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中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发展战略

来源 :科技致富向导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lueeye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中国植物保护科学技术的发展战略的研究是一个目前为止迫切需要解决的重大问题,具有综合性和专业性的性质。为此,笔者综合采用多学科的研究方法,从植物保护科学技术所面临的挑战和发展做出阐述。
  【关键词】植物保護科学技术;战略发展研究;国家生物安全
  0.前言
  我国是农业生产大国,农业在我国经济发展中处于主导地位,粮食的稳定收益对国家发展,人民的生产生活起到重要的作用,病虫害是影响作物产量的因素之一。我国国土面积大,生态条件多样,耕作方式变化,易造成病虫害频发。我国植保技术在农业现代化的新发展形势下,仍然面临着许多挑战,因此需要做出发展战略的规划和实施。
  1.我国植物保护面临的威胁
  病虫害在我国发生率高于其它发达国家,据统计,在我国常见的病虫害高达1600多种,其中可造成严重危害的100多种。病虫害的不断发生,降低了农产品的质量。
  1.1气候的异常改变
  近些年来,全球气候的变化越来越突出,极端气候,导致农作物病虫害发生次数增加,例如稻瘟病和小麦赤霉病的流行加重,小麦条锈病菌源区向高海拔地区发展,稻纵卷叶螟的迁飞路径发生变化等,这些情况的发生加大了农作物植物保护工作的难度系数。与此同时,农业耕作栽培方式也随之改变,也影响了病虫害原因的发生规律,使很多次要害虫成为祸害农作物生长的主要害虫,加重了病虫害的蔓延,为病虫害的监测防控工作创造了新的威胁。
  1.2 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
  人们对生活水平要求的不断提升,消费理念也发生了改变,人们更加注重食品质量。届时,国际农产品大量的进入各国市场,造成许多国家改变了农产品准入制度,规定了农药残留指标,使得我国农产品对外出口出现问题。因此,日常的植物保护工作更要控制好病虫害,在保证农作物产量的基础上提升农产品的质量,今后的植物保护工作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1.3 耕地资源锐减给粮食增产造成的阻力
  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耕地资源也在减少,使得高密度种植技术应运而生。此种技术的大范围推广,虽保障了粮食产量,可是提高了农作物病虫害发生的风险,防控难度也将会越来越大。
  1.4 国外植物疫情
  改革开放以来,国外的农产品进入中国市场,相应的加大了植物疫情的传入风险。近十年来,我国发现的外来新病虫害数量较多,严重威胁我国农作物生态安全,致使农产品质量下降,农产品安全不达标,影响我国农产品的对外出口。然而,国内、外农产品贸易数量将会持续上升,植物保护工作将接受严峻的考验。
  1.5 农业生产方式的改变
  农村经济的发展和农业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农业的生产方式发生率翻天覆地的变化,原来一家一户的分散生产方式变为为现阶段的规模化生产方式,农业生产趋向规范化。在当今社会,我国农村每年大量的青壮年外出打工,生产能力较弱的家庭成员承担起生产的任务,接受新技术的能力低,而且植保防控措施的技术性较强,因此对社会化服务的需求在增加。
  2.我国植物保护工作发展策略
  2.1推崇低碳农业低碳
  以加强基础设施建设、调整产业结构、提高土壤有机质、做好病虫害防治、发展农村可再生能源等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方式转变等手段,实现高效率、低能耗、低排放、高碳汇的农业生产方式。低碳农业使粗放型农业向精细型农业过度,实现农业的规范化和现代化。培养适应低碳农业的品种;推进施肥新技术的实施,提升化肥利用率;实施绿色耕作,发展生态农业,使得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2.2 实施大规模农业种植
  目前,我国多数的农业种植是以户为单位,单独进行生产,种植集中度低,技术简单,农业机械化、产业化进程难以实施。且部分家庭人员外出务工,使得大量土地处于粗放式生产,甚至荒废,使得土地资源浪费。规模化种植、集约化经营,绿色植保,将有利于管理农户以及集中指导,提升农业产品的质量和产量,从而实现农业可持续发展。此种劳作方式可以减少劳动时间,提高防治效果,保证产量,降低损失;降防治成本;便于管理,降低劳动强度,提高劳动的积极性。
  2.3 绿色植保技术
  我国大力发展新农村建设的目的,是为增强我国农业的抗风险能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力,确保农业的优质、高效、生态、安全,绿色无污染,生态农业势头强劲。植物保护工作也应顺应时代的要求,改变工作方式,发展绿色植保。绿色植保技术,是一类对环境和作物无毒副作用且符合绿色食品生产要求的病虫害防治技术。例如使用杀虫灯、防虫网等设施进行作物虫害防控,降低病虫害的发生。提倡绿色植保技术,一方面要杜绝高残留农药的使用,推广使用低毒、高效、环境友好型的化学农药和生物制药。在耕作过程中,要杜绝大面积使用同一品种的农作物,一旦病虫侵害,局面将难以控制,损失惨重。因此,工作者可以种植抗虫性不同的水稻品种,种植时应使用稻田养鸭、养鱼技术,消除水稻虫害,同时粪便还能肥沃田,减少了农药的使用。
  2.4 有害生物的生态防治
  病虫害防控工作,在我国为了控制某种有害生物持续发生而采用化学农药进行防治,此种做法虽杀死了虫害,减缓了农作物的受病虫害的破坏,可是却影响了生态平衡、环境的恶化,化学农药的持续使用提高了耐药性,严重破坏生产安全、农产品质量安全和生态环境安全。以病害防控作为整体,应用无害化防控技术成为最先进的想法。将有害生物防治视为一个整体,和整个农田生态系统有机结合,进行有害生物的管理、有害生物的生态治理和有害生物的不间断管理是我国特色的治理的战略与举措,在提升我国有害生物防控的创新能力具有战略性的指导意义。
  3.结束语
  总而言之,我们需要保证粮食的高产量,农产品质量安全的提升可以加强和改善植物保护工作的进程。国家理应加大植物保护的工作力度,加强和优化各项植保措施,国外的先进技术的学习,提升病虫害的防控水平。作为植保工作者,需要认识到植物保护工作的关键性,加强做好植保工作的使命和责任的培养,使得国家的利益最大化。
  【参考文献】
  [1]漆雁斌,陈卫洪.低碳农业发展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J].农村经济,2010(2):19-23.
  [2]夏敬源.中国农业技术推广改革发展30年回顾与展望[J].中国农技推广,2009.25(1):4-14.
  [3]何忠全,张志涛,陈志谊.我国水稻病虫害防治技术研究现状及发展策略[J].西南农业学报,2004(1).
其他文献
作文教学与写作,是语文学科中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内容。“作文个性化”的思想精髓就是“发展个性,培养创新精神”,因此,作文评价也要体现个性化及创新性。
期刊
本文通过对荣华二采区10
期刊
我们身边的物质材料这篇课文的内容主要分为“世界由物质构成”“物质在变化”“让物质发生变化”,主要是呈现生活中物质变化的实例,从这些变化的实例中比较出两类不同的变化
一年前,来到这里,如今将要离开。  当初来的时候,并无长久待在这里的想法。一年,似乎比我预想的要长,可是这样日复一日地,光阴也就过去了。  该庆幸可以走了?  这一年的风物与人事,却留着很多可爱的、温情的印迹。也许是这些美好的人事,让时间过得从容些吧。  每天走的路很有限,所见也很有限。  附近的道路两旁,种着多是杜英与木棉,这两种树都是在秋冬就落了叶,光秃秃的。三月初的时候,在新叶还没长出之前,
初中生的英语听力训练,是初中英语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在实际的教学中,很多教师都很烦恼听力课的教学方法,烦恼如何提高学生的听力水平.其实听力教学只要根据初中生的生理、
汉语是我国重要的语言,是我国各族民族交流的重要媒介。因此,除了要在汉族地区开展语文教学外,还要对少数民族进行汉语教育。只有这样,才能更好地增进民族交流,保证我国各族人民的
:针对医院管理工作中存在的大量动态模糊信息 ,难以用传统的方法进行处理 .从而引入动态模糊逻辑 (DFL)对这些问题进行分析 ,为医院决策提供一种新的思路和处理方法 . : In
对传统纵流式换热器和横流式换热器进行了抗振性能分析 ,提出了折流栅抗振型换热器和折流板抗振型换热器的结构 ,并对其抗振性能进行了研究分析 ,提出了一种新的管壳式换热器
采用有限差分数值计算方法 ,求解螺旋槽液体润滑的雷诺方程 ,获得了液体润滑螺旋槽机械密封端面的液膜二维压力分布 ,并计算分析了操作参数和结构参数对密封端面开启力和液膜
在阐述虚拟现实技术及其基本特点的基础上,从建立新的办学模式和直接服务于教学这两个方面论述了虚拟现实技术在教育中的具体应用,我国大学教育中虚拟现实技术的实现方法,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