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提高初中物理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来源 :中学物理·初中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engboy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课程理念下的物理教学,要求以学论教,教是为了促进学.让学生动起来,让课堂活起来,让效果好起来,这是初中物理教学所追求的目标.高效率的课堂给教学带来了活力和生机.但如何在教学中体现新的理念,建设有效的课堂教学,提高物理教学的有效性,是每一位物理教师必须面对的问题.下面谈谈在初中物理教学中采取的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一些方法.
  1重视物理课堂教学的导入是提高教学有效性的“前奏”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等于成功的一半”.良好的导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扣住学生的心弦,使学生为新课的学习作好精神的准备,还能设疑激趣,为新课的展开创设生动活泼的学习情境,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例1“光的反射”导入:在黑板上画一个靶子,让一个学生用激光手电向靶子射击,靶子很快被击中,教师:运用了什么物理知识?学生:光的直线传播.教师增加游戏难度,在讲台上放一面镜子,让学生通过镜子射击靶子,结果学生怎么也射不到靶子.学生的兴趣被激起,几位同学主动要求上来试试,结果败落而归.教师:怎样才能又准又快地射到靶子呢?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同学们就能很快地射到靶子了.
  例2“压强”的导入:利用“模拟钉床”导入新课,让学生先观察,把充满水的气球放在几枚铁钉上,气球破了,再把另一只同样充满水的气球放在钉床上,气球安然无事(如图1所示).学生感到奇怪,急不可待地想知道为什么,学习的欲望被强烈地调动起来.
  2重视学生的自主学习,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自主学习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获得知识的过程,是学生真正成为主体的学习.新课程倡导学生在物理学习中要让学生学会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进而自主地开展实验、观察、思考、想象,创造等一系列活动,让学生从“学会”到“会学”,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过程的主人.
  例3“温度计”的教学.教师可为学生设计如下问题:(1)温度:你知道什么是温度吗?(2)温度计的原理是什么?(3)摄氏温度是如何规定的?(4)你知道常用的温度计有几种吗?(5)调查海南省春天的温度大约是多少?让学生在课前预先浏览,使学生有足够的时间通过自学搜集资料.
   在教学时,温度的概念主要是学生通过阅读课本,查阅相关资料来认识温度和温度的单位.温度计的原理及构造,教师可安排学生分组探究温度计的工作原理,每组给学生准备:在烧瓶里装满染成红色的酒精,用玻璃管插入橡皮塞塞住烧瓶,制成简易温度计;让学生把简易温度计分别放到热水和冷水中,观察到什么现象,让学生自己总结“热胀冷缩”原理.教师:根据液体的热胀冷缩原理能否制作一个测温装置?学生分组讨论,发表自己的见解,师生总结出温度计的测量原理.教师:能否用此装置测量液体的温度,你认为它有哪些缺点?如何改进?让学生分组讨论回答.之后学生对照实验温度计,描述温度计的构造.正确使用温度计是本节的另一重点,教学时可通过学生动手实验,阅读教材、互相讨论,总结出如何正确使用的方法:(1)让学生用温度计测出烧杯中热水的温度,并阅读课本中的“想想议议”,然后,教师利用多媒体投影温度计使用的正确或错误的方法,学生辩别、讨论,师生共同總结出正确使用温度计的方法.最后再安排一个学生实验:分别测量冷、热、温三种水的温度,要求先估测后测量,以巩固所学知识.在教学中,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充分发挥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有效地实现了知识的自主建构、提升了能力、发展了自我,这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关键.
  3重视物理知识的运用,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措施
  物理本身就是一门应用性很强的学科,物理新课程的理念之一是“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 物理知识来源于生活,回归于生活.教师应重视物理知识的应用,有效地指导学生利用所学的物理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培养学生的“科学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