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散记

来源 :延河·绿色文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mallfishyl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男性作家对婚姻的“谬想”
  读周国平先生的一个文集,其中一文,说到关于婚姻的一个谬想,很有一些意思。他说:既然婚姻是一种契约关系,为什么不像别的契约一样,为它规定一个适当的期限呢?譬如说,五年为期,期满可以续订,否则自动失效。变“终身制”为“竞选制”,表现好才能“连选连任”。此一“谬想”,是建立在提高婚姻质量,及时淘汰劣质和变质婚姻的前提上。果如此,无疑有助于增加当事夫妻维护爱情和婚姻的责任心;且即便婚姻无以为继了,也可使离婚和平实现,毋须经过大伤元气的离婚大战。
  初读此言,心下很以为然;既而又惶惶然,似乎窥见到了深藏内心不为已知的某种“不安分”。大约周先生此一“谬想”初起时,亦有如我之惶惶,是以冠“谬想”之名抛出。说是“谬想”,未尝不是心底的愿望。实则愿望也好,“谬想”也罢,终究是只能想想聊以自慰。想起来挺“美”,看起来似乎也挺有道理,实则行不通。此一“谬想”,只有自私的男人女人的个体立场,而忽略了社会的整体立场,还有很重要的一个新生的、支撑未来社会的群体——孩子,也最不应该地给忽略掉了。若果如“谬想”,则社会必陷于动荡不安。人性本是自由漫散又喜新厌旧的,因此周先生才有此一“谬想”。
  我想说的是,人一旦没有了制约,单靠责任心,一百对夫妻里能有一对“连选连任”白头偕老,也是乐观了。那99对不能连任的,若双方都两相厌弃,自不必纠缠,各自心甘情愿去寻下一个“五年”。而因为可寻的目标很多,又因为前一个“五年”比较失败受了些挫伤,应该不会轻易开始下一个契约上的“五年”,至多就“恋着”而已,只“恋”不“契约”,分分合合岂不是更为方便。而既然没有“契约”的约束,以当下热闹非凡的婚外恋趋势推断,其三角四角若干角恋,必不可免,则因若干角之恋大打出手的景象,当蔚为壮观;实际上这99对不能连任的,肯定还有那么一部分,一方由于种种原因恋着另一方,不肯善罢甘休的。这一部分产生的问题,也不是一个“竞选制”下的“自然淘汰制”就能轻易解决问题的,此番曲折闹腾,必也似当今“婚姻终身制”下的离婚大战一样大伤元气。
  至于孩子们,在若干个动荡家庭若干个继父继母之间来回穿梭,其心灵能扭曲成个什么样子,就不好估计了。
  因而,此“谬想”,只能是“谬想”。
  当然,即是“谬想”,读来笑笑便罢,引出些自说自话,也只当练脑。
  又读张爱玲的文集,其《更衣记》文中,亦说到婚姻。说西方有个作家——是萧伯纳吧?——曾经抱怨过,多数女人选择丈夫远不及选择帽子一般聚精会神、慎重考虑,再没有心肝的女人说起她“去年那件织锦缎袍”的时候,也是一往情深的。
  跟初读到周国平先生的“谬想”时很以为然不同,我初读萧伯纳的抱怨时,则很不以为然,不止是不以为然,还有些愤慨,认为这个西方的大作家大约看女人时都是透过门缝看的,要么就是隔了一道有色眼镜的镜片看的;或者,他根本就不知道女人是怎么回事,他的抱怨,其实只是他对女人的“谬想”。如果这样,对他的无忌之言,女人们或者还可以理解,见了他,至多很母性地拍拍他的头,怜爱地说一句,“可怜的孩子”。
  当然,不排除有部分没心肝到没脑的女人确如萧伯纳所抱怨的那样。只是,我敢保证,有也只是少而又少的一部分。萧伯纳也真是不幸,这少而又少的一部分,恰恰让他遇上了。即让他遇上了,以他的智慧,也不至于一棒子把所有女人都打死吧?
  不能理解的是,做为女人,以张爱玲的语气看,她是很同情并赞成萧伯纳这一说法的。不知道她是因为自己正如萧伯纳所说呢,还是因为她把自己高看了一头,认为除她之外的女人,皆合了萧伯纳的抱怨。
  不过,东方周国平先生的“谬想”和西方萧伯纳先生的“谬想”,虽然只能是“谬想”,但我还是从这两个男性作家的“谬想”中,看到了一个有趣的因果关系——
  如西方的男作家萧伯纳所言成立,那么,其合理解释是,女人只所以对衣帽比对她的丈夫还一往情深,是因为她经年累月地只守着一个丈夫,她的这个丈夫即便是美男,她也会有审美疲劳,何况还不一定是美男;而她的衣帽,她是可以想换就换,想扔就扔的,这样,对她来来往往的衣帽们,她也就有了比较,有了怀旧,说起她“去年那件织锦缎袍”的时候一往情深,也就不足为怪。萧伯纳若想争取“衣帽”一样的待遇,有一个法子可解,就是东方的男作家周国平的“五年契约制”婚姻。若这个“五年契约制”婚姻成立的话,那么,女人们便可以像换衣帽扔衣帽一样地换丈夫扔丈夫,对她的来来往往的丈夫们便也就有了比较有了怀旧,这样,在说起“去年那个才华横溢的男人”的时候,或许也会一往情深。
  这样解来,真是越发“谬想”,也越发有趣。
  只是,这样一来,我感觉有趣了,西方的萧伯纳可能也感觉有趣了,东方的周国平可能就未必了——合着都是女人的便宜,男人只能像衣帽一样任女人换来扔去的啊?这断不是我的初衷,早知这样,还不如不发表那个“谬想”呢。
  由莫言的吃相凶猛想到
  当年的“吃”
  读莫言98年版的散文选集《会唱歌的墙》。
  读首篇《俄罗斯散记》时,想,读了刘亮程和王小波的散文集,再读别的散文竟是如此寡然无味。又想,莫言也算大家了,虽主功小说,散文相当于客串,尚不至于难读吧?于是耐着性子读。首篇过去,后面的果然好读起来。想,一本作品合集的开篇还是很重要的,不知道编辑怎么排的,也就是莫言吧,若是换了别的无名之辈,同样的文章这样来排,只怕销量要掉一半也说不定呢。
  读到吃事三篇,很有些印象,诸如莫言的凶猛吃相,由凶猛吃相而招致的种种屈辱等。读肯定是读过的。其他篇章,却了无印象。这吃事三篇,也许是在别的选集里读过的吧?
  说到吃,何止是莫言,70年代之前出生的农村孩子,大都为此操过更甚于大人的心。我小时候的家境,因为父亲是大队会计,在农村算得上中等。在胶东半岛,这样的家庭在七八十年代,尚不至于如莫言一样吃不饱肚子,挨饿,但吃得不好却是事实。我那时候最眼馋的,是别人家刚出锅的又白又暄的大馒头。而这样的别人家,我所能接触到的,也不过两家。其一,是我同龄的表妹家。我表妹的父母是我的姨父姨母。当年我姨父是“吃国家粮”的,在当时的农村,家境很是令人羡慕;其二,是我的小学同学家。我的这个小学同学当年家境亦是殷实,不过,她家靠的不是她的父亲,而是她的母亲。我的这个同学,从小就对我夸耀她的母亲本事大,有魅力。我每次去这两个家庭,看到她们的母亲掀开锅盖,腾腾热气中一锅喷香雪白的馒头,宛如仙境中的仙果一样,诱人又虚幻。这种时候,我总是慌乱地躲避着眼神,又情不自禁暗咽着口水。但更多的,是一种由心底泛上来的绝顶的悲伤和心酸,还有自卑。回到家,再看自己的母亲一边咝哈着,一边从锅中往外拿掺了玉米面或者还有黑面(那时候麦子磨面磨三遍,第一遍磨出的最黑,被称为黑面;第二遍磨出的较白,被称为里面;第三遍磨出的最白,被称为表面;剩下的就是麦麸,只能用来喂猪喂家禽。)的黑黄不明的馒头,我就气不打一处来,委委曲曲地对母亲说:“您这也叫馒头?为什么非得掺上玉米面黑面啊?就不能破一次例蒸一锅纯表面馒头吗?”说到后面的时候,往往就带着哭腔了。   大约是对母亲蒸的这种馒头带着很大的成见和抵触,我只要吃下去,必定要泛半天胃酸,有时候泛得嘴巴不停地往外吐酸水,吐得多了,就恶心,恨不得把吃下去的馒头再呕出来。其实就是这样的馒头,也不能成为我家的主食,我家日常吃得最多的还是玉米面饼子。但是,母亲显然并不认为我家的日子是苦的。母亲常常会对我说:“西边小娥家,连个玉米饼子都捞不着吃,整天吃大地瓜干子。小娥动不动就会因为馋玉米饼子,站在门口哭。”这个我是知道的,有好几次,我见母亲从外面回来,打开饭橱拿饼子,边往外走边说:“小娥又馋饼子馋得在门口哭。”
  这说到的,只是一日三餐的主食。副食,平日里是想都不敢想的。年节除外,鱼、肉之类的荤腥,只有家中来了客人,或者到别人家做客时,才能吃到一星半点儿;煮鸡蛋,则只有清明节、端午节和过生日时方能享受得到。所以,那时的小孩子对节日的期盼,对家中来客和走亲戚的热切,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为了一个“吃”字。
  零食,在那时的孩子则根本连概念都没有。但没有概念并不等于没有需求,我那时解决需求的法子是“偷”。馋虫子跑出来的时候,就趁家中无人,黑暗处、旮旯角落处,到处乱翻,母亲藏下的用于人情往来的点心、水果,往往在需要的时候,一看全没了。母亲就会把我们姐弟四个叫到一起,审、骂。自然没有一个承认的。
  然而就是这“偷”,一年里也没有几次机会。因为可“偷”的“美食”实在不多。印象深刻的,是每年冬天“剥花生”的那一大段美好时光。那时候,尚是集体生产阶段,深秋时节,地里的花生长熟了,社员们在生产队长的带领下,将花生刨回,摘下,晾干,按人口称重,分到各家剥花生。那时候生产资料落后,尚没有自动去壳的机器,花生的壳只能用手剥掉。剥花生的时光,实在令人向往而欢欣。每天晚饭后,一大家子人团坐在温暖的火炕上,就着一盏油灯的晕光剥花生。我尽量坐在父母的视线之外,幽暗的灯影里,趁父母不注意,飞快地送一粒花生米嘴巴里,低着头,抿住嘴,待唾液把干脆的花生米浸湿浸软,再慢慢咀嚼,轻轻吞咽,整个过程不出一点声息。当然,白天不剥花生的时候,饿了馋了,我也会趁父母不在,偷偷跑到放花生的套间里,解开袋子偷吃。我在每年剥花生的美好时光里,一边不能自抑地偷食花生,一边忐忑不安等待着年底的“审判”。所谓年底的审判,就是队里规定交花生的时候。父母在规定交花生的那天,用独轮车推着大袋小袋剥好的花生米,去生产队交,我则在家里焦虑地等候。待父母回来,如果心平气和,说明花生没佘,我暗舒一口气,“偷吃”的“罪行”便神不知鬼不觉,一笔钩销;倘若父母不只一脸喜气,还提回了几斤花生米,说明我“偷吃”有节制,花生不但没佘,还因在规定的上交量之外多交了一些受到了奖励;而如果父母回来后一脸怒气和丧气,我便知道,花生被我偷吃佘了,败行暴露了,在父母对我们姐弟的大声斥骂里,我低垂着头,羞愧难当,一声不吭,下定决心来年剥花生时决不偷吃一粒。来年,当然就把决心忘了。
  那时候,我以为只有我一个人是这样干的,内心里很以为耻。长大成人并把日子都过好后,姐妹朋友的在一起说起,居然都干过。读过一些农村出身的作家的文章,只要提到小时以往的饿、馋,也大都干过如我的“耻事”,其中自然包括日子有了天壤之别的变化,仍难改吃相“凶猛”的大作家莫言。
  再说就饭吃的菜。那时候农村人家吃的菜,都是自家菜地里种的。夏秋季节,菜品会丰富些,黄瓜、西红柿、茄子、韭菜、大头菜等等。冬天和来年的初春,则只有老三样——大白菜、土豆、萝卜。而不管菜品丰富时节,还是只有老三样时节,菜里大都是少油淡酱。盐倒是多,盐多菜咸,吃得便少,便可以细水长流。这样的菜吃来,其味可想而知。我常常地在饭桌上吃得眼泪汪汪,招至许多斥骂。这样的情形,我多年前曾以《萝卜》为题写过一篇文章,且在一次国内较有影响的文学大奖赛上获过奖。我后来作家班的一个同学说,幸亏你吃了那么多萝卜,不然怎么能获奖,怎么能进作家班,怎么能进文化圈儿。早知道这样,你当年吃萝卜时,就不应该哭,应该笑才是。
  同学自然是玩笑话,但也蕴含哲理。你当年无论吃下了什么,经历了什么,要么长你的身体,要么长你的心志。我们心怀的,当只有感恩。
  □初梅,70年代生于山东烟台,居西安。资深编辑,曾做独立出版人十余年。发表小说、散文、诗歌作品,并获多种征文奖。
其他文献
穿越黄昏  混迹匆匆的人流  汗水濡湿的黄昏  广渠路固执的红灯  闪闪烁烁  反复打开诗的切口,生活  不过是一把芥兰,几颗樱桃  和埋伏在精美包装盒里的白色药片  挤23路公交,刷卡擦汗  揉站僵的小骨节,过唐家村  小海子四根旗杆  方家村青年餐厅的餐盘  已容不下我,过期的青春  买菜,用中年的白眼  打量少年的青葡  注了水的生活  看起来很温暖  趟过雨水浸湿的青石板路  我被铁路交叉
期刊
范墩子,1992年生,陕西永寿人。中短篇小说见《作品》《延河》《山东文学》《黄河文学》等期刊。现居杨凌。  我试图将过去的几个梦记录下来,羽毛、蝗虫、界石、划痕、玻璃杯等等,也许与它们有关,也许没有。在我还不能理解它们的时候,它们的样子便有些模糊,朦胧,有点儿像不连续的画面,暗自在某个角落发酵,接着在地表上铺开来,如汹涌而来的黄河水,哗啦啦哗啦啦,倾泻而下,将河床刷出无数条断断续续的拉痕。同样,在
期刊
沙坡头短歌  火车穿过的沙漠,细微的内心在震动  芨芨草和骆驼刺绽放着柔软的秋霜  有人的脚印,斜挂在流云的下面  这是十月,毛乌素的沙子聚集着温暖的寒冷  一条正在迷路的河流将和我猝然相逢  宿命中的黄河打着羊皮的灯笼,在草原的 梦中  在沙枣开始落下的季节里,温暖的火挂在 枝头  黄河带着一亿颗流浪的心  每一段人生都会有冬眠——你说过的话  在沙坡头开出一簇最小的花:沙漠姑娘  谁都知道这个
期刊
鼓声  我要把自己掏空  掏得干干净净  只让海的气息  充盈在体内  我要把左手右手  握住的一切丢掉  只将一缕流浪的星光  折作双槌  我要尽情地捶打  让包藏魂魄的这张人皮  释放出风暴和雷霆  的鼓声  我喜欢  我喜欢风袒露剃刀的寒凉  雨点暴出子弹的冷酷  而阳光像石匠手中的凿子  在日轮的锤击下  碎屑纷纷如枯叶败草  看惯了绿青阴柔  我更喜欢端详——  树木赤臂光头的尚武模样 
期刊
一个人的时光  潜阳中路  浸入夜色之时  洒水车已经走过两遍了  空气因单薄而逐渐  变得清晰  我倚在窗台上抽闷烟  一个人的时光  因自私而略显沉寂  公交广告牌上的笑容  依旧清新可人  街道上连灰尘都是干净的  我的肺部  也纤尘不染  慧春担心的事情  终究不会发生  不想什么的傍晚  我就想些这些  心情愉快 身体轻盈  万物都是有灵的  万物也有无知无识的时候  没有幸福  或者不
期刊
浪漫夜都,东方明珠,摩肩接踵,星光璀璨……  在东方明珠对面的地下地铁站里,人流涌动。不同肤色,不同语言,不同服装的人在这里挤来看那耸立在高楼之中的东方明珠,自然那电梯也显得超负荷工作了。习以为常地跳上电梯,心中充满了对这座塔的想望,肩膀轻轻地被拍了一下,转过头,一个并不认识的外国人说:“那很危险。”有些生硬的中国话中,却透着他对人的关心。  走出闷热的地铁站,刚准备冲过马路,觉得反正也没多少车,
期刊
前不久去昭通,准备去书店重温旧梦,走在街上,突然对昭通城很陌生,“穿衣戴帽”美化了昭通城,我也认不出昭通城了,焕然一新的昭通城给我一座文化之城、古典之城的印象。而伴我成长的那些书店,大多找不到了,留存在我的记忆里。  十几年前在昭通读书,在昭通城生活了几年,让我时常想起和怀念的,是昭通的书店。昭通的书店遍布全城,给花花绿绿的世界增添了一道淡泊典雅的风景,让人感觉文化的绿洲散发着迷人的书香味,熏陶着
期刊
圆圆的时间  如果我能以光速飞至太空  然后回眸凝视来处  ——那个圆圆的地球  旋转着时间的地球  那么我将欣赏到  包裹着地球的蓝蓝的时间  然后,我以留恋的姿态  瞬间又回到能称作故乡的地球  背对着阳光送来的温暖  在黑暗中沉思默想  如果偶然抬头看见了那轮月亮  那雪亮金黄的星体是否也缠绕着时间  还有那星星点点的闪闪烁烁的  无论是看得见还是看不见的  存在的或可能存在的如云雾般的星体
期刊
生  人一活到老年,就爱往回想。上世几十年,喜事、悲事、苦事、乐事都经历过一些,对于平凡得跟你我一样的人来说,淡得跟白开水一样,有啥意思么。一个人,也可能从生到死对世界的贡献,就是一抔生命力旺盛的精子,比如你米金锁。  你  在咱们米家崖,米家是大家族,到你出生的时候,已经排行老九,后面还有老十、老十一。只要没出五服,米家就这么排辈份,仔细算起来,“金”字辈这茬人,老大比起老碎,能大三四十岁。不管
期刊
名家档案  简明,本名张国明,中国作协会员,诗选刊杂志社社长。著有诗集《高贵》《简明短诗选》《朴素》等9部,长篇报告文学《千日养兵》《感恩中华》等5部,评论集《中国网络诗歌前沿佳作评赏》(上下册)、《中国网络诗歌十年(2005—2014)佳作导读》等。作品曾获1987年《星星》诗刊全国首届新诗大赛一等奖,1989年《诗神》全国首届新诗大赛一等奖,1990—1991年度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第四届、第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