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美”、“形合”与“形式对等”

来源 :疯狂英语·教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xia06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诗词的神与形有着不可分的联系,神寓于形。而汉语诗词翻译作为一种特殊的文学形式,其语言形式的重要性不亚于内容,是内容与形式的统一体。本文探讨诗词翻译的“形美”、“形合”与“形式对等”,以李清照《如梦令》英译本为例剖析译诗的“形”。
  关键词:诗词翻译;形式;内容
  【中图分类号】H315.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2)05-0171-3
  1 前言
  如梦令
  [宋]李清照
  昨夜雨疏风骤,
  浓睡不消残酒。
  试问卷帘人,
  却道海棠依旧。
  知否?
  知否?
  应是绿肥红瘦!
  李清照的《如梦令》,伤酒惜花,表达春日情怀。雨后清晨,刚刚醒来,睡眼朦胧,牵挂院内海棠花,是否已凋零?问者有心,答者漠然,一声叹息,或有些许薄怒,花瓣应已飘落,只余娇嫩绿叶。寥寥几句,有人物,有情景,还有对白;情能衬景,景可传情,情景相生相依。
  《如梦令》的英译本为数众多,包括:许译(许渊冲)、杨译(杨宪益)、王约译(王守义、约翰·诺弗尔)、茅译(茅于美)等等,众多译本分别采取不同的翻译方法。诗词翻译由于译者对原作的理解、认知能力、对目的语的驾驭能力及对美的感受程度不同,会产生很大的差异。那么,译诗如何才能最大限度地呈现中国古诗之美?如何使译作所产生的影响最接近于原诗词对读者所产生的影响?如何用简练的语言表达悠远的意境和丰富的内涵?
  2 诗词翻译中的“形美”,“形合”与“形式对等”
  一般翻译只要译出原文的意思,语言通顺即可。但诗词翻译除了在意义上要力求忠实于原诗,保持内容上的“真”之外,还要求传达原文的风格,力求形式上的移植,将该诗在源语中的形式移植到译入语文化中,传达出原文的风格,表现出原文的美感。本文从翻译实践中的“形美”、“形合”与“形式对等”三个有关“形”的方面展开,对中国古诗词的英译文的“形”进行研讨。
  2.1诗词翻译中的“形美”
  鲁迅先生提出:“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许渊冲先生把此理论应用到文学翻译中,提出了诗词翻译的“三美论”。当然,许先生也认为,“三美”之中,意美是最主要的,音美是次要的,形美更次之。译者要在传达原文意美的前提下,尽可能传达原文的音美;还要在传达原文意美和音美的前提下,尽可能传达原文的形美,努力做到三美齐全。“形美”即诗的形式上要保持美感,针对译诗的行数、分节以及字(词)数而言,主要涉及“长短”和“对称”的问题。许先生在《翻译的艺术》(2006)一书中指出:“翻译是一种语言转换为另一种语言的艺术,主要解决原文内容和译文形式之间的矛盾。译诗除了传达原诗的内容之外,还要尽可能传达原诗的形式和音韵。”“形”主要针对诗歌的体裁而言。唐诗宋词体裁独特,是按照一定的格律进行创作的,在形式上有着特殊的艺术特色。形美,就是译诗也应有诗的形式美,在传达原文意美和音美的前提下,尽可能传达原文的形美。形美与意美对立又统一:一方面,内容要通过形式表达出来;另一方面,形式要服务于内容。如: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The boundless forest sheds its leaves shower by shower,The endless rivers roll its waves hour afterhour.(许渊冲译)
  “无边落木”与“不尽长江”分别用“the boundless forest”和“the endless rivers”相对应;而叠词“萧萧”与“滚滚”在译文中也用“shower by shower”和“hour after hour”,在细节上体现了原诗的形式美,不仅保持了对仗,而且也保留了诗歌的韵味,读来琅琅上口。
  2.2诗词翻译中的“形合”
  语言学家王力在(《中国语法理论》(1951)里说,“西洋语的结构好像连环,虽则环与环都联络起来,毕竟有联络的痕迹。中国语的结构好像无缝天衣,只是一块一块地硬凑,凑起来还不让它有痕迹。所以西洋的语法是硬的,没有弹性的;中文的语法是软的,富有弹性的。”形合(hypataxis)和意合(parataxis)是英汉语言之间的重要区别特征。形合指句中的词语或分句之间用语言形式手段(如关联词)连接起来,表达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意合指词语或分句之间不用语言形式手段连接,句中的语法意义和逻辑关系通过词语或分句的含义表达。
  一般认为,英语注重“形合”,而汉语则注重“意合”。说英语注重形合,是因为它常常采用表示连接意义的词语和结构来表示语言中结构与结构之间的逻辑语义关系。由于英语注重形合而汉语注重意合,所以英译文的词、句连接情况与中文原文的不尽相同。在英译汉时,会用到大量的意合句;而汉译英时,则会用到大量的形合句,这充分反映了英汉两种语言的特点。形合的语言模式反映了西方重形式逻辑、重实证的思维模式;意合的语言模式反映了汉民族重内省和体悟、表达简约、不重逻辑、意义模糊的思维模式。如:
  亡羊补牢,犹未为晚。
  It is not too late to mend the fold even after some sheep have been lost.
  英文通过形合的手段,使用关联词“after”反映原汉语句子的逻辑关系。
  冬天来了,春天还会远吗?
  If winter comes.can spring be far behind?
  英文中的“if”表现了主从句之间的假设关系;而汉语译文则没有任何连接词,却也不显得突兀,反而更有气势。
  2.3诗词翻译中的“形式对等”
  美国翻译理论家Nida(2001)提出了功能对等(functional equivalence)和形式对等(formal equivalence)的概念,旨在澄清人们对其“内容为主、形式为次”表述的误解。他强调,功能对等的翻译不但要求信息内容的对等,而且尽可能地要求形式对等,因为形式也表达意义,改变形式也就改变了意义。   形式对等(formal equivalence)又称形式对应(formal correspondence)。Nida说:“在诗词翻译里,内容与形式的矛盾尤其突出。拘于内容而不考虑形式,常流于平庸;而失去原诗的光彩,意义只能制造一种印象而不能传递信息。”他指出形式对应的翻译基本上以源语为中心,力求使接受语中的各个成分最大限度地显示原文中的形式与内容,努力再现多种形式因素,包括:(1)词的用法上的一致性,如名词对名词、动词对动词;(2)保留短语和句子的完整性,不打乱也不调整句法单位,要求句子对句子;(3)保留所有形式上的标记,如标点符号、分段记号以及诗歌中的缩格,要求诗歌对诗歌。
  例如:
  江雪
  【柳宗元】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译诗与原诗形式结构相吻合;每行用词不多,保持了原诗的简约风格。每一句的开头与原诗紧扣,“千山”、“万径”对介词短语“from hill to hill”和“from path to path”:“is fishing”对“独钓”这个动作放在句首也体现了“形式对等”。
  3 李清照《如梦令》译本(许译与杨译)对比分析
  Tune:“Like A Dream”
  By Xu Yuanchong
  Last night tbe wind was strongand rain was fine.
  Sound sleep did not dispel the taste of wine.
  I ask the maid who’s rolling up me screen.
  “The same crab-apple tree.”she says,“is seen.”
  “Don''t you know,
  Don''t you know
  The red should Ianguish andthe green must grow?”
  Ru Meng
  By Yang Xianyi
  Last night the rain was light,the wind fierce.
  And deep sleep did not dispel the effects of wine.
  When I ask the maid rolling up the curtains,
  She answered,“The crab-apple blossoms look the saine.”
  I cry,“Can''t you see?Can''t you see?
  The green leaves are fresh but me red flowers are fading!”
  对许渊冲译和杨宪益译李清照《如梦令》进行分析,不难看出其在音、形、意等方面各有侧重,大到词的内容结构安排,小到各行各句的标点符号都不尽相同。
  以许渊冲先生为代表的韵体译诗派在忠实内容的基础上侧重强调译诗在诗歌形式上的忠实追求;以杨宪益为代表的自由体译诗派主张译诗忠实于李清照词内容上的传达。从译文的题目来看,杨宪益先生直译为“Ru Meng”,而许先生译为“Tune:‘Like A Dream’”。相较之下,许译版本的题目更加点明了全诗的主题与主基调。
  许渊冲先生所译第一、二句分别以“fine”和“wine”结尾;第三、第四句分别以“screen”和“seen”结尾,最后三句则用“know,know,grow”结尾,对仗工整亦押韵整齐,内容表达准确,给读者以美的享受。译文中“Don''t you know,don''t you know”的句子重复用逗号隔开,反复的质问起到了强调作用;把问号放到句子最后,使译作与原词在内容以及形式上形成了高度的统一;在倒装法和插入句式的应用上,意在形式高度对等,使原诗的“意”与“形”得以兼顾。
  而杨宪益先生认为,如果一定要按照原文的格律,结果必然是要牺牲原文的内容,或者增加字,或者减少字,这是很不合算的。杨宪益先生更为注重形合,运用的是更为合乎英语语法的诗歌语言。译文在追求译诗简洁明了的同时,并不主张省略诗中必要的一些句法成分,因而他的译诗合乎英语诗句的规范。曾经翻译歌德巨著《浮士德》的著名翻译家绿原说过:“我认为,翻译充其量是一种回声,或者按照西方诗学的形象比喻,是‘土耳其挂毯的反面’,是不必在它与原著的相似或者等同的程度上,来计较它的忠实性的。”
  4 结语
  翻译活动是一个非常复杂的交际过程。翻译者通过解读原文,推测原文作者所要表达的意义。任何一个翻译家心目中都有他自己的翻译标准,以不同的翻译原则为指导。但是在秉承形式美的汉语古诗词的翻译中,如果不考虑语言的“形”,纵然译本能够传达原文的意义,也未必能够产生相应的影响和效果。
其他文献
参考译文  1986年冬天,我在美国加利福利亚州奥克兰市附近当建筑工人。因为接触的都是混凝土、湿木材、泥浆这些东西,建筑工人的双手在冬季往往都会疼痛不堪。我的手上裂开了一道道口子,不停地流血。做建筑这行的人是不可能因为手疼就停工不干的。你只能咬紧牙关,继续干活,把事情做完。  一天早上,我开车到加油站去加油。我走下车,注意到一辆送报小货车,那司机正在吃力地搬着一捆捆日报。我又看了那个男人一眼,发现
期刊
摘要:教育部的《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提出逐步提高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是教学模式改革的目的之一。只有明确了当前各大专院校尤其是大学英语薄弱院校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现状,才能真正做到有的放矢。本文以北京联合大学生物化学工程学院为例,调查不同层次学生大学英语自主学习的状况,分析出现这种状况的原因,并针对当前的状况从学习者的角度提出解决这一问题的对策。  关键词:大学英语薄弱院校;英语自主学习;现状;原因;对
期刊
摘 要:使用模糊限制语是英语写作中常用的策略,它能表明作者对话语及读者的态度,给作者及读者都留下讨论的余地,体现了作者的科学态度及对同行的尊重。根据模糊限制语的功能分类和语用分类,本文以11篇国外核心期刊医学学术论文及11篇以这些学术论文为信息来源的科技新闻作为语料,对两种语域材料进行调查与对比统计分析,发现模糊限制语在两者中的使用存在显著差异。该项对比研究有利于帮助英语教学工作者更好地开展英语写
期刊
古斯塔夫·杜达梅尔就像一名真正的魔法师!他有一头堆满谱号与音符的黑卷发,他手中的指挥棒简直就像魔法棒,让人沉醉在他的音乐魔法世界里不可自拔。目前,这位来自委内瑞拉的指挥家同时受聘于瑞典哥德堡交响乐团与美国洛杉矶爱乐团,成为了指挥界最耀眼的明星。和所有誉满天下的人一样,古斯塔夫的成功从来不是一蹴而就。他四岁开始学习相关乐理知识,练过小提琴,学过作曲,之后师从委内瑞拉著名指挥家阿布莱鸟学习指挥。200
期刊
摘要:教师从备教案转为对学案的编写、设计、运用与研究,折射出教师课堂教学行为在变化。本文就通过学案导学法提高学生英语自主阅读能力的课题研究,全面阐述该课题研究的过程、师生教学行为的变化及实验研究所取得的预期成果。  关键词:英语阅读;学案教学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2)05-0077-3  1 选题  根据《英语课程标准》(教育部,20
期刊
摘要:本文从合作学习理论和现实需求的角度出发,采用测试、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工具收集相关实验数据,并通过SPSS软件对定量数据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合作学习在大班教学中对学生英语水平,尤其是口语能力和写作的影响,以及学生对该方法所持的动机。  关键词:合作学习;大班化英语教学;动机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831(2012)05-0057-4  1 引言
期刊
摘要:学习风格是二语习得研究的重要领域。每个学习者都有不同的学习风格偏好。当教师的教学风格与学生的学习风格相匹配时,学生的学习兴趣会得到提升,学习效率也会相应提高;反之,学生对教师和课堂的满意度都会欠缺。因此,将学习风格理论运用于小学英语教学中对提高小学英语教学水平有着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学习风格;小学英语教学;匹配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631
期刊
摘要:本文通过大学生实践创新项目前期活动,对无锡及周边地区英语专业本科生的社会需求进行综合分析调查,同时兼顾本科生学习状况以及(语言)实践能力的培养,并发现三者之间的关联,结合英语专业教学大纲的修订以及新兴专业的申报,对于英语专业学生通过合理进行大学学习生涯、毕业后的职业生涯规划来实现由“单一型”向“复合型”英语专业人才转变,从而提高自身职场竞争力提供具体可行、可操作性强的指导。  关键词:学习状
期刊
摘要:英语学习者具有不同的学习风格,这些学习风格在英语的学习过程中分别具有其相应的优势和劣势。针对学习者不同的学习风格,在教学过程中,教学策略的选择应该做到“扬长补短”而不是“扬长避短”,从而让学习者的学习风格系统结构更加合理。  关键词:学习风格;学习策略;教学策略;英语学习者  【中图分类号】H319.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631(2012)05-0069-3  1
期刊
摘要:本文以河南省为对象,对翻译人才的需求状况进行调查和分析。结果表明:该省的翻译人才在数量上严重不足;传统的外语教学已难以满足社会对翻译从业人员的需要。基于此次调研分析的结果,笔者认为,高校应适应市场的需求,提升办学层次,积极申办翻译本科专业;加强教师的职业化程度,建立一支合格的翻译专业教师队伍,以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和对外交流的需求。  关键词;翻译人才调查;翻译教学;翻译本科专业  【中图分类号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