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STEM理念的研究性学习设计

来源 :化学教与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shilong1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STEM理念的研究性学习按照“确立课题,激活旧知”“项目探究,知识拓展”“项目实施,产品制作”“知识整合,作品设计”四项流程展开。以“乙醇”为例,围绕“乙醇相关基础知识”“白葡萄酒的检测”“白葡萄酒的酿造”“设计一座酒庄”四项活动实施,培养学生运用化学、数学、生物、地理、环境学、工程学等相关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能力,为基于STEM理念的研究性学习实施提供参考。
  关键词:STEM理念;研究性学习;核心素养;乙醇
  文章编号:1008-0546(2020)08-0067-06
  中图分类号:C632.41
  文献标识码:B
  doi: 10.3969/j.issn. 1008-0546.2020.08.019
  STEM理念是科学(Science)、技术(Technology)、工程(Engineering)和数学(Mathematics)教育理念的简称,该理念旨将多门学科交叉融合成有机整体,促进学生获取知识与技能的同时,提升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形成STEM综合素养[1]。21世纪以来,以美国、英国、德国为代表的发达国家,都从国家战略高度制定了基于STEM的教育政策与措施。现今STEM教育在我国也进入蓬勃发展阶段。但目前,我国仍然缺少有关STEM教育国家战略高度的顶层设计,没有专门设置STEM中学课程[2]。借鉴STEM教育已取得的成果[3],将STEM理念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倡导的研究性学习相结合进行探索,为化学新课程的推动实施提供参考。
  一、STEM理念下的研究性学习概述
  研究性学习是在类似“科学研究”情境中和教师指导下,学生从社会生活自主挖掘研究问题、合作探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取新知并运用于实际问题[4]。STEM研究性学习活动以科学、技术、工程、数学知识为基础,以项目和问题为主线进行。研究性学习的一般流程是:确立研究课题一设计实验活动方案一讨论优选实验方案一实验探究一确定结论。为了更好地将多门跨学科知识融人真实问题情境,解决现实问题,故将STEM研究性学习操作流程定为:“确立课题,激活旧知”“项目探究,知识拓展”“项目实施,产品制作”“知识整合,作品设计”四阶段,如图1所示:
  1.确立研究课题:STEM教育以跨学科知识为载体,以科学知识、实践技术、工程活动和数学运算为项目研究性学习的核心。教师通过创设情境,引发学生思考并提出问题,从而确立研究的课题。此阶段注重学生已有知识经验、引导学生回忆旧知,为后续项目活动提供基础,启发学生积极思考并发现问题,调动研究兴趣,激发学习动机。
  2.项目探究,知识拓展:进一步深入主题探究,拓展相关知识,为后续项目活动提供理论基础。教师需要循序渐进引导学生思路、提供拓展知识材料,学生依据探究目的设计方案步骤。此阶段注重对跨学科知识进行重组与运用。
  3.项目实施,产品制作:该环节是STEM研究性学习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自主有序地实施项目方案,运用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知识完成项目任务,注重培养学生研究问题能力,实践动手技术。
  4.知识整合,作品设计:STEM注重四门学科的交叉融合,在项目探究结束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交流、发表、总结,学生将知识进行内化迁移,融会贯通。该阶段注重对新知进行总结与整合,使知识真正地内化,能够迁移到现实生活中解决问题。
  二、“乙醇”教学设计案例
  1.学情分析
  “乙醇”是高中化学必修课程中概念原理类的内容,是高一年级学生所要学习的重点知识,本案例将乙醇与项目实践相结合,在巩固有机化学知识的同时,提升学生多方面素质能力。本课题适用于学习完新教材《必修二》有机化合物章节过后的学生,此时学生已经初步掌握烷烃、烯烃、醇、醛、酸、酯等有机物知识和一些基本化学操作,但还缺乏独立进行方案设计和项目研究的实践经历,因此需要在教师指导下完成本次项目探究活动。
  2.活动设计
  (1)活动设计思路
  本项目研究性学习活动流程设计围绕“化学知识线”“问题线”“项目流程线”“学生主体线”而展开,切实体现STEM研究性学习的核心:以项目问题为主线,又突出学生主体性、尊重学生兴趣、提供开放空间、强调师生共同发展。具体活动设计思路见图2。
  (2)活动设计说明
  本项目研究性学习活动知识融合性强,设计实验操作较多,贴近学生实际生活经验,实用性广,切实体现出研究性学习、STEM理念和化学核心素养,具体设计说明如图3所示
  3.教学目标与评价分析
  高中化学新课程标准中要求课程设置应满足学生多元化发展,课程内容要体现出基础性和时代性,重视以“素养为本”的教学,因此本案例从四个项目内容展开,根据化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内涵及其发展水平、高中化学课程目标、高中化学课程內容及学业质量要求,结合学生已有经验、对教学目标和教学评价进行整体规划和设计。具体教学目标与教学评价标准,见图4。
  4.教学过程
  确立课题、激活旧知:乙醇相关基础知识的学习
  [教师]播放视频“酒文化”,视频中内容涉及生活中各类酒的简单介绍以及历史由来,激发起学生兴趣,为引导学生回忆旧知识,随后教师抛出一系列乙醇相关问题,见表1。
  [学生]根据视频总结酒产地分布特征;自行回忆已经学过有关乙醇的知识,在教师引导下根据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决定用途的化学思维,全面整理有关乙醇的知识框架,主要知识内容见表2,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讨论、分析酒中还有可能存在哪些物质。
  [设计意图]提出环环相扣有关“酒”的问题既有助于学生巩固乙醇的性质又有利于激发学生兴趣,同时问题4“酒中还可能存在那些物质?”引发学生深入思考,也为后继探究做准备。该设计由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酒”引入学习主题,体现出STEM研究性学习中的情境性。   项目探究、拓展新知:白葡萄酒分析检测
  [教师]展示一款白葡萄酒酒,我们应该如何判断这款酒的品质如何?其中含有哪些物质呢?请同学们检验这款酒的理化性质,并根据葡萄酒发酵过程以及所学的有机化合物知识来猜测并验证这瓶白葡萄酒酒中含有哪些物质。
  [学生]收集葡萄酒理化指标检验资料,一般葡萄酒理化检验包括酒精度检验、残糖检验、酸度检验等[5]。经过讨论推测葡萄酒发酵过程中存在以下化学变化:淀粉糖化产生葡萄糖,葡萄糖经发酵变为乙醇,醇氧化得到醛最后变成酸,酸可与醇反应生成酯[6],由此得出葡萄酒中含有醇、醛、酸、酯,经查阅资料得知其中还含有酚类物质。
  [学生活动]自行分为两组对白葡萄酒进行理化检测和官能团检测,记录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并反思活动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最后对本次活动进行评价。活动实施报告,见表3。
  [设计意图]学生自行根据研究兴趣分组,更有利于激发学生主体性;在实验过程中感受化学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运用研究性学习的方式通过查阅书籍和网络资料,先合理猜测可能具有的物质并设计实验并进行验证,将有机化学知识、实验操作技术、数学计算等多学科融合,在拓展知识的同时解决问题并提升学生综合素质。
  项目实施,产品制作:白葡萄酒的酿造
  [教师]播放视频“葡萄酒工厂的酿酒操作流程”和“家庭中白葡萄酒酿造方法”激发学生想要自己动手酿造的欲望。
  [教师布置任务]我们已近知道了如何检测一款酒的质量,现在假如你是一名酿酒师,你将如何酿造一款品质优良的白葡萄酒呢?要求:酒体澄清,无明显沉淀,有浓郁葡萄酒香气,酒精度在8.5%-15%。
  [学生活动]收集资料,设计并优选简洁高效的酿造方案[7],实施流程见表4。
  [教师]对整个酿造过程及成品酒进行综合评价.提出指导意见。
  [设计意图]学生通过视频的观看,激发了强烈动手操作的欲望。赋予学生酿酒工程师这一角色体验,置身于真实的社会情境中进行STEM研究性学习,增强了学生对于知识的理解、运用和动手实践能力。
  知识整合,作品设计:设计一座酒庄
  [教师]同学们酿造出来供大家品尝的红葡萄酒品质非常优秀,大家想不想为更多人送去这份醇香呢?中学生都充满为社会做贡献的雄心,回答是肯定的。
  [教师布置任务]请同学们扮演一名酒庄设计师,综合各因素设计一座集生产与旅游于一体的葡萄酒酒庄。
  [学生活动]以小组为单位,代人角色综合各方面因素进行设计[8],实施流程见表5。
  [学生]小组之间分享设计成果,进行交流研讨。
  [教师]综合评估各小组方案合理性,指导学生进行优化。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站在全局角度,对科学、技术、工程、数学四科知识进行融合,STEM教育理念下的跨学科合作。
  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结合学习过程中的数据、图表、方案等内容以PPT的形式进行成果汇报。汇报内容包括“乙醇相关基础知识”“白葡萄酒的检测”“白葡萄酒的酿造”“葡萄酒庄园设计”。汇报结束后组织学生进行互相评价,评价内容可从“跨学科知识运用”“动手实践”“团结协作”“活动参与度”等多方面展开。最后教师总结评价各小组在项目活动中的表现,对学生的学习成果表示肯定及鼓励。最后,回归“乙醇”主题,表达化学是一门充满神秘色彩、实用性很强的学科,它与社会发展以及人们生活质量的提高有着密切联系,鼓励同学们严谨求实、探索真知、崇尚真理,参与更多与化学有关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结语
  STEM教育作为一种跨学科学习模式在我国仍处于发展探索阶段,STEM研究性学习更是将多学科知识与真实社会问题相结合的创新探索。以“乙醇”为主题展开STEM研究性学习,围绕四项活动为线索,融合化学、数学、生物、地理、环境学等核心知识,运用多媒体技术、实验技术、数学绘图技术、酿造技术、设计原理技术等相关技术手段,培养学生综合考虑问题的全局意识、节约资源的成本意识,可持续发展的责任意识。
  STEM研究性学习为向导的跨学科整合项目设计中还存在着一些挑战:一是如何挖掘各学科之间交叉融合内容,这对教师的STEM素养有一定要求;二是如何兼顾学生认知特点与项目活动特点,设计合适难度的主题内容,引起学生探究欲望;三是如何设计支架引导学生挖掘项目中所蕴含的跨学科知识,将STEM研究性学习理念充分融入教学过程;四是如何设计科学有效的评估体系对教学过程进行全面评估[9]。
  参考文献
  [1]吴晓红,田小兰,蒋思雪.以培养学生STEM素养为目标的项目化学习设计——以“爱护水资源为例”[J].化学教学,2017(12):38-43
  [2] 中国教育科学研究院.中国STEM教育白皮书.[EB/OL].http: //www.ict.edu.e n/uploadfile/2018/05 07/201805 07033914363.pdf,2017-06-20
  [3]周礼,章亚楠,朱悦卫,肖多闻,周青,李高峰.基于STEM理念的校本课程——以制作“天气瓶”为例[J].化学教学,2016( 10):12-15
  [4]黄璨,张世勇l]用化学网络教育资源开展化学研究性学习[J].天津师范大学学报(基础教育版),2006(3):69-72
  [5]刘伟,钟奇,付伟,罗玲,刘旭,张鸿.海拔對美乐和赤霞珠葡萄酒中酚类物质含量、抗氧化活性及酯类香气成分的影响[Jl.食品工业科技,2018,39(20):47-54
  [6]马声秀,闫春更,秦璐,周宝石,周青.基于PBL理念的“甜酒制作”STEM活动设计[J].化学教与学,2019(8):72-76
  [7]张如意.新疆玛纳斯产区小芒森和贵人香混酿干白葡萄酒加工工艺及香气成分分析[D].石河子:石河子大学,2019
  [8]李俊菊,白晓娟.葡萄酒庄休闲旅游游憩地点开发因素的分析研究[J].酿酒科技,2019(9):117-121,125
  [9]卢苗苗,郑雅君,占小红.STEM教育理念在高中有机化学教学中的渗透——以“柠檬精油的提取工艺”为例[J].化学教学,2018(7):45-50
  本文系江西省高等学校教学改革研究课题“化学师范生实验创新能力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XJC-17-14-24),江西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核心素养导向下教育硕士教学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研究”(JXYJC-2018-160)的阶段性研究成果。
其他文献
摘要:2016年江苏省初三学生CESL团体赛围绕科学、环境、社会、生活主题,通过社会实践、动手操作、现场竞技三个板块的活动,展示一年来化学启蒙给孩子们带来的成长,活动弘扬了化学的学科价值,传播了化学学科的正能量,进一步激发了同学们学习化学的热情,为初三化学教师提供了可借鉴的教学资源和经验。  关键词:科技竞赛;初三化学;实践;金钥匙  文章编号:1008-0546(2017)05-0066-03
摘要:作为科学素养重要组成部分的化学基本观念,是对化学科学的本质、特征、价值的总观性认识。它不仅是高效课堂教学的核心,而且对学生终身学习和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文章以“水的组成再认识”复习课为例,设计了一系列探究问题和学生活动,帮助学生构建化学基本观念,培养学科综合能力,从而提高中考化学复习课的效率。  关键词:基本观念;深度学习;中考复习;水的组成  文章编号:1008-0546(2020)02-
摘要:思维能力是一个人未来竞争力的核心,而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通过具体的教学实践得以落实。高三的课堂往往由于过分追求知识传授和高考升学率,忽视了对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作者以“氧化还原反应”一轮复习第一课时为例,探究如何构建高效课堂,并在复习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科思维。  关键词:高锰酸钾;氧化还原反应;学科思维  文章编号:1008-0546( 2019)09-0040-03  中图分类号:G632.
儒勒·凡尔纳的秘密工厂  法国国家自然历史博物馆的大演化馆,画面中间是由大象引领的一群动物队列,仿佛奔向诺亚方舟,场景极为壮观。    斗牛士  尼姆古罗马斗兽场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伟大建筑之一,修建于公元前1世纪。内部面积为133X101米,高21米,可容纳2万余观众。    冰岛马  从1904年起,冰岛的马车交通被汽车取代,马逐渐失去了用武之地。幸运的是,爱马者也在同一年建立了冰岛马协会,现在,
摘要:“物质的化学变化”主题的教学要紧密联系生产、生活实际,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发生的化学变化。选择学生熟悉的“蜡烛实验”作为教学素材,能使学生真切地感受到燃烧的发生,引导学生用科学探究的方法发现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等,既有助于学生在已有知识的基础上,更直观地学习新的知识,同时也为以后如何进行主题式内容的学习,给学生一定的启发。  关键词:蜡烛实验;化学变化的特征;燃烧的条件;灭火的原理;促进燃烧
摘要: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方法是课堂教学的重要方法。以学生为主体、问题为中心,以提出问题、研究和解决问题为主线,开展自主学习和合作探究,从而激活学生思维提高教学效率。以“氯气的性质”教学为例,通过以“生活情境,引发问题;类比迁移,拓展问题;实验探究,挖掘问题;拓展思维,解决问题”等教学环节,说明基于问题解决的教学的具体实施过程。  关键词:问题解决;氯气;问题  文章编号:1008—0546(201
摘要:通过对苏州市数字化传感技术在化学教学中应用的现状进行调查,了解苏州市初中数字化化学实验室的建设情况、初中化学教学中常应用的传感器类型;分析不同类别教师对数字化传感实验及教学的认识、态度方面的差异性,以及教师自身对数字化实验教学的认识与行为的差异。以期提出合适的发展建议,进一步推动数字化传感实验在教学中的应用。  关键词:数字化传感技术;初中化学教学;问卷调查;差异分析  文章编号:1008-
人类没有翅膀,对于“触摸云朵”却有着无限向往。在深圳最高的标志性建筑——深圳瑞吉酒店,可以将这一梦想化为现实,那里有都市中最贴近天际的睡房、距离云朵最近的空中酒吧和餐厅,以及贴心的私人管家服务。走进它,可以感受到一种“云端的奢华”。  云端的“科技屋”  选择入住深圳瑞吉酒店,首先是被它的品牌血统所吸引。1904 年 John Jacob Astor IV在纽约开设的The New York St
台北是一座可随时随处参与艺术生活,感受文化力量的文化城市。每天,音乐、戏剧、美术等不仅在艺术殿堂里上演,更走进民众的日常生活中。与那些把文化供奉在厅堂里的城市不同,台北的艺术渗透在整个城市的生活肌理。    在宝藏岩探访最民间的艺术  时序为秋天的10月,台北散发着浓浓的艺术人文气息。我也决定利用假日的悠闲,来一趟走访台北文艺之地的美丽旅程。  我与好友相约在公馆,选了宝藏岩国际艺术村作为此行第一
One of Hiccup and Astrid’s adventures leads to the discovery of a secret ice cave that is home to hundreds of new species of dragons (龙) and the mysterious (神秘的) Dragon Rider. The two friends find th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