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维导图背诵法

来源 :语数外学习·高考语文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zengyuzhu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家都说背书很辛苦,现在我教给大家一种简单却又极其有效的方法——思维导图背诵法。
  用思维导图背诵课文,可分成三个步骤。下面我们就以《鹊桥仙》为例,给出运用思维导图背诵课文的方法。
  第一步为制作思维导图。
  首先结合课文,从整体上把握该思维导圈的布局,弄清图中每个区域和课文段落之间的对应关系。
  在《鹊桥仙》中作者秦观将画龙点睛的议论与优美的形象、深沉的情感结合起来,起伏跌宕地讴歌了人间美好的爱情,易产生共鸣,提升人的认识,取得了极好的艺术效果。在他的精心提炼和巧妙构思下,古老的题材迸发出耀眼的思想火花。
  本图提取“短暂与永恒”作为思维导图的中心主题。并根据文体、课文的内容与文学史上的爱情名句等三方面从景、情、议的角度列出主要分支。以此向外延伸第二级、第三级。它的好处就是将大量的未定信息具体化、综合化。
  在“景”中,抓住典型景物,添加一些你认为重要的关键词。“纤云弄巧”为牛郎织女每年一度的聚会渲染气氛。“银汉、飞星”写牛郎织女渡河赴会的情景,说明他们难得见面,却心心相印、息息相通。而“金风玉露”显示在那清凉的秋风白露中,他们对诉衷肠。互吐心音,是那样富有诗情画意!这岂不远远胜过尘世间那些长相厮守却貌合神离的夫妻?
  在“情”中。从上下阕中分别找出反映他们相会前、相会时、临别前心情的词语。“传恨、如梦、忍顾”这些关键词具有丰富的含义。可以想象到他们在七月七相会是非常幸福的,也是非常遗憾的。他们那种临别前的情状令人心碎。
  在“议”中。抓住一与无数、久长与朝暮理清作者的思维过程。牛郎与织女每年只能相会一次,真可谓太短了。但作者不在乎相会时间的短暂,只在乎两情久长永恒这种真诚热烈、高尚纯真的爱。“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将朝夕相处的世俗爱情观升华到一种更为崇高的精神境界。从而让我们渐渐地掌握课文,提高记忆能力。
  以下是《鹊桥仙》的思维导图:
  第二步为联想情景。
  


  从上面思维导图来看这首词具有情、景、理交融的特点。制图后即可观察图中的关键词。最后沿着曲线来移动视线,在脑海中复现课文的全貌,尽快进入左、右脑并用的状态。在脑海中浮现这个框架并逐渐细化,从整体上把握这个图形。然后训练自己的想象力。最后当你闭上眼睛时能比较清晰地浮现出这幅图像时,这一步就完成了。如:渴望厮守是人之常情,既然他们难舍难分,这么痛苦,为什么作者说“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呢”?“人间无数”是定语。超出人间无数的什么?又如:“金风玉露”喻指秋天。说“秋风白露”,也很明白,而用了“金”和“玉”,你感觉怎样?时间是短暂的,用自己的话想象他们分离时有什么要说的?秦观认为他们会说什么?
  关键词或短语集中了丰富而特殊的联想,一经触发,即能令人回想起相关情景。注意:这个过程就是在训练你的右脑!
  第三步是复述思维导图。
  它能让我们迅速地回顾、思考已阅读的内容,而不必再重新一点点看。
  我们一边回想图像,一边发出声音来尝试背诵课文,背不下来时可以看看思维导图。
  大家在背诵时要注意把这幅思维导图放在心中,要联系上下旬,将思维导图连成一个意思,以帮助我们快速记忆。看着思维导图,先流利地复述课文。经过多次复述课文,对思维导图较为熟悉后,记忆便是水到渠成的事。当背得一字不差时,便大功告成了!
  上述三个步骤可以互相交叉和反复进行。短课文一般经过几个来回就能背诵下来。对于特别长的课文,要遵循“总体把握,局部突破”的原则。可以把各个局部先背下来。然后贯通背诵。
  【相关链接】
  
  鹊桥仙 秦观
  纤云弄巧,飞星传恨,银汉迢迢暗度。
  金风玉露一相逢,便胜却人间无数。
  柔情似水,佳期如梦,忍顾鹊桥归路。
  两情若是久长时,又岂在朝朝暮暮!蝴蝶飞舞诗意妙曼
  花蝶俱不息。红索还相乱。(温子舁《咏花蝶》)
  花在春风中摇曳、飘坠,翩翩白蝴蝶左顾右盼,在花枝间翻飞、穿行,一片莹莹纷扬的白,向着一片漾漾燃动的红!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蜒款款飞。(杜甫《曲江二首》)
  蛱蝶、蜻蜓,在明媚的春光中自由自在地穿花、点水,多么恬静、多么自由、多么美好的境界啊!
  留连戏蝶时时舞,自在娇莺恰恰啼。(杜甫《江畔独步寻花》)
  那成群结对的蝴蝶在繁茂花朵之间,上下翻飞,黄莺阵阵,将沉醉在花丛的诗人唤醒。
  蜂蝶纷纷过墙去,却疑春色在邻家。(王驾的《春睛》)
  望着“纷纷过墙去”的蜂蝶,满怀惜春之情的诗人,刹那间产生一种奇妙地联想:“春色会不会就在邻家?”。
  儿童疾走追黄蝶,飞入菜花无处寻。(杨万里《宿新市徐公店》)
  蝴蝶一闪身飞进了菜花丛中,金黄的油菜花与黄灿灿的蝴蝶,融为一体,满眼的金黄难住了天真的儿童。分不清哪是菜花哪是蝴蝶!
  蝴蝶双双人菜花,日长无客到田家。(范成大《晚春田园杂兴十二绝》)
  在万紫千红,莺啼燕啭的明媚春光中,诗人捕捉了蝴蝶穿菜花的镜头入画。
其他文献
意象是组成诗歌的最小单位,本无情感色彩的客观事物,一进入诗歌作品就会烙上作者的主观情绪,这样一来,普通的物象就成了诗歌意象。若干意象照一定的审美理想组织在一起,就能构成一个大的完整的艺术境界,这就是我们所说的意境。意境是诗歌中的自然、生活图画(景、物、人、事)与作者的思想情感(情、思)两相交融的产物。  意象有其较强的文化色彩,同学们在解读意象的时候,有必要了解其历经千百年之久而积淀下来的较稳固的
期刊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各组词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  A.叨扰(dāo)  刨床(pá0)  一抔土(póu)  矫揉造作(jiǎo)  B,配给(jǐ) 阐明(chǎn)  露马脚(lù) 汗流浃背(jiá)  C.辟谣(pì) 解剖(pōu)  压轴戏(zhòu) 忧心忡忡(chōng)  D.症结(zhèng) 炮烙(páo)  唱片儿(piàn) 纵横捭阖(b
期刊
一、材料作文的审题    方法一 抓关键词句。关键词句往往是文眼,它蕴含着材料的主旨,应抓住这些词句,把它作为审题立意的突破口。  例如2009年全国卷I作文题(材料见第36面第1-4自然段)  该材料的关键句就是末尾处青蛙和仙鹤的感慨,找准这些关键句,也就切准了材料的主旨。所以本题的立意可以从两个评论人手。从青蛙的评论中我们可以提炼出观点:要发展特长,学会扬长避短,实现理想要结合自己的实际,盲目
期刊
题画诗,是中国画与诗歌联姻的产物,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题画诗把无声的画和有声的诗巧妙地融为一体,从而使画意与诗情相映成趣,相得益彰。题画诗的鉴赏要注意以下两点:  一是运用想像,再现画面。题画诗的共同特点往往是将静止的画面写得活灵活现,写得画中之物如在目前,让即使没见过画的人也能想像得到画面的图景,诗与画交相辉映。如苏轼《惠崇春江晚景》(其一):“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
期刊
尽管表达技巧这一概念很宽泛,古诗涉及的表达技巧又多又杂,但只要我们把主要的表达技巧进行分类整理,并一举例讲析,就会很快掌握其思考角度和答题要领。  在诗歌鉴赏中。对于表达技巧,我们主要掌握其表达方式、抒情方式、表现手法和修辞方式这四个方面的技巧就行了。现分类整理如下:    一、表达方式    主要有叙述、议论、抒情、描写和说明五种,古诗鉴赏考查的重点是抒情和描写。  抒情可分为直接抒情和间接抒情
期刊
漆黑的屏障将万物笼罩,黄昏的来,临预示着新一天的结束,几缕炊烟,百种鸟鸣,回荡空中。曾几何时,我习惯了一个人在夜里静静的品位夜的独特。  灯光装满了整个屋子,翻出珍视已久的泛黄日记本。大概是为了最初那份渴盼的梦想而静坐于桌旁,苦思冥想。即使没有任何结果,那累积的情绪得到释放,仿佛也是一件快事。漫漫静夜,脱去世事的尘杂,几点繁星,窥视着我微妙的心绪。我也特爱一个人静静地坐在电视机旁,随剧中人物时悲时
期刊
今年湖北省高考语文卷第22题,在不少考生眼中是一道非常容易的题,但据阅卷点最后统计,本题我省人均分数是2,2分,这一结果大大出乎考生的意料。本人参加了今年高考阅卷工作,评阅的正是这道题,对考生的失误深感惋惜。本文拟对考生的失误作点简析。    一、试题回放    为庆祝新中国成立60周年,学校拟编辑出版诗歌征文集。现有两个备选书名《献给母亲的歌》和《山河岁月欢乐颂》,你喜欢哪一个,请写下你喜欢的书
期刊
成语在句子中的作用相当于实词,所以成语也具有名词、动词、形容词等的性质与特点。如果对成语的词性把握不清,往往会犯语法错误。    一、名词性成语的误用    [例1]想用化妆品使自己更加花容月貌,谁知脸上却长出一大片小痘痘,  [例2]有人通过散布奇谈怪论的谣言来达到其不可告人的目的,但最终只是招来人们的嘲笑罢了。  [简析]例1中的“花容月貌”指如花似月的容貌,形容女子美貌,是名词性短语,它不能
期刊
半命题作文主要有三种形式:一是命前半部分,如《____伴我行》、《____的遐想》;二是命中间部分,如《有一种____叫成功》、《将____进行到底》;三是命后半部分,如《想起____》、《生活需要____》。无论哪一种形式。需要填充的部分恰好是文章的核心,也是意旨所在,是时空与场景的定位。因而如何填,就显得尤为重要。然而在2009年湖北高考作文阅卷过程中,我却发现不少同学在作文拟题时出现偏差,造
期刊
“主题读写”栏目开设已经一年。对照2009年各地高考阅读和作文题,栏目对热点的把握和主题的划分是卓然有效的。其中黄德灿老师用近七千字的篇幅全面“读写‘善良’”,与宁夏海南两省作文题不谋而合,这绝对不只是一种巧合。新一轮各主题将更直面社会热点,关注成长困惑,引领大家以独特视角切入生活,思考人生。    美文欣赏    月,阙也  张晓风  “月,阙也”,那是一本两千年前的文学专著的解释。阙,就是“缺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