桩承式加筋路堤三维土拱效应试验研究

来源 :岩土力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uxiaoxiu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桩承式加筋路堤受力性状比较复杂,土拱效应对路堤的承载变形性状具有重要影响。通过三维土拱效应模型试验,研究桩-土相对位移、路堤高度、桩帽净间距和水平加筋体拉伸强度等因素对桩土应力比及路堤沉降的影响。结果表明:土拱效应发挥程度与桩-土相对位移密切相关,存在一个临界桩-土相对位移使得桩土应力比达到最大值,该临界桩-土相对位移约为6~8 mm。路堤高度与桩帽净间距之比越大,桩土应力比越大,路堤顶面差异沉降越小;桩帽宽度与桩帽净间距之比越大,桩土应力比越大,路堤顶面差异沉降越小。设置水平加筋体能有效提高桩土应力比并减小路堤顶面沉降;路堤越低,水平加筋体对桩土应力比的提高作用及对路面沉降的减小作用越明显;水平加筋体拉伸强度越高,这种作用越明显。桩承式加筋路堤三维土拱效应等沉面高度与桩帽净间距之比约为3.5。
其他文献
水下切粒机前罗拉轴封一般采用迷宫密封形式,而国产水下切粒机前罗拉在加工制造精度上还达不到国外先进加工水平,经常出现迷宫密封失效现象,进而导致水下切粒机发生轴承进水
利用扫描探针显微镜针尖诱导氧化加工纳米级Ti膜,形成的氧化物TiOx和Ti膜,构成金属-绝缘体-金属结构,从而可以实现加工各种纳米器件,如单电子晶体管、高电子迁移率晶体管、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