魔幻与现实中的孤独

来源 :语文世界(初中版 )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toky86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家·视野”是我们在原有的“作家村”栏目基础上进行扩展,以进一步展示和介绍作家、作品为主题的板块。栏目放眼世界,向你推介最优秀的作家和作品,力图对大家有所启发。本期介绍的是拉美魔幻现实主义作家马尔克斯。
  (格 字)
  
  【作家档案】
  
  加西亚·马尔克斯(1928~ ),哥伦比亚作家。生于马格达莱纳省的阿拉卡塔卡镇的一个医生家庭。8岁前,一直生活在外祖父家。外祖父是位受人尊敬的上校,参加过两次内战。外祖母是位勤劳的主妇,善于讲述神话故事。这段充满幻想和神奇色彩的童年生活,为他后来的文学创作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在中小学学习期间,他阅读了大量的经典作品。18岁入大学攻读法律,因政局动荡而中途辍学。后进报界,并开始文学创作。马尔克斯把反映现实生活作为自己艺术追求的目标,他的作品荒诞神奇,但无不植根于拉丁美洲民族的土壤上。马尔克斯在运用魔幻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上独具特色。1982年,“由于其长短篇小说以结构丰富的想象世界,其中探混着魔幻与现实,反映出一整个大陆的生命矛盾”,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代表作有长篇小说《百年孤独》《霍乱时期的爱情》等。
  
  【作品选读】
  
  有人弄乱了玫瑰花
  马尔克斯
  今天是星期天,雨停了,我想选几朵红色的和白色的玫瑰花带到我的墓地去,这些玫瑰花是她为祭坛做花环而种的。今年冬天沉闷得令人害怕,雨后的早晨充满了凄凉的情景,我不禁想起镇上埋死尸的那座山头。那是片光秃秃的坡地,看不见树木,一阵风过后,偶尔会飘来几朵树绒。雨停后,晌午的太阳肯定会把山坡上泥泞的土地晒干,不仅如此,它还会一直钻进我的墓穴里,使我幼小的躯体腐烂,与昆虫壳和草根混杂在一起。
  我曾想飞上祭坛摘下几朵最鲜艳的玫瑰花,但是我失败了。她跪在神像前,从我第一次遭遇到失败后,她就一直全神贯注地跪在那里。也许今天我能成功。但是灯光一闪一闪的,她从沉思中惊醒,抬起头来看了看墙角,椅子就在那儿。她肯定在想:“又刮风了。”因为这时祭坛上发出“吱吱”的响声,房子也晃动了一下,仿佛多少时间以来,已经沉淀在她脑中的记忆又翻腾起来。这时我明白了,摘玫瑰花得另选时机,因为她依然警觉地看着椅子,我的手从她脸边经过时,她会察觉到的。我应该再等一会,她会离开这里,到隔壁房间去睡午觉。每到星期天,这午觉她是必睡无疑的。只有那时,我才有可能带着玫瑰花出去,并且在她回到房间里看着椅子之前回来。
  上星期天的情况特别糟糕,我几乎等了两个小时,她才定下心来。她似乎有点急躁不安,疑虑重重,为自己在家里的寂寞即将被打破的念头,搞得心烦意乱。她手里拿着一束玫瑰花,还没放到祭坛上,在屋里转来转去。接着,她来到走廊上,又转身进了隔壁房间,我知道她在找灯。过了一会,她朝门外走去。借着走廊上的亮光,我看见她穿着深色外衣和粉红色的袜子,我觉得她还是40年前那个在这间屋里扑倒在我床上的小姑娘。当时她对我说:“已经在你的眼中放了小棍,看,你的眼睛真大,真圆。”一切都没有变,从那个遥远的八月的一天下午起,时间仿佛凝固了。那天下午,那些女人把她带进房间,让她看了看尸体,对她说:“哭吧!他就是你的哥哥!”她扑在墙上,顺从地哭成一个泪人儿。
  约有三四个星期天了,我都想拿些玫瑰花,但是,她很警觉地站在祭坛前专心致志地守护着,她在家住的20年中,我从未见她那么专心过。上星期天,趁她出去找灯时,我用最好看的玫瑰花做了一个花束,于是感到比以往更有可能实现自己的愿望了。但是,当我准备回到椅子那里时,忽然听到走廊上传来了脚步声,我赶紧又把花插回祭坛上。这时,我看见门口出现了她举着灯的身影。
  她穿着深色外套和粉色袜子,在她脸上有一道类似曝光时的亮光。亮光下她不像在花园里种了20年玫瑰的妇人,而依然像八月的那一天下午被人领到隔壁房间去换衣服的小姑娘。现在,20年之后,她拿着灯回来了,胖了一些也苍老了一些。
  我的鞋已在不曾生火的炉子边烤了20年,但是,那天下午粘上的泥块却还没有脱落。那天我去找鞋,大门已经关闭,挂在门框上的面包和芦苇条也已取下,家具都已搬走了,全都搬走了,只留下墙角的那把让我终日坐在上面消磨时光的椅子。我知道在烤鞋子,他们离家的时候都忘了拿鞋,所以我得回去找。
  过了许多年,她回来了。时间久了,房间里的麝香味和尘埃味以及一股昆虫的刺鼻的臭味搅在一起。房间里只剩我一人,坐在那里等待着。我能听到木头腐烂时发出的声音,以及在房门紧闭的卧室里变得日益陈旧的空气的振动声。她就在这个时候回来了。她出现在门口,手里提着一只箱子,头戴一顶绿色的帽子,身穿一件从那时起就不曾脱下来的布外衣。那时她还是个小姑娘,还没有发胖,腿肚子也不像现在那样显得如此臃肿。她推开门进来时,我身上布满尘埃和蜘蛛网,曾经在房间的某个角落里唱了20年的蟋蟀,忽然也哑然无声了。尽管如此,尽管我身上满是尘土和蜘蛛网,尽管蟋蟀突然停止了歌唱,尽管来人的年龄已经增长,我还是认出了她,那个在八月一个风雨交加的下午陪我去马厩掏鸟窝的小姑娘。她站在门口,手里提着箱子,头顶绿色小帽。这副模样仿佛她马上就会叫出声来,要把那天下午说过的话再重复一遍。那天下午,当他们赶来时,我手里抓着折断的梯子,已经仰面躺在马厩里的草地上了。她把门完全推开,门上的合页吱扭响了一声。像有人在屋顶敲了一下似的,天花板上的尘埃扑通扑通往下掉。她在门口犹豫了一下,随即探进半个身子看了看房间,像是要叫醒睡梦中的人那样叫了两声:“孩子,孩子!”我仍旧安然地坐在椅子里,两条腿伸得笔直。我原以为她是回来看房子的,但是,她在家里住下了。她把房间的门窗打开,房间里又充满了麝香味,就像箱子打开后那样。原来的家具和衣箱里的衣服都被搬走了,她也带走了房间里的气味。20年后,她又把气味带了回来。她按照原来的样子修复了祭坛。只要她回来,哪怕只是一个人,也足以修复这被无情的时间打破的世界。从此后,她除了在隔壁房间吃饭睡觉外,其他时间都在这里,默默地和圣神交谈。下午她靠着门坐在椅子上,边做针线边卖花。她缝衣服时总是在椅子上摇呀摇地,当有人来买玫瑰花时,她总是把钱放进腰带上的小布包里,她总是用同样的话说道:“从右边拿吧,左边的花是给圣神准备的。”
  她就这样在摇椅里坐了20年,摇摇晃晃,缝缝补补,间或瞧一瞧墙角的椅子,好像她现在照看的不是和她一起度过童年的兄长,而是一个身体残废了的、比奶奶还要年长的始终坐在墙角椅子上的小孙子。
  我低下头想到,这次也许能碰到玫瑰花。如果我能拿到花,就将它拿到山坡上去,插到自己的坟头上,然后再回到我的椅子里,直到有一天她不再来这里,隔壁房间也不再有声音。
  当这一天来到的时候,眼前的一切都会变的。我必须再次跑出去,告诉人们,那个卖玫瑰花的女人,那个住在破屋里的女人,需要几条汉子将她抬到山坡上,到那时我将永远地一个人留在房间里。不过,她会感到满意地,因为她将知道,每个星期天到她的祭坛上弄乱玫瑰花的,不仅仅是摸不着看不见的风。
  
  【相关链接】
  
  马尔克斯的文学历程
  加西亚·马尔克斯常常谈起童年的记忆对他文学生涯的重要性,尤其是外祖父母给他讲的家族历史、传说和阿拉卡塔卡的神奇故事。他在成群的姨妈和祖姨妈中长大,她们大都是讲故事的能手,富于非凡的记忆和想象力,也相信预言和迷信。加西亚·马尔克斯与他的外祖父马尔克斯上校关系最为亲密,后者曾参加过自由党与保守党之间那场直到1902年才结束的灾难性内战。外祖父的许多战争故事都已溶进了他的小说中,这些故事交织着阿拉卡塔卡地区香蕉公司兴衰的回忆,以及外祖父母的家庭旧事。那些难以置信的事情在他们讲来是如此绘声绘色、天衣无缝,以至于那语调与故事内容本身一样迷人。
  加西亚·马尔克斯虽然是一个法学专业学生,却是诗歌的贪婪的读者,但有一晚他读了弗朗兹·卡夫卡的《变形记》(1915)后说:“突然之间,我发现在我的中学课本那些理性的、学究气十足的范例之外,文学还存在着多种别的可能性。”加西亚·马尔克斯说,他写第一个短篇小说就是从那时,即1947年开始的。他最初写的一些小说发表在波哥大报纸《观察家报》上。1948年,加西亚·马尔克斯移居卡塔赫纳继续攻读法律,并为《宇宙报》写稿。
  1950年,他到达纠兰基雅,在那里任《先驱报》记者,并常与一些文学青年相聚,如饥似渴地阅读和讨论文学。他们探讨欧洲和北美文学。加西亚·马尔克斯说,福克纳、弗吉尼亚·吴尔夫、约翰·多斯·帕索斯、欧内斯特·海明威、约瑟夫·康拉德和安东尼·德·圣彼克絮佩里的作品使他深受影响。
  1954年,加西亚·马尔克斯重返波哥大,担任《观察家报》记者。他的第一部长篇《枯枝败叶》于1955年发表。 同年, 短篇小说《星期六后的一天》获得波哥大作家艺术家协会授予的奖金。1955年7月,他作为《观察家报》的通讯记者前往日内瓦,不久那家报纸被哥伦比亚政府查封,于是他被困在欧洲。在安·鲁尔福的《佩德罗·帕拉莫》(1955),他曾说,自己从中学到了许多写作技巧。
  马尔克斯不断地思索着怎样根据他童年的记忆构思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他说,“1965年,突然有一天,梅尔塞德斯和我带着孩子们驾车前往阿卡布尔科时,它像闪电一样掠过我的脑际。我决定像外祖母给我讲她的故事那样叙述我的故事。我要从那天下午那个小男孩被祖父领着去参观冰块时写起。”他立刻掉转车头,返回墨西哥城。此后的一年半时间里,他足不出户,埋头写作《百年孤独》。此书出版后立即被誉为本世纪伟大的小说。它赢得多种文学奖,很快成为几十种语言的畅销书,它使马尔克斯获得了承认和荣誉。《百年孤独》一直被认为是本世纪最重要的小说之一。读者常常称赞瑞典文学院,是他们独具慧眼,发现了加西亚·马尔克斯对拉丁美洲的远见卓识,而这种远见卓识永远有着重要意义。
其他文献
我记得很小的时候,爸爸常常俯下高大的身子,把我拎起来,举向空中。我挥着两只小手乱抓,快活地咯咯直笑,妈妈瞧着我们父子俩,也乐得合不拢嘴。我在爸爸的头顶上,可以低头看妈妈扬起来的脸,还有爸爸的白牙齿和蓬乱、厚密的棕色头发。接着,我就会高兴地尖叫,要爸爸把我放下来。其实,在爸爸强壮有力的手臂里,我感到安全极了。这个世界上,最棒、最了不起的人就是爸爸。  有一次,妈妈嫌钢琴放得不是地方,指挥爸爸把它抬到
期刊
汉语单句有五种基本句型,这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应该不会陌生,五种句型观点的提出,使现代汉语语法教学真正按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语法学习也因此变得有章可循。几乎每一位语文老师、每一位学过汉语语法的中学生都深受其影响。他就是普通高校文科通用教材《现代汉语》的主编之一——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廖序东先生。金秋十月,在《现代汉语》教材修订会议期间,我们有幸采访了廖先生。    战乱求学,结缘教育  1
期刊
【本书简介】    本书引自美国,是畅销书《杰出青少年的七个习惯》作者肖恩·柯维2006年最新作品。作者从全球千名青少年调查问卷中统计出这最重大的六个问题,结合自己亲身经历和采访青少年的心得,引导青少年思考如何做好人生中最重要的六个决定。  作者用四百多彩图、诗歌、歌曲、电影片段和科学的心理测试揭示了这一潜藏的真理,通过真实案例探索解决这六个问题的方法。书中还提供“帮助台”,给予青少年实用性更强的
期刊
【起源与发展】    泥塑艺术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   我国泥塑艺术可上溯到距今4千至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史前文化地下考古就有多处发现。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陶猪、陶羊时间约为6千至7千年前左右;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的古陶井及泥猪、泥羊头时间约为7千年前。可以确认是人类早期手工捏制的艺术品。   自新石器时代之后,中国泥塑
期刊
综观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语文试题,不难发现,其中的语言运用题,考查内容多样,形式灵活,正逐渐成为中考语文试题中最活跃,最具人文关怀,最富创意的部分。  这种题型导向性强,体现了学生关注社会,认识生活,体验情感,参与实践,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类题的命题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修改病句    例如:潍坊市“积累与运用”第4题。  ①当我们骑马越过崇山峻岭驶向阿根廷一侧的时候,在参天大
期刊
桌面收纳工具推荐  有人曾这样说过:“凌乱不堪的办公桌是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标志。”其实这只是在给自己凌乱办公桌找借口而已,当你希望快速在凌乱的桌面上轻易找到你需要的物品时,你就有收拾办公桌的欲望了。  我们桌面的空间总是有限的,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摆放在桌面上的东西似乎越来越多,面对凌乱不堪的桌面,我们确实都会显得焦头烂额,但还是不忍心丢掉多余的小物品。那么办公桌的多功能收纳架就会帮助你。  充电收纳
期刊
【整体概说】    作文是作者内心的流露,是情感的表达,是生活的艺术创造,它需要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或阐述自己所认识的客观世界。不少写得不错的文章,虽然审题、立意、构思方面都有一定的自主性、灵活性和生动性,但题目不尽如人意。有的拟题没有新意,有的把话题当文题,有的文题范围过大,有的题不对文,这就给评分者一个不好的印象,甚之影响整体成绩的给定。  明眸善睐第一瞥。标题犹如一双耐看、靓丽的眼睛,透过
期刊
【阅读概述】  科学神秘、神奇,它以其无穷魅力吸引着世世代代的人们去追求,去探索,去实践。在苦苦追求的道路上,人类用智慧与力量揭开了科学史上一个个神秘的面纱:从“音乐改变学习能力”到“星星和云朵知多少”,从“雷电之谜”到“含羞草可以发电”,从“火星有水”到“塑料可做超导体”……这一次次的科学发现让我们振奋,让我们欣喜,更让我们从中受益。  感谢科技,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告别了
期刊
“好读书,不求甚解”是古人的做法,在媒体多元、信息庞杂的当今社会,筛选信息、整合信息是阅读能力的基本要求。精彩的课外阅读,加上适当的阅读技法,会使你的课外阅读不再无奈。“阅读一点通”栏目旨在交给你一把开启阅读书籍的金钥匙,引领你走进绚丽多姿的阅读世界。本期以文体分类,试图给同学们的阅读技法从整体上建立一个框架,在以后的各期中再进一步细化、逐步深入。   (编 者)    【阅读概述】  小小说是小
期刊
新年新气象,我们在欢乐祥和、喜庆热闹的气氛中迎来了2007年的第一轮朝阳,备战2007年中考的号角已经吹响。新设栏目“写作讲坛”为你备战2007年中考奉上一道大餐。本期本栏将写作的整个思维过程分为审题、立意、结构安排、语言组织等五个专题进行专项辅导,以期使同学们全面掌握各个环节的写作技巧,切实提高写作水平,从而在中考中勇创佳绩。  (编 者)    【整体概说】  中考作文的审题就好似在寻找前行的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