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化时代的思想政治课教学新模式

来源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yunlong101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63.3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2-0-01
  信息技术作为先进生产力的代表,正越来越深刻地改变着我们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学习方式。对思想政治课而言,如果我们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改造传统的教学模式,将会极大地提高教学效率,有效地培育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首先,信息技术为改变思想政治课教学模式提供了有力支撑。一方面,从教学内容上看,信息技术可为政治课教学提供丰富资源。古诗云,“绣成安向春园里,引得黄莺下柳条”。黄莺至所以下柳条,是因为有吸引它的东西。我们有时听到学生讲某某课很无聊。为什么?我想,还是内容枯燥,吸引不了学生。政治课教学尤其如此。如果照本宣科,学生肯定不愿听,也不会学到多少知识。而将信息技术引进课堂,效果就大不一样。我们可以通过多媒体、网络等现代信息技术,把教学内容涉及的事物、现象、过程等全部展示出来,使教材内容更加丰富多彩,这样就有效地扩大了教学容量,扩充了学生的认知空间,学生学习时也才能触类旁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另一方面,从方式上看,信息技术可为政治课教学创造直观的情境和双向交流的渠道。政治学科有些内容较为抽象,学生理解起来较难。在课堂中,如果我们善于利用信息技术,把抽象问题形象化,那么学生接受起来就比较容易,也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原来枯燥乏味的课堂就会变得轻松愉快。同时,利用多媒体信息技术,老师和学生可以按照自己意愿控制信息處理过程,实现人机互动,这种交互作用可以使学生充分地参与教学活动过程,使学生的学习由被动变为主动,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有效改变传统教学中老师讲、学生被动听的局面。
  其次,借助信息沟通的“三种模式”改造思想政治课教育。我们可以借用数学映射的概念,将信息技术改造教学活动分为三种模式。一是点——点模式。该模式主要是通过即时通信系统(如腾迅QQ)、电子邮箱以及手机等现代技术手段在两人之间搭建信息交流平台,方便两者交流。比如大家可以登录腾迅QQ,有什么问题可以在线进行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也可以通过这种方式进行交流,互相促进,共同提高。“点——点模式”优势在于便捷,无论何时,无论何地,老师与学生、学生与学生之间都可以实现无缝对接、及时交流,有利于老师及时帮助学生释疑解惑、攻克难关,提高学习效果。二是点——多模式。该模式主要是首先提出一个问题,然后同学们公开对这个问题进行辩论,实现“理越辩越明的效果”。教学中,可以借助网上论坛进行。在论坛上,首先老师根据教学内容确定一个话题,安排一个学生进行解答,这种解答或者正确,或者错误,或者不全面;然后其他学生围绕该问题查询有关资料,跟帖发表自己的观点;最后老师进行总结、点评,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培养学生全面、辩证看问题的能力。在这一模式中,设计问题非常重要,有时可以故意说些错误的观点,激发大家思考,通过分析错误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三是多——多模式。该模式主要是围绕一个问题,大家进行讨论,持有相同观点的同学可以结成联盟,联盟之间再进行辩论。该模式可以借助网上聊天室、网上论坛、网上投票等形式进行。具体操作可以是:首先老师发布一个问题,然后每个同学发表自己的意见,从其中梳理出代表性的意见形成几个组,每个同学再加入这些组中,组与组之间再进行讨论。该模式中关键是要激发每个同学参与讨论的积极性,“当头”、当发言人的积极性,以及维护自身观点的积极性,主动去查询资料,佐证自己的观点。这样可以不断培养学生自我学习、自我研究的能力。老师要及时进行归纳总结,并对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协作学习能力进行评价,通过表扬先进来激励先进、鞭策后进。
  第三,老师要在教学活动中发挥组织者、引领者作用。信息技术在思想政治课教学中的合理恰当的运用,尤其是与研究性学习的整合,会给政治课的教学带来质的飞跃。但是,不管信息技术如何具有强大的优势和功能,政治教师的主导地位不会改变,思想政治教育的目标不会改变。在教育活动中,作为一名老师必须积极主动地思考采取什么样的模式、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才能让学生更好、更好地掌握所学知识。比如,点——点模式适宜老师与单个学生交流,及时帮助指导那些学习遇到困难的学生;点——多模式、多——多模式适宜解释重点、难点问题,学生通过查询资料、公开辩论,加深对这些问题的理解。而不管采取什么样的模式,老师都要积极参与到活动中去,精心组织好每一个环节,积极引导学生参与到活动中来,及时对学生的闪点光进行表扬、对学生的错误思想和行为进行批评,让学生更好地接受知识、茁壮成长。总之,我们在教学活动中要坚持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将信息技术与传统教学手段结合起来,让整个教学过程浑然一体、相得益彰,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其他文献
人们说买“东西”不说买“南北”。为了解释这一预言现象,文章深入研究了“东”“西”的本义,以及东西一词的“泛指一切事物”这一义项的由来,并探讨了“东西”与“南北”在社会
期刊
翻译目的论强调目的决定方法,译者则是在目的性的指导下及客观条件的限制下发挥主体性,本文旨在通过对具有明确目的的《大中华文库》版《山海经》的分析,揭示目的论与译者主体性
【摘 要】 在小学低年级语文教学中,“语感”教学对培养学生应用语文知识、生活经验、思维成果的积累。因此,如何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是一个值得认真研究的问题。  【关键词】 培养;学生;语感;能力  【中图分类号】G62.2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3089(2013)22-0-01  语感是人对语言文字敏锐的感觉,在言语交流中指人对词语表达的直观判断或感受。众所周知,学习语言最重要的是培
本刊记者:就出版产品而言,按目前的说法无非三大块,即教育出版、大众出版、专业出版.但由于政策的限制和市场的需求,目前民营出版公司要集中在两大领域:一是教育出版,二是大
期刊
首先,必须承认,这是一场全面大丰收的比赛。在职业拳台,霍亚是一个善于创造商业奇迹的人物。这场比赛在短短的时间内,门票就告罄,总收入高达1900万美元,而这,已经打破了刘易
【摘 要】 以教师为中心的传统教学模式,与新时期学生独特个性的展现、自主意识的增强是极不协调的。为此彬摒弃传统课堂教学的“一言堂”,按照新课标要求、根据教材内容实行“以生为本”的进行创新教学是时代发展的需求。本文主要针对新课程背景下如何构建初中语文“生本”课堂进行论述,希望能促进学生个体的和谐发展。  【关键词】 初中语文;生本;因材施教;独特体验  【中图分类号】G63.21【文献标识码】B【文
期刊
数字化艺术设计的产生源于计算机技术的进步、社会的发展等.计算机的广泛使用给人类带来众多益处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在信息化、经济全球一体化的背景下,劳务经济越来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