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着喜爱评价

来源 :基础教育参考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dufuy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笔者从自己作为一个教师的30多年的成长历程中,总结出对于形成性评价的十点理解,而且自己也成为形成性评价的忠实拥护者
其他文献
著名心理学家、美藉华人李恕信在《潇洒的母亲》一书中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小女孩趴在窗台上,看窗外有人正埋葬她心爱的小狗,不禁泪流满面,悲恸不已。祖父见状,连忙引她到另一个窗口,让她欣赏玫瑰花园。果然,小女孩的愁云为之一扫,心里顿时明朗。  “开窗”说明的道理是环境对人,尤其是对孩子,有着重要的影响。开错了窗,会使本来美好的事物变得暗淡无光,使本来有趣的事情变得索然无味。一个教师的责任就在于引导学生
江苏省无锡市辅仁中学在创办之初,课程设置就具有校本特色。她的创办者既以教会学堂的课程为参照,也重视开设好母语中文课程,课程设置堪称中西合璧。上世纪末,新课改的实验为辅仁继承传统,开设校本课程提供了机遇。2000年辅仁开发校本课程的实验正式起步。在起步阶段,学校主要做了三件事:一是三年中开设了88门次的微型校本课程;二是编写出版了三辑10本校本教材,其中《从辅仁走向世界的钱锺书》《珍爱太湖水》《明道
一、前言  2010年11月26日至12月16日,经教育部批准,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组织的“中美基础教育管理者领导能力建设项目”培训团一行22人,在湖北省教育厅副厅长黄俭的带领下,对美国基础教育开展了为期21天的培训和考察。教育部、交流协会及美方接待单位高度重视、精心策划、周密安排,确保了此次出访的成功。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二、项目基本情况    “中美基础教育管理者领导能力建设项目”由
[摘 要] 德育在中小学育人体系中的地位及重要性已经无须赘述,然而,就目前我国德育教育的实施情况来看,德育的低效仍然是德育教育存在的最核心问题。从党的十六大到十七大,国家领导人再次强调德育,本文就国内近五年有关中小学德育低效的原因及对策进行总结,并探讨了现有研究的不足,展望了后续研究的焦点和方向。  [关键词] 中小学;德育低效;原因及对策   [中图分类号] G416 [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
[摘 要] 潜移默化的教育方式是隐性德育的最大特点。仪式活动是隐性德育实现的重要途径之一。本文通过对日本现代成人礼的源流、类型和特征进行解读和分析,来探寻仪式中存在的隐性德育。笔者认为成人礼背后的隐性德育分为以下三个层次,即成人角色教育、民族认同感教育和生命·实践教育。  [关键词] 仪式;隐性德育;日本现代成人礼  [中图分类号] G41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672-1128(20
学校是文化的堡垒,是文明传承与创造的纽带,学校与文化的关系是其他任何社会要素、社会组织所不可比拟的。因此,在学校管理中,尤其应当重视文化的因素。当前学校管理正呈现出新的发展态势,即从粗放式、规模化管理走向精致化管理;从封闭式管理走向开放式管理;从科学管理走向文化管理。“一所办得成功的学校应以它的文化而著称,即有一个价值和规范的结构、过程和气氛,使教师和学生都被纳入走向成功的教育途径。”①所以,文化
托马斯·杰弗逊科技高中(Thomas Jefferson High School for Science and Technology),简称托马斯高中,始建于1985年,坐落在美国首都华盛顿哥伦比亚特区市郊,隶属弗吉尼亚州费尔法克斯县。该校以培养科技创新人才闻名全美乃至全世界。2007年美国《新闻周刊》将该校列为美国最好的精英型公立高中,2009年《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美国100所最佳公立高中
多年来,我校致力于和谐教育的研究,在和谐教育理念的指导下开展班集体建设。2006年开始,我们积极探索在学校教育的范畴内引入“道德发展共同体”的概念,就是将师生视为道德教育中共同需要发展的对象与主体,通过发掘一切可以利用的校本育人资源,促使学校内部物质环境、精神文化环境和信息传递环境的和谐共生,在有意义的生活为基础的、师生共同浸润其中的、学习道德的生活范式中,通过师生、生生、师师间合理交往对话,个体
【案例】  我班有个同学叫昊刚,是本学期新来的插班生。刚开学不久,我就发现他懒学好玩。上课时,他不能专心听讲,却常有小动作发生;布置的作业总是胡乱写几笔,可课余时间他比谁都跑得欢。考虑到一年级小同学的年龄特点,我总是一直耐心地劝说。可他却总是用躲闪的目光避开了我。但近来发生的一件事。让我更深入地了解了他,也拉近了我们彼此间的距离。  一个春雨连绵的早晨,我快步走进教室。教室里,同学们书声朗朗,孩子
教育热点问题是社会普遍关注的教育理论和实践问题,有刚刚出现的新问题,也有长期被社会高度关注而又没有解决的老问题,亦称难问题。这些教育热点问题往往与民生密切相关,因此备受社会各界乃至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关注。  基于这一目的,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教育理论研究中心的科研人员对当前我国十大教育热点问题进行了系统而深入的专题研究,取得了丰富的研究成果。这些研究从教育热点问题入手,努力用科学的教育理念,生动鲜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