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挥指导教师作用,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来源 :考试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elebing9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本科毕业设计是高等院校教学过程中一项重要的常规教学工作,也是提高大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的一项实践活动,其质量直接反映了高校毕业生的综合素质和所在学校的办学水平。本文主要针对如何发挥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从选题、指导过程的管理、和毕业答辩等环节提出了建议。
  关键词: 指导教师 毕业设计 设计质量
  
  毕业设计是大学本科的最后一次综合性实践教学环节,对于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能力,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毕业设计质量取决于毕业设计的规定和组织、学生的态度及素质、指导教师的水平和指导情况、毕业设计的环境等因素。在毕业设计中,指导教师承担着毕业设计的选题、毕业设计的全程指导、论文的书写及答辩等工作。毋庸置疑,对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起着关键而又不可代替的作用。我主要结合自己近几年来指导毕业设计的体会,从发挥指导教师作用方面分析如何提高毕业设计质量。
  一、加强指导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
  毕业设计涉及的知识面较广,要求指导教师不仅具有系统的、扎实的理论知识,而且具有丰富的工程实践经验和阅历,能够熟悉工程中的工艺流程、工程中的常规做法及容易出现的问题、解决办法,对毕业设计指导教师要求较高。但是由于高校的扩招和新专业的增设使得教师资源匮乏,年轻的教师大都缺乏实践经验,因此,加大对教师实践能力的培养是发挥指导教师主导作用的一个基础。
  1.指导教师应主动参加社会实践,参加指导学生的实习,参与工程项目的设计。深入到生产第一线,在实践中总结和积累经验,以便为指导毕业设计打下基础。
  2.加强学习。通过学习了解本学科的最新科研成果和学术动态,使指导毕业设计更有力度和更有创新性。
  3.积极参加科研活动。指导教师通过参加科研活动,可以更好地提高自身的科研能力和学术水平,为指导毕业设计积累丰富的经验。同时,指导教师还应加强与其他学科和教师的交流,吸取别人的经验和方法,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学校和指导教师不能再自我封闭,而应主动走出去,与校外的企业和公司加强密切联系,开展产学研相结合的教育方式。
  二、认真出题与选题
  毕业设计题目是关键,它决定了毕业设计的内容,是顺利进行毕业设计的先决条件,也是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前提。指导教师在出题和制定任务时,必须综合考虑课题的目的、课题的难度和课题的新颖性。作为指导教师在出题目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指导教师在出题时首先态度要认真,要有责任心,毕业设计也是教学工作的一个环节,教师必须从思想上重视毕业设计工作。
  2.毕业设计的题目应满足本专业的教学目标和大纲,内容最好能覆盖本专业的主干课程、专业基础课程和专业课,但要有一定的深度和广度,以增强学生的适应性。
  3.毕业设计题目尽可能与生产、科研和实验室建设相结合。指导教师可以把自己科研课题中的子课题交给学生去做,这样,学生一方面加入了实际的创造性活动中来,另一方面从教师的创造性活动中直接获得了培养和锻炼。同时,结合实际的题目也有利于调动教师的积极性,加大指导力度。但是要根据学生的专业知识水平和能力出题,避免题目过难或过易。
  4.毕业设计题目尽可能反映目前科技发展水平,让学生了解、把握当前该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和发展动态。
  总之,一个好的毕业设计题目,为学生做好毕业设计,提高创新能力奠定了一个良好的基础。近年来,我院采取了“双向选择”的措施,首先在第七学期,指导教师给出毕业设计题目,同时给出所需要的储备知识及对学生的要求。由学院组织的课题专家组进行评审,淘汰不合格的课题,然后,学生再根据自己的特长、爱好和实际水平进行选题,普遍反映选题效果较好。
  三、严格加强指导过程管理
  毕业设计过程的跟踪指导和解答疑难是指导教师的根本任务。指导教师精力的投入和责任心对于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为了完成毕业设计和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指导教师作为一个引导者,应当与学生建立良好的沟通渠道,保证指导的及时、快速及合理。
  首先,指导教师应该树立正确的思想观念,认识到毕业设计的重要性。只有在思想上给予高度重视,才能够在具体的指导过程中把理论教学与实践紧密结合。然后通过各种渠道、方法去有意识地培养学生重视毕业设计的观念,激发学生对毕业设计的兴趣和求知欲。
  其次,指导教师应充分调动学生积极认真的参与和投入,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有效地发挥学生的创造性。指导教师在指导过程中不可过于详细、过于死板,应当尊重学生的特长和个性,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思路进行初期的设计,对于不合理的部分加以引导,可行的部分鼓励其大胆地探索。
  最后,在指导毕业设计过程中,指导教师应加强辅导答疑。指导教师的辅导到位是保证毕业设计进度的关键。毕业设计期间,指导教师应指定辅导答疑时间,每周不少于2次,同时强调学生的到位率。指导过程中要按照进度和计划对学生严格要求和管理。在指导毕业设计过程中,教师严谨的教学态度、良好的道德修养会对学生起到一个潜移默化的作用。我院已经毕业的学生中,有一部分工作后曾打来电话说,真的很感谢老师对他们的严格要求,否则,就不能顺利毕业也不能很快适应工作环境,可见指导教师的治学态度、世界观和人生观对学生的影响。
  毕业设计过程程序性非常强,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学生需要走向社会调研,搜集相关材料,需要上图书馆、资料室查阅大量文献资料,同时还需要进实验室、机房,整个毕业设计时间跨度大,活动场所变化大,给指导教师的管理工作带来了诸多不便。因此,指导教师要加强指导过程的管理,以确保毕业设计质量。另外,由于现在的毕业生是自主择业,而目前的就业形势又不太乐观,导致有些学生的心态有些失衡,而找好工作的学生又觉得工作已定,毕业设计做好做坏无所谓。这些现象都是不利于提高毕业设计质量的。所以指导教师在严加管理的同时,还要在生活和学习上关心他们,在思想上引导他们,帮助他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人生观。毕业设计工作不仅是一项教书工作,更是一项重要的育人工作。在整个毕业设计指导过程中,指导教师的人格魅力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其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学生。作为指导教师更要以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一丝不苟的工作作风去感染和教育学生。
  四、论文答辩过程
  答辩过程是毕业设计的最后一个过程,用来检查学生是否达到毕业设计的基本要求和目的,同时对毕业设计的质量作出评价,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过程。这时有的指导教师就会松了一口气:毕业设计指导工作终于结束了。然而,毕业设计仅仅只有三个月的时间,期间学生要查阅资料,消化知识及书写论文,还不能对论文所涉及的知识很好地形成整体的概念,很容易在答辩过程中出现“卡壳”及所问非所答的现象,从而影响最终的成绩。
  答辩前指导教师可以把答辩时的评分标准发给学生,让学生有目的地准备答辩,包括写出答辩提纲、讲稿和制作PPT,PPT的内容应包括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研究的内容和研究的结果。同时指导老师还应该组织学生进行预答辩,整个过程与正式答辩一样,首先由学生讲述自己课题研究的背景、意义、研究内容和研究结果。然后由指导教师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回答。而在预答辩过程中出现的问题,比如讲述的知识点不全面、指导教师提出的问题回答不上来等,再由指导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指导。另外,指导教师还要鼓励学生答辩时要充满信心,克服紧张情绪,懂礼貌,尊重答辩教师。近几年来,我院指导教师普遍采取了预答辩形式,得到了学院和学生的一致认同,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五、总结经验
  经验是不断总结和积累的,每次毕业设计的结束应该是下一次毕业设计的开始。每次毕业设计结束后,指导教师应及时对整个毕业设计工作进行经验总结并交流指导毕业设计的心得和体会,找出差距,为今后的毕业设计工作提供经验和借鉴,使毕业设计工作更加科学规范,从而为进一步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打下基础。
  六、结语
  毕业设计工作是一个系统的工程,加强对毕业设计质量的提高无论对学校还是对学生都有着重要的意义。通过近几年来对毕业设计的指导,我深深地体会到,积极发挥指导教师的主导作用,对于提高毕业设计质量是至关重要的。
  
  参考文献:
  [1]张俊林.在本科毕业设计中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改革与实践[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2008,(1).
  [2]廖志凌,邵学军等.高校本科毕业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江苏大学学报,2004,26(2).
  [3]孙震,谷岩.高等院校电子技术专业毕业设计指导[J].鸡西大学学报,2001,1(2).
其他文献
在我们的生活环境里,生物处处可见:花草树木,鸟兽鱼虫,包括人类自身,还有我们看不见却处处都有的细菌。正是种类繁多、丰富多彩的生物,使自然界充满了无限生机、无穷奥秘。怎样利用丰富的生物资源来提高学生学习生物知识的能力呢?  1.课上巧设疑,促使学生多思考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如果因疑而学自然会有奋发向上的动力,但往往由于惰性,学生会被动地接受课本上现成的
在多年的教学生涯中,我越来越感觉到教学效果除了与教师的态度、价值观、自身人格魅力、专业知识与技能有关以外,更与学生学习兴趣、学习态度、学习方法密不可分。所以,教师调动起学生学习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勇于克服困难,再掌握一定的方法,才会真正提高教学的有效性。  一、善于引导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使学生有获得成功的愉悦感,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高中生物理论性较强,在新授课上,根据章节内容的不同和学生预备知识
目的:咳嗽是肺系疾病中最常见的病,病因诸多,病机复杂。虽病位在肺,但五脏六腑均可引起咳嗽。历代医家对咳嗽的病因病机进行阐述,文献浩如烟海,却犹如一盘散沙,散落于医家的著作中,且
本文分析了区域构造的地质地球化学特征,重点讨论了区域矿体与矿化之间的次生地球化学异常分带和异常特点,分析该区具有较好的成矿潜力。
摘 要: 本文针对初中化学课程改革前后的教学模式转变和师生之间角色的转变来讨论课改后化学学科的教学艺术。特别针对课改后的实验教学,强调以学生实验为主,由此来体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以及中职化学教学如何与之衔接的问题。  关键词: 中职化学 初中化学 衔接    在课程改革冲击波的冲击下,不仅师生之间的角色关系发生了很大的转变,而且教学模式也由原本的单一而变得丰富多彩起来。我是一位中职化学教师,仅
(一) “四长”配备齐全。按照标准配好配齐班长、党小组长、工会小组长和团小组长。 (二) 政治活动落实。按时按要求把党的方针政策和上级决议落实到班组,传达给每个职工。
人文关怀主张以人为本,强调人的价值和尊严,充分地尊重人、理解人、肯定人、丰富人、发展人、完善人,对人自身的存在和发展予以关注、探索和解答,它主要以实现个体全面发展为目标,尊重个体的生存与发展需求,培养高尚的人格,提升人生的价值,以适应社会发展和时代进步的要求。教学科研人员、管理人员和后勤服务人员是高校人力资源的三大组成部分,在高校,教师是人力资源的核心,本文所论述的高校人力资源专指高校教学科研人员
摘 要: 本文根据高校二级管理模式的新特点,结合二级院系教务人员的素质现状,从思想意识、工作态度、业务素质和综合技能四个方面提出了适应新形式的教务人员应具备的素质与培养途径。  关键词: 高校二级管理 教务人员 素质    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尤其是面对高校扩招带来的学生人数增加,办学规模扩大和学科、专业布点不断增多,以及教务管理工作难以全面覆盖、统一管理的现实,很多高校相继进行了教务管理
摘 要: 师生关系的状况直接影响并决定着教育活动的背景和情景,影响着最终的教育结果。在现实的学校教育中师生人际关系还存在与素质教育格格不入的诸多因素,这无疑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大忌,只有运用新课程理念构建起一种新型的师生关系,才能真正实现素质教育的要求。师生关系的形成,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主动地调节自己,使得师生关系既民主、轻松,又生动、严谨。  关键词: 师生关系 素质教育 终
随着我国经济建设的发展和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政策咨询研究工作越来越显得重要,政策咨询研究工作亟待加强、发展和提高。最近,国务院领导同志强调指出,要认真总结党的十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