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下高中政治课“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模式的思考

来源 :华章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uozhizhong801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随着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不断深入,正确认识学生主体参与教学过程的价值,对于落实新课程改革精神,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会产生重要影响。本文对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进行探讨,总结了目前高中政治课教学存在的突出问题,分析学生主体作用发挥不理想的主要原因,并对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方式进行探讨。
  [关键词]高中政治课 学生主体 教学模式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489(2010)06-0067-02
  
  学生是学习活动的主体,是教学过程的能动参与者,学生主体参与教学问题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高中思想政治新课程的“知识与能力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实现了和谐统一,课程内容和培养目标体现和符合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它需要教师和学生在课堂教学过程中协作才能完成。新课程改革的核心问题之一是“以学生发展为中心,重视学生主体地位”,学生主体参与程度严重影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学生主动参与的目标主要有:一是积极参与;二是有效参与。在课堂教学中不仅要使学生掌握知识,而且要使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得以培养。
  我们要树立学生主体意识,培养参与精神,其原因就在于:一是惟有参与到教学中来,学生的主体地位才能真正落实,主体能力才能得以展示;二是参与能使每个学生都能获得一种归属感,受到尊重;三是在参与中能够学会协作,学会交往;四是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
  一、目前高中政治课教学中学生主体性发挥存在的突出问题
  反思我们的课堂教学,对我们的课堂教学模式进行分析和思考,认识到了我们在高中政治课堂教学模式上存在的突出问题:
  1.注重课堂讲解,忽视学生感受。教师的讲授贯穿课堂始终,以教师为主角“满堂灌”,忽视学生的感受和需求,没有把学生当成课堂的主体,忽视学生思考的过程、交流的过程,造成学生的被动且低效的学习。
  2.注重课堂形式,忽视学生思维。教师在课堂上虽然也关注师生互动,也想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但在课堂教学中片面追求形式互动,为互动而互动,问题的设计简单,不需要学生动脑筋或在课本上能直接找到答案,让学生讨论不需要讨论的问题,作些互动的表面文章。虽然表面上看课堂活跃,气氛热烈,但难以激发学生真正的思维,学生的思维量很小,活动的效果比较差。
  3.注重传授理论,忽视联系实际,忽视时政内容。课堂上教师的讲解从理论到理论,泛泛空谈,不能把理论和现实实际问题很好地结合在一起,造成理论和实际的脱节。教师的讲解单纯地讲教材,较少关注当前国内外的重大时政内容,不关注当前的焦点、热点问题,忽视了政治课的一个最大特点“时代性”。从而造成教师课本讲得过死,学生学习兴趣淡薄。
  二、原因分析
  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不理想,主要原因还是在于教师。教师相对于学生来说有两大优势,一是教师闻道在先,形成知识优势;二是师道尊严,形成心理优势。这两大优势造成的一个负面影响就是课堂教学中以教师为中心,居高不能临下。有些教师过分地相信自己的传授能力,习惯于“满堂灌”和“一言堂”,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不愿、不敢或无法启迪学生的思维,发挥学生的潜在能力。
  同时在当前还存在了人们常说的“德育智育化”现象。原因有二:一是应试教育强调唯分数论,导致师生只关注知识的学习;二是教师思想摇摆、思维定势或教学技能缺失,不愿或难以执行新的课程标准。其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理论观点的预设,而不注重、不愿或不会从现实生活中攫取大量、典型的生活素材来生成一定的理论观点。
  三、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课堂教学的途径
  实现高中政治课“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模式,笔者认为应以下面几方面作为重点:
  1.调整备课思路,由“自己如何去教”转变为“让学生如何学”
  新课程目标要求由“关注知识”转变为“关注学生”,课程设计应由“讲授知识”转向“引起活动”。要改变过于强调学生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树立新课程目标意识,它的最大特点不是纯教教材,而是通过设计一系列问题情境赋予其中,最大限度地发挥新教材的课程功能,以实现教学的个性化发展。因为我们要培养学生的自信、科学态度和理性精神,而不是单纯地获取知识。把思想引导和自我构建结合起来,改变了过去片面灌输的做法,较好地实现了德育生活化。
  我们要根据学生实际,提出具体可行的教学措施,理解整合教材,更加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课堂上,老师列出学习目标、学习重点,提出学习建议;教师要创设让学生主动运用已有知识解决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建立解决问题的目标意识,形成学习的意向。学生课前预习或者课堂上快速预习,进行知识梳理,提炼纲要;让学生通过情景模拟、举例说明、小组讨论、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等各种学习方式,真正做到了以学生为主体,改变了传统的教师备课思想模式。
  教师要还权于学生,让学生真正做学习的主人,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在小组研讨、相互合作下,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在“探究—发现”的变动状态中,通过自我控制和调节,获得尽可能大的信息量,并提高创新意识和能力,形成具有主动创新的“探究性行为”。这要求教师认真研究教材和学生,大胆进行备课改革,精心创设问题情境,科学安排教学程序,使每一个教学环节都能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创设条件,最终达到:让学生发现问题;让学生归纳结论;让学生总结学法。达到这一境界,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必将得到极大的提高。
  2.营造民主平等的课堂气氛,建立良好师生关系
  在课堂上教师尊重学生,对学生的讨论和回答问题给予鼓励;对学生的质疑给予支持;学习进程张弛有度;课堂气氛活跃、有序;师生、生生交流平等、积极;绝不能对学生进行讥讽和嘲笑。
  良好的师生关系是成功教学的关键,也是实现师生互动的基础。我们知道,学生的学习不仅是一个认知过程,是智力活动,而且还是一个情感过程,是非智力活动,受着感受、情绪、性格、意志的影响,这两者相互作用,密不可分。教师与学生都是有情感、有思维的教学统一体。教学活动意味着对话,意味着参与,意味着相互沟通和交流,对学生而言,平等的师生关系意味着心态的开放,个性的张扬,创造性的发挥。对教师而言,尊重学生人格,热爱学生意味着上课不仅是传授知识,而且是一起分享理解,体验着生命的价值和自我实现的过程。
  3.以学生的活动为主设计教学,确保学生主体参与的有效性
  教师首先关注学生参与活动的态度:激发学生主动参与的热情,对问题、情景关注;积极主动参与活动。其次注意学生参与活动的深度:能提出有意义的问题,总是能够发表个人见解;能够倾听、协作、分享。第三是学生参与活动的广度:是否全体学生参与学习活动;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方式多样性;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时间充分。
  我认为学生进行的实际活动,首先要让学生明确活动所要解决的问题,对提供的教学内容、材料,展开观察、比较、分析、综合、概括。其次,要重视在实际活动中培养学生的反思习惯和反思能力。活动不能流于表面,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抽象和概括。第三,学生活动最好以小组合作进行,通过大家的协调、交流、讨论,共同参与,实现全体同学的个性化发展。
  总之,实施高中思想政治课新课程标准要求,就要尊重学生、关注学生,以学生的认知规律和一般的学习方法为依据,确定教学目标,处理学习材料,选择正确的教学方法和课堂教学组织形式,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使学生主动学习,学会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从而全面发展学生的素质。
  
  [参考文献]
  [1]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实验)[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4.
  [2]魏则胜,陈惠芳.中学政治课教学现状与改革对策初探——广东澄海市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状况调查报告[J].青年探索,2002(5).
  [3]邓志军.新课程改革下的高中政治课教学[EB].http://gd2009.teacher.com.cn/IndexPages/ProjectIndex.aspx.
  [收稿日期]2010年3月25日
  [作者简介]黄立慧(1971~ ):女,广东普宁人,普宁市普师高级中学教师,研究方向:政治教育。
  (责任编辑:郭媛媛)
其他文献
[摘 要]在体育课堂上,学生如果对学习体育有兴趣,就会积极主动地进行学习,从而提高教学质量。本文针对学生的学习兴趣问题,阐述了如何在体育课教学实践中采用设置疑问、多样化、兴趣化、选择性等多种教学方法去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积极性。  [关键词]体育课 学习兴趣 设置疑问 兴趣化 多样化 选择性  [中图分类号]G6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489(2010)06-0021-02
期刊
[摘 要]随着新课程理念的提出,新课程改革的全面实施,不但要求教师的观念要更新,而且要求教师的角色也要随着观念的转变而转变,教师要重新认识自己的角色,同时还要根据新课程的要求改变自身的角色和行为。笔者提出教师的角色应从单一化转变成为多元化,成为学生自主学习的组织者、学生全面发展的促进者、学生探究学习的引导者、终身教育的先行者、课程开发的参与者。  [关键词]新课程 教师角色 重塑  [中图分类号]
期刊
[摘 要]新课程标准颁布以后,语文教学改革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阶段。“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在教师的头脑中逐步确立和巩固,于是,新课改背景下的语文课堂教学出现了许多新的教学设计和教学行为。本文以《赤壁赋》的课堂实际教学为例,结合新课程标准,对高中语文课堂教学教法进行了一些改革和创新,力求在实践中思考新课改背景下高中语文课堂教学的新方向,为实现更为理想的教育目标而做出有深远意义的探索。  [关键词
期刊
[摘 要]美国认知心理学家奥苏伯尔认为,原有的数学认知结构对于新的学习始终是最关键的因素。因此,仅当我们致力于使新知识与学生数学认知结构中已有的经验、知识建立实质性联系,优化地发展学生数学认知结构时,我们才深入到了数学教育过程的核心。  [关键词]数学认知结构 问题情境 数学思想 整体性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489(2010)06-0055-02
期刊
[摘 要]高中政治新课改实施以来,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在教学实践中也呈现出一些问题值得我们关注。本文以高一政治新课改实施过程为例,深入分析了在新课改实施过程中存在的突出问题,提出了改进和完善的对策措施,以期对高中政治新课改教学实践起到参考和推动作用。  [关键词]新课改 高一政治课堂教学 思考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489(2010)06-0043-0
期刊
[摘 要]本文从中学口头作文存在的问题出发,阐述了重视口头作文训练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重点阐述了口头作文的训练和方法以及对提高学生作文素质的重要性。  [关键词]现状 必要性 实践与方法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489(2010)06-0062-02    如何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这是长期困扰着广大语文教师的一个难题。有没有一条“便捷”的道路,回答是否定的
期刊
[摘 要]掌握体育教学心理学,是更好完成体育教育任务的重要保证。长期的应试教育使教师重技能教学和重结果要求,轻视心理辅导,这制约着教育水平的提高和素质教育的实施。根据心理教育渗透原理,提出在激发体育动机、培养体育兴趣、养成体育习惯过程中渗透心理教育,从而达到素质教育之目的。  [关键词]体育课 心理教育 兴趣 素质教育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489(2
期刊
[摘 要]中国有着悠久的诗教传统,诗教活动经历了二千多年的发展,对我国的政治、文化以及个人的培养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但是自“五四”以来,尤其近半个世纪以来,“诗教”传统在教学中的地位明显下降,甚至有被淡化的倾向,不过在提倡提高语文素质的今天,诗教本身的教化功能和审美功能使人们不得不重新认识诗教在语文教学中的重要地位。本文主要从传统上对诗教的解释、尽善尽美所包括的内容及对当今诗歌教学的启示三个方面进
期刊
[摘 要]实习语文教师同在职语文教师一样,都由于语文这一基础性课程所具有的“多重功能”和“独特功能”而比其他科目的教师负有了更重大职责,具有更重要作用。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实习语文教师从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变化,尤其在角色上由于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扮演多重角色的同时,也产生了多重的角色冲突,表现复杂多样。实习语文教师只有演好自己的角色,才能提高教学质量,更好地为其成为真正的语文教师奠定基础。  [关键
期刊
[摘 要]文艺理论和中学语文教学的长期隔膜一直是制约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发展的重要因素,我们只有嫁接文艺理论与中学语文阅读教学,并且在教学过程中不断更新,实现二者的良性互动,这样才能从根本上解决语文阅读教学少慢差费的问题。  [关键词]文艺理论 缺失 语文 阅读教学  [中图分类号]G4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9-5489(2010)06-0048-03    中学语文阅读教学旨在通
期刊