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闲识得东风面

来源 :语文世界(初中版 )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VictorXi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年新气象,我们在欢乐祥和、喜庆热闹的气氛中迎来了2007年的第一轮朝阳,备战2007年中考的号角已经吹响。新设栏目“写作讲坛”为你备战2007年中考奉上一道大餐。本期本栏将写作的整个思维过程分为审题、立意、结构安排、语言组织等五个专题进行专项辅导,以期使同学们全面掌握各个环节的写作技巧,切实提高写作水平,从而在中考中勇创佳绩。
  (编 者)
  
  【整体概说】
  中考作文的审题就好似在寻找前行的航线,把握飞行的方向。同学们只有独具慧眼,方能“识得东风面”,让自我的作文“百花丛中笑”。
  2006年中考作文题可谓异彩纷呈。话题作文霸主地位依旧不改,但其话题一般是不带有道德意识或情感倾向的词语,而是以中性词出现。如宿迁的“细节”、徐州的“心”、江西的“亮点”等。材料作文数量与去年持平,只是更注重自选角度来作文,其写作范围进一步增容。选题作文异军突起,在二选一中大多采用“话题+________”的形式,如山东滨州(半命题:________,我的最爱+话题“芳香”)、四川乐山(命题:我最爱这风景+话题“心境”),除此以外还有北京、广东等地是在两个半命题或是全命题中来选择。选题作文更有利于学生发挥特长,彰显个性。并且绝大多数作文题都有导语提示,更加体现了命题人对考生的人文关怀,有效地拓展了考生的写作空间。从作文命题的内容来看,其文题更加贴近现实生活,注重考生的体验感悟,着眼于关注自然、社会,自我成长、思辨生活、情感修养等话题大量增加,着眼于学生的人格精神,强调其社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尤其以“我”为中心的文题增多,如邵阳卷“请你相信我”、河南卷“我有一个好习惯”、上海卷“我的名字叫________”、青岛卷“________启示了我”、重庆卷“________改变了我的生活”等。
  由此观之,2007年中考作文命题趋势将会呈现如下特点:话题作文与命题作文或半命题作文将齐头并进,选题作文会后来居上,材料作文鲜有波澜。其命题内容更贴近生活,越发关注学生的体验与感悟,促使考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审美观,让考生站在更高的平台上来解读生活、思考生活、感悟生活。因此,备战2007年中考作文,要让考生走进生活的深处,进行心灵的长跑,提升人文素养,真正飞翔于思想的天空。
  
  【技法导航】
  审题就是准确、全面理解命题的含义。它是作文的重要环节,是作文切题与否的关键,直接关系到作文的成败。因此同学们在审题时要密切注意以下几点:
  一、审清形式,敲定体裁。
  中考文题大致有以下几种:命题作文、半命题作文、话题作文、给材料作文、供图像材料作文等。只有认清题型,才能从容应对,以此来决定写作的范围、方法和要求。因此,不可忽视审题,以避免文与题不符,形成所谓的下笔千言,离题万里。明确其形式后,还要细心思索,采用何种体裁来写作。如何敲定体裁,这要根据自己写作的特长来定,但有时文体特色很鲜明的作文题,最好还是依文题特点来确定为妙。比如话题:“人生的清单”(06年漳州卷),就适宜写成生动的说明文;比如话题:“节俭(06年四川卷)、责任(06年内江卷)、知识的力量(06年北京卷)、人要有那么点精神(06年甘肃卷)”等题,就适宜去写议论文;还如“门其实开着”(06年无锡卷)、“难题”(06年乌鲁木齐卷)就不妨去创作小说;“十六岁的天空”(06年绍兴卷)、“芳香”等题就适合写成散文;“财富”(06年河北卷)、“荣誉”(06年资阳卷)最好去写童话或是寓言。因为这样,我们写作起来会更得心应手一些。在考场中,我们只有应对如流、择善而从,才能一鸣惊人!
  二、看准题眼,锁定重点。
  在审题时一定要抓住文题的关键与实质,尤其要看准题眼,锁定其写作的重点,以此来凸显文章的主旨。比如06年中考作文中就有许多关键性的题眼:“亮点、和谐、价值、仰望、学会、最爱、习惯、美丽、变化、生日、精彩、创意、荣誉”等等。抓住这些题眼即关键信息,我们便明确文章的写作重点和思路。如“在________。________学会________”(06年山东莱西卷)看似简单,实为不易,“在________”中限制了选材的范围,“会”是题眼,是重点,要在“会”字上做文章,其关键是要在行文中表现“如何学”“怎么会”。又如以“敞开心扉”为话题(06年安徽卷),细究其题目,我们不难发现,我们写作的重点应放在“为什么要敞开”“怎么敞开”“敞开后会怎么样”几方面中的任何一个方面或多方面。围绕这些内容来选取素材,才能符合题意要求。另外要注意即便同是叙述一个场景,也因其文题的不同,写作重点也就不一样,比如《精彩的瞬间》和《难忘的瞬间》(05年无锡卷:精彩的________)它的写作重点就不一样,《精彩的瞬间》重在描写场景的精彩无限,而《难忘的瞬间》意在表现场景对自我心灵的震撼,一个重观感,一个重体验。因此说,找准了文题所要写的重点,也就把握住了文章所要表达的中心,选材也就有了范围,组材也就有了目标。
  三、吃透题旨,控制方向。
  审题还有一个关键的内容,就是要吃透题旨即弄清文题对行文限制和提示语或是材料的真正内涵。唯此,才能有效地控制写作的方向,不至于南辕北辙。有的是在时间上作限制,如“十六岁的天空”(06年绍兴卷)意在表现花季年龄的所思所想所感;有的是在处所上作限制,如“门其实开着”(06年无锡卷);有的是在数量上作限制,如“我有一个好习惯”(06年河南卷),强调“一个”,稍有不慎,就会文不对题;有的是在人称上作限制,如“我的名字叫________”(上海卷)、“请你相信我”(邵阳卷)等,行文时就要用第一人称,要从“我”的角度写自己的生活经历;有的题目还有象征意义或有引申义,这就要弄清其蕴含的深意。如仰望(06年陕西卷)、“财富”“芳香”等。遇到这类题目,就不能就题论题,要透过字面上的具体事物,抓住事物的本质特征,去揭示题目包含的象征义,文章主题才会有深度。特别是材料作文,就一定把握住材料的意旨之后再进行构思写作。如06年武汉中考题:下面文字摘自一位同学的《毕业留言册》:□我的自画像:额头宽了一点——思想的野马正好在这里奔跑。□同学留言:(同学甲)最难忘那次联欢会,你的新鲜点子让我们快乐无比!○(同学乙)你知道我最欣赏你的是什么吗?就是你总能够别出心裁。□恩师寄语:你的那些富有创造性的见解常常为我们开启另一扇窗!老师感谢你。
  写作之前同学们一定要对这则材料进行提炼、聚焦,从而确定写作的话题。不能随便抓住某一句话就用作自己的写作内容,而要抓住寄托着材料主旨或者主要内容的中心词、中心话题,以此作为写作的话题。从其材料内容来看,同学们要紧扣“创新、欣赏、和谐”等方面来构思写作。另外还要明确附加的限制。有些题目有附加的题外条件,一般称作“要求”,审题时要明确它的附加限制。因此,只有吃透了题旨,才能控制好写作的方向,才能让作文光彩夺目!
  
  【真题回放】
  人,总要仰望点什么,一轮红日,一弯新月,一片云朵,一座山峰,一棵古树……只要能激起你心底的波澜,哪怕是一丝涟漪。当你仰望时,一股庄严神圣的力量,一个崇高的形象,或者一些伟大的词句就会从你内心涌起……请你以“仰望”为话题,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2006年陕西省课改区中考作文命题)
  
  【病文诊治】
  仰望受伤的蚂蚁
   陕西一考生
  那些天,我的心情就像那阴暗的天空,怎么也开朗不起来。因为,期中考试我考砸了,全班54名同学中,我排名第32名。也不知怎么搞的,原先我的成绩一直排在班级前20名之内呀,谁想倒退得这么厉害。(文章开篇太突兀,应紧扣“仰望”这一题眼,展开描写或是抒情,以此引起下文。)
  那是一个星期天的上午,父母外出劳作,家里只剩下我一个人。本想完成老师布置下的作业,但却没有一点心思。索性端了条凳子,坐在院子里发起呆来。(此处可以展开想象,描写其内心的苦楚,为“仰望”的感悟埋下伏笔,使文章更具感人的情韵!)
  过了不知多久,我的视线被院墙根下的半块砖头附近的景象吸引住了。这半块砖头,也许是爸爸早上用它做完什么活儿后随意丢在那里的,却不想偏偏砸毁了墙根下的一眼蚂蚁窝。清早的蚂蚁也开始为一天的生活忙碌了。于是,爸爸很随意丢弃的那半块砖头,碰巧就砸在了一群外出觅食的蚂蚁身上。因而,在那半块砖头的旁边,我看到了那眼蚂蚁窝一片狼藉,几只受了重伤的蚂蚁还在其旁痛苦地呻吟。(此处是文章的重点,要细腻而生动地描写其“仰望”情景,可以驱遣想象,采用虚实相生之法,让文章的主旨更加鲜明凸显!)
  多么可怜的蚂蚁啊。强烈的同情心促使我将凳子搬到了那半块砖头的跟前,仔细观察起那几只受伤的蚂蚁来。
  这几只蚂蚁受的伤可真不轻啊。只见,它们有的被砸伤了触足,有的被砸伤了腹部,有的被砸伤了头部……没有一只能自由自在地爬行了。虽然这样,我却看到,这几只受伤的蚂蚁,都在拼命地挣扎。我不明白它们在挣扎什么,我不明白它们为什么要努力地爬行。但是,当我看到它们中的一只用尽全力爬进了附近另一眼完好无损的蚂蚁窝时,我终于明白:受伤了要学会坚强。(此处应紧密联系自我实际精心打造,真切而细致地抒写自我切身体验与感悟,深刻揭示出其“仰望”的深刻意蕴。)
  不由得,我仰望起了那几只受伤的蚂蚁。
  不由得,我的天空豁然开朗。(结尾最好照应开头,使首尾圆合,结构严谨。)
  
  【升格思路】
  这篇考场作文的失误就在于审题不准,未紧扣“仰望”这一题眼来明确写作的方向,突出写作的重点。文章应紧扣“仰望”一词,着重描写蚂蚁受伤后的情形,可是考生用墨太少,未能在读者心中树起“崇高的形象”,产生“一股庄严神圣的力量”,使得文章的重点不明,主旨不深。文章的结尾处还应联系自我,展开想象,有力地深化文章的中心,引起读者强烈的共鸣。并且在文章的开头要紧扣文题,引起下文,照应结尾,使文章首尾圆合,文章的意蕴更加鲜明凸显。这篇文章倘若在以上三个方面稍作修改,一定会分外出彩!
  
  【升格佳作】
  仰望受伤的蚂蚁
  易春晓
  每当我悲观失望之时,我便不由得想起那些受伤的蚂蚁来;每当我不思进取时,我便不由得想起那些受伤的蚂蚁来。在仰望那些蚂蚁之中,我获得了动力,看到了希望……
  那些天,我的心情就像那阴暗的天空,怎么也开朗不起来。因为,期中考试我考砸了,全班54名同学,我排第32名。也不知怎么搞的,原先我的成绩一直排在班级前20名之内的呀,谁想倒退得这么厉害。想想关心我的老师和对我寄予厚望的父母,我惭愧得就想找个地缝钻下去。于是,那段时间,总有一种溺水的感觉,怎么也看不到岸。佛曰:“苦海无边,回头是岸。”可是当我回头时,只看到白茫茫的一片。不管前进还是后退,离岸都有一段距离了,我的心情暗到了极点。
  那是一个星期天的上午,父母外出劳作,家里只剩下我一个人。本想完成老师布置下的作业,但却没有一点心思。索性端了条凳子,坐在院子里发起呆来。
  过了不知多久,我的视线被院墙根下的半块砖头附近的景象吸引住了。这半块砖头,也许是爸爸早上用它做完什么活儿后随意丢在那里的,却不想偏偏砸毁了墙根下的一眼蚂蚁窝。清早的蚂蚁也开始为一天的生活忙碌了。于是,爸爸很随意丢弃的那半块砖头,碰巧就砸在了一群外出觅食的蚂蚁身上。因而,在那半块砖头的旁边,我看到了那眼蚂蚁窝一片狼藉,几只受了重伤的蚂蚁还在其旁痛苦地呻吟。
  多么可怜的蚂蚁啊!强烈的同情心促使我将凳子搬到了那半块砖头的跟前,仔细观察起那几只受伤的蚂蚁来。这几只蚂蚁受的伤可真不轻啊。只见,它们有的被砸伤了触足,有的被砸伤了腹部,有的被砸伤了头部……没有一只能自由自在地爬行了。虽然这样,我却看到,这几只受伤的蚂蚁,都在拼命地挣扎。它们呻吟着,打着滚,流着泪水,心中滴血,可是没有一只放弃对生的渴望,没有一只因为痛苦而放弃对家园的向往。也许将在这短短的归途中死去,也许将在生命的最后一刻看不到自己的家园,但它们凭着执著信念,义无反顾地向前蠕动着,这种战胜苦难的坚韧,战胜死亡的勇气,让我不禁肃然起敬。
  我的眼睛不禁模糊起来,我似乎看到了我因赌气不上学的情景;听到父母面对我一蹶不振的叹息声;想起了因成绩不好而想退学的念头……我的心中充满了愧疚,我没有克难奋进的勇气,没有力挽狂澜的信心,在人生的考场上,似乎永远只是一个弱者,还不如这些受伤的蚂蚁。
  最后,当我看到它们中的一只用尽全力爬进了附近另一眼完好无损的蚂蚁窝时,我终于明白:在伤痛面前,哀声叹气,不思进取是最为可怕的;忍住伤痛,努力进取,总会拥有抚慰伤痛的时机。
  仰望中,我的天空豁然开朗;仰望中,我不禁激情满怀,力量无穷!
  
  【简评】
  这篇升格作文通过记叙“我”偶然地一次观察“受伤的蚂蚁”而明理的事件,揭示了“在伤痛面前,哀声叹气,不思进取是最为可怕的;忍住伤痛,努力进取,总会拥有抚慰伤痛的时机”的主旨,对读者有较大的启迪。文章采用以小见大的手法,紧扣话题,层层拓展,生动地展现了战胜自我的艰难历程,使文章的立意上升到一个新的高度。面对困难或是挫折,我们需要坚强意志,要有努力奋斗的信念。一只蚂蚁如此,更何况我们人呢?读本文,我们在仰望之中就会深思不已:在我们人生的征途,更应高歌前行!
  
  【精彩链接】
  1.仰望就是追寻崇高。也许我们抵达不到崇高,但我们可以仰望,让崇高引领,在人世中行走,穿越灵魂,在心灵根底树起精神的皇座,把立在大地上的血肉之驱与高高在上的精神品格结合起来,感悟到皈依的崇高,最终作为生命的坚强支柱而矗立在世界上,支撑起富于意义与价值的生命世界。
   (节选自李兴濂《人,总要仰望点什么》)
  2.又一次,仰望诺日朗大瀑布。瀑布从一片绿色的灌木丛中流出来,突然跌入深谷,形成一缕缕雪白的水帘,千姿万态地垂挂在宽阔的绝壁上,深谷中,飞扬起一片水雾。然而走近它,抬头仰望大瀑布,才真正领略到那惊心动魄的气势。云雾迷蒙的天上,仿佛裂开一道巨大的豁口,天水从豁口处汹涌而下,浩浩荡荡,一落千丈,在山谷激起飞扬的水花和震耳欲聋的回声。站在大瀑布前,感觉自己只是漫天飘洒的水雾中的一滴水珠。仰望大瀑布,人类那一点可怜的悲哀,又有何资格絮叨呢?我确信,天地人之外,一定还有一个更高的存在!
   (节选自李兴濂《人,总要仰望点什么》)
其他文献
2014年重庆语文高考作文题:  一个游客去波罗的海海滨度假,找到一处房屋,打算同房东——一个和蔼可亲的老人签下租房合同。老人劝他不妨先试住几天,看究竟合适不合适,再作决定。  游客住下后感到很满意。到第5天,将要签合同时,却发生了一点意外:一个精美的玻璃杯被他不小心打碎了。他有些忐忑不安地打电话告诉了老人,老人说:“不要紧,你又不是故意的,我过来签合同时再拿一个来。”游客把碎玻璃和屋里的其他垃圾
期刊
我记得很小的时候,爸爸常常俯下高大的身子,把我拎起来,举向空中。我挥着两只小手乱抓,快活地咯咯直笑,妈妈瞧着我们父子俩,也乐得合不拢嘴。我在爸爸的头顶上,可以低头看妈妈扬起来的脸,还有爸爸的白牙齿和蓬乱、厚密的棕色头发。接着,我就会高兴地尖叫,要爸爸把我放下来。其实,在爸爸强壮有力的手臂里,我感到安全极了。这个世界上,最棒、最了不起的人就是爸爸。  有一次,妈妈嫌钢琴放得不是地方,指挥爸爸把它抬到
期刊
汉语单句有五种基本句型,这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应该不会陌生,五种句型观点的提出,使现代汉语语法教学真正按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原则进行,语法学习也因此变得有章可循。几乎每一位语文老师、每一位学过汉语语法的中学生都深受其影响。他就是普通高校文科通用教材《现代汉语》的主编之一——著名语言学家、教育家廖序东先生。金秋十月,在《现代汉语》教材修订会议期间,我们有幸采访了廖先生。    战乱求学,结缘教育  1
期刊
【本书简介】    本书引自美国,是畅销书《杰出青少年的七个习惯》作者肖恩·柯维2006年最新作品。作者从全球千名青少年调查问卷中统计出这最重大的六个问题,结合自己亲身经历和采访青少年的心得,引导青少年思考如何做好人生中最重要的六个决定。  作者用四百多彩图、诗歌、歌曲、电影片段和科学的心理测试揭示了这一潜藏的真理,通过真实案例探索解决这六个问题的方法。书中还提供“帮助台”,给予青少年实用性更强的
期刊
【起源与发展】    泥塑艺术是我国一种古老的民间艺术。它以泥土为原料,以手工捏制成形。或素或彩,以人物、动物为主。   我国泥塑艺术可上溯到距今4千至1万年前的新石器时期。史前文化地下考古就有多处发现。浙江河姆渡文化遗址出土的陶猪、陶羊时间约为6千至7千年前左右;河南新郑裴李岗文化遗址出土的古陶井及泥猪、泥羊头时间约为7千年前。可以确认是人类早期手工捏制的艺术品。   自新石器时代之后,中国泥塑
期刊
综观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语文试题,不难发现,其中的语言运用题,考查内容多样,形式灵活,正逐渐成为中考语文试题中最活跃,最具人文关怀,最富创意的部分。  这种题型导向性强,体现了学生关注社会,认识生活,体验情感,参与实践,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这类题的命题方式主要有以下几种:    一、修改病句    例如:潍坊市“积累与运用”第4题。  ①当我们骑马越过崇山峻岭驶向阿根廷一侧的时候,在参天大
期刊
桌面收纳工具推荐  有人曾这样说过:“凌乱不堪的办公桌是创造力和想象力的标志。”其实这只是在给自己凌乱办公桌找借口而已,当你希望快速在凌乱的桌面上轻易找到你需要的物品时,你就有收拾办公桌的欲望了。  我们桌面的空间总是有限的,随着工作时间的增加摆放在桌面上的东西似乎越来越多,面对凌乱不堪的桌面,我们确实都会显得焦头烂额,但还是不忍心丢掉多余的小物品。那么办公桌的多功能收纳架就会帮助你。  充电收纳
期刊
【整体概说】    作文是作者内心的流露,是情感的表达,是生活的艺术创造,它需要学生用自己的语言去描述或阐述自己所认识的客观世界。不少写得不错的文章,虽然审题、立意、构思方面都有一定的自主性、灵活性和生动性,但题目不尽如人意。有的拟题没有新意,有的把话题当文题,有的文题范围过大,有的题不对文,这就给评分者一个不好的印象,甚之影响整体成绩的给定。  明眸善睐第一瞥。标题犹如一双耐看、靓丽的眼睛,透过
期刊
【阅读概述】  科学神秘、神奇,它以其无穷魅力吸引着世世代代的人们去追求,去探索,去实践。在苦苦追求的道路上,人类用智慧与力量揭开了科学史上一个个神秘的面纱:从“音乐改变学习能力”到“星星和云朵知多少”,从“雷电之谜”到“含羞草可以发电”,从“火星有水”到“塑料可做超导体”……这一次次的科学发现让我们振奋,让我们欣喜,更让我们从中受益。  感谢科技,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让我们告别了
期刊
“好读书,不求甚解”是古人的做法,在媒体多元、信息庞杂的当今社会,筛选信息、整合信息是阅读能力的基本要求。精彩的课外阅读,加上适当的阅读技法,会使你的课外阅读不再无奈。“阅读一点通”栏目旨在交给你一把开启阅读书籍的金钥匙,引领你走进绚丽多姿的阅读世界。本期以文体分类,试图给同学们的阅读技法从整体上建立一个框架,在以后的各期中再进一步细化、逐步深入。   (编 者)    【阅读概述】  小小说是小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