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家争鸣”只是个神话

来源 :百家讲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e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战国时期,齐国创办稷下学宫,广招稷下先生以及稷下学士,最终造就了“百家争鸣”的耀眼奇观。齐国君主待这些稷下学者以师友之礼,这些稷下学者议政不参政,可以痛快淋漓地发表意见。尽管有少数学者或办办外交或参与政策讨论,但都是临时客串性质,谈不上负担更无须担责。
  另外,他们待遇优厚。大体是通过齐王面试的办法,按学术水平和声望高低,确定不同的待遇。首先是政治上给地位,授“上大夫”“列大夫”爵位,然后名正言顺地配备经济报酬。迎来送往之时,没准还能得到一笔额外的禮金。
  有地位,受尊重,不差钱,不担责,齐国实施的人才引进战略条件十分诱人,怪不得千百年来为知识分子所津津乐道。那么,稷下学宫难道真是“知识分子”的理想国?
  第一个不以为然的就是当事人孟子。稷下学宫最为繁盛时期,孟子两次来到齐国。他虽然会过此间的学者,但没有证据证明他曾列于稷下之门。孟子说:“一无官职,二无进言之责,我的行动难道不很自由吗?”
  然而孟子不是一个呼唤绝对自由的隐士,更不是无政府主义者。他向住既有君臣之义,又有师友之谊的君臣关系,所以对稷下先生的身份产生怀疑。有“议论”之名,无臣下之“义”,又怎么能靠食禄关系,来实现师友之“德”呢?士人固然需要名与利,然而更重要的是,士人的理想是用自己的思想理念治国。孟子不会因为优厚的待遇而失去对名分与职责的固守,他不愿做“稷下先生”,也不愿“合身”为所谓的文化盛景装饰门面。
  在士阶层初兴时期,在帝国霸业未竞之时,在经济发展相对发达和文化风气相对开放的齐国,也许曾经出现过士人“伊甸园”,但它注定不会逃脱昙花一现的命运。试想,一个礼崩乐坏的兼并时代,一个弑君篡位的王室,一个靠武力和食禄维系文化盛况的国家,礼遇“知识分子”的目的何在?其制度靠谁传递?“知识分子”又在其中承担哪些责任和义务?
  所有制度化保障的追问,最终只能落到一个脆弱的话题上:天下士人的理想必须倚靠国君的开明大度才能得以实现。果然,到了“好大喜功”的齐滑王时期,稷下学宫一度大到千人规模,却终因齐王的骄纵而败落。最直接的原因,应当是由于燕国军队长驱直入、大破临淄所致。等到齐襄王重整山河,再兴学宫之际,齐国的大国地位早已江河日下。纵观学林,老的老,去的去,学宫虽“二度梅开”,但全无暗香浮動,即使荀子再有号召力,也无法重新复原出一个新的百家争鸣来。
  荀子是一个可以变通的人,但不意味着他会放弃原则。少年时学宫游学的经历,三为祭酒的尊崇待遇,并没有让他获取参与政治活动的快感,甚至在其著作《荀子》中都看不到他对稷下学宫的记录。
  从孟子到荀子,从他们背离稷下而去的身影里,我们或可对稷下现象多一份务实的认知,对中国早期士人第一次“议政”,规模化、组织化参与政治活动的狂欢神话,多一分理智和冷静的观察。
其他文献
名人夫妻老照片那對更有夫妻相
唐朝宰相上官仪出身官宦世家,是个难得的才子,生平留下许多诗作,比如他有一首《王昭君》:“玉关春色晚,金河路几千。琴悲桂条上,笛怨柳花前。”很有些王维的诗画一体之感。  读他的诗就像读课文,让你有范本可依,即便是不会作诗的人一样可以照葫芦画瓢,不像李白的诗那般潇洒飘逸,属于天地赋予的灵气,后世的人學不来。上官仪好像天生就是端正的,属于天圆地方,把诗都能做出格式来。这种性格其实很适合做太平盛世的官。 
一  至和二年(1055年),益州府,知州张方平正在翻阅一个人的简历:“没文凭,没背景,没工作,这样的人也叫作人才?”张方平冷冷地看着下属。“苏洵呈递上来几篇论文,您先看看再下结论也不迟。”下属抱着一摞资料放在办公桌上,只见论文封皮上写着《几策》《衡论》《权书》……张方平耐着性子戴上老花镜,翻起论文,没想到越看,眉头锁得越紧,一转眼已经过了三个时辰,只听“啪”一声,论文被合上了。“苏洵的文章竟然兼
齐白石40岁出头时曾南下游历,路过桂林的一家小客栈,被客栈墙壁上挂的一幅画作所惊艳。那幅画是以湍急奔腾的江水为背景,两位美人乘坐在“槎”上。齊白石觉得这幅画非常妙,想高价买下,但不论怎么说,店家都不愿忍痛割爱,齐白石只能抱憾离去。  回家后,齐白石立即挥毫泼墨,将刻在脑海里的画面倾泻而出,画了这幅《槎上美人图》。图中只见波涛汹涌、海浪起伏,远处一轮明月像从水中升起。  这幅画的神奇之处就在,画作长
“池水浑浑浊浊,连紫藤花的倒影也看不见了,雨一直在下……”1948年6月13日深夜,写下这段话之后,日本“无赖派大师”太宰治与他的一位女崇拜者冒着大雨走向河边,走出200米后,双双跳入河中,他们腰部红色的绳结将两人紧紧绑在一起。  六月是东京的梅雨季,他们被人发现时,已是六天后,那天,正是太宰治的39岁生日。他工作室的书桌上放着遗书、手稿,还有几本他另一个“女友”太田静子的日记。  1947年,《
1644年十二月,一个疯和尚突然出现在南京。寒风刺骨,別人都在睡觉,他的夜生活才刚开始。他跑到皇宫外,叩着洪武门大喊大叫,自称是大明亲王,在逃难途中削发为僧,现在终于到了南京,请求面见皇帝。  这一异常举动很快引起守门官兵的注意,他们将和尚暂时收押,上报弘光帝。弘光帝也很纳闷,这到底是哪个亲戚?马上派人审问。  不问不知道,一问就露馅。和尚先说崇祯曾封他为齐王,后来说自己是吴王,折腾了半天,又改口
张继庚是道光六年(1826年)的进士,祖籍江苏江宁(今南京),曾在湖南保靖任知县。太平军进攻长沙时,他与父亲都在湖南,于是随父亲的同年冒死闯入已是危城的长沙,全力抵抗。后来长沙兵力增强,太平军挖了十多条地道试图炸毁城墙,但都没奏效,便转攻武昌。  拿下武昌后,太平军又马不停蹄地直奔南京,而此时张继庚已返回南京,帮驻守的清军抵抗。由于兵力不足,南京城破,太平军大肆杀戮,无辜死者有七万多人,连和尚、道
咸丰跟他爹道光不一样,很想有点作为。彼时鸦片战争已起,他想在外交上强硬一回,但鉴于现实情况,所以中国大门只是貌似敞开。洋人很快便发现撞到了玻璃门上。  英、法、美三国的驻华使节往返奔波于广州和南京之间,被两边的大清官员来回踢皮球,什么事都解决不了。忍到1854年,他们觉得按当年中、美签的《望厦条约》,可以要求修约了,借这个机会也许可以打破中国的“玻璃门”。  然而,当英、美使节来到大沽口,准备进京
黄侃一生结了九次婚,除了原配是因媒妁之言而走到一起,其余几乎都是始乱终弃。当时的民国小报上曾说:“黄侃文章走天下,好色之甚,非吾母,非吾女,可妻也。”其中,黄侃与黄绍兰的孽缘最让人生恨。  黄侃是黄绍兰的同乡、同族,小时候还做过她的塾师。黄绍兰性格泼辣、激进,敢爱敢恨,随父亲在后楼教会读书时,因反感学校强迫学生读《圣经》,便默默背诵《木兰辞》,后以花木兰自励,更名为“绍兰”。慈禧和光绪大丧时,她背
如果评“史上最知恩图报的帝王”,唐太宗李世民应该被投一票。不用说,这指的是他给二十四位功臣掛“标准像”。鲜为人知的是,除了二十四功臣,画像被陈列于凌烟阁的,还有“十八学士”。  这十八学士也是李世民命阎立本画的,也是真人大小。而且据记载,十八学士像“诞生”的时间比二十四功臣像更早,是武德九年(626年)画的,比贞观十七年(645年)的二十四功臣像早了17年。所谓的十八学士,全称叫“秦府十八学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