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分之一的认识”教学对比与反思

来源 :江西教育·教学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ei786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片段一
  学习1/2——(两位同学分四个苹果,两瓶可乐,一只大蛋糕。)
  师:你能帮他们分分苹果和可乐吗?
  生:每人两个苹果,一瓶可乐。
  师:蛋糕该怎么分呢?
  生:他们一人一半。
  师:把一个蛋糕平均分成两份,其中的一份就是它的1/2,谁能像老师一样来说一说?
  学生机械地模仿老师,回答结结巴巴。
  反思:教师给学生创设了熟悉的生活情境——分东西,以此引出1/2,以为学生会非常感兴趣,可是从学生的反应来看,并非教师想象那样。说起来也结结巴巴,平均分这一概念的理解也不透彻,主要原因在于这样的交流是教师强加给学生的,交流的情境和交流的内容,对学生来说是陌生的,所以学生学得并不快乐。
  片段二
  师:同学们,你听说过分数吗?你能举出几个分数吗?
  生:1/2、1/3、2/5……
  师:看来你们都听说过分数,现在请你试着表示这张长方形纸的1/2。
  学生纷纷动手(画、折)教师展示学生的不同作品:
  


  一份才是这个长方形的1/2。
  师:说得非常好,请你也和同桌互相说一说你是怎样得到这个长方形的1/2的。
  反思:这一次教学从学生动手折长方形的1/2入手,在动手操作活动过程中学生感到学习内容熟悉、自然,这为下面的交流提供了丰富的内容,使人人有话可说,有话想说,课堂上学生思维活跃,表达流畅,并且对于“平均分”这一概念理解得也相当透彻。
  片段三
  教师:在分数王国里,除了1/2,你还知道哪些分数呢?
  生:14、1/3、2/6……
  师:请你用图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等)创造分数。
  学生动手创造,三四分钟后教师示意停下来。
  师:请你说说你创造了什么分数?又是怎样创造的呢?
  生:我创造出了1/4,把圆形对折后再对折,就得到了。
  在教师的再三引导下学生才说出了他所创造的这个分数所表示的完整意义:把三角形(或者是长方形、正方形)平均分成( )份,其中一份就是这个三角形(或者是长方形、正方形)的1/( )。
  反思:对于学生能创造分数但是不能清楚表达分数所表示的意义这一情况,最主要的原因在于教师没有给学生提供足够的交流时间与空间,也没有在活动前告诉学生具体的活动要求和任务。使学生不知道到底要做些什么。该说些什么。
  片段四
  师:同学们,在分数王国里除了1/2,还有很多其他的分数。你还知道哪些呢?
  生:1/4、1/6、2/8、6/6……
  师:在创造这些分数前送给同学们3条友情提示:(幻灯片出示)
  (1)挑选一个图形,折一折、涂一涂,自己独立创造一个分数。(2)创造后写一写这个分数,并在小组里交流你是怎样创造的。(3)介绍的同学要认真讲。其他的同学要认真听,看看你对同伴的发言能提什么建议。
  师巡视指导。
  师:你把这个图形平均分成了几份?涂色部分又是这个图形的几分之几呢?
  生:我把这个长方形平均分成4份。其中一份就是这个长方形的1/4。
  生:我把圆形平均分成了8份。全部涂满就是这个圆形的8/8。
  反思:教师在学生交流活动之前给出了三条友情提示,使每一个学生都明确了交流活动的要求,使学生有交流的依据,并且给予学生充分的交流时间与空间,让全体学生都参与交流中来,并在交流中碰撞出思维的火花。
  片段五
  师:你能拿着手中的图形(圆形、三角形、正方形、长方形)来说说你是怎样得到1/2的。
  生:把三角形平均分成两份,其中一份是1/2。(教师没有做任何评价)
  生:把长方形平均分成两份,其中一份是1/2。
  生:把正方形平均分成两份,其中一份是1/2。
  反思:课后。几位听课的老师提出了意见:表述分数时,应该突出谁是谁的几分之一呀?这绝对不能忽略,因为这对以后学生整体1的认识是有影响的。为什么学生在后面的表述中会出现这样的错误呢?就是因为教师本身缺乏规范的表述再加上教师缺少对学生及时引导与点播。
  片段六
  师:刚才我们创造出了长方形的1/2,那么三角形、圆形、正方形的1/2你能找到吗?
  (教师本身的表述就相当规范,突出了谁是谁的1/2)
  生:我把三角形平均分成两份。其中一份是1/2。
  师赶紧追问:你指的1/2是谁的1/2呢?
  生:这个三角形的1/2。
  师:你能完整地再说一遍吗?
  生:把三角形平均分成两份,其中一份是这个三角形的1/2。
  师:这样说就完整了,很好。谁还能来介绍呢?
  生:把长方形平均分成两份,其中一份是这个长方形的1/2。
  生:把正方形平均分成两份,其中一份是这个正方形的1/2。
  在接下来的教学环节中,学生们都能完整规范的表达分数所表示的意义。
  反思:两次教学内容是一样的,但是结果却完全不一样,第二次教学几乎人人都能完整地规范地表述分数的意义,我想这离不开教师自己规范准确的表述和对学生进行及时点拔引导,使学生在第一时间内接受正确的规范表述,这比错了后再改更加容易,印象也更加深刻。
  
  (作者单位:浙江省奉化市实验小学)
  
  责任编辑 孙恭伟
其他文献
美术是一门人文课程,是人文精神的集中体现.而作为美术之一的剪纸艺术,所融入的各种情感美的元素,以及它的极强的亲和力,无疑是学校美术教育中极好的课程资源.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目的:观察四物降脂颗粒治疗脾虚湿盛型高脂血症的疗效。方法将中医辨证为脾虚湿盛型的92例高脂血症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47例,对照组45例,治疗组采用四物降脂颗粒治疗,对照组采用血
[目的]探讨瑞芬太尼应用于无痛人工流产术中的效果及对血流动力学指标的影响.[方法]在本院实施人工流产手术的140例患者,随机分为A组(丙泊酚复合瑞芬太尼)和B组(丙泊酚复合舒
[教学内容]课标实验教材《数学》(人教版)三年级上册。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在古代欧洲的某国,一个奴隶冒犯了国王。国王大怒,决定将奴隶处死。奴隶被关进了死牢。按照该国当时的法律,死囚在临刑前还有一次选择生死的机会,那就是由大法官拿来一个盒子,盒子里有两张纸片,分别写着“生”和“死”。如果摸到“生”则生,摸到“死”则死。你们认为这个奴隶可能摸到什么?  可是国王偏偏要让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疾病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过去50多年来,癌症的发病率明显增加,已排在疾病谱的第二位,仅次于心脑血管疾病,而且已成为我国劳动年龄人口伤
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提出:数学教学要在呈现作为知识与技能的数学结果的同时,重视学生已有的经验,让学生体验从实际背景中抽象出数学问题、构建数学模型、得到结果、解决问题的
[目的]探讨微小RNA-26b(miR-26b)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收集本院18例正常增殖期子宫内膜组织(对照组)、15例子宫内膜增生组织(内膜增生组)、60例子宫
为探究吕家坨井田地质构造格局,根据钻孔勘探资料,采用分形理论和趋势面分析方法,研究了井田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