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无声的教育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yeclipse7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从“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到“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从古到今,人们赋予教师太多的赞美、太多的期盼!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我常常在思考,作为一名教师,我该如何去做,才无愧于教师这一光荣称号,才无愧于孩子们那纯洁的心灵?
  这些年来,我深深地领悟到教育的真谛:爱!在学校教育工作中,爱是基础,爱是本质,爱是师德的核心,爱是教师基本的行为准则,爱也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可以说,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没有爱就没有学生的一切。
  新学期开始,学校安排我任一个班的班主任。看着一张张可爱稚嫩的笑脸,心中顿生疼爱之心。但我接班后一切并不像想象中的那么顺利,我不动声色地先观察并分析了班里几个影响最大的“坏学生”的多方面因素,掌握了治理班级的第一手材料。在观察和分析中我发现有个叫许洪源的学生,不仅经常搞恶作剧,还三天两头地与男生打架、与女生逗贫嘴,对老师不讲礼貌,上课说话传纸条,是扰乱班级秩序的“头号人物”。为了降住这匹“烈马”,我绞尽脑汁从他身上寻找闪光点。功夫不负有心人,一次偶然的机会发现活动课上的他与同学追逐时飞快奔跑的情景,我眼前一亮,“你确实是一匹烈马”。于是,我特意给他设了一个“美丽的圈套”。 一天放学时, 我把许洪源叫到办公室,对他说:“我发现你是咱班最优秀的运动员,能不能通过你的努力在运动会上为班级增光添彩?”他惊喜地望着我:“我行吗?”“当然啦!”他好像第一次受到这样的待遇,高兴地说:“老师,我一定会努力的!”之后,他刻苦训练的身影大家有目共睹,运动会上,他真的没让我失望,200米第一,跳远第二,接力更是如猛虎下山。在成长快乐中,我给他写道:“咱班因你而光彩!”在作业联系本上写道:“尊敬的家长,谢谢你培养的好孩子!”第二天,他第一个到校,喜滋滋地把家长写有“孩子有进步,我非常高兴,谢谢老师”的纸条交给我。那一天,我注意观察了他,一天中他特别规矩,也特别精神。我暗想:我的“圈套”凑效了。从此,我和每个学生保持“单线联系”,时不时地给他们在作业联系本上写有“您的孩子热爱劳动”、“您的孩子书读得很好”、“您的孩子作文写得很棒”、“您的孩子团结同学,讲文明、有礼貌”等等,并暗中与家长联系好,一定要写上鼓励性的回言。半个学期过去了,我们班不仅班级秩序井然,而且好人好事层出不穷,纪律、卫生、文体活动样样争先。
  【感悟】
  尽管我们很不愿意针对正在发展、成长中的中小学生提及“差生”、“后进生”这样的字眼,但我们确实也回避不了这类学生的存在。虽然这类学生在广大学生群体中是很少的一部分,但他们经常表现出的对教育教学秩序的干扰作用以及“反社会”倾向是不可低估的。既然我们不能回避他们的存在,我们更不能排斥他们,那么我们就必须寻找有效的教育转化他们的对策。美国心理学家威谱·詹姆斯有句名言:“人性最深刻的原则就是希望别人对自己加以赏识。”后进生不过是缺乏肥水的禾苗、沾着污垢的玉石,既有阴暗的消极面,又有潜在的闪光点,他们同优秀生、中等生一样渴望进步,也能成才。作为教育人的教育工作者,要有一双慧眼,善于从后进生身上了解他们的志趣和个性特征,观察发现他们时隐时现的闪光点;更要有一颗匠心,抓准教育转化他们的突破口和推动其前进的有力动因。
  案例中我“不动声色”地“观察分析班里几个影响最大的‘坏学生’的多方面因素”,“掌握治理班级的第一手材料”,从而设计了一个“美丽的圈套”。正是这“美丽的圈套”,使得一个个“坏学生”、一匹匹“烈马”发掘出了自身蕴藏的独特的个人潜能,并在宽容、鼓励、赏识的氛围中得到发扬光大。杜威曾经说过“尊重的欲望是人类天性中最深刻的冲动”,中国俗话也说“好言一句三冬暖”,青少年学生血气方刚,自我意识、自尊心理尤为强烈,他们渴望被人理解、受人尊重,在生理、心理、行为上有缺陷的学生更是如此。案例中的我充分认识到了这一点,用锐利的目光捕捉到学生稍纵即逝的闪光点,采取“单线联系”的独特方式,使学生由尊重得到肯定,由肯定产生信心,由信心形成自律,进而激发起努力向上的精神力量。
  爱是教师的天职,爱是一种伟大的教育力量。一个有爱心的教师是有足够的魅力去吸引学生的。教师都把学生视为自己的亲生儿女,那么,我们的学生将多么快乐,我们的校园生活又是多么美好。古人说:“知之深,爱之切,行之坚。”如果每一位教师都懂得要去关心爱护学生,就必须去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把握学生的情感动向,从而赢得学生的尊重和爱戴。当然,教师爱学生也要讲究方法。教育是一门艺术,面对个性各异、千人千面的学生,我们要对学生少批评、多鼓励。在课间、课外活动时间,我们可以深入到学生之中,和他们交流,了解他们的学习和生活状况,倾听他们的烦恼,分享孩子们的快乐。久而久之,学生就会把你当成他们的朋友,而不再是高高在上、让他们敬畏的老师,学习的动力也会更足。
  让我们每个人都去克服主观上的“晕轮效应”(即好生一切都好、差生一切都差),用我们敏锐而友善的目光、独到而缜密的思考、真诚而无私的爱心去善待每一位学生,使每一个学生都得到全面健康的发展。
其他文献
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面对社会对人才的更高要求,为拓宽教育领域、深化素质教育,我校自2005年以来以少年军校这一独特的育人形式、独特的育人内容及独特的育人要求,进行了139期的军训教学,极大地提高了学生的国防意识和军事素质,打造了少年军校独有的办学模式。  一、提高认识,加强宣传  少年军校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一种新的办学模式,其创办的目的和意义,其办学的内容、特点和形式,在社会上不够明朗清晰,
期刊
创造人人可以,创造的方法多种多样,根据少年儿童的心理特征和生活实际,教给学生一些常用的创造方法,以便使学生开展一些切合自己心理特征和生活实际的创造性的活动,使他们在生活实际中品尝到创造的乐趣。那么,怎样给他们插上创造的翅膀呢?教育家第斯多惠说过:“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现代教育心理学证明,强烈好奇心是启发创新意识,培养创新精神的宝贵心理,要使学生的这种心理得到发展,
期刊
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集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信息功能为一体的多媒体教学技术走进了课堂。它使教师由一支粉笔、一块黑板走向屏幕教学,由讲授型教学向创新型教学发展。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多媒体技术教学,学生就不仅仅是静静地捧着课本学习,还可以面对生动的场景有所悟,可以进行生动的模拟表演有所得……在实际教学中,我深刻地体会到:用多媒体技术辅助课堂教学,就能优化教学过程;如果科学合理地应用,更能使
期刊
摘 要:校长是学校的班长,他不仅组织和管理学校的一切常规性工作,而且用自己的言行和品质影响、感染着学校老师、学生。本文从几方面对当好农村中学校长进行了阐述。  关键词:道德修养 真诚相待 身体力行 农村特色  校长是学校的班长,他不仅组织和管理学校的一切常规性工作,而且用自己的言行和品质影响、感染着学校老师、学生。曾有人说:“一个好校长就是一所好学校。”陶行知先生说:“校长是学校的灵魂,要评论学校
期刊
二十一世纪是信息化时代,以计算机和互联网为代表的当代信息技术正以惊人的速度改变着人们的生存方式和学习方式,同时也为历史教学改革提供了得天独厚的土壤。在历史课堂中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推动历史教学的改革,提高教学质量,必将呈现出传统教学手段无法比拟的优势。  一、为教学提供了大量的信息材料,扩大了教学空间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留下来的文字、图片、实物资料可以说是浩如烟海。近些年来,以历史为题材的影
期刊
对中学生辍学打工的利与弊,社会众说纷纭,有人认为利大于弊,认为学生打工可以减轻家庭的负担、锻炼自己,得到提前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而且还可以培养团队精神和沟通能力,可以使学生体验到生活的艰辛而后更能体会和珍惜父母的养育之恩;但是也有人认为弊大于利,未完成学业就跻身就业队伍,是对大好青春的浪费,会助推“知识无用论”的蔓延。对此,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随着社会经济的高速发展,竞争越来越强,目前的形势是
期刊
一、怎样听课  1.课前要有一定的准备工作。  俗话说“留心天下皆学问”,教师要想通过听课真正学习点东西,就必须做一个听课的有心人。要有心,听课前就要做点准备工作:事先问问授课教师的教学内容,预习一下教材,看看本节课的重点、难点、疑点,并千方百计去了解、研读与教学内容相关的教学理念、教学理论;同时设想一下自己上这节课会采用怎样的教学方法,以便听课时有个对比。如果听课不做准备,匆忙走进教室,懵里懵懂
期刊
在计算机教学过程中,数制之间的转换及溢出的判断等问题,让每个入门学习者感到非常困难。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习惯于十进制数据,但计算机中的数据表示和存储都是二进制形式的,二进制是计算机学习者必须掌握的数据类型,怎样理解二进制与其他进制之间的转换及溢出判断等问题?本文拟就二进制学习方法与技巧,谈一谈自己的心得。  一、进制转换技巧  在所有的计算机教材中,涉及到进制转换的内容,都是按部就班从二进制的表示开始
期刊
计算机在教育教学上的应用,使得教学手段、教学方法、课堂教学结构以至教学思想与教学理论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我在多年的数学教学中深深地体会到,要提高课堂教学效益,打造高效课堂,多媒体的应用势在必行。  一、多媒体的优势  多媒体技术,实际上是以多媒体计算机来体现的,多媒体辅助教学(CAI)对中学数学教学有着不可替代的重大作用。多媒体采用文字、声音、色彩、动画、图形等方式传递信息,将学生的视、听、触觉等
期刊
信息时代的到来极大地改变了人们的思维方式和学习方式,并导致学校教育越来越走向网络化、虚拟化、个性化。面对这种日新月异的数字化学习环境,物理教学应重点放在研究现代信息技术环境下学生的学习问题上。信息技术与初中物理新课程的整合不能停留在工具层面上,应深入探究教学设计、教学策略,以形成教学模式;应结合教学理论和实践,以推进物理教学的彻底变革。  网络互动教学模式使教师的主导地位和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充分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