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造血微环境可通过释放可溶性调控因子,如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及黏附因子等促使造血干细胞(HSC)定位于造血微环境内,平衡HSC自我更新与分化状态,并使HSC维持相对稳态.可溶性调
【机 构】
:
内蒙古医科大学附属医院检验科,呼和浩特,010050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造血微环境可通过释放可溶性调控因子,如细胞因子、趋化因子及黏附因子等促使造血干细胞(HSC)定位于造血微环境内,平衡HSC自我更新与分化状态,并使HSC维持相对稳态.可溶性调控因子可促使HSC黏附于造血微环境,这在HSC增殖与分化中发挥非常重要作用.笔者拟就目前参与HSC功能调控的可溶性调控因子及其所发挥的作用进行综述.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多媒体技术应用于手术室护理查房的可行性及其存在的问题,以提高查房质量.方法 利用计算机、数码照相机、录像机、扫描仪、刻录仪收集各方面的护理查房资料,通过文字、图像、声音、动画等多种形式,采用动静结合、声情并茂的方式进行查房,使听课者身处一种生动、有创意、有经历感的环境中,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开拓思维空间,加深理解和记忆.结果 应用多媒体技术进行手术室护理查房,提高了查房者的统筹思维与计算机
目的探讨儿童视觉诱发电位检测心理因素对检测配合及准确性的影响.方法对1 00例5~10岁儿童在视觉诱发电位检测过程中,进行心理观察、分析及护理.结果根据儿童在检测过程产生不良的心理因素,因人而异采取相应的心理护理措施,从而提高儿童视觉诱发电位检测配合程度及准确性.结论做好儿童的心理护理是取得视觉诱发电位良好的检测配合及准确性的关键.
目的掌握去白细胞机采血小板在保存期内的功能变化,为临床输注成分血提供参考依据。方法选择2010年5月至2014年1月于日照市中心血站无偿献血的30例无偿献血者的血样为研究对象。男性献血者为21例,女性为9例;年龄为19~42岁,平均为25.2岁。所有献血者均符合《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GB18467-2011)。所有血液的采集均获得献血者知情同意,并在知情同意一栏签字后献血。通过白细胞过滤方法制备
张子和是金元四大医家攻邪学派代表人,其学术思想集中体现在中,弘扬攻邪学派的研究方法和思路是至关重要的问题,为此,多次撰文对此进行讨论,以期有益攻邪学派的良好发展,今再
目的 探讨代谢综合征(MS)与前列腺癌危险性的相关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友谊医院2013年2月—2017年9月收治的118例原发性前列腺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参照MS诊
随着急救医学的发展、急救水平的提高以及人们健康意识的加强,人们对急救护士的要求越来越高.了解当前我院门诊儿科护士对急救知识和技能的掌握程度以及学习需求是我们迫切关注的问题.本调查通过了解儿科护士的学习现状及需求,为加强儿科护士教育、提高护士整体素质提供一定依据。
目的 介绍一种新型的应用钛夹法的小鼠袖状胃切除(SG)模型的建立细节,探讨其是否与传统的连续缝合法的SG术模型效果一致.方法 雄性FVB-Tg(NPY-hrGFP)小鼠31只,6周龄,29 ~31 g,
目的调查大连地区居民志愿无偿献血相关知识知晓情况及其献血动机,为大连市志愿无偿献血事业的稳定发展及宣传工作提供理论指导。方法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法,2014年1~6月于大连市所辖10个县(市)区,4所高校及4个单位随机抽取9 000名被调查者为研究对象。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法律法规与血液生理知识自行设计的《大连地区居民志愿无偿献血相关知识知晓情况调查问卷》对大连地区居民进行匿名调查。对被调查
目的:总结电视胸腔镜手术切除亚厘米(≤1 cm)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临床病理特征及手术方式。方法:自2009—2015年,78例肺部亚厘米结节患者,根据术前CT表现将其分为3组,纯磨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