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MR非对比增强纵向弛豫时间定量成像在左心室肥厚中的鉴别诊断价值

来源 :中华放射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eiyulail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评价心脏MR非对比增强纵向弛豫时间定量成像(T1 mapping技术)在左心室肥厚(LVH)中的诊断价值。

方法

回顾性搜集2015年11月至2016年10月临床诊治的LVH患者40例(LVH组),包括11例心肌淀粉样变性(CA)、19例肥厚型心肌病(HCM)及10例高血压性心脏病(HHD),另有14名健康志愿者为正常对照组,所有受试者均在3.0 T MR扫描仪上行心脏MR检查。扫描序列包括电影序列、首过灌注、延迟增强及非对比增强T1 mapping。观察电影序列、心肌灌注及延迟增强的心脏形态学表现,并按照美国心脏学会(AHA)分段法分析左心室心肌16个心肌节段(心尖部除外),测量每个肥厚心肌节段舒张末期左心室壁厚度及肥厚心肌节段的心肌初始T1值。以独立样本t检验分析LVH组与正常对照组间数据的差异;以单因素方差分析(ANOVA)及LSD两两比较法分析LVH 3个亚组与正常对照组间T1值及舒张末左心室壁厚度的差异;并用ROC曲线分析心肌T1值在3个LVH亚组间的诊断效能。

结果

LVH组的舒张末期左心室壁厚度[(16.5±5.2)mm]及初始T1值[(1 388.6±119.8)ms]均大于正常对照组[(6.3±1.8)mm、(1 248.4±58.1)m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28.8、16.4, P值均<0.01),其中CA患者心肌初始T1值[(1 495.5±100.9)ms]明显高于HCM[(1 342.0±69.2)ms]及HHD患者[(1 290.7±45.5)ms],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300.5,P<0.01),HCM初始T1值高于HHD(P<0.01);HCM的左心室壁厚度大于CA及HHD患者(P<0.01),CA患者的左心室壁厚度大于HHD患者(P<0.01)。心肌初始T1值诊断CA及HCM的敏感度、特异度、截断值及曲线下面积分别为90.1%、84.3%、1382.8 ms及0.914;诊断CA与HHD的敏感度、特异度、截断值及曲线下面积分别为97.0%、93.5%、1 359.5 ms及0.989。

结论

心脏MR非对比增强T1 mapping值的增高程度可定量评估LVH心肌组织学特征,并帮助临床对其进行鉴别诊断。

其他文献
目的根据颈动脉内膜剥脱术(CEA)患者手术前后脑CT灌注情况,寻找评估脑CT灌注变化的敏感参数。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11月至2017年4月行CEA,且手术前后均行脑CT灌注成像(CTP)检查的27例患者的相关资料。分析患者手术前后不同脑供血区绝对灌注参数:脑血容量(CBV)、脑血流量(CBF)、平均通过时间(MTT)、达峰时间(TTP),相对灌注参数:rCBV、rCBF、rMTT、rTTP及相
目的评价冠状动脉CT血管成像(CCTA)常规图像和单能量图像对钙化斑块狭窄测量的准确性。方法采用动态心脏体模及冠状动脉钙化模型,进行常规120 kV及双能CCTA扫描。测量常规120 kV与50~160 keV(共12个能级,间隔10 keV)图像的客观图像质量,包括图像噪声、信噪比(SNR)及对比噪声比(CNR)。测量120 kV与50~160 keV钙化斑块管腔的狭窄程度,与金标准钙化模型真实
目的研究常规MRI图像纹理分析对脑膜瘤术前分级的效能及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连续纳入2011年1月至2016年8月行术前常规MRI检查,并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脑膜瘤101例(WHOⅠ级81例、Ⅱ级19例、Ⅲ级1例),在MRI图像上勾画肿瘤最大径层面的瘤体实性部分为ROI,利用Image J软件,采用直方图和灰度共生矩阵纹理分析方法,测量各序列图像的最大值、最小值、标准差、峰度、偏度、ASM能量、对比度、
目的对比MRI平扫、增强图像的影像组学标签对直肠癌生存期的预测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至2013年12月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活检组织病理证实为直肠腺癌的51例患者,所有患者均在全直肠系膜切除术前行新辅助放化疗(nCRT),且在nCRT前行盆腔MRI平扫和增强序列检查。所有存活患者的随访时间均大于3年。分别在平扫轴面小FOV的T2WI序列及多期动态增强序列静脉期上进行图像分割。采用LA
目的探讨基于DWI和动态增强MRI(DCE-MRI)的影像组学特征与乳腺癌分子分型的关系。方法回顾性分析广东省人民医院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经手术病理证实为单发肿块型乳腺癌,获得乳腺癌分子分型,且行乳腺MRI扫描并获得DCE-MRI及ADC图像的79例患者。记录乳腺病灶MRI传统定量指标,包括ADC值和初始强化率(IER);对ADC图和DCE-MRI图上的病灶区进行手动分割并提取影像组学
目的探讨基于肾脏CT容积纹理分析及机器学习相结合的影像组学评价肾透明细胞癌(ccRCC)病理分级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6月至2017年10月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经手术病理证实且能确定病理分级,术前行肾脏CT平扫及三期增强扫描(皮髓期、实质期、分泌期)的34例患者。采用美国3DQI体积图像分析平台在皮髓期CT图像上进行病变ROI的勾画与分割,以皮髓期图像为参考使用非刚性配准法校正CT
目的探讨增强MRI的纹理分析技术术前预测肝细胞癌(HCC)微血管侵犯(MVI)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2014年1月至2016年12月经手术病理证实的HCC患者60例,据手术病理结果分为MVI组30例,无MVI组30例。患者术前均行肝脏常规MRI平扫及动态对比增强MRI检查。采用美国GE Omni-Kinetics软件对DCE-MRI原始数据分别在动脉期和门静脉期进行纹理特征提
目的探讨体素内不相干运动DWI(IVIM-DWI)在慢性肾脏病(CKD)分期诊断中的价值。方法前瞻性收集2016年5月至2017年4月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符合临床CKD诊断标准的72例患者作为CKD组,同期20名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CKD组患者根据MRI检查当日的血清肌酐值计算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并根据eGFR将患者分为2个亚组,轻度CKD组(45例,eGFR≥60 ml·min-1
期刊
目的探讨健康儿童前颅底在影像上的骨化规律及完全骨化的初始年龄,为临床评估儿童前颅底病变提供帮助。方法2014年2月至2016年3月间回顾性搜集于天津市儿童医院行螺旋CT检查的204例患儿的临床及影像学资料,年龄0~16岁,中位年龄2岁2个月。在Philips ISPSERVER工作站对CT轴面原始数据分别进行矢状和冠状面重建。2名高年资影像科医师分别对重建图像进行径线测量,测量指标包括前颅底的长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