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逆、引、喻、释、比、问、记

来源 :语数外学习·高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aoping68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好的开头一要明。要一下子让读者知道你要说什么。也就是让读者了解你的论点或论题;二要美,只有美,才能达到吸引读者的目的,文章开头的美,主要指技巧美,如“设悬念”“用典故”“引名言”“摆问题”“亮靶子”“反弹法”等等;三要简,简洁是明朗的保证,入题要快,千万不能太罗嗦了。
  下面介绍一些好的开头方法。这些好的开头,我们把它概括为八个字:顺、逆、引、喻、释、比、问、记。
  
  1 顺
  
  直截了当地提出自己的观点。
  [例1]宽容是一种美德,是一种人的胆量与豁达的真实体现……它让我们学会生活、学会接物待人,看到人世间的美好与瑰丽……
  [例2]纪念是内心情感的涌动,但又不是感情的无节制挥霍;纪念需要行动来升华,但又需要理性的引导。
  真正的纪念是心灵的回响,是历史的回音;它审视过去,启迪未来……
  [启示]这种开头的好处是开宗明义,简洁平实。
  
  2 逆
  
  欲擒故纵法,先论他端,笔锋一转,亮出自己观点。
  [例1]死节固然是一种人生的境界,它昭示一种人生节操,为正义而死,为灵魂不受煎熬而死,死得伟然而坦荡。当我们为他们的壮怀豪情而心存敬意时,我们也会静下心来想一想,忍隐苟活就是一种灵魂的背叛。就是毫无节操、人格殆尽的卑微行径吗?不。我要说:为兑现生命的最初诺言,为实现心中那一夙愿,忍辱不失为一种上明之举。
  [例2]人们常用“得寸进尺”比喻十分贪婪,欲望没有止境。明显贬义。而我却不这样理解。
  不知满足地追求单纯的物质享受是不对的,其结果多半适得其反。但得寸进尺并不单指物质上的贪婪,它的主要含义应该是一种可贵的积极向上精神,一种不满现状,不满以往而不断进取创新的精神,这往往是人类发展的原动力。
  [启示]这种开头方法一般用于有新意的观点的文章,它的好处是既可巧出新意,又可避免偏颇。
  
  3 引
  
  引名言开头,可以表明自己的主观态度,也可以用名言作为论点论据。
  [例1]一曲幽径,蜿蜒曲折中不忘留一点空白,让人遐思空白背后“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的风景旖旎。
  一波微澜,波涛汹涌之后不忘留一点空白,使人神游“星垂平野阔,月涌大江流”的雄浑壮阔、l心潮澎湃的风景奇丽。
  一片诗词,缠绵悱恻之间不忘留一点空白,让人品味空白之后的一声长啸,引“乱石穿空,惊涛拍岸,卷起千堆雪”的诗情到碧霄。
  一方净土,沉默不言中不忘留一点空白,为人们渲染出一幅“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奇观。
  蓝天,留下了空白,才有了“纤云弄巧、飞星传恨”的波澜;历史,因你留下了空白,才会有青冢空留,遐思不断。
  [例2]人是有感情的,正如古语所说的:“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故而,在认知事物时便不自觉地附着了浓浓的个人情感。于是有了“情人眼里出西施”的缠绵,“感时花溅泪”的悲戚。
  [启示]这种开头方法的好处是加强论述的权威性,先声夺人,也可为文章的展开埋下伏笔。
  
  4 喻
  
  用比喻开篇,入题迅速,常富有思辨色彩,令人耳目一新。
  [例1]理智和情感是人类生活中的两只脚印,人类在认知事物的道路上的每一次成长都和他们的理智和情感有关。
  [例2]l心是门,为你打开一道前往求知世界的入口;心是路,为你指引一条通往成功的道路;心是飞筝,带你翱翔无垠的天际。
  如果心是门,那么钥匙在你的手中,明天的世界由你来选择;如果心是路,那么道路在你的脚下,通往何方任你掌握;如果心是风筝,那么线握在你的手中,飞翔的天空由你随心所欲。
  只要做好你心灵的守望者,不要让世俗卑劣将你污染,就能给心灵一个真实的选择。
  [启示]这种开头方法的好处是能够使复杂的道理简单化,使抽象的事物形象化,借助形象说理,生动活泼,增强吸引力,读者能够比较容易地掌握作者所要阐明的观点。
  
  5 释
  
  阐释题目含义人题,引出自己观点。
  [例1]“习惯”一词可谓尽人皆知。小至个人、家庭、村落,大至民族、国家,都有各自的习惯。习,常习也;常习则惯,惯则成自然。自然之理当然无可厚非,对自然之理倘要怀疑甚至于否定,那么,被斥为“异端邪说”,也是顺乎天理人情的了。囿于既定之规,于是就沉默。生活于“雷池”禁区之内不敢越出半步,于是几百年几千年,不再创新,不再奋进。这种消极的落后的习惯已成为阻碍华夏进步、中华振兴的阻力。
  [例2]习惯,就是多年形成的行为特点或倾向。
  中国人的习惯可不少,既包括行为上的习惯,又包括思想上的习惯。比如说,我们曾习惯于凭本供应副食品,习惯于东西不涨价,习惯于在长工资、升级时论资排辈,习惯于按领导下达的指令去生产商品……
  [启示]这种开头方法的好处是通过诠释概念来挖掘其深意,明确论述的方向。
  
  6 比
  
  通过对比来阐明事理。
  [例1]有时候,感情是一剂善变的药,融在爱人的酒杯中,苦涩也终能品出甘润;有时候,感情是一把双刃剑,握在敌人的手里,纵使轻轻挥下也觉伤痕累累。
  亲近的人是水啊,即无芬芳之味也能汩汩地润泽心头:厌弃的人是火啊,便有荧荧之光也怕被灼伤了双手。
  [例2]一位孔繁森,光芒四射,人们提起他的名字,总是与伟大、光明、进步联系在一起。
  一位王宝森,臭名昭著,人们提起他的名字,总是与贪婪、黑暗、丑陋联系在一起。
  两个人都走完了人生。但一个永存,一个早已被人唾弃。
  人生的价值,在两人的鲜明对比中,不是已经显现出采了吗?
  [启示]这种开头方法的好处是通过对比,能够使作者所要表达的观点更加鲜明,爱憎喜恶的感情更加突出,帮助人们判断是非曲直,从而有力地支持论点。
  
  7 问
  
  通过自问自答或由精彩深刻的疑问入题,引出观点或引入议论或启人深思。
  [例1]天行健,宇宙的选择。
  博大有容,海洋的选择。
  那么。什么是心灵的选择呢?
  大写的人,必有伟大的精神。心灵的选择,择一颗博大的l心,可爱天下之善;择一颗赤诚的心,可结天下之友;择一颗专一的心,可治天下之学;择一颗宁静的心,可悟天下之理;择一颗恒久的心,可善天下之事。
  [例2]从年少时起,我的心中就有这样的疑惑:
  为什么你说:“杀了夏明翰,自有后来人?”
  为什么你说:“国破尚如此,我何惜此头!”
  为什么你说:“为了免除一下代的苦难,我愿,愿把牢底坐穿!”
  我疑惑地望着你们。你们却不回答我,只是无言的望着远方。
  是为了心中那个虽九死也无悔的追求吗?是为了那个你永不言弃的梦想吗?
  [启示]这种开头方法的好处是能够激发读者的思考。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发人深思。
  
  8 记
  
  摆出问题或者论据先行。
  [例1]不知何时,在充满生气与活力的校园中,一度兴起了“孤独”热。于是,再不见三五成群欢笑而过的人群,到处是低头沉思孤独徘徊的身影。就连白色的文化衫上,也印上了“别理我,烦着呢”……
  诸位“孤独的朋友”。你恐怕不懂得真正的孤独,否则,你就不会脱离火热的生活而去作茧自缚了。
  [例2]英国哲学家罗素来中国讲学的时候,给听讲的莘莘学子出了一道题:2+2=?一时间,全场寂静,满座哑然。
  其实,这本是一道连小学生也能回答的问题,但听众们万料不到答案会如此简单,所以竟无一人作答。人们迷信权威,往往丧失自我主张,肩膀上要长着自己的脑袋,放开眼光,运用脑髓,自己来想。
  [启示]这种开头方法的好处是生动活泼,吸引读者。
其他文献
题画诗,是中国画与诗歌联姻的产物,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题画诗把无声的画和有声的诗巧妙地融为一体,从而使画意与诗情相映成趣,相得益彰。题画诗的鉴赏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运用想像,再现画面。题画诗的共同特点往往是将静止的画面写得活灵活现,写得画中之物如在目前,让即使没见过画的人也能想像得到画面的图景,诗与画交相辉映。如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其一):“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
期刊
尽管表达技巧这一概念很宽泛,古诗涉及的表达技巧又多又杂,但只要我们把主要的表达技巧进行分类整理,并一举例讲析,就会很快掌握其思考角度和答题要领。  在诗歌鉴赏中。对于表达技巧,我们主要掌握其表达方式、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方式这四个方面的技巧就行了。现分类整理如下:    一、表达方式    主要有叙述、议论、抒情、描写和说明五种,古诗鉴赏考查的重点是抒情和描写。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期刊
漆黑的屏障将万物笼罩,黄昏的来,临预示着新一天的结束,几缕炊烟,百种鸟鸣,回荡空中。曾几何时,我习惯了一个人在夜里静静的品位夜的独特。  灯光装满了整个屋子,翻出珍视已久的泛黄日记本。大概是为了最初那份渴盼的梦想而静坐于桌旁,苦思冥想。即使没有任何结果,那累积的情绪得到释放,仿佛也是一件快事。漫漫静夜,脱去世事的尘杂,几点繁星,窥视着我微妙的心绪。我也特爱一个人静静地坐在电视机旁,随剧中人物时悲时
期刊
今年湖北省高考语文卷第22题,在不少考生眼中是一道非常容易的题,但据阅卷点最后统计,本题我省人均分数是2,2分,这一结果大大出乎考生的意料。本人参加了今年高考阅卷工作,评阅的正是这道题,对考生的失误深感惋惜。本文拟对考生的失误作点简析。    一、试题回放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学校拟编辑出版诗歌征文集。现有两个备选书名《献给母亲的歌》和《山河岁月欢乐颂》,你喜欢哪一个,请写下你喜欢的书
期刊
成语在句子中的作用相当于实词,所以成语也具有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的性质与特点。如果对成语的词性把握不清,往往会犯语法错误。    一、名词性成语的误用    [例1]想用化妆品使自己更加花容月貌,谁知脸上却长出一大片小痘痘,  [例2]有人通过散布奇谈怪论的谣言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但最终只是招来人们的嘲笑罢了。  [简析]例1中的“花容月貌”指如花似月的容貌,形容女子美貌,是名词性短语,它不能
期刊
半命题作文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命前半部分,如《____伴我行》、《____的遐想》;二是命中间部分,如《有一种____叫成功》、《将____进行到底》;三是命后半部分,如《想起____》、《生活需要____》。无论哪一种形式。需要填充的部分恰好是文章的核心,也是意旨所在,是时空与场景的定位。因而如何填,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2009年湖北高考作文阅卷过程中,我却发现不少同学在作文拟题时出现偏差,造
期刊
“主题读写”栏目开设已经一年。对照2009年各地高考阅读和作文题,栏目对热点的把握和主题的划分是卓然有效的。其中黄德灿老师用近七千字的篇幅全面“读写‘善良’”,与宁夏海南两省作文题不谋而合,这绝对不只是一种巧合。新一轮各主题将更直面社会热点,关注成长困惑,引领大家以独特视角切入生活,思考人生。    美文欣赏    月,阙也  张晓风  “月,阙也”,那是一本两千年前的文学专著的解释。阙,就是“缺
期刊
大家都说背书很辛苦,现在我教给大家一种简单却又极其有效的方法——思维导图背诵法。  用思维导图背诵课文,可分成三个步骤。下面我们就以《鹊桥仙》为例,给出运用思维导图背诵课文的方法。  第一步为制作思维导图。  首先结合课文,从整体上把握该思维导圈的布局,弄清图中每个区域和课文段落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鹊桥仙》中作者秦观将画龙点睛的议论与优美的形象、深沉的情感结合起来,起伏跌宕地讴歌了人间美好的爱
期刊
半命题作文。是一种补充式命题。有时要我们补充的是定语,有时是状语,有时是补语,有时是宾语,有时是谓语,有时是主语。也就是说,各种句子成分都可能要我们补充。  自恢复高考制度30多年来,高考一直没有用半命题的形式出过作文题。2009年,湖北卷、福建卷首次使用了这种形式,引起全国广大考生的高度关注。  半命题作文,需要我们补上空缺的成分。补的过程,实际上就是审题的过程。应该怎样审题呢?我们结合湖北卷和
期刊
我约请了几位平时对语文学习颇有想法的同学,结合他们的亲身体会,谈谈文言文应考的经验。这些同学谈的内容都是有感而发,言之有据,有的还比较深刻独到,我撮其精要,整理成此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表微 (清)彭绍升    沈忠伯馆于上津桥程氏,司出纳无苟,与人交,诺必诚,行不蹈非礼。予友汪大绅,亦授徒程氏,见而异之,曰:“子性耶?亦习而安之耶?”  曰:“吾尝闻教于黄先生若木矣。始吾贫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