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在现代教育技术中的应用

来源 :职业·中旬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ven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现代信息技术是现代教育技术的重要手段,但如何正确认识现代信息技术在实际教学中的功能及特点,科学有效地使现代信息技术服务于现代教育技术,仍然是当前急需解决的问题。
  关键词:现代信息技术 现代教育技术 应用
  随着我国教育技术发展及国家教育改革的深入,人们在步入信息时代的同时,“现代教育技术”这一概念应运而生,并被广泛地应用于教育教学中。 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推动了教育的全面变革。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技术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正以惊人的速度影响和改变人们的学习方式。现代教育技术必须依据自身的特点和现代信息技术整合,而不能被现代信息技术代替。因此,我们有必要对其在现代教育中的应用有一个全面认识。下面对信息技术在现代教学中的应用谈谈自己的认识。
  一、现代信息技术在现代教学中的作用
  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育,弥补了传统教育的不足,改变了传统的知识存储、传播和提取方式,引起了教育新的变革。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和多媒体化的信息技术给现代教学带来了生机和活力。与信息技术一样,教学也是一种手段,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结果也仍然是一种手段,使用这一手段的目的,是充分利用现代信息技术的优势,促使教学任务的更好完成,达到素质教育的目标。显然,这种整合模式,应该成为学生获取信息、探索问题、合作学习、解决问题和构建知识的认知工具。
  1.教学演示
  这是信息技术与教学整合的最初形式,也是最基本的层次。教师可利用教学软件或多媒体素材,编写自己的演示文稿或多媒体教学课件,以便清楚地说明讲解结构,形象地演示教学的内容,或用图表、动画、影片等展示动态的变化过程和理论模型等等。信息技术与教学的整合,可以使计算机代替粉笔、黑板等传统教学媒体,实现传统模式无法实现的教学功能。通过信息技术在课堂教学中的有机整合,学生跃跃欲试,兴趣盎然,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充分发挥多种感官功能,动耳听,动眼看,动脑想,动口说,为学生提供自我表现的机会和空间,让课堂充满活跃的学习氛围。
  2.主体交流
  教学过程是师生之间、学生之间互动的交流过程,通过互联网、局域网的硬件环境,实现师生之间、学生之间的专题质疑、问题研讨、个别辅导和感情交流,以及师生与外校外地的链接,达到快速、优质、高效的目的,实现知识获取和能力训练的最优效益。这种整合模式可以实现个别辅导式的教学,既能代替教师的部分职能,如出题、评定等,还能较好地实现因材施教,解决因主体个别差异导致的质量失衡问题,能更有效地提高学生学习的投入性、自觉性。
  3.研究学习
  新的课程标准强调要通过课程改革,加强学生基本素质的培养,通过规范的课程教学,把学生培养成为学会生存、懂得知识、掌握本领、发展能力的四有人才。研究性学习正是课程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根据学科内容利用多媒体将需要呈现的课程内容,以多媒体、超文本、友好交互方式进行集成、加工处理转化成为数字化学习资源,同时根据教学需要,创设一定的情景,让学生在这些情景中探究、发现,这极利于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理解和学习能力的提高。
  4.构建新知
  信息技术可以成为新知识构建的载体,因为它与教学整合时,能培养学生的信息加工能力、信息分析能力和思维的流畅表达能力。这种整合强调学生在对大量信息进行快速提取时,进行重新整理、优化组合和加工运用,因而能将大量知识进行内化,变成自己的东西。
  信息技术与教学的融合为现代化教学提供了广阔的活动天地,对深化课程改革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发挥起着重要作用。教师只有充分认识到这一点,树立正确的观念并主动学习和应用现代化教育手段,才能更好地促进教育现代化,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
  二、现代教育技术应与传统媒体相结合
  现代教育技术以现代信息技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数字音像技术、卫星广播技术、虚拟现实技术、人工智能技术等)的开发、应用为核心,但不是只将其作为应用研究的对象,而忽视或抛弃了对传统媒体(黑板、挂图、标本、模型)的应用与开发。现代教育技术是以一切教与学资源(包括传统煤体和现代信息技术)为研究对象的。“技术”的涵义是指有形的物化技术和无形的智能技术的总和,教育技术不仅包括视听媒体、计算机、网络等硬件及其软件,还包括设计、开发、应用、管理和评价学习资源和过程的一切方法和理论。所以说,“运用现代教育技术”是指运用现代媒体进行教学,也指运用系统方法设计课堂教学过程、开发教学策略、构建教学模式等等。现代教育技术必须紧紧围绕素质教育这个中心。我国当前的教育改革绝不仅仅是教育内容和手段的改革,它是教育观念和教育模式的根本变革。现代教育技术若要实现优化教与学的最终目标,就必须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心,探索构建“创造教育”的新模式。我们对“教”的改革是改变教师在课堂中的主宰地位,变教师对学生的直接灌输为“学生进行意义建构,教师进行指导和促进”的学习过程,而不是抛弃它。
  除了加强现代信息技术和现代教育技术的理论研究,构建科学的理论体系以外,加强研究方法的研究与应用至关重要。我们还应该关注教学的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应用创新,数字校园与学习环境建设,未来课堂辅助教学之工具,教与学的最终效果不只取决于技术的高低,关键是合理的教学设计、适当的教学方法、有效的组织、内容与资源的合理安排、师生的互动以及现代信息技术和教育技术运用的巧妙结合。促进学生主动学习,创造合理、生动的情景。
  现代教育技术是一个具有特定意义的概念,既然现代教育技术被提出,并被应用于教育教学,就应该被予以深刻的含义、准确的定位和充分的理解。而且在信息技术环境下,现代教育技术不仅吸纳了全新的现代教育思想和现代教育教学理念,在对现代教育技术的学习理论描述中还添加了“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广大的教育工作者正在利用信息技术构造一个更网络化、数字化和智能化的现代教学环境,现代教学平台将在信息技术环境中架起。届时,所有的教育教学资源将得到沟通,并会酝酿出新的教育教学规律。因而,在信息技术环境下,广大教育工作者不仅要掌握现代的信息技术手段,丰富自身的信息素养,还要用全新的教育教学观念和理论来审视自身的现代教育技术观念。
  总之,教学过程实质上是信息的产生、选择、存储、传输、转换、分配的过程,而信息技术正是用上述一系列过程的各种先进技术,包括电子技术、多媒体技术、计算机网络技术等等,现代教育媒体被引入教育领域,大大提高了信息处理即教学效率。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教育媒体要由仅仅作为教师演示和讲解用的辅助工具转变为指导学生学习和交流的认知工具和情感激励工具。媒体不应是传递教学刺激的载体,更重要的是教师创设情景、激发和维持学生动机,引导学生,帮助学生探索知识,延伸自己潜能的工具,即体现了现代教育技术在教育教学中的四类用途——指导、探索、应用和交流。
  参考文献:
  [1]何克抗.信息技术与课程深层次整合理论[M].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8.
  [2]郭绍青.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J].电化教育研究,2002(7).
  (作者单位:连云港工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
其他文献
建立科学的评价体系事关学术兴替、科技强弱,必须正本清源、切实回归学术初心,真正从学术本质出发,认清学术使命,科学客观评判学术质量。
摘 要:现阶段职高生身体素质和身体机能大幅下降,需要我们体育工作者认真分析和反思。本文通过对职业学校调查研究,发现学生体质存在的问题,提出职业高中体育教学的思考。  关键词:职高生 体质现状 体质健康 体育锻炼  根据教育部、科技部等部委组织的数次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报告显示,学生耐力、速度、爆发力、力量持续下降,超重与肥胖检出率不断增加,视力不良检出率居高不下。他们不良的身体素质将无法适应未来工
本文总结一些数控实训安全保障方法,供学生或同行参考。  一、师生共同强化安全责任  无论是对学生还是实训老师,安全责任都应放在首位。在实训教学中,师生都应严格遵守数控机床安全操作规程,把安全教育贯穿于实训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包括每一个实训课题、每一个操作机床的人。特别是对于少数平时学习态度不够端正、有些自由散漫的学生,实训中要特别对其进行耐心细致的安全教育,方可上岗操作  机床。  下面以FANUC
本文利用Pspice9.2仿真软件,对ERT信号处理电路进行了仿真,通过对仿真参数的优化,浅析了对电路产生主要影响的参数应如何选取,归纳出优化电路的一般性建议。
档案保管工作是指根据档案的成分和状况,所采取的存放和安全防护措施,是在掌握档案制成材料的损坏原因的基础上,采取科学的方法保护档案的一项专门性、技术性工作。  档案保管工作是新时期档案工作者的一项重要工作,其目的是最大限度地延长档案的寿命,解决安全留存的要求和档案可能损坏之间的尖锐矛盾,尽力把更多有价值的信息留给未来。  档案库房  档案库房建筑为档案保护提供了最基本的物质条件,库房建筑的好坏将直接
1963年珠江流域受旱成灾面积均近50年一遇,受旱时间长、范围广、旱情重,是历史上罕见的大旱年。珠江流域内大部分地区春季雨量较常年偏小50%以上,年雨最侧偏小20%左右,由此造成全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