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空间活力课堂”助推学科实践

来源 :基础教育课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x418854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开展学科实践,是当前落实学科课程标准中对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必然要求.重庆市江津区以大概念为统领,探索优化学科实践的路径,通过对“三空间活力课堂”的打造,优化学习空间,开放学科实践路径,丰富学科实践样态,推进真实情境下的整体化学习,促进基于学生核心素养培育的教学变革.
其他文献
在代际传承的封闭场域中,山西传统手工艺延续先辈技艺,满足熟人社会的消费需求.随着传统日常生活的现代化进程,新生代传承人的品牌意识逐渐觉醒,由此开始了品牌创建的探索.在“山西三宝”、工艺振兴和非遗保护的关系维度中,品牌价值的定位有历时和共时两个层面的表现.当下,山西传统手工艺疏远了当代设计的环境,总体上缺乏品牌塑造的系统理念.建构山西地域传统手工艺的强势品牌,需要基于顾客认知,明确品牌立场.以品牌权益模型为参照,根据山西传统手工艺的实际,分层次、多角度地创建品牌价值.
基于多元化场景发展趋势,从场景切换的视角出发,研究多元场景切换下产品交互的特征,探究在不同场景切换条件下提升用户体验的交互设计策略和方法.基于场景理论和“转场”相关概念,归纳场景切换特征,从场景构成要素和用户交互流程出发分析建立场景切换模型.结合相关实际案例提出自然式触达、无障碍转换、“心流体验”引导、多通道连接的多场切换设计策略.
课程思政是设计教育价值塑造的重要手段.立足设计教育课程思政的价值视角维度、思维视角维度与实践视角维度进行探索,从“知识触点”“活动触点”“价值触点”挖掘设计教育蕴含的思政元素,通过课程内容、教学过程等方面塑造思政“转换点”,通过课程评价要素建设思政“反馈点”与“监测点”,以期提高设计学科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建构兼顾德育目标、智育目标与美育目标的设计教育立体化育人体系与格局提供参考.
近年我国养老设施的发展观念,已从最初注重量的增长转变为关注品质的提升,高品质的养老设施已然成为大多数人的养老夙愿.采用田园综合体与养老设施相结合的模式,能够给养老产业带来优势,不仅符合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基本内涵,而且有助于改善乡村地区的基础设施,为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在总结我国养老模式现状及其需求变化的基础上,以田园养老的需求分析为前提,结合田园综合体模式下养老设施的概念及服务模式,从传承乡村传统风貌、丰富田园生活属性、依循老人个体特征、根据功能逐项设计等4个方面提出了具体的设计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