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意正浓赏花防“粉”

来源 :大众医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m_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编者按:人间四月天,处处春意浓。对过敏体质者来说,四月可要特别小心了,因为近年随着城市绿化程度的提高,花粉过敏有明显增多趋势。
  进入四月,我国大部分地区已是春意盎然,花草树木竟相抽枝展叶、开花传粉,人们也开始走出家门踏青游园,赏阅大自然的美景。然而,在温暖和煦的春风中,却隐藏着危害健康的小小杀手,这就是“花粉”。
  
  花粉与花粉过敏
  
  花粉很小,最大的直径为200微米,最小的只有几微米,平均30~50微米,在空气中人的肉眼难以观察到。花粉一般是以风和昆虫为媒介,在空气中漂浮传播。
  在吸入或接触到花粉后,有些人会产生过敏反应,主要表现为流鼻涕、流眼泪、打喷嚏、鼻痒、眼和外耳道奇痒,以鼻部症状最为常见。由于很多症状和感冒相似,常被当作感冒医治。过敏严重时,会诱发气管炎、支气管哮喘、肺心病等,对人体健康威胁更大。据统计,北京地区呼吸道过敏的病人中,30%的人存在花粉过敏。瑞典科学家研究发现,如果孕妇在怀孕后期3个月里接触花粉,婴儿患哮喘的可能性增加。目前,在我国流行季节单纯花粉过敏发病率在5%左右,在一些发达国家流行季节发病率超过10%,我国城市随着绿化程度的提高,发病呈明显的增多趋势。
  引起人体过敏的花粉多是体积小的风媒花粉,且以树木和草本植物花粉居多。在我国北方,春季常见的致敏花粉有杨树、白蜡树、柳树、臭椿、榆树、松树等花粉,其中白蜡树和臭椿占多数,我国南方地区春季杉属植物花粉致敏情况较多,也有人对油菜花花粉过敏。当然,各地区植物种类数量不同,人群过敏情况也有所区别。此外,花粉过敏有很强的季节性,在春天和夏末秋初,由于空气中致敏性强的花粉浓度比较高,过敏现象也增多。
  
  赏花春游看天气
  
  花红柳绿的春天,最让人萌动外出郊游的愿望,花粉过敏的朋友也是如此。怎么办呢?可以了解花粉致敏的特点,借助天时,安排出行或游玩。
  首先,要清楚花粉过敏有很强的地区性和季节性,在高发季节尽可能远离花粉。
  其次,要了解气象条件对花粉播散的影响。持续干热、有风的天气利于花粉扩散、传播,此时空气中花粉的浓度比较高,要尽量减少外出,更不要到花园或鲜花烂漫的郊外游玩。如果外出,要戴上口罩,同时穿长袖衣衫,减少皮肤外露。下雨天,不但可以阻碍花粉的扩散,还能冲刷空气中存留的花粉,因此雨天和雨后花粉的浓度都比较低,是适合花粉过敏朋友外出的好天气。如果居住地靠近郊区,花粉高发季节要关闭门窗或挂湿的窗帘,以阻挡或减少花粉侵入。
  第三,外出时要准备抗过敏药物,预先或出现花粉过敏反应症状后服用。
  (清明,4月4日)清明:清洁明净,气候温暖,草木萌发。此时人体随万物萌发,蕴含勃勃生机,适宜多到室外运动。
  (谷雨,4月20日)谷雨:“雨水生百谷”之意,是春季的最后一个节气。天气虽以晴暖为主,但早晚冷暖变化无常,时冷时热,早出晚归的人要加倍小心。
  4月——全国爱国卫生宣传月
  始于1989年,每年相关机构都要开展各种卫生活动。
  4月7日——世界卫生日
  始于1950年,每年世界卫生日都有一个确定的主题。
  4月22日——世界地球日
  世界地球日活动始于美国。我国从1990年起每年参与世界地球日的纪念宣传活动。
  4月25日——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
  始于1986年,每年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都有一个主题。
其他文献
新宝宝来到人间,哪个妈妈不希望他多多吃,快快长?可是,偏偏有一些宝宝吃了就吐,而且试了各种办法,也不能让他吃下奶后不吐出来。  有些小宝宝从出生起,或者从1个月大小开始就经常吐奶。常常是于喂奶后,宝宝面色发红、挣扎乱动、烦躁不安,旋即奶液就从口中吐出。有的宝宝在吃奶后1小时左右,仍然会发生吐奶,而且吐奶量很大,如喷射状,甚至自鼻孔同时流注而出。一天里,这样的糟糕场景可以上演数次。    生理原因
期刊
我今年75岁,18岁开始咯血。  1952年冬,我因大咯血住院治疗半年,出院时胸片报告意见“双肺极度结核”。不要说上世纪50年代初期,就是现在,“双肺极度结核”也是一种严重疾病。  经过积极治疗和体育锻炼,结核病防治院医生告诉我:病灶全部硬结钙化,不再服药,每年复查一次。这就是说,我终于战胜了肺结核这个可恶的病魔。  在与肺结核进行长达半个世纪的斗争中,我体会到要战胜肺结核病,除了社会因素、医疗条
期刊
数据警示    1. 1991年~1995年,我国有关专家研究监测了150万人群,显示心血管病为死亡首因。  2. 最近15来,我国超重和肥胖发生率增加一倍多。研究证明,超重、肥胖及缺乏运动也是心血管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3. 国内流行病学资料预计,控制高血压、糖尿病、吸烟及高血清胆固醇,可使冠心病的发病率减少63%。若增加控制超重和肥胖,以及纠正缺乏运动,可使冠心病的发病率减少75%以上。  4
期刊
人格障碍的治疗难度很大,所以重在预防。心理学研究认为,人格障碍是在早年(一般在15岁以前)就开始形成了,所以强调儿童的早期教育,对预防人格障碍的发生、发展至关重要。  父母的爱护、悉心照料和正确教养以及良好的环境,可减低人格障碍的发生。儿童大脑有较大的可塑性,一些性格倾向经适当的教育可以纠正。有的父母对孩子过度宠爱、放纵孩子的个性任其发展,这样下去可出现不正常人格。  重视家庭内部亲子间情感与言语
期刊
天气寒冷的时候,除了要注意防治感冒之外,还要留心一些皮肤性疾病,牛皮癣就是其中之一。  牛皮癣的发生、加重、复发或好转与季节有着密切的关系,大多牛皮癣患者初发或加重在寒冷季节,而好转或消退在温暖的季节。导致牛皮癣寒冷季节易发生或加重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首先,寒冷的环境可以对人体内的代谢过程、免疫功能以及血液循环等造成不良影响,进而影响牛皮癣的病情。其次,寒冷季节是上呼吸道感染的好发季节,而细菌或病毒
期刊
《薰衣草》、《蓝色生死恋》等电视剧的热播,使大家对“白血病”三个字不再陌生。然而,剧中主人公为什么会得白血病,许多人就不知道了。目前,儿童白血病有增多趋势。那么,哪些儿童容易患白血病,又如何预防呢?让我们共同关注——  白血病是人体造血组织的恶性疾病,俗称“血癌”,可发生于任何年龄的儿童,以2~5岁的发生率为高。上海儿童白血病的发病率在1990年前后,约占儿童恶性肿瘤发病率的35%,是造成儿童死亡
期刊
眼袋,通常是指下睑皮肤松弛、眶隔脂肪堆积较多所造成的下睑皮肤下垂、臃肿的征象。一般发生于40岁左右,也可见于30岁以下,男女都可发生,几乎均为双侧。眼袋的发病原因目前尚不十分清楚,一般认为,眼袋的形成是由于眶隔、眼轮匝肌和皮肤等下眼睑的支持结构随年龄增长逐渐松弛,眼球下眶脂肪在重力作用下向下滑脱而造成的。  年轻患者的眼袋多与遗传因素有关,具有家族倾向,表现为眶隔脂肪过多,一般不伴有眼睑支持结构的
期刊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骨关节炎病人服用或涂搽“骨刺消溶药”、“骨刺软化药”之类的药物,以期消掉骨刺。一些病人在服药后症状也确实暂时缓解了。但是在X线片上骨刺依然如故,或看似骨刺变小了些。其实,这只是一种假象。症状缓解是药物消炎止痛、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缘故,骨刺变小与X线的投照角度及摄片条件的变化有关,骨刺本身没有变化。对这样的解释,病人还是疑惑未解,常常询问医生:有没有使骨刺软化或消溶的药物?要回答这
期刊
数据警示    1. 吸烟与冠心病的发病有明显关系,国外流行病学研究结果显示,吸烟者比不吸烟者冠心病死亡率高70%;每日吸烟支数超过40支,则死亡率高200%。吸烟量愈大、烟龄愈长、开始吸烟时间(年龄)愈早、吸入气道愈深,则患冠心病的危险愈大。国内研究证明,大量吸烟者患冠心病的危险为不吸烟者的2.6倍。  2. 烟卷燃烧产生烟草雾,其中尼古丁和一氧化碳是引起心血管病的元凶。尼古丁依赖是吸烟易上瘾的
期刊
抗癌“单刃剑”是笔者临床应用20多年的处方,由仙鹤草、甘草、槟榔、制半夏、白毛藤、龙葵共6味中药组成,有较好的抗癌止痛效果。其中的仙鹤草为君药,在每剂中,仙鹤草的剂量为50~80克,且需单独煎煮。煎煮液再和其他5味药的煎煮液合并,每日一剂饮用。30剂为一疗程,也可长期隔天服用。其特点就是药物只杀伤癌细胞,对正常细胞却秋毫不犯,相反有的还能在大量杀伤癌细胞的同时,促进正常细胞的生长发育。  本方对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