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崭新队伍面貌推动法院工作新发展

来源 :群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ingyi032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2020年11月召开的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首次提出习近平法治思想,明确了习近平法治思想在全面依法治国中的指导地位,这在党和国家法治建设史上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理论意义、实践意义、世界意义。人民法院是国家审判机关,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的重要力量。法院队伍如何真学真信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忠实履行宪法法律赋予的职责使命,更好地把习近平法治思想学习成果转化为服务大局、司法为民、公正司法的生动实践,不是“自修学分”的选答题,而是“只能满分”的必答题。
  强化“学”的自觉,以理论武装定向领航。理论创新每前进一步,理论武装就要跟进一步。习近平法治思想是顺应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时代要求应运而生的重大理论创新成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是法治中国的航标、“中国之治”的圭臬。只有真学真信笃行习近平法治思想,才能保证法院队伍在时代大潮中锚定航向、把握主动,才能推动法院工作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持续发展、阔步前行。专题深入学。重抓领导班子带头学,做到先学一步、学深一层,以身作则、以上率下。实现普通干警全员学,组织开展专题培训,探索设立理论学习小组,组建“网上学习群”,用好“学习强国”APP,通过铢积寸累、日就月将,真正让习近平法治思想融入干警的血液、嵌入干警的灵魂。融会贯通学。把学习习近平法治思想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与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结合起来,掌握运用好蕴含其中的科学认识论、方法论,在深入理解中自觉执行,在坚决执行中加深理解,做到知其然、知其所以然和知其所以必然。联系实际学。紧紧围绕法院队伍思想实际,紧紧围绕司法实践中反映的问题,自觉运用好习近平法治思想这把“金钥匙”,不断深化高质量司法实践,进一步端正司法理念,依法履职尽责,做到有效定分止争、妥善化解矛盾,确保审判执行工作实现政治效果、法律效果、社会效果有机统一。
  做好“融”的文章,以党建引领凝心聚智。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之魂。迈向新征程,人民法院肩负的职责使命十分重大,必须牢牢坚持党对法院工作的绝对领导,秉持“抓党建、带队建、促审判”工作思路,通过充分调动全体党员干警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把基层党组织建设得更加坚强有力,为推进全面依法治国提供坚实可靠的组织保障。提升组织力。擦亮“全国先进基层党组织”金字招牌,强化“抓党建是本职、不抓党建是失职、抓不好党建是渎职”的理念,实现党组书记、班子成员、机关党委、党支部书记“四责协同”。严格落实“三会一课”制度,定期组织开展支部书记述职评议、工作讲坛和党建常规工作情景模拟演练,促进党建工作实效性和吸引力不断提升。提升凝聚力。丰富“主题党日”活动,组织为党员过“政治生日”,重温入党誓词、入党志愿书,参观红色革命教育基地,学习先锋模范事迹,让党员干警感受党组织的温暖,升华对党的感情,在“润物细无声”中,凝聚支部力量,彰显党员活力。提升战斗力。坚持“把支部建在庭上”,让每一个支部都成为党旗高高飘扬的战斗堡垒。以“融入式”党建为抓手,着力打造“智慧诉服”“惠企利民”“执破融合”“善执护企”等党建服务品牌,做到党建工作与法院主业同谋划、同部署、同落实、同考核,努力把党建工作“责任田”种成执法办案“高产田”。
  突出“实”的举措,以服务大局提质赋能。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司法工作要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服务经济高质量发展,服务国家重大战略实施,维护市场经济社会秩序,为经济社会大局健康发展提供法治服务。法院队伍必须紧扣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切实将司法智慧和力量转化为“十四五”良好开局的强大助力。优化营商环境。推行靶向服务、精准服务,开展商事案件审执提速、涉企债权专项执行等行动,有效激发各类市场主体活力。深化破产处置府院协调联动机制,促进破产企业有效救治和有序清理。加大低效厂房、闲置土地、“僵尸企业”司法处置力度,助推腾笼换鸟、开笼引凤、砸笼换绿。钝化社会矛盾。加强常态化疫情防控下司法应对,继续服务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依托“一庭三所+”“法官村长”等多元解纷品牌,深化“法官进网格、审务进基层”工作实效,将矛盾纠纷解决在萌芽、消弭于初始。坚决打赢重点涉诉信访化解攻坚战,全力减存量、控增量、防变量。深化绿色司法。发挥黄海湿地环境资源法庭跨区域、系统性保护功能,精心呵护全国唯一湿地世界自然遗产。依法严惩破坏生态环境犯罪。加强环境执法司法联动,共同维护区域环境资源安全。创新适用劳务代偿、增殖放流、补种复绿等恢复性司法举措,让受损的生态再焕新颜。
  激发“新”的动能,以司法改革助力增压。进入新发展阶段,司法改革到了一个新的关口,需要我们继续推进、全面深化。以改革促公信。坚持“让审理者裁判”,将院庭长这一“优质资源”配置到审执一线,推行“员额法官+法官助理+书记员”新型团队办案模式,力争催生出更多公平、明白、可信赖的司法产品。落实“由裁判者负责”,加强审判监督管理,细化独任法官、合议庭、法官会议、审委会权责清单,深化案件质量评查与差错责任追究,确保司法权在轨运行。以改革提质效。深入推进案件繁简分流、轻重分离、快慢分道,实现简案快审、类案量审、繁案精审。扎实推进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确保无罪的人不受刑事追究,有罪的人受到公正惩罚。推动执行工作机制改革,建立分流、分段、分工执行管理新模式,切实巩固“基本解决执行难”成果。以改革优服务。全面推进一站式多元解纷和诉讼服务体系建设,努力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加经济、便捷、高效的解纷渠道。积极主动拥抱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5G等现代科技,高标准高起点推进法院信息化4.0版建设,实现全业务网上办理、全流程依法公开、全方位智能服务。
  展现“优”的形象,以从严管理正风肃纪。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推进法治专门队伍革命化、正规化、專业化、职业化,确保做到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忠于法律。人民法院是党和人民掌握的“刀把子”,身处全面依法治国实践的第一线,直接面对当事人和广大人民群众。法院队伍的职业操守、纪律作风直接关乎公共安全、社会公正、权益保障、和谐稳定。落实管理责任。秉承全面从严治党、从严治院不动摇,严格落实党组书记第一责任人责任,层层压实分管领导和部门负责人“一岗双责”。坚持“一案双查”,加大对“不查处”的查处和“不问责”的问责力度,驰而不息推进党风廉政建设。扎实开展队伍教育整顿,坚决清除害群之马、整治顽瘴痼疾,推动法院管理全面走向“严紧硬”。夯实制度刚性。坚持问题导向,善于从制度上找原因、查不足、补短板。扎牢制度铁笼,着力构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法院管理制度体系。加强对变通、规避,甚至无视制度现象的纠治,绝不让制度成为“纸老虎”“稻草人”“橡皮泥”,切实把制度优势更好地转化为管理效能。抓实执纪问责。实践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对法院队伍中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坚决防止“小毛病”演变成“大问题”。坚持对干警违纪违法问题“出重拳”“零容忍”,努力塑造法院“管理最严”的鲜明标识和干警“形象最好”的行为标签。□
  (作者系东台市人民法院党组书记、院长)
  责任编辑:苏胜利
其他文献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指出,要实行高水平对外开放,开拓合作共赢新局面。这彰显了我们党坚定不移推进改革开放的决心和定力。开放是沿海发展的首要特质与不竭动力,盐城将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视察江苏重要讲话指示精神,全面践行新发展理念,按照省委部署要求,抓住“一带一路”建设、长三角一体化战略深入推进机遇,扎实推动沿海地区高质量发展,把中韩(盐城)产业园建设作为盐城开放发展主抓手,深化对韩合作,在服务双循环格局上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文明是现代化国家的显著标志。要把提高社会文明程度作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任务。”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把“社会文明程度得到新提高”作为“十四五”时期文化建设的主要目标,要求推动形成适应新时代要求的思想观念、精神面貌、文明风尚、行為规范。我们要深入学习践行新思想,紧扣习近平总书记为江苏提出的“强富美高”总目标,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书写社会文明程度高的江苏新篇章。 
今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立足党的百年历史新起点、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为动员全党全国满怀信心投身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而作出的重大决策。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史的一系列讲话,为我们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提供了根本遵循。我们要认真学习领会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中央、省委部署要求,把党史学习教育作为一项贯穿
2020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江苏时指出,“要把大运河文化遗产保护同生态环境保护提升、沿线名城名镇保护修复、文化旅游融合发展、运河航运转型提升统一起来,为大运河沿线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创造有利条件”。近年来,淮安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大运河文化带建设,将之作为引领性、标志性工作摆上突出位置,立足建设“大运河文化带标志性城市”定位,按照“文史一脉相承、生态一道整治、产业一线链接”的思路
“十三五”期间,江苏教育事业取得新的显著成就,教育均衡发展和质量水平持续提升,教育改革创新水平持续提升,教育服务经济社会发展能力持续增强,人民群众教育获得感持续增强,教育现代化总体水平和核心竞争力位居全国前列,正处于从世界中上水平向更高水平迈进的历史新起点,为“十四五”教育高质量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面向“十四五”,我们将按照习近平总书记赋予江苏“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新使命,紧扣“强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形成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是根据我国发展阶段、环境、条件变化作出的战略决策,是事关全局的系统性深层次变革。”要更好地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就必须加速推动新旧动能转换。近年来,江苏省常州经济开发区坚持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推动更深层次改革、更高水平开放、更大力度创新,塑造发展新动力,全区经济动能转换潜力不断释放,为融入和服务新发展格局注入活力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推动高质量发展首先要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面对新发展阶段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江苏要更好担负起“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的光荣使
突出政治训练是新时代党员干部教育管理的必然要求。在全党开展党史学习教育,是党的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也是政治训练的重要举措。习近平总书记在党史学习教育动员大会上强调,“要教育引导全党从党史中汲取正反两方面历史经验,坚定不移向党中央看齐,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全党上下拧成一股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对党员干部来说,政治上的
江苏省“十四五”规划纲要提出,坚持科技自立自强,集中攻克重要领域“卡脖子”技术,促进创新链与产业链、教育链、人才链深度融合,积极构建自主可控安全高效的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一中心一基地一枢纽”,核心是构建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企业的核心技术供给,持续为产业创新提供技术支撑,助推企业从价值链低端向价值链中高端攀升。江苏省产业技术研究院(以下简称“省产研院”)着力于
习近平总书记去年视察江苏时作出重要指示,要求江苏着力在改革创新、推动高质量发展上争当表率,在服务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上争做示范,在率先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上走在前列。去年以来,泰州坚持对标对表“争当表率、争做示范、走在前列”新使命新要求,自觉做到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不断丰富“一高两强三突出”实践,将“人民满意”作为奋斗目标,将“高质量发展”作为工作主题,紧扣群众所盼补短板,着眼突围致胜锻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