误诊  现将我院2019-01~2020-06老年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误诊33例分析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 患者33例,其中男23例,女10例,年龄在65岁~80岁。咽痛为首发症状收五官科1例,咳嗽、咳痰、呼吸困难加重住呼吸内科9例,咳嗽、发热伴胸痛为首发症状4例,以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表现6例,喘憋发作表现3例,右上腹痛5例,腹痛、腹胀伴恶心呕
期刊
摘要:目的:进一步完善高血压的综合治疗方法。方法:随机对2019年3月~2020年3月120例高血压患者实施降压药物、中医疗法、康复疗法、饮食疗法、茶疗法等综合性治疗并观察疗效。结果:120例中,显效28例,占23.33%;有效79例,占65.86;无效3例,占2.5%。结论:高血压是是终身服药的病,单一的服药治疗其效果较差,采取上述综合性治疗,可明显的提高难治性高血压病的疗效。  关键词:高血压
期刊
1.临床资料  患者王秀香(住院号156376),女性,59岁,因右肾脓肿拟在腰硬联合麻醉下行脓肿穿刺引流术。患者完善相关辅助检查,排除麻醉手术禁忌症后进行择期手术。15:00入室后监测生命体征,开放静脉通路,15:30右侧卧位,取L2.3间隙穿刺顺利,脑脊液流出通畅,蛛网膜下腔注入10%葡萄糖1ml+0.75%布比卡因注射液2ml,硬膜外置管顺利,平卧15分钟调整麻醉平面固定在T10,15:45
期刊
摘要:为促进基层医生对基本药物抗菌素的合理、安全应用,分析本社区门诊内科与感染有关的疾病特点,结合患者生理和病理情况以及基本药物中抗菌素药理学基本知识,探讨了这些抗菌素对社区常见感染性疾病合理的治療方案。社区门诊内科疾病中,轻中度感染较常见,一病多因,极易造成抗菌素滥用,对此必须加强病原学认识,掌握制订合理的抗菌素治疗方案,在发挥其最佳疗效的同时,减少耐药性,减少不良反应,降低医疗费用。  关键词
期刊
摘要:目的 分析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心理特点,探讨相应的护理对策。方法 回顾2004年5~12月收治的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137例,对他们的心理特点进行分析。结果 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的临床心理表现为焦虑、怀疑和侥幸、悲观和绝望、坦然和求生。结论 对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采取以心理护理为重点,全方位的个体化护理,可以减轻老年恶性血液病患者的心理障碍,使患者积极配合治疗,取得满意疗效。  关键词:老年;
期刊
摘要:目的:为我国爱滋病的治疗提供一些参考方法。方法:将近年来国外用干扰素治疗爱滋病的有关文献加以综述。结果:大剂量干扰素主要用来治疗爱滋病有关的卡波济氏肉瘤及淋巴瘤,小剂量的口含干扰素主要用来改善与爱滋病有关的一些临床症状。结论:在治疗爱滋病的过程中,我们也可试用干扰素的注射剂型和口含片剂作为爱滋病治疗的辅助手段。  我国自1985年6月发现首例爱滋病(AIDS)病例以来,其发病率近年来呈上升趋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曲安奈德局部穴位注射治疗泪腺炎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分组的方式,将2019年12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接收的90例泪腺炎病人进行临床研究,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45例病人。实验组选择曲安奈德3mg及2%利多卡因1ml局部穴位注射治疗,对照组病人选择地塞米松注射液1.25mg及2%利多卡因1ml局部穴位注射治疗,比较两组病人的治疗效果、不良情况。结果:实验组病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