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手辅助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围手术期疗效的对比

来源 :健康之路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inxu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对比使用手辅助腹腔镜技术以及传统开腹技术在乙状结肠癌治疗中的安全性及围手术期疗效。方法:分析2011年6月到2013年1月期间的120例于我院施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性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包括手辅助腔镜(HALS组)65例,开腹组55例,对两组手术的安全性及围手术期疗效疗效进行分析对比。结果:选用HLAS治疗的患者,手术均成功,与开腹组相比,手术时间、切缘与肿瘤距离及清扫淋巴结的数目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HLAS组中出血量与开腹组相比明显较少(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乙状结肠癌切除术中手辅助腔镜与开腹手术相比,近期根治效果相同,并具有安全、微创的优势。
  关键词:手辅助腹腔镜手术开腹手术乙状结肠癌治疗效果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7.126【中图分类号】R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1-8801(2014)07-0084-02
  随着腹腔镜技术的发展,全腹腔镜手术治疗结直肠癌已经逐步被接受。但是全腹腔镜手术由于没有手的触觉反馈,不能切除晚期肿瘤,加上对术者的技术要求比较高、学习曲线相对较长,因此。手辅助腹腔镜(HALS)从某种意义上来说。具有相对独特的优势。HALS在保留微创优势的同时,大大降低了一些标准腹腔镜手术的难度,使得先前腹腔镜下难以完成的复杂手术得以完成。而且提高了手术安全性、减少了手术时间,迅速推动了腹腔镜技术在腹部外科的发展[1]。据统计分析在乙状结肠癌的切除术中,HALS体现了较大的优势。本研究回顾性总结120例实施乙状结肠癌根治术患者的临床资料,对比在乙状结肠癌治疗中HALS和传统开腹技术的安全性及围手术期疗效。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择2011年6月到2013年1月我院结直肠外科采用HALS实施乙状结肠癌根治术65例(HALs组),其中男35例,女30例,平均年龄(58.6±13.6)岁,开腹施行乙状结肠癌根治术55例(开腹组),其中男30例,女25例,平均年龄(62.9±13.1)岁。所有患者术前均经纤维肠镜检查及病理切片确诊为乙状结肠癌。所有患者既往无腹部手术史,无严重肝硬化及门脉高压病史,术前肝功能Child-Pugh分级B级以上,无心、肺等重要脏器功能受损。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术前肝功指标、血糖及肿瘤分期等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手术方法。HALS组:患者取平卧分腿位,术者左手通过手辅助器进入腹腔,探查全腹腔脏器后,在手辅助下放置12mm Trocar两个,建立气腹。在腹腔镜下进行肿瘤切除,清扫区域淋巴结。在手辅助下用管状吻合器行重建消化道。
  开腹组:常规开腹手术原则清扫淋巴结及处理肠管。淋巴结清扫范围及吻合方式同HALS组。
  1.3统计方法。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之间进行表示,行X2检验。当P<0.05时,表示两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手术情况 选用HLAS治疗的患者,手术均成功,与开腹组相比,手术时间、切缘与肿瘤距离及清扫淋巴结的数目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HLAS组中出血量与开腹组相比明显较少(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见表1。
  表1HALS组和开腹组围手术期临床病理学指标比较(X±S)
  组数例数手术时间
  (min)术中出血量
  (ml)淋巴结数目
  (枚)近端切缘
  (cm)排气时间
  (d)术后住院
  天数(d)总住院天
  数(d)HALS组65116.8±36.061.8±36.414.8±4.94.4±1.52.1±1.28.6±2.416.3±5.1开腹组55124.5±34.5156.3±125.116.8+7.35.3±2.14.9±1.811.9±7.921.6±7.6T值3.447042.55905.01401.15504.99307.83107.7710P值>0.05<0.05<0.05>0.05<0.05<0.05<0.053讨论
  目前,结直肠癌的腹腔镜手术是近年来常用的微创外科手术,在全国各地已经普遍开展。并且掌握全腹腔镜技术仍具有一定的难度。而手辅助腹腔镜是在纯腹腔镜手术的基础上,通过手辅助器将主刀医师的手由腹壁小切口置入患者气腹内,协助超声刀等腔镜器械完成结直肠癌根治术[2]。手辅助技术是术者可以直接接触摸病灶,以及在常规腹腔镜手术中难以观察到的微小病变。它将腹腔镜微创技术和传统的开腹手术最大限度的结合,不仅继承了纯腹腔镜手术的优点[3],而且成功消除了其临床推广中“操作技术复杂、手术时间较长、学习曲线高、缺少触觉”等诸多障碍。
  在本研究中,HALS手术组中视野开阔,操作准确,术后恢复快,并发症少等优点,因此缩短了住院时间,费用较低。同时手术时,术者的手可置入腹腔,能及时处理术中突发的意外事件及出血等情况,避免了术中中转开腹手术的可能。对比两组清扫淋巴结的数目及肿瘤切缘,发现两组治疗效果基本相同,而HALS组的并发症明显比开腹组低,说明了HALS组手术的安全性。
  随后进行的多个临床对照研究分析发现,HALS进行结直肠手术明显比普通的全腹腔镜手术时间短,全腹腔镜手术时间为(189.6±15.1)min,而HLAS手术为(167.5±17.4)min,其两组时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中HALS组的手术时间为(116.8±36.0)min。
  研究证实,HALS作为一种新的微创手术方法,手辅助作为全腹腔镜手术的补充,与其相比有较多的优点,并且更容易掌握,在临床应用上有良好的前景。参考文献
  [1]孙振青,张建立,刘小雷.腹腔镜直肠癌根治术与传统根治术疗效的比较[J].中国临床医学,2008,15(5):646-647
  [2]中国抗癌协会大肠癌专业委员会腹腔镜外科学组,中华医学会外科分会腹腔镜与内镜外科学组.腹腔镜结肠直肠癌根治手术操作指南(2006版).外科理论与实践,2006,11(5):462-464
  [3]李国新,梁耀泽.腹腔镜结直肠癌手术应用及其评价[J].中国实用外科杂志,2010,30(3):186-190
  
其他文献
摘要:目的:探讨X线胸片与CT扫描在中央型肺癌诊断中的临床价值。方法:对我院收治的经病理证实为肺癌的98例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且均给予患者X线胸片检查及CT检查,对两种方式的诊断情况进行对比。结果:CT诊断符合率为91.84%,X线胸片诊断符合率为65.31%,两组患者比较具有显著性差异(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CT诊断对纵膈淋巴结肿大及肺门区肿块的显示清晰程度明显优于X线胸片(
期刊
摘要:目的:比较研究螺旋CT小肠造影和过去的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对小肠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选择2012年11月~2013年11月我院肿瘤科收治的小肠肿瘤45例患者分别进行螺旋CT小肠造影和传统气钡双重对比造影检查,比较其检查结果。结果:气钡双重造影检查敏感性为100%,准确度为85%,采用螺旋CT小肠造影检查敏感性为95%,准确性为91%,两者联合准确性为99%。结论:螺旋CT小肠造影和传统气钡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氟喹诺酮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方法:选取我院2012年1月-2014年1月260应用氟喹诺酮类药物后产生不良反应患者,对其医疗记录进行分析归纳。结果:氟喹诺酮类药物对皮肤道和消化系统所产生的不良反应比例较高,左氧氟沙星引发不良反应比例较高。结论:了解氟喹诺酮类药物应用后产生不良反应可能性,合理用药,防止不良反应出现。  关键词:氟喹诺酮类药物不良反应合理用药  Doi:10.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阴道助产技术的临床应用效果。方法:选择我院于2012年1月至2013年12月进行自然分娩的960例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两组,每组均为48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助产,观察组则使用气囊仿生助产法,比较临床效果。结果:采用气囊仿生助产的观察组,产妇出现会阴裂伤的发生率仅为3.75%,远低于采用常规助产组的11.67%。此外,观察组四个阶段的产程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并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社区预防及治疗对社区慢性高血压的治疗效果。方法:选取2011年1月-2013年6月间于我社区登记的238例高血压患者,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以及对照组,每组119例,对照组进给予相应的降压对症处理,而观察组予以健康教育、行为干预、药物治疗等个性化的治疗措施,并进行了跟踪随访,观察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两组患者的血压均较治疗前有明显的下降,但是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患者的血压控制情况更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足月妊娠胎膜早破干预时机对母儿的影响。方法:将250例讨足月妊娠胎膜早破患者按分娩时间分为三组,48h的60例为C组,统计各组产后新生儿收住院率、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新生儿肺炎率及各组产妇的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产后住院日。结果:三组产妇剖宫产率、产后出血量、产后住院日均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48 h 者,新生儿收住院率、胎儿宫内窘迫发生率、新生儿肺炎率明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
期刊
摘要:目的:探讨针对老年高血压患者,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贝那普利完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表现。方法:选取我院2011年12月—2013年12月老年高血压患者120例。通过随机数表法将所有高血压患者分为A1组(观察组 60例)与A2组(对照组 60例)。A2组:采用贝那普利进行治疗;A1组:采用硝苯地平控释片+贝那普利进行治疗,对比A1组与A2组高血压患者完成治疗后的临床效果表现。结果:A1组与A2组患
期刊
摘要:目的:观察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剖宫产同时剔除子宫肌瘤的产妇58例作为观察组,另选同期单纯行剖宫产术者60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产妇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量、胃肠道功能恢复时间、恶露持续时间、产后病率、产后42d子宫复旧例数。结果:观察组产妇手术时间明显较对照组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剖宫产同时行子宫肌瘤剔除术安全可行,不影响产妇产后康复。 
期刊
摘要:目的:了解氢氧化钙、甲醛甲酚、樟脑芬三种根管消毒材料在临床常见牙髓疾病治疗中根管消毒效果之间的差异,为临床提供参考。方法:常见牙髓疾病患牙共300颗,用双盲法随机分成三组,每100颗一组,分别为氢氧化钙、甲醛甲酚合剂、樟脑芬合剂进行根管消毒,观察临床效果。  关键词:根管消毒氢氧化钙甲醛甲酚樟脑芬  Doi:10.3969/j.issn.1671-8801.2014.07.130【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要:格列酮类药物(glitazones)在临床上又被称作为噻唑烷二酮类药物(thiazo-lidinediones,即TZD),该类药物能够针对糖尿病患者进行有效的治疗。通过了解其发展可知,格列酮类药物刚刚面世时,主要药物类型为曲格列酮(troglitazone),该药物在临床使用中被检测出对患者的肝产生严重副作用,因此停止推广;此后还有罗格列酮等药物分别上市。格列酮类药物在有效治疗患者的同时,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