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1新中基CP001”将于2012年11月7日兑付,而10月11日中诚信国际发布公告,将其发债主体*ST中基(000972.SZ)信用等级直降12级,从A级下调至CC级并同时列入可继续降级观察名单,以及下调“11新中基CP001”债项信用等级为B级并同时列入可继续降级观察名单。
资料显示,“11赛维CP001”和“11新中基CP001”这两支“垃圾债”的主承销商均是招商银行(600036.SH,03968.HK)。
根据“11新中基CP001”募集说明书,招商银行作为主承销商,该短融募集4亿元资金用于置换该公司的银行短期借款。
由于经营日益恶化,*ST中基评级被大幅下调至CC级,中投证券测算其短融估价收益率上升至18%左右,风险溢价明显。早在招商银行承销该“垃圾债”之前,*ST中基的营业收入就已经同比大幅减少49.24%,在公司经营出现明显问题的情况下,下调公司主体和债券评级只是时间问题。
招行主承垃圾债的妙算
与“11新中基CP001”类似,招行承销的另一短融券“11赛维CP001”2012年也被评级机构新世纪降级,此前新世纪发布评级调整公告称,将赛维主体评级下调至BBB+/负面并仍带有负面展望, 11赛维CP001债项评级下调至A-2。作为主承销商的招行为何连续两次承销“垃圾债”呢?
记者发现,招行如此“热衷”承销“垃圾债”不是偶然,而是与自身贷款风险有关。
*ST中基2011年度第一期短融券募集说明书披露,截至2011年6月末,招商银行向*ST中基提供一年短期贷款3000万元,招商银行乌鲁木齐分行向*ST中基授信5.5亿元,已使用额度为5.3亿元,但5.5亿元这笔授信并未披露贷款时限。另外,几家授信额度较大的银行包括建设银行(601939.SH,00939.HK)新疆分行7.1亿元、国家开发银行新疆分行3.3亿元、农业银行(601288.SH/01288.HK)新疆兵团分行2.8亿元等。
记者通过*ST中基2011年年报和相关公告发现,招行5.5亿元的授信或已用“11新中基CP001”募集的资金部分置换。
截至2011年12月31日,*ST中基前五名长期借款中并没有招行的身影,而较招行授信额度少的国开行、建行和农行均在名单之上。而在*ST中基2012年10月16日发布的关于在金融机构逾期贷款最新进展情况的公告显示,共有包括建行在内的三家银行总计5.26亿元逾期贷款余额尚未偿还,招行的5.3亿元贷款并不在列。这意味着,招行这笔5.3亿元的贷款已经收回。
但问题是,*ST中基如何迅速还清招行高达5.3亿元的贷款呢?公告显示,10月19日农业银行新疆建设兵团分行将*ST中基告上法庭,要求*ST中基破产重整,理由是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资不抵债,且明显缺乏偿债能力。但就是这样一家公司率先偿还了招行的贷款。
“11新中基CP001”募集资金用于置换银行贷款,但从披露的公告和年报来看,建行、农行和国开行等银行的贷款余额下降并不明显,唯有作为主承销商的招行5.3亿元贷款消失了,该募集资金或主要用于置换了主承销商的贷款。
而“11赛维CP01”4亿元募集资金的主要用途同样为置换银行贷款。据募集说明书披露,招行对赛维贷款余额13.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约6亿元,长期贷款约3亿元,其余为贸易融资和保证贷款。记者从赛维2012年8月公布的年报发现,截至2011年12月31日,招行对赛维的长期贷款已经提前收回1.5亿元,而其他银行的贷款偿清速度明显要慢于招行。由此可推断,作为主承销商的招行利用该短融券的募集资金收回了大部分不良贷款。
作为主承销商,冒着承销“垃圾债”的风险为清偿承销方贷款提供方便的不只招行一家。2011年,民生银行(600016.SH,01988.HK)承销的的三年期票据“11赛维MTN1”的债项评级也被下调为BBB+;而更早之前,恒丰银行则因承“11海龙CP01”并擅自变更募集资金用途偿还自身贷款被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谴责。
资料显示,“11赛维CP001”和“11新中基CP001”这两支“垃圾债”的主承销商均是招商银行(600036.SH,03968.HK)。
根据“11新中基CP001”募集说明书,招商银行作为主承销商,该短融募集4亿元资金用于置换该公司的银行短期借款。
由于经营日益恶化,*ST中基评级被大幅下调至CC级,中投证券测算其短融估价收益率上升至18%左右,风险溢价明显。早在招商银行承销该“垃圾债”之前,*ST中基的营业收入就已经同比大幅减少49.24%,在公司经营出现明显问题的情况下,下调公司主体和债券评级只是时间问题。
招行主承垃圾债的妙算
与“11新中基CP001”类似,招行承销的另一短融券“11赛维CP001”2012年也被评级机构新世纪降级,此前新世纪发布评级调整公告称,将赛维主体评级下调至BBB+/负面并仍带有负面展望, 11赛维CP001债项评级下调至A-2。作为主承销商的招行为何连续两次承销“垃圾债”呢?
记者发现,招行如此“热衷”承销“垃圾债”不是偶然,而是与自身贷款风险有关。
*ST中基2011年度第一期短融券募集说明书披露,截至2011年6月末,招商银行向*ST中基提供一年短期贷款3000万元,招商银行乌鲁木齐分行向*ST中基授信5.5亿元,已使用额度为5.3亿元,但5.5亿元这笔授信并未披露贷款时限。另外,几家授信额度较大的银行包括建设银行(601939.SH,00939.HK)新疆分行7.1亿元、国家开发银行新疆分行3.3亿元、农业银行(601288.SH/01288.HK)新疆兵团分行2.8亿元等。
记者通过*ST中基2011年年报和相关公告发现,招行5.5亿元的授信或已用“11新中基CP001”募集的资金部分置换。
截至2011年12月31日,*ST中基前五名长期借款中并没有招行的身影,而较招行授信额度少的国开行、建行和农行均在名单之上。而在*ST中基2012年10月16日发布的关于在金融机构逾期贷款最新进展情况的公告显示,共有包括建行在内的三家银行总计5.26亿元逾期贷款余额尚未偿还,招行的5.3亿元贷款并不在列。这意味着,招行这笔5.3亿元的贷款已经收回。
但问题是,*ST中基如何迅速还清招行高达5.3亿元的贷款呢?公告显示,10月19日农业银行新疆建设兵团分行将*ST中基告上法庭,要求*ST中基破产重整,理由是不能清偿到期债务,资不抵债,且明显缺乏偿债能力。但就是这样一家公司率先偿还了招行的贷款。
“11新中基CP001”募集资金用于置换银行贷款,但从披露的公告和年报来看,建行、农行和国开行等银行的贷款余额下降并不明显,唯有作为主承销商的招行5.3亿元贷款消失了,该募集资金或主要用于置换了主承销商的贷款。
而“11赛维CP01”4亿元募集资金的主要用途同样为置换银行贷款。据募集说明书披露,招行对赛维贷款余额13.7亿元,其中短期贷款约6亿元,长期贷款约3亿元,其余为贸易融资和保证贷款。记者从赛维2012年8月公布的年报发现,截至2011年12月31日,招行对赛维的长期贷款已经提前收回1.5亿元,而其他银行的贷款偿清速度明显要慢于招行。由此可推断,作为主承销商的招行利用该短融券的募集资金收回了大部分不良贷款。
作为主承销商,冒着承销“垃圾债”的风险为清偿承销方贷款提供方便的不只招行一家。2011年,民生银行(600016.SH,01988.HK)承销的的三年期票据“11赛维MTN1”的债项评级也被下调为BBB+;而更早之前,恒丰银行则因承“11海龙CP01”并擅自变更募集资金用途偿还自身贷款被中国银行间市场交易商协会谴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