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议小学数学中应用题的教学

来源 :成长·读写月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ewu08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标准》避免了传统的“应用题”的提法,这不仅仅是一种称呼的改变,而是一种理念的转变。“应用题”向来是小学数学中的难点和重点,于是老师们想尽办法让学生会解“应用题”,以至于演变到最后形成一种“题海战术”,将“应用题”分门别类,分为“行程问题”、“植树问题”等等,归纳出每一类应用题的解法,再辅以同类型的大量习题帮助同学掌握这种解法,而当学生真正面对实际问题时,并不是这样如此单一的一种类型的问题,曾经的熟练掌握现如今依然是一筹莫展。
  【关键词】小学数学;应用题;解决问题
   一、基于课程标准和教学大纲的比较分析
   在关于应用题教学方面提到要注意几点:有根据地进行思考,比较完整地叙述思考过程。应用题教学是培养学生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和发展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要注意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导学生分析数量关系,掌握解题思路。在解题和计算时,要鼓励学生根据具体情况选用简便解法或算法,以利于培养思维和敏捷性和灵活性。并对总体目标做进一步的细化,分为四个方面的目标:知识与技能、数学思考、解决问题、情感与态度,其中对于解决问题目标的具体要求如下:初步学会从数学的角度提出问题、理解问题,并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解决问题,发展应用意识;形成解决问题的一些基本策略,体验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发展实践能力与创新精神;学会与人合作,并能与他人交流思维的过程和结果;初步形成评价与反思的意识。由以上对《大纲》和《标准》中关于“应用题”和“解决问题”内容的比较,我们可以发现以下几点不同:
   《标准》避免了传统的“应用题”的提法,这不仅仅是一种称呼的改变,而是一种理念的转变。“应用题”向来是小学数学中的难点和重点,于是老师们想尽办法让学生会解“应用题”,以至于演变到最后形成一种“题海战术”,将“应用题”分门别类,分为“行程问题”、“植树问题”等等,归纳出每一类应用题的解法,再辅以同类型的大量习题帮助同学掌握这种解法,而当学生真正面对实际问题时,并不是这样如此单一的一种类型的问题,曾经的熟练掌握现如今依然是一筹莫展。《标准》不再说“应用题”,而是将“应用题”背后所隐藏的“解决问题”提到台面上。
   《标准》中对“应用问题”做了更具体的要求,避免了单一化的模式。对于应用问题,选材强调现实性、趣味性和可探索性;题材呈现形式多样化(表格、图形、漫画、对话、文字等);强调对信息材料的选择与判断(信息多余、信息不足……);解决的策略多样化;问题答案可以不唯一:淡化人为编制的应用题类型及其解题分析。
   二、基于教材内容的比较分析
   比较新老教材中的“解决问题”与“应用题”之后,、可以归纳出以下两点:
   老教材注重对“应用题”的分类,新教材则注重培养学生将学到的知识应用于实际生活,抛弃了传统分类的思想。将“应用题”分类的思想继承于中国的传统数学,从《九章算术》开始,历代的数学都对应用问题采用了分类的方法,这种思维方式原本是很好的,体现了中国古代人善于思考总结的优秀品质,然而到了近代,这种分类的思想反而成为一种枷锁,在传统的“熟读唐诗300首,不会吟诗也会吟”的观念指引下,为了让学生熟练掌握各类“应用题”的解法而对学生施以大量的习题,甚至出现先记忆后理解的方式来解答应用题的模式。现如今的世界是一个多元化的、复杂的世界,现代人所面对的问题也不再仅仅是某个简单的问题,会解答简单的“行程问题”就能解决真实生活面对的问题么?还需要考虑汽油的燃烧速度,以及机器的磨损等一系列问题。破除传统的对“应用题”的分类模式,是现代教材一个大胆的尝试,只是老师们在应用教材的时候,有一个正确的数学观作为指导,数学是一门科学,而不仅仅是一种工具和手段。
   新教材中的“解决问题”更接近现代生活。老教材中的“应用题”给出的条件往往是恰到好处,不多不少,有不少“应用题”具有明显的人为编制的痕迹,现实生活中几乎不会出现,这样的问题,训练的纯粹是学生的一种计算技能,而不是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思考与建议
   (一)加大教师培训的力度。
   对于教师的继续教育培訓以及校本培训,要落到实处,着眼于老师感到困惑的地方,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为目的。在“解决问题”教学中,老师们有些想法希望实施,可是困惑于时间的限制,对于这一点需给予解释,教学进度的要求是看一个阶段而不局限于具体一节课,如果老师们认清了这一点,对老师们在教学中更好的将新课改的理念融入教学中有很大的促進作用。
   (二)完善评价机制。
   从应试教育的框框里彻底走出来,让教学以发展学生的各种能力为最终目标,迫在眉睫的是要完善当前的评价机制,对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评价不要只局限在书面上的一些文字题,将实际动手能力、与人合作能力与运用解决策略解决问题的能力结合起来进行评价,将这样“三位一体”的评价方式不仅用于平时的教学中,更用在考试中。
   (三)促进骨干教师的探讨与示范作用,促进所有教师的实践。
   每个学校、每个班级的学生不同,老师的教学方法也各不相同,将别人的直接拿来往往是不合适的,因此需要每个学校组织自己的骨干教师多探讨,拿出适合自己的方法,更重要的是这样的方法要真正去实践,这样的过程需要学校领导与教委领导的大力支持和倡导。
   (四)促进教材的进一步完善。
   为适应新课改的新理念而编制的当前使用的新教材基本上是适应的,作为老师教学的蓝本,学生学习的范本,教材的编写应秉持一个理念“没有最好,只有更好”。让教材中的“解决问题”涉及的面更广,更接近生活,在促进学生各种能力方面做好引导和示范作用。
其他文献
【摘 要】课堂气氛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公共情绪状态,它是课堂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那么,如何创造良好的小学语文教学气氛呢?本文针对这一问题谈了几点看法。  【关键词】语文教学;气氛效果   课堂气氛是指课堂教学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公共情绪状态,它是课堂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一个重要因素。良好的语文课堂气氛,对于提高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开发智力,陶冶情操,优化教学效果等都具有十
期刊
【摘 要】在教学过程中,班级管理起着重要的作用,但是在具体的实施过程中,班级管理出现了一系列的问题,例如:安排难度大、班主任工作压力大、学科教师与学生沟通交流少、学科教师难以树立威信等。针对这种现象,创新班级管理模式、构建新型学习共同体,是现阶段提高班级管理效率的有效方法。本文主要分析与探究如何创新班级管理模式、构建新型学习共同体。  【关键词】班级管理模式;创新;构建;新型学习共同体   我国
期刊
【摘 要】本文分析了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针对提高小学语文教学效率的途径与对策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小学语文;教学问题;对策   因为应试教育的困扰,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着许多不适应教育发展的现象,所以需要树立大语文教学观,认识和纠正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推进以人为本的“生本教育”是当前语文教师不可忽视的任务。   一、小学语文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   随着小学语文新
期刊
【摘 要】对于“问题学生”的教育应该“疏”,不应“堵”。在转化过程中,我们应该尊重学生,树立他们的自尊心,寻找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他们时而会故态复萌,我们应给予他们理解,并能用合适的方法教会他们管理自己的情绪。  【关键词】问题学生;转化;理解;倾听   “问题学生”是指思想上有比较明显的缺点,表现比较落后的学生。但“问题学生”不是与生俱来的,他们最初也是同其他学生一样,有一颗天真无邪的心,有自己
期刊
【摘 要】通过《学会和谐相处》这一心理辅导活动课的设计展示,探讨如何设计一堂扎实有效的心理辅导课,评价该课存在的优点与需要改进的地方。  【关键词】和谐相处;教学设计;评价;矛盾社会化   《學会和谐相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懂得设身处地地替对方着想和顾及他人的感觉是与人和谐相处的首要原则,懂得“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道理,并学会在实际生活中运用这一道理。2.让学生置身于学习和生活
期刊
【摘 要】创新情境数学教学模式,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交互合作的方式来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通过实践活动的方式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意识。  【关键词】教学模式;兴趣;创新意识   一、创新情境数学教学模式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引入情境式的教学模式对于培养小学生的创新思维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在课堂教学活动中通过不同的情境来讲授知识能够激发和培养小学生的创造性的思维,由情境可认启发学生对解题思路的
期刊
【摘 要】随着我国社会不断地进步与发展,国家经济飞速地前进。我国与世界各国联系越来越紧密。所以,英语在国际上显得尤为的重要。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学校应当重视英语的教学,而英语教学应当加强对听说读写能力的培养,其中,听力训练在语言学习中处于关键的地位。本文指出了初中英语教学中的听力训练存在的误区,并且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措施,以期提高英语听力训练的效率。  【关键词】初中英语教学;听力训练;思考  
期刊
【摘 要】语文新课标倡导语言积累,而背诵是语言积累的重要方式。要学好语文,必须重视背诵。笔者结合小学语文教学实际,尝试探讨背诵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指导学生背诵。  【关键词】新课标;语文教学;背诵;意义;方法   一、引言   背诵是中国传统教育的一种优良方法。古人云“熟读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前苏联著名教育家霍姆林斯基也指出:“没有识记和背诵,教学和智力发展就是不可
期刊
【摘 要】新课程背景下对初中科学教学中的实验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使实验教学更好地发挥其提高教学质量,培养创造性人才的作用是当前科学教学改革的重要课题之一。  【关键词】科学教学;演示实验   科学演示实验是指密切配合科学课堂教学内容由教师操作,并指导学生观察的实验教学方式。演示实验把实验现象直观地向学生展示,是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法和手段,是学生最集中地获得科学现象的主要来源。但是,由于应
期刊
【摘 要】课前预习;课中质疑;课后拓展延伸成技能。  【关键词】小学语文;导读;教学;模式   为了提高小学语文课堂效率,杜绝“三乱”课堂,打造“三效”课堂,实现语言教学内化为学生素质、外化为学生能力的目标。通过我多年的语文课堂实践,提出了“三步六环”的导读式教学模式,即:课前预习、课中质疑、课后拓展延伸。(1、明确目标,2、激趣导入,3、自学指导,4、读出韵味,5、精读质疑悟情感,6、运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