桐乡市1949—2019年麻风病流行病学分析

来源 :中国中西医结合皮肤性病学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angchuabna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分析桐乡市70年麻风病流行病学特征.方法 对桐乡市1949—2019年的麻风病防治数据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在70年期间桐乡市共报道2104例麻风病例,其中,男性占82.37%,中位年龄26岁,儿童病例占8.37%;多数病例为结核样型麻风(TT,86.98%),其次为瘤型麻风(LL,9.74%);新发病例数呈逐阶段下降趋势,由1950年的68例减少至2019年的0例,1958年的发现率最高(41.56/10万),近10年来每年新发病例不超过1例;患病率在1950年为25/10万,在1994年降低至0.94/10万,此后保持在1/10万以下;61.39%的病例存在畸残,其中,TT(64.63%)和男性病例(64.63%)的畸残比例显著更高.结论 经过70年防控,有效地控制了桐乡市麻风病流行状态,发现率和患病率逐阶段降低.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与分析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浅表皮肤癌的疗效.方法 2017年2月—2019年5月选择在本院诊治的浅表皮肤癌患者128例,给予5-ALA-PDT治疗,治疗3次后,记录预后疗效与不良反应情况,随访10个月,观察复发情况.结果 128例患者,经过3次治疗获得痊愈的有102例,23例治疗4~5次后痊愈,3例在治疗6次后痊愈.对痊愈的患者进行组织学检测均没有病理改变,病变处的皮肤愈合后见轻微色素沉着,未见瘢痕形成.经过对比,治疗后皮损积分、血清胚胎成形素(Nodal)、转录中介因
目的 探讨毛母质瘤的临床病理特征,提高诊断水平,减少误诊.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0年1月—2019年12月间金华第五医院毛母质瘤患者的临床与组织病理资料,复阅病理切片,分析其临床病理特征.结果 88例患者发病年龄4~79岁,平均(40.3±16.61)岁,以儿童及青少年多见,男女发病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头面部、颈部为好发部位,肿瘤直径为0.3~5.2 cm.76.14%的病例临床分别误诊为表皮囊肿、皮肤钙沉着症及皮肤纤维瘤等.组织病理检查示瘤体主要由2种细胞组成:基底细胞样细胞和影细胞,周围有结缔组织包绕
目的 研究辅助性T细胞(Th)1/Th2/Th17/调节性T细胞(Treg)比例在特应性皮炎(AD)不同中医证型之间的差异,并探索Yes相关蛋白(YAP)在不同T细胞亚群中的表达量与其平衡紊乱之间的关联.方法 收集AD患者35例(其中心火脾虚证21例、脾虚蕴湿证9例、血虚风燥证5例)及健康对照者24例,分析其临床特征,流式细胞仪检测不同组Th1/Th2/Th17/Treg细胞比例,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LISA)法检测细胞因子的表达,分离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C)并诱导分化为不同T细胞亚群后检测YAP m
目的 探究阿司匹林联合三草化斑汤对过敏性紫癜治疗效果,并就联合治疗对患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因子(sICAM)、可溶性血管细胞黏附因子(sVCAM)水平的影响进行分析.方法 选择2018年6月—2020年2月于我院接受治疗的105例过敏性紫癜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均分为3组,各35例,A组接受阿司匹林治疗,B组接受三草化斑汤治疗,C组接受阿司匹林加用三草化斑汤进行治疗,对比3组治疗有效率、各类临床症状消失时间,并对比治疗前后3组尿液sICAM-1、sVCAM-1水平,对比治疗期间3组各类不良反应发生率.结
目的 观察术后即刻应用医用皮肤表面减张器联合A型肉毒素注射,并行X线局部照射治疗,对腹部瘢痕疙瘩的疗效.方法 选取医院2015年3月—2018年12月收治的24例腹部瘢痕疙瘩的患者,随机分成联合治疗组和对照组各12例,联合治疗组采用术后即刻应用医用皮肤表面减张器同时行A型肉毒素注射治疗,对照组仅给予医用皮肤表面减张器持续牵引减张.2组患者均给予局部X线照射治疗,总剂量为18戈瑞,术后12 h给予首次照射,分2次完成照射,间隔1周.测量并记录术后1、3、6个月切口瘢痕的宽度,以及切口瘢痕色泽、厚度、柔软度及
目的 评价抗菌肽与透明质酸复合剂联合羟氯喹治疗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65例门诊红斑毛细血管扩张型玫瑰痤疮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2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予抗菌肽与透明质酸复合剂外用(2次/d)联合硫酸羟氯喹片口服(0.2 g/次,2次/d),共治疗8周,对照组患者仅予硫酸羟氯喹片口服,用药方法及周期同治疗组,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评分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77.42%高于对照组的5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抗菌肽与透明质酸复合剂联合硫酸羟氯喹
目的 评价半枝莲方联合中药靶向雾化冷喷治疗面部寻常型银屑病的临床疗效和患者依从性.方法 将入选的45例面部寻常型银屑病患者随机分为3组,全部患者口服半枝莲方,治疗1组和治疗2组分别使用30%浓度、50%的冷喷方液靶向雾化冷喷于皮损区,对照组使用清开灵注射液靶向雾化冷喷皮损区.治疗6周后判定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1组和治疗2组愈显率分别为62.92%和74.69%,对照组愈显率为63.63%,治疗1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治疗2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冷喷液浓度50%时治疗疗效
目的 比较2940 nm点阵激光或火针预处理后联合5-氨基酮戊酸光动力疗法(ALA-PDT)治疗面部泛发性扁平疣的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以寻找一种更优的预处理方法.方法 收集2018年1月—2020年1月于西南医院皮肤科就诊的面部泛发性扁平疣患者共100例,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给予2940 nm激光磨削、点阵模式预处理联合ALA-PDT治疗,试验组给予火针预处理联合ALA-PDT治疗,根据患者的皮损数目及改善程度计算治疗效果并比较分析.结果 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的治疗有效率和皮损清除率均显著提高,2组比较差
目的 评价1565 nm非剥脱点阵激光(NAFL)联合中药“黑布药膏”治疗早期瘢痕的疗效.方法 收集病程<6个月的早期瘢痕患者共56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28例.运用1565 nm NAFL治疗,根据皮损形态,选择方形或者圆形光斑,光斑直径10~16 mm,能量20~35 mJ/cm2,光点密度150~200 spot/cm2.治疗组术后给予“黑布药膏”外用,换药1次/d.对照组术后给予疤克凝胶外用,2次/d.每个月治疗1次,共5次.治疗前及治疗后1个月,运用温哥华瘢痕评分量表(VSS)对瘢痕进行评
目的 探讨窄谱中波紫外线(NB-UVB)联合阿维A胶囊治疗寻常型银屑病疗效及对焦虑、抑郁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近2年所收治的60例寻常型银屑病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每组患者30例,对照组患者单独应用NB-UVB治疗,研究组患者应用NB-UVB联合阿维A胶囊治疗,对比2组患者的疗效及对焦虑、抑郁影响.结果 2组患者治疗前银屑病皮损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PASI)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4周、8周后,研究组患者的降低程度较对照组明显(P0.05),治疗后,研究组患者的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