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磁絮凝+碳纤维水草耦合纳米曝气技术的黑臭水体修复研究

来源 :绿色科技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lwerewolf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黑臭水体反弹是黑臭水体治理过程中的一大难题,为研究如何彻底消除黑臭水体,防止黑臭水体反弹,在原位治理前提下,采用磁絮凝技术去除污染物,降低水体黑臭程度;然后通过新型碳纤维生态水草耦合纳米曝气技术持续改善水质进行了实验,结果表明:底泥改良后可以有效抑制底泥污染物释放,磁絮凝技术对黑臭水体的污染物削减具有显著效果,对黑臭水体的SS、COD、氨氮和TP的去除率分别为71.8%、52.4%、20.5% 和66.2%;碳纤维水草耦合纳米曝气技术修复黑臭水体效果最佳,水体透明度由15 cm上升至48 cm,对COD、氨氮、TP的去除率分别达到了88%、97% 和68.6%,可以有效改善水体微生态环境,形成良性循环,持续改善黑臭水体,净化水质.
其他文献
杭州南站在站房装饰装修施工中,总结已建成站房的装饰装修施工经验,结合自身的特点,通过高起点系统策划,全面实现设计意图;强化细节,精雕细琢,整体提升工程品质;严控原材样板引路、优化工艺过程管控等举措,最终实现了精品站房的建设目标,于2018年9月成功举办了“铁路客站精品工程建设现场会”,获得2020~2021年度国家优质工程奖.
明挖隧道深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产生的影响较难把控,为确保周边环境及基坑工程的安全进行,以广佛环线大源站明挖基坑为依托展开了分析研究,提出了“理论设计+预先监测+动态加固”的施工方法,得出了以下结论:(1)深基坑开挖会对邻近建筑物产生较大影响,应将建筑物的保护工作列为工作重点;(2)在基坑工程围护结构及开挖顺序的设计过程中,“理论设计”往往与现场情况有区别,在基坑施工过程中,既要按照设计要求进行施工,还要擅于在设计基础上寻找异常问题;(3)做好监控量测,才能做到对风险的把控,减少人力、物力的损失;(4)采用“
将轻质材料(能浮于水)制成多孔蜂窝状,蜂窝状孔除了有助于植物根系的附着外,同时有利于微生物的挂膜,植物、植物根系和微生物膜团形成一个综合生态场.先在轻质材料上钻孔(往往不钻穿),植物栽种前,在轻质材料浸水面上培养驯化微生物菌膜,后在其背水面栽培湘南典型的水生植物,通过微生物菌膜与栽种植物所形成的综合生态场的综合作用,净化污染水体.试验结果表明:在该人工生态场上中湘南典型的水生植物水稻、美人蕉、空心菜、芦苇、水芹、狐尾藻6种植物的成活率在80% 以上,70 d的生长量均超过10 kg鲜重/m2,对污染水体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